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好工作网 >工作总结

村级创建文明村的工作总结6篇

工作能力的提升是需要靠写工作总结来分析的,忙碌的工作结束后我们是要写详细的工作总结的,360好工作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村级创建文明村的工作总结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村级创建文明村的工作总结6篇

村级创建文明村的工作总结篇1

今年初,县委、县政府提出用4至6年时间实现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目标,并将生态文明村建设作为创建生态县的基础性工程来实施。为了促进生态文明村建设,县政协课题组就此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初步成果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年来,我县生态文明村建设,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优美、城乡结构合理、经济实力增强、人民富裕安康、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扎实、有序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是全县54个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村建设逐步推开,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各镇村以改善镇容村貌为突破口,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东邵渠、高岭等镇大力实施生态恢复工程,对废弃矿坑进行整治,恢复植被和地貌。高岭镇完成生态林抚育2500亩,并对10000亩绿色速生丰产林进行科学补植,改善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各乡镇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溪翁庄镇“两水”工程进展顺利,日处理污水2500吨的污水处理厂和日供水5000吨的供水厂主体工程完工,年内将投入使用。西田各庄、十里堡等镇各村通过改水改厕,推广使用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有效地解决了污水乱排放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全县生态文明试点村之一的白道峪村,投资200万元硬化村路,栽植花草,营造生态景观林;投资53万元,改造饮水工程,让全村群众饮用上干净水,部分村民开始以太阳能、沼气作为主要生活能源,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通过环境综合整治,一些村庄呈现出绿树掩映、环境幽雅、空气清新的生态新景象。

二是农村生态经济有了初步发展,主导产业已现端倪,涌现出一批生态经济示范村。各镇村结合本地实际,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一批村级专业化农产品基地初具规模。巨各庄镇蔡家洼村投资xx万元,建起占地500亩的巨龙生态观光园,栽植10余种水果,是全市屈指可数的高标准绿色生态园区之一。它安排了300多人就业,人均可增收500元,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园”。

三是农村生态文化建设逐步推进,人们生态意识有所增强。县委、县政府启动了“生态县建设百村行”活动,通过普及生态知识、科技知识,为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和生态文明村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各乡镇普遍开展了“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生态知识进农家”、“创建生态文明户”等活动,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和绿色消费。溪翁庄镇石马峪村兴起“环保大集”,全村男女老少人人捡拾白色垃圾,不仅有效地改善了村庄环境,而且增强了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冯家峪镇与北京崇阳光田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共投资147万元,完成了4个行政村、21个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镇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100%。随着有线电视入网、村级健身公园、文化广场和文化活动室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农民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生态环境意识逐渐深入人心。

二、生态文明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环境综合治理任务依然艰巨

从整体看,由于落后的经济状况和传统生活方式的长期影响,我县大部分农民生态意识薄弱,农村脏、乱、差的环境尚未得到有效治理。厕所简陋、人畜共处、柴草乱垛、垃圾污水随意排倒堪称当前农村的四大“顽疾”。如厕所多属地坑式,无任何保洁措施,尤其夏季,不仅气味难闻,而且成为苍蝇的主要滋生地,加之粪便无专人管理,渗入地下,易造成地下水源的污染。近年来,我县农村养殖业发展很快,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项目。但个别村因场地有限,人的生活区和家畜家禽饲养区未能做到严格分离,人畜共处易造成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尽管一些村对垃圾进行处理,但因工艺和设施简陋,只是就地、异地填埋,并没有从根本上杜绝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此外,我县早已提出农业生产禁止施用化肥,但至今未能禁绝,化肥施用在部分地区还相当普遍,影响了区域环境质量。

