360好工作网 >报告范文

关于礼文化的调查报告优秀5篇

我们在写调查报告的时候,都要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写调查报告是记录我们参与调查工作感受的重要方式,360好工作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于礼文化的调查报告优秀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礼文化的调查报告优秀5篇

关于礼文化的调查报告篇1

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深入了解当前我村精神文化建设情况,以促进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根据学院的安排,由我对本村展开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活动。20xx年1月8日至20日,我通过访问、观察等形式了解我村基层文化建设和文化活动的情况,并在认真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一、调查的背景与动机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民,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在我的家乡,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如何呢?对此,我利用暑假返镇时间,对我村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在我家乡的农村里,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我们村是整个县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可以代表家乡农村的整体状况。

方式:在村委会干部的协助下,我对自己所在的张家庄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访和统计,而对附近的几个村庄的调查主要是通过对一些亲戚、朋友以及他们的家人进行个别询问来进行。

内容:分别对不同时期(过去与现在,农忙与农闲的变化);不同年龄人群(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查。

二、宣风镇文化建设的现状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一方面,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听广播、看电视、打扑克、搓麻将、看电影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发展到现在,在我所调查的农村家庭里,98%都有彩色电视,近40%的农村家庭安装了有线数字电视,30%左右的家庭购买了vcd或dvd。另一方面,从文化活动的主体来看。当前农村文化生活的主体是30岁到50岁之间的成年人,不管是在村里还是自己家里,他们主导着文化活动的组织方式和进行的内容,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54%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听广播,23%打扑克,10%左右搓麻将,7%下象棋,另外的6%读书看报或作其他文化活动;而那些高于50岁的成年人,他们则对看大戏、听说书、赶庙会、扭秧歌、舞狮子等活动情有独钟。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乡镇文化事业投入少,活动经费短缺

县、镇对文化事业的经费投入相当有限,而且这些经费大多为人头经费,用于日常办公开支已相当紧张,真正用于开展业务工作的所剩无几。文物事业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缺乏资金,使得文物部门无法对一些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也无法向民间征集文物。我镇民间资本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很少,几乎没有,文化站多年来未能添置新书,且文化活动器材匮乏。

2、文化活动少,农民文化生活贫乏

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由镇文化站通过联办、协办等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书画展、图片展、及棋、球类比赛等。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文化下镇”活动一年仅二至三次,活动形式仅为题写春联、电影公映等,活动次数与形式十分有限,广大农村看电影难、看戏难、看书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四难”问题依然突出。

3、文化队伍人才紧缺

我村文化站无编制,基本由村干部兼任。由于文化站待遇低,难以吸收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而且原先进人渠道不规范,素质参差不齐,在岗人员也经常被乡镇挪作它用或被外借开展乡镇的其他中心工作,难以做到专干专用。现有镇文化专干年龄偏大,

4、缺乏正确的引导,糟粕之风盛行

我们村是一个只有四百人左右的小山村,又不是新农村示范村。村民农闲时间大都会选择聚在一起打麻将、玩扑克牌等“赌博”活动。村上得自动麻将的桌子就不下10张,有的家庭甚至常常因为打麻将而引起吵架、放任孩子不管等坏现象。另外,村里的迷信之风也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少些老年人身上,在他们生病的时候在一两次求医不见效果后,便会选择看神婆,找巫医。

三、加快我村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的思考与建议

以上就是我所调查的家乡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情况,通过这次调查,我认为家乡农民对目前的现状是基本满意的,农村的文化活动是丰富多彩也是农民喜闻乐见的。但目前的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适应,存在着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转变人们的发展观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密切相关的。

2、加大投入力度,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农村乡镇有能力来建设一些公共文化场所,如:乡村文化活动室,健身的器材和场地等。

3、加强教育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水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水平,引导农民群众移风易俗,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要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的状况,塑造农村新风貌,必须注重提高农民素质。农村没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农民没有一个好的精神风貌,就谈不上是新农村。

4、完善农村文化管理体制

要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保障农村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避免政出多门、管理混乱。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要坚持引导、鼓励与监管并重,既要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又要加强经营这得监督管理,防止经营者为了自己盈利而为农民提供不良的文化活动机会和场所。

