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是记录个人调研情况最好的方式,调研报告是我们认真分析了自己调研情况后写出的书面报告,下面是360好工作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技术调研报告8篇,感谢您的参阅。
技术调研报告篇1
近年来,由于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我县畜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畜牧经济逐年增长,__年畜牧业产值实现41.9亿,占农业总产值的65%,畜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但随着现代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而现有的技术人才储备严重匮乏,已远远不能满足我县畜牧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有效解决这一矛盾问题,引进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才已刻不容缓。现针对我县畜牧兽医技术人才引进方面特作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人才现状
(一)人员分布基本情况。平昌县畜牧食品局成立于1981年5月,现为县政府组成部门,内设8个股室,直属站所5个,共有干部职工348人。人员分布情况为机关管理人员12人,专业技术人员318人,工勤人员25人。
(二)人员文化程度情况。在文化程度上,现有硕士生1人,本科14人,专科学历34人,中专(高中)学历216人;在专业技术职称上,有副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122人,初级职称190人。
(三)人员年龄结构情况。年龄35岁以下91人,36-54岁的190人,46—54岁以上的30人,55岁以上的8人。
二、存在的问题
(一)年龄日趋老龄化。据调查,局属4个现有专业技术人才年龄在56岁以上的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6%,36-55岁的占66.4%,而35岁以下的年轻技术人才仅占28%,人员呈现老年化;另外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仅占总数的1.4%,具有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总数的40.8%,初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总数的58%,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比重偏低。
(二)专业知识陈旧老化。进年来,由于经费等方面因素制约,我县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中,从未安排过脱产10天以上专业技术培训学习,现有专业技术知识基本上都是干部职工参加工作前在学校获得的,少量零碎的则是通过网络和报刊杂志自学获取,专业技术知识长期得不到更新,知识陈旧老化,对现代畜牧兽医技术掌握较少,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难以适应畜牧业快速发展和动物防疫高标准、严要求的需要,专业知识更新迫在眉睫。
(三)直属单位人才短缺。局属4个单位现有编制76人,实有编制61人,空缺编制15个,其中,动物卫生监督所现有编制23人,实有人数19人,空缺编制4个;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现有编制23名,实有人数15人,空缺编制8个;品种改良站现有编制14人,实有人数13人,空缺编制1个;饲草饲料站现有编制16人,实有人数14人,空缺编制2个。
(四)人才引进渠道呈短板。由于一直以来人们对畜牧行业偏见,导致畜牧工作人员身价受损,社会知名度较低,许多优秀的大专院校毕业生不愿到畜牧系统从事工作,然而现行招录政策门槛也较高,要求本科学历以上,加之待遇较低,不利于人才引进。
三、对策和建议
(一)适当降低人才引进门槛。建议组织、人社部门适度放宽人才引进范围。根据需要,从招录本科学历降至专科,采取多渠道引进人才,尽可能从基层选调优秀的技术人才到相关单位,也可以跨行业引进人才,已便夯实人才队伍。
(二)准确建立人才信息库。建议主管部门应摸清现有人才情况,对现有的技术人才专门建立档案,并对他们的专业特长、专业爱好、工作成绩做详细的调查了解,然后根据他们的专业技能安排工作岗位,做到人尽其才,使具有专业特长的技术人员,在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上,自觉磨炼自己、提高自己,最终学有所成。
(三)切实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建议主管部门每年集中开展1—2次畜牧兽医技术专题培训,聘请专家和教授开展专题讲座,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推荐年轻的技术骨干到大专院校进行函授,并分期分批派技术骨干到外省参加有关学术交流和讨论,及时吸收新知识、新技能,全面提高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
(四)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建议政府和主管部门打破常规,对现行用人体制进行改革创新,对那些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才,应进行重点选拔和培养,并推荐到重要领导岗位上任职,对相对弱势的专业技术人才,应加大奖励资金补助标准,积极为他们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使他们甘愿为加快我县畜牧业生产的发展步伐献计、献策、献成果,把他们的技术优势真正转化为振兴我县经济新的增长点。
技术调研报告篇2
聆听李老师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分析》专题讲座,使我对信息技术教学从理论上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信息技术学科有其特殊性,同样也有优势,我们应该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让学生沉浸其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一、学生喜欢什么样的信息技术课
期末总结是每个学期末必做的一个作业,总结不仅让学生梳理了信息技术课上的收获与不足,还可以让我们看到学生究竟喜欢什么样的信息技术课。
具有挑战性,需要灵感与创意,可以尽情发挥的作业;教师对作业的及时评价、反馈与激励,让学生不断体会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就感,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关键要素。
老师每次都非常认真地讲解,而且让我觉得比较好的是老师的讲解重点在于原理,而不是具体细节操作,可以留给我们更多的时间自己探索开发细节。作业的形式也没有给我们很大的限制,留给我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实践探究过程中,真正体会信息技术学科的价值和魅力,是吸引学生的第三个关键因素。
二、学生为什么喜欢这样的信息技术课
●我感觉信息课十分有趣;
●在创新创作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我的学习兴趣,更让我感受到学校生活的美好;
●体验到了收获的乐趣;
●我的作业上榜的时候,觉得尤其高兴;
●上信息课是一件享受的事;
●看到老师对自己的或肯定或建议,看到同学们精彩的作品,实在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
●期末时打开我的文件夹,里面整整齐齐的17次作业让我很有成就感。
三、学生学习动机分析
1、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当一个人的行为完全是由个人的兴趣、好奇心、快乐体验等所引发时,就是出于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当一个人的行为是为了表扬、成绩、奖励、社会压力等所引发时,则是出于外部动机。
2、强化学习理论
强调导致学生学习的主要是外部事件。
(1)正强化:通过奖赏刺激,让学生重复适当的行为。如:利用好成绩、赞扬和一些特权等来刺激、奖励学生,激发学生养成教师期望的习惯与行为方式。
(2)负强化:通过迁移刺激,让学生重复适当的行为。如:利用不好的.成绩、惩罚、剥夺权利等来阻止学生的某些行为,如一些小学生做作业是为了避免家长和老师的责骂。
3、需求学习理论
人的任何行为的产生是由于固有的需求和内在压力,而不是由外在的奖励和惩罚。那么,人有哪些需求呢?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需求理论:
一个人,只有当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爱、自尊、归属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有动力去满足更高一级的需求。
需求学习理论:
当学生投入精力到学习中,主要是想满足三方面的需求:成就、归属、影响力。
四、学生学习兴趣分析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来源于好奇,好奇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好奇心,感兴趣了,才会启动思维,苦思冥想;只有对一个问题感兴趣了,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并且,一个人只有在做事情时感到其乐无穷,精力才会高度集中,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才能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兴趣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激发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
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入手。直接学习兴趣是由所学的内容或学习活动,即学习过程本身直接引发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从问题的引入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引人入胜的开题,开放自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是引发学生直接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