(二)因盗采铁矿造成的植被恢复难度较大

我县北部山区铁矿资源较为丰富。近两年来,一些人把盗采铁矿石作为“致富”门路。尽管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乡镇进行了有效治理和打击,但盗采盗运现象没有根本杜绝,库北某镇仅6个村就因盗采留下18个废弃矿坑。盗采造成矿产资源大量流失,而且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恶化了当地的自然环境。要恢复原来的地貌、植被,需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并要投入大笔资金。高岭镇为治理废弃矿坑,已投入300多万元。此外,由于采矿区多在密云水库上游,盗采盗运铁矿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将会影响密云水库的水质,给密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三)农村生态经济尚未形成强势

农村生态经济只是刚刚起步。尽管大部分村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已分别确定了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果业和水产养殖等主导产业,但尚未形成商品优势和规模效益。近年来,虽然出现了“西白莲峪柴鸡蛋”、“生茂鲜菇”、“密水鲜鱼”、“密云甘栗”等一批知名生态品牌产品,但无论是在首都还是在外埠,其市场份额的占有率都不高,有人曾形象地说,密云的农产品是“吃什么都有,卖什么都无”,因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农民还不能依托主导产业增收致富。作为农村二、三产业的主打项目山区民俗旅游业也是如此。我县自1994年在京郊率先开发民俗旅游,经过xx年发展,已建成民俗旅游村35个,民俗旅游户1500多个,从业人员近万人。但近年来由于宣传攻势减弱,扶持力度不够,规范管理缺位,加上自身基础薄弱,民俗旅游内容单调,客源严重不足。据了解,目前,全县民俗旅游户还剩下800多户,减少了近50%,作为山区农民致富主导产业的民俗旅游业形势比较严峻。

(四)农村清洁能源还未全面推广使用

全县90%以上农村仍以煤、柴作为主要能源,品种单一,成本较高,加之农民用能设备落后,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我县就在农村推广沼气清洁能源使用,当时共建成沼气池7000多个,其中绝大多数为户用沼气池,但由于缺乏规划和扶持力度,使沼气等清洁能源在农村推广使用后继乏力。据有关部门调查了解,目前,我县使用沼气等清洁能源的农户仅有xx多户,仅占全县农村总户数的5%,和先进地区相比,我县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的政策和扶持力度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近年来,县政府能源办在西田各庄镇白道峪等村推广沼气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全面推广则受到资金和服务管理体制的两大限制。在镇一级,能源开发和推广工作,有的是部门代管、兼管,有的则根本没人管,缺乏明确的责任主体,也就缺乏工作的原动力。而在一些经济发展薄弱村,由于受经济状况的影响,村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清洁能源的推广举步维艰。

(五)一些措施缺乏过硬的制度保障

生态文明村建设拉开序幕以后,各乡镇和部分村根据环境整治的需要,相继出台了一些措施。有的乡镇购置了地埋式垃圾箱和垃圾清运车,组建了垃圾清运队伍,但因缺乏过硬的制度保障,能否坚持持久,令人担忧。因为,我县有的乡镇方圆二、三百平方公里,行政村多达二、三十个,自然村近百个,且许多村地处深山区,交通不便,采取垃圾“村集、乡运、县处理”方法,不仅难度大,而且成本高,要做到全县340多个行政村的垃圾日日清、处处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六)农民作为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

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广大农民的参与意识、参与热情和参与行动,农民应成为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主体。但是,我们在调查走访中发现,许多农民对于生态文明村建设这样一个对自己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将产生积极影响的重要举措不理解,认识不到位,参与热情不高,行动迟缓。例如,一些村在农民中推广“三格式无害化污水冲式厕所”,当地镇政府、村委会和县推广部门都给予了资金补助和物资支持,每户农民只需投入100元、200元即可,但有的农民就是不干,认为“既然政府为我办事,就得替我出钱”。甚至在自家改厕当中,还要政府为自己的劳动付工钱。