关于礼文化的调查报告篇2

题目:关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一) 调查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时代新风。”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有利于扭转不良社会风气,发挥我们数千年来积累下来的道德智慧的效用,会对改善当前的社会风气起到积极的作用。用传统文化教育我们和下一代,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战略需要。

(二) 调查目的

为了加深当代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了解传统文化在当地的发展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三) 调查过程

1、 调查方式:一些网络社交软件

2、 调查数量:90份

3、 调查时间:2015年寒假期间

4、 调查步骤:通过一些网络社交软件发送问卷,并对问卷进行整理统计

(四) 对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分析

1、 有74%的人喜欢中国传统节日,26%的人喜欢西方节日

2、 有100%的人认为京剧,诗词歌赋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40%的人认为看春晚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2%的人认为开派对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1%的人认为占卜算命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3、 有10%的人认为清真菜是我传统菜系,85%的人认为苏菜是我国传统的菜系,仅有5%的人不知道我国传统菜系是什么

4、 有20%的人认为纵横,重农,洛桑为我国传统学派,100%的人认为儒家为我国传统学派

5、 有75%的人认为我国传统戏曲为花鼓戏,黄梅戏,20%的认为评剧为我国传统戏曲,5%的人不知道我国传统戏曲是什么

6、 有100%的人知道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四大名著

7、 有50%的人知道我国古代一部医学著作,有50%的人知道我国古代医学著作两部及以上

8、 有40%的人知道我国古代一部数学著作,有25%的人知道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两部及以上,有35%的人一部都不知道

9、 有30%的人知道我国古代一部农学著作,有35%的人知道我国古代农学部著作两部及以上,有35%的人一部都不知道

(五)调查总结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竞争已成为国家间软实力的较量,并将在未来构架国家综合实力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在此我总结了一下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

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问题——外患

一、部分国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侵袭,如2005年11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韩国拟将“韩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10月,韩国在得过举办“韩国是印刷术的起源过”展览,并向联合郭教科文组织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论证孔子、西施是韩国人,称汉字是由韩国人发明的…….

二、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侵蚀,西方洋节掀起热潮,快餐文化盛行、日本卡通动漫、美国电影、韩国电视剧等外国文化产品的大量引进。在了解外国文化的同时,不少人也开始在接受外国生活状态潜移默化的接受了他国的行为价值观,有识人士已经开始思考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商业性中潜藏的文化危机,传承至今,中国传统文化耐寒减弱且造人捷足先登,这不能不给国民敲响了警钟。

三、外来节日冲击盛行,民族优秀传统节日反倒被漠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以上诗歌都是传承着我们中国民族特有的节日,有着非常悠久的文化内涵,然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只在民间断断续续地传承着各种习俗,没有正规的宣传,没有正规的保护传承,在民间传得艰难而断续;倒是所谓的“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在国内流行不衰。我并不排斥外来文明,只是不希望看到民族的东西最后被丢在社会的角落里。

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问题——内忧

一、重大文化事件,领导从不做准备。中国有一个非常严重的现状,那就是不管什么事件,领导永远都没有做准备。之所以不做充分准备的人,那是因为有人替他准备好了。清华大学校长没把自己赠给宋楚瑜先生的篆文看清楚,那是因为他自己没准备,是别人准备好了给他“上上台面”就罢了,尴尬当然在所难免。这只是一个缩影,但是影射了一个社会文化的怪圈。领导不是领导,而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充台面的人,如果是这样,那还不如请个明星

二、社会乱用成语,误导群众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应该吸取了清华大学校长前车之鉴的教训,可是刚一出言,就发生了低级文字错误,“七月流火”……哪怕他后面慷慨陈词也已经无济于事。在这里用一条歇后语评论“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很多时候,社会的语言结构是由文化人、媒体来引导的,而很文化人和媒体都在乱用成语,把涂料说成是“好色之涂”,宣传治咳嗽的药就说“咳不容缓”,这是文化人带来的悲哀,误走文化路线将会让社会文化变得混乱无序。

三、语文、民族历史受到国人的冷遇。我们的语文和历史是国之瑰宝。从甲骨文开始,我们的文字就传载着我们先人的思想;从北京猿人开始,我们的历史就开始辉煌演绎……美国——号称超级大国的繁华社会,它的历史只有三百多年,它连最起码的传统文化都还得沿袭英国的。然而,不管是在教育考试上,还是在社会活动上,凡是涉及语文和历史的,都视为是副科附属物,这多么悲哀。随便抓一个在大街上的年轻人,问“开元盛世”是指哪个朝代的,鸦片战争什么时候开始,他们都支支吾吾搔头挠脑不懂回答,这难道不是悲哀吗?