此外,玩计算机游戏是大多数同学感兴趣的事情,为此,我因势利导把游戏作为切入点,在设计课堂任务时插入一些游戏的例子。
(二)培养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间接学习兴趣是由学习活动的结果所引发的。它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内在潜力。当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在不断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看到自己的成果时,就会爆发出强烈继续学习的愿望,间接学习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厚。
1、即学即用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呢?我以为,即学即用是激发学生间接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学以致用是任何一门学科所追求的一个目标,由于计算机的可操作性和应用性特点,使信息技术学科在即学即用方面独具优势。作为一种工具,学习信息技术不必过分强调系统性,它的每一个应用模块都可以相对独立出来,学一点就可以用一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边学边用的方法,学一点就让学生把应用起来,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肯定学生自身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总感觉到有新的挑战,新的兴奋点,这样既保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其实不仅是学生,对于任何一个人,如果他学会了文字处理之后,拿到自己用计算机打印出的第一篇文章时,都会有一种成就感,都会给他带来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一种冲击力,这种力量不仅增强了一个人的自信心,同时也激发了他继续学习的兴趣,即间接学习兴趣。即学即用的教学方法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创新的环境,应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挑战学生能力的过程,它需要学生去独立思考,吸引学生去创新,通过思考创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即学即用,需要在教学内容的后面加入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小任务,当然要确保这些任务与前面所学知识紧密相连。此外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还可以在学习告一段落时,加入一个综合性的大任务,集中体现前面所学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从生活实际中挖掘信息技术应用的实例,善于把所学内容与实际联系起来,要设计一些环节来显示学生的才能,让学生经常在实践中获得成就感。
2、因材施教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还需要因材施教。俗话说:十个手指头伸出来不一般长,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50名学生。尤其是当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时候,同学之间的差异愈加明显。作为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我们不能让走在前面的学生原地踏步,无所事事,浪费精力与时间;也不能让后面的学生望尘莫及,失去信心,放弃努力。为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尤其需要因材施教。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门学科课堂教学都要重视的问题,在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这个问题又具有特殊性,从教学内容上有其难点,从上机教学的方法上又有其优势,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
技术调研报告篇3
xx年我处确定了实现__个亿收入的宏伟目标,其中:处里下达给我们公司全年的收入指标是____*万元。为此,我们班子结合实际认真分析了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一致认为挑战与把握同在,风险与成功并存。我们将紧密围绕我处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继续深化好内部管理,不断探索,持续创新,重点抓好“管好”和“理顺”工作,写好“做精常规作业、做强措施作业和做大高新技术”这三篇文章,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技术素质一流的施工队伍,确保年收入突破____万元,争取年增加产值__*万元以上,为推进我处建设和谐企业做出我们不懈的努力。
第一部分:我们完成____万元收入的优势与把握
06年1-10月份共修井__*口,其中检下泵井__*口,热注井__*口,冲砂检泵井__口,防砂井*口,挤灰井*口,找堵水井*口,创产值____万元。后两个月预计修井__*口,创产值__*万元,其中采油厂常规作业井__*口,创产值__*万元,合作开发措施井__*口,创产值__万元。
目前来看,我们有“四大传统优势与必胜信心”:
一是全年日均交井__口、年产值__万元的生产经营水平的能力优势;07年,我们在现有队伍数量不变和市场份额不减少的基础上,在全年日均交井保持在__口、全年完成__万元收入方面,我们是有必胜信心的。
二是地域近、井况清、人员熟和经验多的服务优势;在现有用户不变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我们现有的地缘优势,与用户实现互利共赢,在满足用户新需求方面,我们也有充分信心的。
三是有5台轮式修井机和__台履带式修井机,具备适应各种中小修作业施工的设备优势,在承接一般中型修井和复杂技术施工作业任务方面,我们也是有很大信心的。
四是有一支具有连续5年保持最佳创效单位、能打硬仗、用户口碑很好的队伍优势,充分挖掘技能专家技师多的技术潜力,继续打造安全、环保、优质、高效的作业队伍,在建设一流作业队伍方面,我们还是充满信心的。
第二部分:目前,我们完成__*万元收入的弱势与难点
从06年作业工作总量来看,我们公司完成的常规作业井比重偏大,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措施井比重偏小,由此表现出我们的小修作业对采油厂的依赖性较大。随着采油厂的常规作业井逐年减少,措施井逐年增多,我们小修作业的工作量必然要相应减少。由此可见,在作业技术服务单一的情况下,我们要实现____万元的收入目标,将受到采油厂常规小修井减少的制约,这是我们面临最大的难点。
目前,我们存在三个方面的弱势与工作难点,对全年8000万元收入的完成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一)在生产管理方面的弱势与难点
一是大多数区队还不能完全达到措施井作业的技术需求;二是稀油区块施工难度大、工序衔接还不够严密,施工进度未完全满足用户需求;
三是职工安全意识较低、自我保护意识差,一般性习惯违章还存在,虽然遏制了恶性事故的发生,但一些小磕小碰的问题依然存在。
(二)在经营管理方面的弱势与难点
一是安全就是效益,质量就是效益和满意服务也是效益的观念在职工队伍中还没有形成绝对的主流意识,品牌意识还不够强,无功作业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二是成本全员控制上,单井核算没有实质性推进,与发展的全新理念相比还有差距。
(三)在队伍管理方面的弱势与难点
一是一些基层干部的执行力不强,使一些生产指令和安全防范措施不能100%执行到位,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二是职工培训的内容单一,学习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渠道好没有新的突破,仍有很大的局限性;三是基层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不是很规范,离现代企业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第三部分:我们必须做好的“三篇文章”和实现的“三个历史新跨越”
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精细化管理,变不利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是我们的第一选择。所以,我们必须确定新的发展方向,构思新的发展谋略,实施新的发展计划,主要做精、做强、做大主业服务,培育作业技术品牌,扩大措施作业总量规模,增强创收能力和创收渠道,扩展我们的生存发展空间。
我们要做好的三篇文章是:一是做精常规作业,稳固住现有常规作业的服务市场;二是做强措施作业,逐步扩大措施井作业的服务市场;
三是做大高新技术,运用新工艺和新技术拓宽新的服务市场。
第一是做精常规作业井这篇文章
每年至少要完成中、小修常规作业井__口,交井优质率和用户满意率达到95%以上,力争产值收入____万元。
第二是做强措施作业井这篇文章
我们将重点在各种措施作业井上多下功夫,完成各种措施井50口以上,一次成功率和用户满意率达到__以上,力争产值__*万元。其中:完成挤灰井__口以上,创产值__*万元左右;油井防砂__口以上,创产值____万元;找堵水井__口以上,创产值__*万元左右;化堵*口以上,创产值__*万元;水平井5口以上,创产值__*万元。
第三是做大高薪技术服务这篇文章
我们主要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和样板队建设,加大投入力度,鼓励职工岗位成才,扩大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普及面,重点教好、学好、用好sagd技术,全面提升全员应用新技术的整体素质。力争措施井至少年增长1/3以上,高新技术应用至少2项10井次以上,从而扩大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范围,扩展市场影响,增强竞争实力。在做好上述三篇文章的同时,我们力争实现“三个历史新跨越”。
一是要适应新形势,创新管理机制,经营承包指标要实现历史上的新跨越。