三、关于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制定严格规划,在实施中确保规划的刚性

建议县政府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和本县有识之士,根据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和镇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特点及水平,编制全县各村生态建设的详尽规划。详规应体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坚持高起点,分步实施,循序渐进,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化的前提下,因地制宜,依托主导产业搞建设。二是详规要具有刚性,经县、镇人民代表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必须严格遵守,不能朝令夕改。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注意保护耕地和农民的实际利益,防止不顾主客观条件和群众意愿,用行政手段人为“造村”的现象。

(二)通过综合整治,打造良好生态环境

一是要切实解决好垃圾污染问题。在总体上实施“村收、镇运、县处理”农村垃圾处理的同时,依据当地不同条件,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可在解决好防渗漏的情况下,采取填埋的方式。还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国内外资金、企业,包括激活民间投资介入本县垃圾处理系统的建设。从长远的观点看,要对农村的生产生活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做好垃圾分类,研究以垃圾制造有机肥料和发电等,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

二是切实解决好生活污水等无害化处理问题。根据投资少、工艺可靠、排放稳定达标的要求,采取建渗水井和微生物方法等小规模污水处理技术,杜绝户户随意排放污水的现象。可在我县主要乡镇和大村采取“人工合成湿地技术”。用这种方法处理污水,污染物去除率高,不滋生蚊蝇,有利于水体净化,还能有效地防止污染地下水。它原始投资少,无动力消耗,运行成本低廉,污水处理结果达到中水标准。由于人工湿地与当地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可建设湿地公园,构成新的景观。

三是加大打击盗采盗运铁矿石的力度并搞好所破坏的'地貌、植被的生态恢复。实行公安、地矿等部门联合执法,对非法采矿点一律炸毁,对采矿机械一律处理掉。发动和组织当地村民参与对矿产资源的管理,有关镇村应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推进采矿地区各村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种种植、绿色养殖、生态旅游等产业和项目,向荒山要粮、要果、要富裕。

(三)因地制宜,构筑生态产业支撑

每个村应根据全县农业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紧扣农民增收这个中心,突出培育并强化生态农业、民俗旅游等主导产业,推广农牧结合式、种养结合式、农林结合式,以及综合式、庭院式等多种小型生态经济模式,打造密云的“有机鱼生产村”、“有机果品村”、“生态旅游度假村”、“休闲观光村”。结合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加大投入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民俗旅游村的档次和水平。要利用国家有机食品认证的良机,开发本地高附加值的绿色食品。争取村村都有主导产业,户户都有致富项目,并按照“一个产业、一个发展思路、一项实用技术、一套扶持措施”的办法,推进广大农民的持续增收,尽快实现小康目标。

(四)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构筑良好人居环境

一是加大中心村的投入建设,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吸引自然村人口向中心村集中。今后,应由政府统筹规划农民的住宅建设,以减少农民单家独户的投入,如地基、给水、排水等可作为公共设施工程统一规划建设,节省资金和能源、资源消耗,提高公共设施的利用率。

二是通过规划设计,综合开发,科学合理地安排居住的各种配套设施,尽可能地做到住宅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大力做好改厕工作,推广水冲式环保厕所;创造条件,逐步使农村居民生活区与畜禽饲养区分离,杜绝生活污染和各种传染病的发生;要大力推广使用节地、节能、节水、治污等生态环境新技术,采用绿色环保建材。

三是根据生态人居环境的要求,把村庄绿化与村庄建设、美化环境结合起来,逐步做到“村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目标,要尽可能选择和采用本地特色树种、花卉,在搞好绿化美化的同时,促进本县相关产业的发展。农村道路硬化要因地制宜,具有渗水、集雨的功能。充分体现环保的特点。

(五)以绿色消费为导向,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

政府统一指导农村再生能源开发,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采取县内外招标或委托的形式,吸引技术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专业能源公司参与密云的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按照“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进行运作,在推广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播放科教片、组织参观、推广太阳能和沼气使用的示范典型引导农民。