关于礼文化的调查报告篇3

传统文化传承及流失的调查报告

圣诞将至无论是商业街还是校园社区写字楼都弥漫着深深的节日气息,商家打着节日的旗号进行促销,情侣们借助洋节日巩固感情......洋节日正在慢慢侵蚀传统节日的领地,传统节日正在逐渐被我们遗忘,节日被我们过的成了四不像,中秋节成了“月饼节",元宵节真正的成为了“汤圆节”洋节正在上位大有确立自己正统地位之势。

一、调查目的面对洋节的愈演愈烈,传统文化节节败退之势,借助此次调查希望能更了解传统文化传承及流失的现状,加深认识,挽救传统文化。

二、调查方法

上网调查、查阅资料

三、调查内容

资料一:《新华网》报道:重庆渝中区临江门巧巧解放碑幼儿园,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指导中心的王老师给幼儿讲解经典文化课。上课前,王老师拿出一幅彩绘孔子肖像悬于黑板上问:“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孩子们好奇地盯着画像,犹豫了一下,然后30多人同时脆生生地回答:“圣诞老人。”《南国都市报》报道:记者在海师附中、海口九中几所中学采访38名初中学生,调查题目有:你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为什么喜欢这个节日?知道圣诞节是为何而设吗?知道端午节、重阳节是为纪念谁吗?31名受访学生回答:最喜欢的节日是春节和圣诞节,理由是:过春节可收到红包,过圣诞节又好玩又有人请客吃洋快餐。初中生们大都喜欢过圣诞节,多数学生不知道端午节是为纪念屈而立,没有人知道重阳节是为纪念谁而设。相反,教师节,没有人会挂出孔子像;端午节,没有人会挂上屈原像;重阳节,没有几个家庭,会认真把节日的来历,结合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美德

传统好好地传授给孩子们。恰恰是许多传统纪念日,往往流行于只做形式,不讲实效,象学雷锋,3月5日来了,3月6日走了。

资料二:二十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字的颠覆 上世纪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的破坏 商业文化不追求永恒、不负传承,只要谋利文化遗产种类繁多,缺乏法律保护和人才培养 当前教育种种弊端导致传统文化的严重流失

资料三: 关于传统文化的调查问卷

1.您以前了解多少的传统文化?

a精通 b较多 c一般 d很少 e几乎不了解

2.您从什么渠道来了解传统文化?

a电视 b网络 c其他书刊 d学校教材e老师及长辈 f朋友 g其他

3.您对下列哪一类型的传统文化最感兴趣?

a手工艺(包括刺绣等湖南特色手工艺品)b饮食文化(包括湖南各种特色菜系)

c文学(包括戏剧,诗歌,小说等)d科学技术(包括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成就)

5.您的家人对您了解或学习传统文化持什么态度?

a非常支持 b不制止,中立 c反对

5.您支持发起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保护的运动吗?

a支持并且愿意参与 b支持但不愿参与 c无所谓 d不是很赞同 e极力反对

6.您认为有什么因素阻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a近代西方的文化侵略 b文化大革命 c民间流传的局限性 d国家保护措施的不足 e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后

10.您对传统文化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的形式怎么看?

a无所谓 b应该对最重要的进行保存c尽可能的保存

d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e其他

11.您认为保护传统文化可以使用什么方法?

a在社会上广泛传播 b在学校等基层教育机构中开展教育

c成立一些组织对其进行保护 d由国家处理并采取措施 e民间流传即可

12、您对保护传统文化是什么态度?

a非常支持,这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也非常急迫b应该保护但还不是时候c没必要,让社会竞争去淘汰那些落伍的文化。d无所谓,不怎么关心。

13、您认为是什么原因使中国的传统文化逐步流失?

a时代的进步,被时尚的新事物替代了b外来文化的侵蚀、渗透,国人逐步对传统文化失去兴趣c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媒体过多的宣传了一些商业性浓的娱乐文化和外来文化。d不知道,不在意

14、您对外来文化的入侵有什么看法?