在06年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管理工作要全面创新,重点放在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效益和向管理要发展上下功夫,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准,确保主要的经济技术指标力争超过06年,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历史上的新跨越。
二是要开拓新思路,适应未来发展,扩展市场份额要实现历史上的新跨越。
我们要以建设稳定和谐和持续发展的作业公司为出发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拓管理新思路,主要在完善管理规范上和丰富管理机制上下功夫,加大深层次的改革创新力度,用全新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推进公司的持续发展,力争在扩大市场份额和抢占市场制高点上,续写新的辉煌,实现历史上的新跨越。
三是要夯实新基础,浓厚文化氛围,加强基层建设要实现历史上的新跨越。
我们在06年创建局处两级基层企业文化建设样板队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典型示范,规范基础工作,通过思想引导,机制激励,考核约束,使企业文化建设在公司全面开花结果,力争有50%以上的区队达到勘探局制定的基层企业文化建设样板队的水准,在全面提升队伍素质上实现历史上的新跨越。
第四部分:我们力争完成____万元收入目标、做好“三篇文章、实现“三个历史新跨越”的基本思路
为完成____万元收入指标,达到超额__*万元目标,打牢最坚实的基础,提供最有力的保障。我们公司主要从创新管理入手,在精细化管理上舍得投入,在整治薄弱环节上肯下功夫,围绕写好做精常规作业、做强措施作业和做大高新技术这三篇文章,认真制定了“三个三三”的基本思路。
第一是做精常规作业这篇文章,重点完善“三个机制”,实现“三个进步”。
做精常规作业,是指常规的检泵、下泵、热注准备、冲砂、注灰、简易打捞、补孔、射孔等施工周期在一般两三天的期限内组织完井,从现场准备到施工操作直至交井投产,全部达到精品井的质量标准,方案符合率和施工一次合格率都能达到100%,全优率、用户满意率和结算率都在96%以上,无功作业控制在1%以下。用我们大面积的精品井服务,赢得用户信赖,打造出我们一流的常规作业井的服务品牌。从而减少无功作业和产值流失,提高常规作业产值的结算率。经过我们测算:我们的精品井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产值收
入和产值损失就会各增减____元左右。
为此,做精常规井作业是我们必须做好的第一篇文章。我们重点实施精品服务,通过完善“三个机制”,力争实现“三个一流”。
一是继续完善单井奖励机制,鼓励精品作业,减少服务瑕疵,完井质量创出同行业的一流水平。
我们在继续完善24小时优质高效交井奖励、当月产值损失奖励和超深井高效交井奖励以及高难度复杂施工井嘉奖的基础上,要继续深化单井奖励机制,实行精品井加倍奖励政策,同时,实现非精品井加倍处罚。合理运用奖励约束这个经济杠杆,充分引导区队、班组多交精品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杜绝人为责任的工序返工和无功作业,作业交井质量力争创出公司历史最好水平,并居于领先地位。
二是继续完善现场考核机制,深化三标作业,赢得用户好评,现场规范创出同行业的一流水平。
我们充分利用全局创建基层企业文化建设样板队的东风,抬高工作起点,完善具有全局先进标准的现场考核机制,抓好213和212两个区队的典型示范,强制推行先进文化理念的施工现场,用全新的现场文化,重新规范我们公司整体的现场标准,力争全年有90%的施工现场达到96分以上,有50%的现场达到97分以上,用户对施工现场的满意率达到95%以上,整个公司的施工现场水准力争达到领先水平。
三是继续完善监督保障机制,倡导绿色作业,打造一流品牌,服务信誉创出同行业的一流水平。
我们重点健全公司、区队、班组和各个岗位的安全、环保和质量监督保障体系,继续完善监督保障机制,编制各种防范、预警、抢险和处置实施方案,建立具体有效的操作应用流程,加大防范措施的投入力度,在提高防范能力上下功夫,重点实行岗位责任风险承包,发现隐患就按事故处理,力争从根本上杜绝“三违”行为,为彻底消除井喷污染、人身伤害和工程事故的隐患营造良好的运行环境。从而实现规范化操作,无害化施工,打造讲安全、重环保、保质量的服务品牌,整个公司的服务信誉创出一流水平。
第二做强措施作业这篇文章,主要做到“三个推进”,争取“三个提高”
做强措施作业,是指油井的酸化、压裂、找堵水、防砂、复杂打捞、挤灰等施工周期一般在三天以上的期限内组织完井,从施工准备到施工过程直至交井投产,全部符合用户的设计要求,方案符合率和施工一次合格率都能达到100%,全优率、用户满意率和结算率都在96%以上,无功作业控制在0.5%以下。用我们优质高效作业的服务,赢得用户信赖,打造我们一流的措施井的作业品牌。通过我们不断扩大措施井的服务品种,来增加措施井作业工作量,从而提高产值,达到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我们的措施井每增加一口,产值收入就会增加10万元。
为此,做强措施作业是我们必须做好的第二篇文章。我们在做强措施作业上,做到“三个推进”,保证“三个提高”。
一是扩大服务领域,推进技术更新,提高服务种类
在做强措施井作业上,我们要把目前能够承接的酸化、压裂、找堵水、防砂、复杂打捞和挤灰等措施作业逐步做好做强。同时,还要在其他措施工艺上做出新的尝试,从而增加措施井的服务品种,扩大措施井的服务领域,增强措施井的服务实力。07年,我们力争在增加措施井服务种类上有所新的作为,至少在三口井上成功完成新的措施作业,增加30万元以上的产值收入。
二是满足用户需求,推进规范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在做强措施井作业上,我们在扩大措施井作业规模的同时,重点落实“环环相扣,工序紧密,措施有效,一步到位”的服务方针,进一步完善措施井的施工准备、施工现场、施工操作和交井投产的服务规范,把措施井的规范化服务再推进一步,把措施井的服务质量再提高一个层次。实现严密组织,科学安排,精细操作,措施准确,施工有效,从而把措施井服务质量做强。保证每口措施井都能做到:施工措施一步到位,交井投产一次合格。力争缩短施工周期,为用户赢得宝贵的投产时间,为我们获得产值和利润的最大化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实施完美服务,推进品牌建设,提高市场信誉
做强措施井作业上,我们在增加措施井服务种类和服务规模的同时,重点加强措施井服务品牌的培育,进一步推进措施井品牌建设,进一步提高我们公司措施井服务的信誉。我们主要通过加强单井核算、质量承包、成本控制、工序监督和强化责任的管理手段,在措施实施上、缩短施工周期和保证完井质量上,力争达到用户100%的满意,实现完美服务,无效措施为零。我们要初步打造出具有作业二公司特色的措施井服务品牌,从而提高我们公司措施井的品牌信誉,提高我们在措施井上的竞争实力。
第三是做大高新技术这篇文章,力争实现“三个转变”,促进“三个提升”
做高新技术,是指我们把引进最新的井下作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操作法和新装备等及时应用到服务实践,获得用户认可并不断扩大应用规模,从而壮大我们创收的技术实力。为此,做大高新技术是我们必须做好的第三篇文章。在做大高新技术上,我们要实现“三个转变”,促进“三个提升”。
一是转变职工培训观念,促进队伍技术素质的提升
我们主要在掌握和应用作业新技术上,继续实施“人才本土化”培养战略,加大培训力度,给干部职工搭建一个学习和应用新技术的平台,全面提高整个队伍的技术素质,使其能够适应油田的快速发展。我们主要通过深化技术培训、创新教学方法和开展多元化培训等渠道,逐步培养整个队伍掌握sagd技术和大中修技术的实践能力。我们的培训目标是,措施井技术培训的普及率达到100%,sagd技术和大中修技术培训的普及率达到80%以上,努力培养“会学习、讲方法、能使用、重实践”的实用型人才,为做大高新技术服务提供良好的人才支撑。
二是转变技术管理策略,促进外闯市场能力的提升
我们以曙工处外闯哈萨克斯坦大修作业市场为契机,重点改变以小修为主的技术服务格局,逐步向中修服务、特色技术服务和外闯国内外市场的多元化技术服务格局发展。07年我们要在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争取装备一套适应中修作业的施工设备,同时,准备一个能够胜任中修作业的施工队伍,最好的打算,能够完成3—4口中修作业井,实现公司历史上的新突破,从而,壮大公司争取外闯市场的技术能力。
三是转变技术服务理念,促进技术应用效益的提升
我们要抓好sagd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从而实现高新技术零的突破。首先,我们要选派最好的作业队伍参加新技术培训,抓好sagd技术的典型示范。然后,再逐步扩大应用的普及面,拓展新技术运用的新市场。我们将通过请专家授课、看教学光盘、印发辅导资料和现场操作以及岗位练兵等方式对sagd高新技术进行集中学习、消化和吸收,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新的技术服务。我们应用sagd技术的目标是年施工__口井,每口产值在__万元左右,全年可增加收入__*万元。
综上所述,这是我们作业二公司实现年创产值8000万元以上及实现公司持续有效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初步打算,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处领导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____公司
二〇〇六年十??
技术调研报告篇4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的迅速发展,国家对制造装备提出了大量急迫的需求。特别是20xx年,我国机床市场消费金额上升到59亿美元,跃升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根据全国工业普查资料,我国机床拥有量约378万台,但机床数控化率只有约2%。在我国一些制造技术较先进的企业(如航空企业)其机床数控化率也只有10%左右,而世界发达国家已超过20%。机床数控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需要近4万台数控机床。如果要实现国家提出的到20xx年前数控化率达到10%以上的目标,需要增加大量数控机床及其配套的软硬件。同时需要一大批面向第一线的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及维修方面的专门人才。
广东地处改革开发的前沿,在工业化进程中,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电子信息、电器机械和石油化工正在成为三大新兴支柱产业;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三大传统支柱产业获得新的生机;汽车、医药、造纸、环保等成为具有潜力的产业。目前,汽车制造业、家电制造业、信息产品制造业、模具制造业迅速发展,所有这些行业的零件加工质量高、生产柔性化要求高,大量使用数控加工设备。近年来,伴随着广东地区汽车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广东地区的数控设备数量持续增加。无论是数控机床、数控设备制造业,还是汽车模具制造业,都在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特别是模具制造业,已经占据全国模具制造半壁江山,数控设备的使用更为普遍,正如番禺宝迪美容保健仪器有限公司老总黄俊所说:“要加工好的模具,必须用好的数控设备”。