二是以养殖业的发展促进沼气池的建设利用。

三是成立清洁能源物业服务中心或在乡镇一级确定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技术服务人员,经常深入农户面对面指导,解决农民在建设、使用中遇到的困难与技术问题。技术人员可兼职经营沼气池和太阳能设备配件业务,方便群众购买配件。

四是在完善好原建的基础上大力抓新建,并充分考虑到财政的实际承受能力,防止片面追求数量。

(六)在专项资金的投入和使用上注重实效,抓住重点

为了确保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县政府已明确县财政每年拨款4000万元,五年共计2亿元。有关部门在加强有效监管,防止滥用、挪用的同时,应科学安排好专项资金的使用,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对重点村、重点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不搞撒“芝麻盐”。应对改水改厕,垃圾消纳、清洁能源推广等关键性项目加大投资力度,做到投一笔便有起色,落一处便有效果,使有限的资金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镇政府也要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并吸纳农民自有资金用于生态文明村建设。

村级创建文明村的工作总结篇2

今年来,乡党委、政府持续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以“三线三边”环境整治为抓手,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强抓文明创建工作,乡文明办在乡党委、政府及上级部门的领导下,不断深入文明创建工作,巩固首届省级文明城区创建成果。

一、“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面

(一)是精心组织部署,落实工作责任。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为第一组长、乡长为组长、其他科干为副组长、机关各部门和村(居)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综合治理突击月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随即召开了由乡、村(居)及机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环境治理突击月活动动员大会,在全乡范围内进行了部署,实行乡干包村、村干包组、组干包户的工作机制,做到了任务层层落实、责任明确到位,同时要求领导靠前指挥,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标准地完成任务。

(二)是广泛宣传动员,社会各方参与。积极发动向社会各界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并录制了致农户的一封信宣传音像,在集镇区和各村(居)进行巡回播放宣传,组建了13支村(居)卫生义务监督队,同时通过专题板报、网络媒体、横幅、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手段,进一步宣传环境整治活动目的和意义,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组织机关干部、学校进行义务大扫除、参与垃圾清理、破旧拆除等工作。

(三)是行动落实到位,整治效果明显。一是把集镇区做为突破口,重点整治。按照“高标准、全天候、精细化、严管理”的要求,对集镇区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扎实整治,实行市场化运作,投资约13.8万元,环卫作业由专业保洁公司承包。配备环卫工人5名,购置垃圾清运车辆2部,新增垃圾桶50个,拆除破旧门牌16面、清除乱贴乱画27张、规划农贸市场1处;与个体户和沿街住商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为配合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巩固整治效果,我乡多次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到镇区进行宣传。二是加强村居环境整治,拓展延伸全覆盖。各村(居)积极组织环境卫生突击月整治行动,投工投劳3000人(次),垃圾清运1000余吨、出动车辆65台(次),清除杂草1万平方米、搬离草垛、柴堆425处,整治村部、学校、居民点(小区)等重点区域39处。乡村道路整治,以5.8公里长的元林路和3公里长的月泉路为重点,路段实行村域包干,彻底清理路边杂草杂物和卫生死角及柴堆。重点区域整治,为彻底改变村庄“脏、乱、差”现象,整治工作围绕村部、学校、农宅住居点(小区)等重点区域向四周辐射,清理白色垃圾和卫生死角等。农户院落整治,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动员农户对房前屋后、房屋院落进行彻底大清扫,搬离草垛和柴堆,积极组织开展“卫生文明户”评选。

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方面

一是是以培育良好风尚为突破口,开展精神文明工作。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共申报市级文明乡镇标兵1个、市级文明村镇7个,分别为合兴、联兴、营盘、前江、柘山、柘林、西湖,市级文明单位2个,分别是长风乡人民政府、长风中心学校;按照志愿服务工作要求,乡在柘林村设立志愿服务广场,各村成立志愿服务工作站,明确6项重点服务项目,有工作站工作制度,登记注册志愿者共计1000余人;在长风村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社区,设置核心价值观展板2块、横幅2条、文化墙50平方米;努力挖掘“身边好人”线索47条,并完成网上推报,其中焦庆风同志入选安徽好人;开展“五好家庭”创评工作,共评选“五好家庭”75户。