a赞成,能促进国际间文化的交流,促进进步,带来商机。b反对,通过不断渗透,来影响国人,商业目的很浓。c中立,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d不了解,没什么看法

15、您对保护传统文化有何建议和看法

发出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73份。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但对传统文化了解较少,家长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持中立态度,大部分同学希望传统文化能够传承下来,同时也对外来文化充满好奇并热衷于过有意义的洋节日。大部分同学希望通过革新传统文化的形式增加内涵加大宣传来促进其传承发展。

四、结论

通过调查发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的形势严峻,但土壤深厚。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了解历史、教育后人、凝聚国民、鼓舞人心、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功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当以文化复兴作为灵魂。希望在全社会形成弘扬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人人都来为这件事贡献一份力量。社会应形成保护传统文化风尚,学校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关部门应牵头或支持民俗活动的开展。

关于礼文化的调查报告篇4

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品牌,是学校文化底蕴的综合体现,它既反映学校硬件建设水平和学校的办学水平,又体现学校内涵发展的教育实力,同时,它又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广阔途径。我校在近几年的办学实践过程中逐渐生成的学校校园文化,反映出了学校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信念与追求,它是学校具有特殊意义的宝贵精神财富。学校建校四年来,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根据要求,我们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总结,自查自评,现汇报如下:

一、学校校园物资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刘集中心完小始建于20xx年,这是一所三校合一的新建学校。学校占地23亩,建筑面积1848平方米。现有12个教学班,双轨制,在校生500多名学生,26名教职工,大专以上学历13人,高级教师12人。学校建有电脑室、多媒体电子教室、电子备课室、德育活动室、实验室、图书室、语音室等。配有电脑39台,图书室藏书10000余册。学校在花坛、草坪、及校园显眼处设置不锈钢标牌,教室悬挂名人画像,各班教室及各专用功能室布置名言警句、宣传图片,班级文化各具特色,校园洋溢着田园气息、教育氛围浓郁,学校布局合理,简洁美观,四季繁花似锦,绿草如茵。

二、学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主要特色

1、以科研专题研究提升学校知识文化品位

学校确立了内涵发展,科研立校的学校发展思路,坚持以新的观念引领教师,着力打造学习型学校文化,长期坚持科研专题教研不动摇。20xx年,学校承担了衡水市重点课题《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优势,促进农村小学课程改革的研究》的立项研究,同时主持县级课题《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使用的研究》。20xx年,学校又承担了衡水市农远课题的立项研究。目前新一轮科研专题研究规划已经开始实施,这些专题教研活动,对打造适应新时期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师队伍,促进新课程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提升学校校园文化品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以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提升学校科技文化品位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要求在教学中,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程度,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的水平,以适应教育变革的需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校科技文化环境,我校起步于20xx年,在县教育局电教站的重视和支持下,学校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在软件和硬件上加强投入,配置了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卫星接收室、微机室、dvd播放室等。并且实现了校园网和宽带上网,目前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多年的实践,使我们深深认识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会创新、开拓型人才,提升学校科技文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举措

1、定位学校的办学目标

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思路,质量意识是学校的头等大事,确定学校的办学定位,选择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对学校管理智慧的挑战。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培养具有个性与创造力的接班人,这就要求学校有一个可以期待的、具有共性的培养标准。二00六年,经学校教代会通过,确立了新的办学目标:

学校理念

办学思想:依法治校,以德育人,科研兴校,争创一流。

办学理念:为发展而教育。

办学宗旨: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

办学目标:创建平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

学校谨训

学校校训:求实创新,和谐发展。

学校校风:文明、团结,勤奋、向上。

学校教风:爱岗、敬业、求实、开拓。

学校学风:乐学、会学、学好、学活。

明晰的学校办学目标,提升了学校办学品位,促进学校了向管理规范化,条件现代化,科研课题化,环境人文化方向发展。

2、精化学校章程制度

加强学校制度建设是学校依法办学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科学化管理的重要举措,形成学校高品位的办学特色,必须有高品位的制度文化作保证。我校在学校办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更好的发挥制度管理效能。完善的制度体系不仅保证了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秩序井然,也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3、美化学校校园环境