一、数控技术专业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
数控设备的大量应用必然促进对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专业技能人才需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装备制造企业是数控机床应用大户,也需要大量数控技术人才。这些企业近年来效益较好,任务饱满,但企业技术与设备的更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无论是数控加工工艺编程人员,还是数控机床操作人员都很缺乏。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大多数国有企业职工的收入偏低,对数控人才吸引力不强,这是造成数控人才普遍缺乏的主要原因。有时甚至出现一个数控人才的流失,造成企业数控设备停工,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的现象。
2.随着非国有经济的飞速发展,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数控人才更是供不应求,主要集中在模具制造企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大量民营、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人员比较精干,更加需要既精通数控加工工艺、编程,又能熟练操作数控机床,同时对数控机床的维护维修有一定基础的复合型的技术人才。特别是广东,
模具制造业相当发达,水平处于全国前列,模具的制造离不开数控,然而这方面人才在广东还非常缺乏。
数控人员素质是影响数控设备利用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数控人才,是国家在向制造业大国发展过程中当务之急。
我们对珠三角州一带的企业进行了广泛的调查,走访了20余家企业,根据调研来看,与国家调研情况相似,不过中职以上学历从事数控一线工作的人员比例更低,达到12.3%,编程与操作岗位人员比例达84.2%。因为我校调研的企业大多数为中小企业,因此数据应该更有代表性。
二、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1.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定位
根据教育部数控技术人才专业人才定位,该专业有三个方向:数控机床控制技术,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和机械cad/cam技术,涉及数控编程、数控设备使用、维护与技术管理、数控设备销售与售后服务等工作。
根据我校的调研情况来看,广东地区主要数控岗位有:数控设备操作技术员、数控编程员,数控维修技术员(生产企业),数控设备技术支持(设备销售厂商),数控车间管理员。上述岗位根据从事人员多少进行排列,而且数控编程员和操作人员的比
例达到84.2%,根据调研,我校将数控技术专业定位为数控编程与操作技术方向,就业岗位以数控设备操作技术员、数控编程员两种岗位为主要就业岗位,数控维修技术员,数控设备技术支持,数控车间管理员三种岗位为辅助就业岗位。因此在培养目标上,定位为培养具有较高数控操作技能,懂工艺,能编程的从事生产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三、培养目标的方向和途径
通过调研各种数控岗位技术人员的职业活动,对相关的职业技能进行了分析,主要职业能力如下:
1.具备使用英语进行日常活动交流的初步能力和专业英语资料阅读能力;具备计算机应用的通用能力。三年制要求专业英语资料阅读的基本能力,二年制要求初步的专业英语资料阅读能力。
2.掌握操作数控机床的技能。三年制要求掌握操作数控机床的较强技能(数控高级工水平),二年制要求掌握操作数控机床的基本技能(数控中级工水平)。
3.具有分析、制定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能力。三年制要求分析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能力和制定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较强能力,二年制要求分析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基本能力和制定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初步能力。
4.具有处理车间生产现场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三年制要求处理车间生产现场工艺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二年制不作硬性要求。
5.具有维护常用数控机床设备运行的能力。
6.具有管理车间生产现场的初步能力。
调研时,还对数控岗位技术人员能力培养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岗位技术人员普遍反映数控编程与加工人员除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外,对经验要求比较高,许多知识和技能是从实践中来,因此过多的理论教学很难培养所需的职业能力,因此在培养的途径上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
1.加强校企合作。从企业了解需求、从企业获得培养学生的一手素材,让学生到的是企业正真所需的东西,通过企业合作,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进入企业实习,切身体会今后工作岗位的要求。
2.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尽量增加一些学生动手的实践课时,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体会知识,掌握操作技能。
3.加强师资培养。教师是企业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是传授技能的纽带,如果教师不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和对所需知识的理解,学生也很难培养成合格人才。教师的培养有自身培训和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
鉴于数控设备的不断普及与应用,一些制造类企业数控机床拥有量逐渐增多,这对企业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述几家公司对数控机床都配有专业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管理,对现有设备的使用,所配备的专业人员分工明确,责任清晰,责权利分明,工作岗位其主要分布于加工车间、工程技术部及设备技术保障部等部门。对于数控设备的选择及购置,企业都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制定出一整套详细、合理的申购计划,一般企业经营者先组织业内各部门专家进行充分的调研与论证,并形成统一的意见,再进行公开招标,完成设备申购程序。
总之,通过对上述企业的走访与调研,对数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及培养模式的探索有了新的认识,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专业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我国要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及泛珠江三角洲,制造业高速发展,为提高产品质量及加工效率,实施自动化生产,加工设备的数控化已大势所趋,数控技术技能人才已被各制造业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业内已出现严重缺口,这给高职院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及其教学改革提出了崭新的课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代机械制造工程领域方面越来越多地采用智能化、自动化,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我们对市场进行了调研,发现现在机械工业大量采用数控机床甚至加工中心取代传统的普通机床的机械加工,采用计算机集成系统cims取代原有的生产制造管理过程,使企业生产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这将对生产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提出越来越高的职业技术要求。
技术调研报告篇5
二十一世纪,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工具,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对于当代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多种知识,更要具备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使用与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t;莲>应用信息进行创新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我县,特别是偏远落后农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20__年9月——11月期间,教师进修学校电教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随着中小教部分别对10所初中,7所小学进行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情况及教师队伍现状进行了的调研指导,通过这次调研指导发现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装备建设、开课情况、师资队伍、教材使用征订等方面,现将具体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突出问题
1、信息技术课时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