校园的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反映,是学校个性的体现,是调动师生积极性办好学校的重要条件。它是学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建设之一,是育人的基础工程。学校在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十分注重校舍建筑、场地设施和校园环境的教育性、知识性、艺术性从整体和长远考虑制订校园整体改造规划,按照“高起点、高档次、高品位”的建设思路,积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校园绿化美化基本做到土不见天、绿树成荫,四季有花、春秋争艳,鸟语花香、自然和谐。同时,搞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要求一班一特色,班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20xx年,我校被评为市级花园式学校。

4、凝聚学校精神信仰。

精神文化建设就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工程,学校的精神文化对学生身心发展和人格健全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是增强学校竞争力的前提和保障。

我们一是努力建设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以人为本就是从各方面关心教师,关心教师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尽量做到人尽其才,尽量满足教师自我展示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为教师自我展示搭建平台,为教师的自我发展架好梯子。让教师感受到温暖,产生归属感,依附感,从而调整心态,平衡情绪,激发热情,积极向上。

二是积极打造合作型团队文化,学校实行以教研组为单位考核评价制度,采取捆绑式评价方式,团队共享奖励,教师荣辱与共,互相帮助,紧密合作,使学校教师队伍形成了充满了凝聚力和谐团队。

三是以时代的主旋律塑造学校精神信仰。教师做的是塑造人的事业,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首先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自己。学校十分重视精神文化的的培育,不断扩展精神文化的范畴,为了把这种精神文化转化为学校的精神动力,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师生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学校的劳动实践活动,阳光体育活动,艺术节,科技节等无一不展现了我校对于精神文化的高度重视,不断地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格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去影响和教育学生,形成了学校精神文化的主旋律。

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高品位发展的基本思路

1、以科学的发展观推进学校持续发展。

2、以先进教育理念引领学校高品位发展

3、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实现学校内涵发展

4、锁定目标创造条件加快发展

关于礼文化的调查报告篇5

近年来,传统节日日和民俗文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对于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出现了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精粹,我们应该保护和传承;时过境迁,国际化的社会里传统民俗和文化被淘汰是很正常的。为了了解雅安市民对这两种观点的看法,我们团队在雅安市雨城区开展了为期一天的街头问卷调查活动。本次调查分为两组:一组是四川农业大学学生调查;另一组是新康路街头调查。

在调查之前,团队成员召开会议拟定问卷题目;确认调查地点;小组成员各自分工以及成员的安全培训。一切准备就绪,我们便在20xx年x月xx日前往调查地点展开调查。

过程中,市民的参与热情较高大多乐意填写调查问卷,并回答相关问题。调查结束后,团队成员回到学校开始统计调查结果,和总结活动过程。

问卷内容包括:答卷人信息;基础问答;深入调查;看法与改进四个部分。问题涉及传统节日日期及习俗,民俗的来历,相关传统工艺等知识的拓展。依据调查结果看来15.3%的人更趋向于过西方节日,参与洋文化。39.1%的人认为无所谓,不影响,而45.6%的人坚持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国民俗文化。

是呀,虽然时代在发展,人们生活脚步在加快,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这的确是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好处,国门打开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西方的文化,我们越来越兴过西方的节日,却忽略掉了本国的一些传统的节日,这是不是有点崇洋媚外,这都还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如果我们不保护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势必有一天这些都会消逝,那么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就只是一句空谈,没有了实质性的意义了。如今许多的民俗文化正在一天天的消逝,这不能不说是令人痛惜的。

民俗节日在中国民众农耕生活中经过了几千年自发的传承,早已形成了世世代代传袭不断的全民族重大生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每一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外延都具有相对稳定的完美和谐的特征。它们始终作为中国人传统节日的根基,伴随着祖祖辈辈数以亿计的农耕民群体,从远古走来,直至现在,始终与全世界十多亿华人息息相关,融为一体,不可分离,依然发挥着强力支配作用,使它们继续保持着固有的文化活力。但是也确有几代人已经对属于自己的民俗节日的由来和发展十分陌生,唤醒节日民俗文化记忆的措施当然十分必要。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关于风的作文100字优秀5篇

关于幼儿园的培训心得优秀5篇

关于牛的作文优秀5篇

关于乌龟的作文优秀5篇

关于感恩心的作文优秀5篇

关于猫的调查报告优秀6篇

家文化的演讲稿优秀6篇

以礼为主题的演讲稿优质5篇

有关礼的演讲稿通用5篇

以礼为主题的演讲稿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690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