教师进修学校电教部信息技术教研员9、10月份深入中小学共17所学校,中学10所开课4所,小学7所开课3所。开课率不足一半。并且开课的个别学校没有达到省教育厅规定的开课时数(小学不低于68节,中学不低于70节)。
半数学校不能开课的主要原因是领导不重视、认识不到位,还有如下原因:
(1)微机室等装备建设不达标。
(2)没有配备信息技术学校专任教师。
(3)个别学校不能开足课的原因是信息技术学科规定的课时被其它科占用。
(4)信息技术教师由于忙于其它工作,如各种打字、报表等,没有时间备课和上课。
2、信息技术教学还没有直正纳入学校常规教学的统一管理之中。
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管理一般由多个部门管理,存在责任不明确、相互推诿扯皮、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此次检查发现,一些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教案、课堂教学等不做要求,疏于管理,教师没教材没教案讲了几年的课,课堂采用“放羊式”教学等现象比较普遍。
3、信息技术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
从整体情况看,信息技术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一是对评价考核的管理不规范。有些学校对学期末是否组织信息技术考核没有明确要求,对考试内容和标准也不做具体要求;二是全县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评价考核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目前我县小学和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还没有纳入学生学业考核中的一个科目。
4、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技能传授、轻信息素养培养现象。
此次检查共听课7节,多数课堂仍然是“满堂灌”,教师只注重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课堂变成了“计算机培训班”,学生被培养成仅仅会操作计算机的学生,而不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学生。
5、我县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
(1)、我县大多数的信息技术教师都属于“半路出家”,其计算机技术多属于自己在工作中积累而成,并且有相当数量的兼 职教师。
(2)、很多信息技术教师身兼数职。除了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外,还要负责学校的打字工作,各种名目繁多的报表以及为其它学科教师做课件等。信息技术教师身兼数职,难免会影响他们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甚至由于其它工作多,没有时间备课,没有时间信息技术课,开课时数达不到规定标准。另外,信息技术教师普遍教学成果不多,成绩得不到认可,积极性不高。
虽然个别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上述诸多的不利条件制约,但是,教学一线上的信息技术教师,他们想尽方法,克服种种不利因素,争取上好每一堂课。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信息技术知识,我们的教师亲自动手,查找硬件原因,很多学校信息技术教师都兼教师与修理工于一身;计算机数量配置不够,教师便将水平好与水平相对差的学生组对子,让他们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3)、个别中小学没有专职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经常是其它教师兼 职。
(4)、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存在学校间不平衡和不稳定。
大多数城镇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明显高于农村教师、重点学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高于非重点学校教师,初中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高于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教师由于存在短缺现象,造成教师流动性较大,队伍不稳定。
6、信息技术装备不完善。
调研的10所中学和7所小学中有一半的学校由于微机室建设不达标不能开设信息技术课。
有些中小学校,由于经费的不足,加上人们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学校信息技术装备严重不足。很多学校都存在“有硬件没软件”、“有电脑没网络”,即使定了教材,但是由于配套设施的不足导致很多内容没法讲,即使讲了,由于没有实践,教学效果也不明显。在我们调研的的这十几所中小学校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计算机房一般都在普通教室里,简单地把电脑集中地摆放在教室里,导致计算机房灰尘较多,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二是计算机配置较差。个别学校仍是最初建机房时的低配置,或略有升级,或已经淘汰没有购置新设备。三是个别学校机器购置时间及机器配置繁杂不统一,出现故障后难以有效恢复。有些中小学虽将部分机器进行更新,但电脑的兼容性差,机器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开不了机、死机等情况。机房维护工作给信息技术教师增加了不小的工作量。可以说,我县中小学校的信息技术装备的现状已经成了制约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7、信息技术学科教材征订情况。
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很强学科特色的课程,以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整合能力和信息素养为目的,因此如何选择信息技术教材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1)当前,我县“信息技术”教材选用没有统一要求,造成了全县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学校所用的教材版本不一、内容不统一的现象,给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管理、“信息技术”教师的、备课与开展教研活动等带来了一定困难。
(2)还有相当数量的学校学生没有征订信息技术学科教材,给学生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带来一定困难,从而影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8、部分学校领导在思想上对教育信息化工作认识不够,工作思路不够明晰,对信息技术教育硬件配备标准不够清楚,学校建设发展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
检查结果表明,有小部分学校在信息化工作乃至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方面存在认识模糊,思路不清,标准不明,执行不利等状况。有的学校近年招生速度过快,规模变化过大,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导致校舍高度紧张,而信息技术教室却长期无力纳入建设目标和设置计划。有的高中学校,仍然受升学率所牵所困,对于非升学考试科目的开设不够重视,对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的建设抱着等待观望和得过且过的消极心理,投入力度不够。还有的学校对信息化发展建设缺乏明晰正确的工作思路,只重视学校行政科室或教师计算机的配备而忽略学生计算机的配备,或者对学校基本的信息化装备标准心中无数,规划不够科学合理
(二)加强和改进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工作的建议
1、进一步提高认识,规范开课,把信息技术课时落实到位。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学科教育,更是实施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管理,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充分保障,结合教学实际,配备充足的信息技术教师和教学所需设施设备,切实把信息技术课时落实到位,确保义务教育阶段三——九年级每周开设两节信息技术课。
2、明确责任,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常规管理。
学校要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常规管理。首先要明确信息技术教学的分管领导,电教中心(或信息中心)应侧重对信息技术教学所需硬件设施的管理,信息技术任课教师和学科教学工作要统一归口教务处管理;其次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管理要同其他学科一样要求,教师要制定学期教学计划,要规范教案书写,要认真组织课堂教学,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学校要加强检查和指导,狠抓落实,确保信息技术课规范有效实施。
3、建立有效评价考核机制,营造良好信息技术教学氛围。
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技术学科评价考核体系,不仅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也有助于提升教师素质,从而形成一个学生和教师积极性全面提高的良好信息技术教学氛围。第一,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考核。平时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等多种方式进行,学期末学校要组织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考核,考核内容要紧扣教材,考核结果可以以等级的方式呈现;第二,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县统一组织的信息技术评价考核。将信息技术列入学业考试的考核科目,逐步开展对学校的抽考。
技术调研报告篇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新技术,实现农业现代化,已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主要出路。党和政府从跨世纪的战略高度将科技进步提高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和“关键地位”,力求在20~30年内,使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科技进步起着基础的和关键的作用,直接关系到这一宏伟目标能否实现。
然而,我国农业也面临严峻的形势和巨大的挑战,最大的问题是自然资源的制约。要打破这一制约,就必须依靠科技,增强科技实力,提高科技贡献率。国外农业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农业贡献所占的份额已达到60%~80%,而据统计我国才达到30%~40%,由此可知我们还存在较大差距。加之我市地处冷凉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而耕地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板结,少雨,缺水,资源渐呈枯竭。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单位面积的资源产出率,又降低成本,同时提高产品质量与商品性,保护资源环境,满足人们对生活越来越高的需要,依靠传统方法是难以解决的,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因此,科学技术的进步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技术进步的程度已成为判断农业发达与否的'根本标志。
为了实现跨世纪科技进步战略,把握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技术产业化主攻方向,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将大大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实力。
为了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有利于职能部门的科学决策,提高区域农业高新技术发展潜力,探索我市农业技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途径和对策,这将有利于加速我市农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形成优势、创出特色。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通过农业技术的推广,大力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中国的农业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正在进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把优质、高效作为农业新阶段发展农产品的目标。农业发展的新阶段不仅对农业产业战略、发展目标、组织制度、技术体系等提出了变革要求,而且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清醒地认识当前我国农业推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是调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思路与对策的必要前提。
1.经济体制改革,加速了市场经济发展。
1992年,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10多年的深化改革,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正在市场经济的轨道上稳步发展。农业生产的目标也将随着中国加入wto后的形势变化和要求从数量增长型转变为质量效益型,顺应国内和国际市场变化大宗农产品供求与流通已转移到靠市场调节的轨道上来已经显现。
2.科技体制改革,加剧了科技意识。
1985年以来,中国不断进行科技体制的改革。改革的主题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科研方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发展科技产业,要促进科研与经济的结合。改革使科研单位不断面向市场,研究开发适于农业法崭新要求的科技产品并推广应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农业企业纷纷跻身农业科技服务行列,农业推广领域竞争加剧。
3.农村经济发展,引发产业格局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对农业的不断引导和国内外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中国的农村经济已经走出了传统农业的圈子,转而向开放性、市场型、外向型发展。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使农业生产目标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业产业链条和经济链条延长,提高了农业总体效益;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走出国门,成为创汇的重要来源;这些变化促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仅要关注技术水平,更要关注知识、信息、观念、技能等。
4.中国加入世贸,使我们的农业完全开放。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使中国农村面临着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和更加激烈的竞争。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式必将对我们的传统技术、固有理念形成巨大的冲击。而要应对这种变化,并使中国的农业与国际接轨,中国的农业推广工作必须着眼于农业技术、经济、信息、管理、法规、理念等知识和技能的高效整合与快速扩散。这是新阶段、新世纪、新形势赋予农业推广的新任务。
二.农业推广要应对新的变化
随着农业、科技形势的变化、农业推广环境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推广服务范围不再是单纯的技术,而是整个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入wto农民对技术的选择余地更大,技术竞争更加剧烈。所有这些都要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1.农业推广体制要有变化。
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农业推广体制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过去,我国的推广体制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推广体系,省、市、县、乡层层设立推广机构,成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主渠道。随着体制改革和农村市场的开放,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充实到原有的推广体系,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农村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可使农民推广组织、企业推广组织等民间组织迅速兴起,尤其是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正在推进产业化进程中自觉地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推广作用。因
此,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必须注意到推广渠道的多元化带来的新机遇,进行多种推广力量的整合,加大推广力度,这在农业技术知识更新加快、使用周期缩短的今天,对于提高推广效益尤为重要。新的形势要求中国建立新型推广体制。新型的推广模式应该是多元化的,它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精干的国家推广机构;第二部分是由科技型企业为代表的推广机构以几大学和科研单位的推广机构组成;第三部分由民间组织和农民技术员组成。
2.农业推广机制要有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广工作要由政府指令向着市场引导的咨询服务发展。推广机构要按照市场和农民的需求开展工作,要按照市场机制探索推广新途径,促进技术由无偿活动转向有偿服务,科技成果实行有偿转让。同时对于一时难以取得效益又必不可缺的公益性技术,如病虫害预测预报、农业经济信息等,要继续加强政府推广的力度。要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规则给推广工作带来的新挑战,注重维护知识产权和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促进行政推广转向法制推广,指令性推广转向市场需求性推广。
3.农业推广观念要有变化。
今天的农业技术推广与过去传统的推广在内涵上已有很大不同,新经济、新科技形势下的农业推广正由过去单纯的技术普及转向对农民的全面知识教育和素质提高。这是因为今天农民需要的正是与经济有关的所有知识技能的整合。这就要求推广人员也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不仅如此,由于技术知识等来源的多元化,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农民在许多方面逐步超越专业推广人员的能力,推广人员在向农民输送技术、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向农民学习,并了解农民的新需求,由单纯技术人员的推广变成有农民参与的推广。
4.农业推广方式要有变化。
国家推广机构应通过政府渠道获得推广经费和工作经费;科技型企业、大学、科研单位和民间组织、农民技术员,则要按照市场机制实行有偿服务,科技成果实行有偿转让。农业技术推广要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规则给它带来的新挑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依法推广。
5.农业技术推广目标要有变化。
由于农业生产的目标已经有单纯的要求产量转向追求质量效益等多重目标,因此,农业推广工作目标也要做出调整,要由过去追求数量转向增加"三农"收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以及满足更多层面的生活需要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思路与对策
1.发展市场经济的农业推广观念。
要在推广工作中引入市场行为,培植农户参与观念,发展并为农民传输市场经济有关的新观念,如竞争观念、效益观念、信息观念、质量观念、诚信观念、法制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技术创新观念和素质创新观念等。
2.调整农业推广工作的目标内容。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目标要定位到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环境发展需要更广泛的各个方面,这也是现代农业对推广工作提出的战略要求。要确立推广法律化的观念,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公益性技术推广也要根据wto等国际通行规则纳入法制保护规范。
3.建立市场技术推广的培养训练制度。
建立市场机制条件下高素质推广人才队伍培养训练制度。要培养不同技术层次需要的推广专家和人才,适应加入wto竞争需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适应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使推广人员不断更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满足技术竞争、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需要。
4.调整农业推广工作的方式方法。
充分运用现代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媒体手段等)武装技术推广部门的条件和手段,要使推广人员不断发展和运用双向沟通和农户参与的推广方法,提高推广工作效率,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经济行为职能,使之始终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服务。
5.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工作要针对区域生态特点和经济需要。
不同类型区域有不同区域经济特点和不同的经济产业带,因此,有不同的技术需求和不同的推广目标,项目选择和技术组合必须有针对性。设计技术推广方案就要考虑推广示范区域的特点。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和代表性选择农业技术推广示范课题。做到两个结合。即:
推广目标与区域性结合——强调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示范内容与区域性结合——强调结构调整和持续发展。
6.突出农户在推广体系中的核心作用。
农户是中国当前农业经济体系的最基本生产单元,也是技术推广工作的主要对象和实践者。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围绕农户为中心,把农户参与当作重要的推广内容,如组织若干骨干农户参加技术示范,并为他们建立示范户档案。系统、动态地了解农户的生产、经营和技术成分变化。根据农户的需要遴选技术组合、安排技术示范内容和方案、设计技术项目。依靠农户的配合开展技术示范和观摩活动。
7.农民培训是推广成功的关键,在培训中强调推广人员与农民双向沟通。
采取培训观摩和技术指导相结合的交流方式,增加推广人员与农户的接触机会,按照农户的需要搞培训,借助农户方便形式搞观摩,深化培训交流的效果。
8.通过技术观摩强化农户参与能力。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推广中最活跃的因素。技术示范活动始终要求农民的参与和实施。示范样板放到农户的田间地头。这样提高了示范交流的效果,通过农民的参与反馈即提高了示范方案的适用性、合理性又为推广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9.利用大众媒体推动技术传播。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在更大范围规模上,扩大项目和技术的社会影响达到增加农业、农村、发展的收入。
技术调研报告篇7
一、调研范围
滨泉凤亭小学、第三中学、崇德学校;第一幼儿园、第五幼儿园。
二、调研方式
听取学校主管领导汇报、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等形式。
三、全县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
1、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
近年来,__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教育信息化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__年以来,全县投入资金近千万元,新增学生用计算机846台,教师用计算机675台,多媒体设备262套,光纤新接入12条。全县10个乡镇学校新装备了48台标准的计算机教室。目前,全县多媒体设备共496套,多媒体教室设备普及率达98%。宽带接入共26条,其中,带宽百兆及以上学校22所,宽带覆盖率达100%。
全县共建成录播教室2个,分别为滨泉中学和滨泉凤亭小学。20__年以来,为全县26所学校1765名教师录制“一师一优课,一课一”课程近2,000节。录播教室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化的摄录平台,满足了全县教师公开课、优质课等课程视频制作需求。
目前我县师生主要依托国家基础教育云平台获取教学服务和教育教学资源。计划未来2-3年建成__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统筹推进实名制、可管可控的网络资源学习空间建设,实现“一生一空间,生生有特色”。
2、教育信息化应用情况
__县高度重视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为提升全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高教师信息化手段教学积极性,20__年以来,__举办了“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等活动。依托国家省市等资源平台,推进“专递课堂”、“课堂“、“网络课堂”等新型课堂模式建设。陆续组织了“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专题培训”、“电子白板应用专题培训”、“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等,共培训教师近2,500人次。全县积极开展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目前全县共有5所学校276名教师和652名学生开通了网络学习空间。__县滨泉中学和滨泉凤亭小学教育信息化试点校建设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本次调研和近年来在工作中了解掌握的情况,我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中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1、学校重视不够,信息化工作效能低下
目前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实质仍是考试成绩,部分学校领导对信息化工作不够重视,工作权责不清,管理制度不完善,无教育信息化工作激励机制,各项工作效能较低。有的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高,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积极性和水平不高。部分学校在多媒体设备管理方面还存在问题,存在资源闲置现象。
2、基本保障难度大,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需要得到保障。目前,我县班班通、计算机教室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入很大,但售后服务工作跟不上,没有建立售后维修基金或采取其它行之有效的措施,导致故障较多。一些设备老化、损坏无法及时更新,导致当初高价买来的设备因维护管理麻烦、电费负担较大而被束之高阁,这种现象在乡镇学校尤其严重。
信息技术师资力量薄弱,因学科专业技术性强,很多学校存在信息技术教师不足、专业不对口问题,使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设备维护管理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五、今后的发展方向
1、提高认识
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对信息化先进科技的了解和认识,让信息化与业务工作的结合更紧密,更有实效。
2、推进“两平台”建设
加快__县教育资源平台和管理平台建设步伐,尽快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以解决全县教研问题和资源建设问题,提高教育现代化管理水平。
3、加强“班班通”等多媒体设备售后维护工作
建立健全适合学校教育信息化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和发展的相关机制,及时维修、更新硬件设备。
技术调研报告篇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大批境外企业的涌入,中国正在逐步变成“世界制造中心”。机械制造业传统的加工方式,已逐步被数控应用技术的加工方式所取代,从大批量的生产规模到单件小批的生产规模,数控加工均被广泛采用。由于数控技术迅速发展,相关数控技术的人才培养已成为各种层次学校的热点。我校也于20xx年开办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配备了师资力量,花巨资引进数控设备,建立了实验室、实习场所。目前如何培养适合于我校中职层次的数控技术人才,如何确定目标定位和计划,毕业生的能力结构需求以及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状况等,已是该专业建设重要课题。
因此,我组织了专业部分教师于20xx年11月,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53家企业发出了有关企业人才需求在培养目标与能力结构要求等方面的调查,收回30家的调查表。同时,对龙记集团等21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并认真听取了各类用人单位对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人才培养的建议。在这51家企业中,民营企业占40%,外资企业占20%,国有企业占11%。机械类企业占80%(其中数控企业32家),电子类企业占4%,机电类企业占16%。现就这一次企业调查的具体情况做一个汇报。
一、企业数控人才需求层次
根据调研情况,我们可把数控技术人才分为三个层次:
1、“蓝领层” “蓝领层”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数控机床的具体操作及日常简单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75%,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数控技术人才。
所需知识与能力结构:掌握数控机床结构的基本知识和机械加工与数控加工的工艺知识,具备数控机床的操作、日常维护和手工编程的能
力,了解数控加工的自动编程。
这类数控技术人才可通过中等职业教育来培养,企业也可依靠自身力量从普通机床操作工中培养。
2、“灰领层”“灰领层”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这类人员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20%,其中数控编程工艺员占9%,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占11%。所需知识与能力结构:
数控编程工艺员:掌握数控加工工艺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模具制造基础知识,具备数控机床的操作、日常维护和手工编程的能力,能运用至少一种三维cad/cam软件进行三维造型和自动编程。此类人员在模具行业尤其受欢迎,待遇也较高,这类数控技术人才可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
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掌握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知识,掌握主要数控系统的特点、接口技术、PLC、参数设置和机电联调知识。具备数控机床的操作、手工编程和数控机床的机械和电气的调试和维护维修能力。此类人员需求量相对少一些,但也非常缺乏,是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抢手人才,待遇较高。由于此类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较高,可能通过本科或高职教育作基础培养后,经企业大量实际工作经验积累不断提高。
3、“金领层”“金领层”人员具备并精通数控操作、数控工艺编程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所需要的综合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实际经验,知识面很广;精通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设计和数控系统的电气设计,掌握数控机床的机电联调;能自行完成数控系统的选型,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维修和精度优化;能独立完成机床的数控化改造;
适合于担任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或机床厂数控机床产品开发的机电设计主管。
二、数控技术人才的学历状况
调研数据表明,60%的数控技术人才为中专及以下学历,28.4%为大专学历,仅有10.6%为本科学历,本科以上学历仅占1%。可以看出,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大有可为。
三、数控技术人才的来源渠道
调研数据表明,企业现有数控技术人才中,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培养提高的占26%,而直接从学校招收的学生占58.3%,从社会招聘占15.7%。这说明:
1、职业院校学历教育培养的数控人才还很难完全满足企业的需要。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具有不同程度的英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机械和电气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动手能力,但由于在校期间难以积累工艺经验,实际动手能力差,难以满足企业对数控人才的要求。
2、数控人才的培养并非高不可攀,企业可以依靠自身力量从普通机床操作工中培养。这就要求职业院校进一步拓展办学功能,加强校企合作,根据企业用人“订单”培养人才,也要为企业职工提供在岗、转岗数控技术培训。
四、对职业素质的要求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要,企业往往要求毕业生能够同时拥有多方面的技能,要求基本功扎实,应用能力较强,能够团结协作,富于开拓和创新精神,要敬业爱岗,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实际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很强的社会竞争力。
在业务方面和专业技术方面占有较大的优势,具体而言要思想积极,政治素质高,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创造性强,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综
合表达能力;善于钻研,谦虚谨慎,勤学好问,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业务中起骨干带头作用,生活作风正派,人格健全,有较好的人际关系;整体观念强,有团队协作精神。
五、企业对我校毕业生的综合评价
为了更准确了解我校往届数控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情况,专业科和就业指导中心利用此次实地考察的机会对往届毕业生进行了一次回访,并进行了企业对我校数控专业毕业生综合评价的问卷调查。总共调查了8家企业,156名毕业生。
调查的统计数据显示,企业对我校数控专业毕业生的称职情况的评价较好,满意度较高。综合评价为17%优良,83%称职,0%不称职。数据说明数控专业毕业生在社会中的反应良好,基本能经得起社会的检验,基本能够胜任本职工作,适应相关岗位的要求。另外,调查还包括了企业对毕业生其他素质项目的评价情况。企业对毕业生的职业道德的评价为5%好,95%较好,0%一般,0%差;企业对毕业生专业业务知识的评价为
4.7%好,95.3%较好,0%一般,0%差;对毕业生的基本素质的评价为8.4%好,91.6%较好,0%一般,0%差。数据说明用人单位对数控专业毕业生的职业道德、专业业务知识和基本素质较为认可,毕业生在企业中能够表现出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数控专业开展的职业素质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从总体来讲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是正确的。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学生专业理论知识转化能力较差,很难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2、学生对技能的熟练程度和企业的要求有距离;
3、学生在学校进行的专业实训和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有距离;
4、学生专业面不宽,造成就业口径过窄。
为了达到教改方案的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要求,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1、紧扣两个环节。要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专业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应用性实用型人才。决定了学校课程设置的架构必须紧扣“实用”、“实训”两个环节,把岗位技能培养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去,使课程教学与技能培养充分“对接”。
2、完善和加强数控专业的实训室建设
我校数控专业虽然有了多个实训室,但是在设备数量上和设备先进性上还有差距。还应该建立数控综合实训室,包括数控线切割机、数控雕铣机、快速成型机等设备,以实现和企业的无缝对接。
3、坚持开放式的办学体系,实行校企联合,产、学、研一体化虽然我校在数控专业的实训上投入了较多的资金,实训设备条件也相对较好,但是和企业的真实环境总是有距离的,作为学校不可能投入太多的资金。我们可以利用校企联合、工学结合的方式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在办学中坚持学校走出去,老师走出去,学生走出去,课程要走出去。同时,我们也可以把专家学者请进来作高层次的学术报告,也可以请有公司一线工作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来给我们的学生讲学,一些课程也请外面工程师来上,甚至可以让企业办到学校来。
4、推行“一专多能、一生多证”
要安排学生多工种的专业实训,培训学生多方面的技能。同时要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双休日的时间,让所有实训室向学生开放。这样不仅
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实训场地,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也为学生考取多个技能证书提供了条件。
通过本次调研活动,我们获得了大量第一手信息;通过调研,我们也得到了许多启发。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除了继续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之外,还应更进一步强调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同时增加学校与企业的交流,为学生的就业和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走校企联合、工学结合的办学之路将是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发展方向。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