二是以信息报送为突破口,开展创建宣传工作。今年以来,根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信息报送要求,共上报文明创建信息87条,其中,市级媒体采用11条,区级采用33条。

三、20xx年工作计划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继续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领导包片包段、驻村干部包村工作责任制,完善各村、各单位自查自纠制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持续推进。

二是强化整治结合。以“三线三边”整治为突破口,结合柘林村、合兴村、联兴村、将军村美好乡村建设,开展“三清、四拆、五化”整治行动,不断深化农村环境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长治久美。

三是强化成果巩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日巡查制度,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加大投入,全面实行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让治理成果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四是加强创建工作。继续做好全乡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将业务工作融入精神文明创建之中,促进全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是继续完成党委政府及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村级创建文明村的工作总结篇3

自20xx年xx村申报为省级生态文明村以来,鸭河村两委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根本,结合本村实际,以马仓店自然村为重点,坚持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统筹规划,稳步扎实的开展创建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一、创建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围绕“生产发展”目标,增加农民收入和村级收入

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村经济人成立种、养殖、流通协会,带动农产品的种、养、加工、销售和其他二,三产业的同步发展。目前创办种、养殖流通协会12个,年新增效益480多万元,使村人均收入达到5300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村内闲置厂房、场地及闲散地块搞好调研,引进项目4个,努力消灭闲置厂、地,加大集体收入。引导和组织农业富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发展。

(二)围绕“生活宽裕”目标,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完成村内主干道路硬化工程。同时积极争取项目,拓宽自筹资金途径,将各自然村之间道路进行硬化,目前已硬化道路13条,7200多米。完成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使村里户户通有线电视。加大用于村民的教育培训力度,使45岁以下的村民都掌握1至2项生产治富技术。

(三)围绕“村风文明”目标,扎实开展文明村建设活

1、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村民活动阵地建设。进一步完善村级综合性的村民活动室,使村民有一个更加便利的活动场地。建设农民娱乐广场一座,修建亭、台、座、椅,并购置体育器材3套,方便群众休闲娱乐。

2、以实现“平安村街”为目标,安装村级“平安网”、成立护村队、老年义务巡逻队加强对本村的治安管理,有效控制治安及刑事案件发生。

3、开展“文明村街”创建活动,进一步深化农村移风易俗、遵纪守法、尊老爱幼、无私奉献等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农民革除陈规陋习,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4、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计划生育率在97%以下。

(四)围绕“村容整洁”目标,实施生态村建设工程

1、20xx年起开展清污水、清垃圾、清违章建筑,改路、改厕、改灶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大整治,在自然村建垃圾焚烧池,组建环保队和环境督导队(老年协会),使附属房乱搭建、柴草乱垛、垃圾乱倒、畜禽乱跑、污水乱流的现象得到有效改变。实现庭院净化,村容村貌美化。

2、大力引导村民建沼气池,使全村有条件的农户均建有沼气池,目前已有900户用上清洁能源。

3、从20xx年起在全村四旁(村旁、宅、路旁、水旁)种植绿化树,林木覆盖率由70%上升到85%以上。实现环境“绿、净、美”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4、从20xx年起严格按照功能区划设置进行规划建设及功能配套。

(五)夯实基础工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一是提升村级组织的整体水平巩固和强化班子的战斗力,保持班子团结、奋进、发展优势。二是健全后备干部队伍,把进入候选人的作为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对象,加强教育与培养。三是坚持好党日活动、民主评议党员、党员目标管理等重点制度。四是坚持发展党员“五项制度”的落实,在保证质量,严格程序的'前提下,加大发展新党员工作。

(六)围绕“管理民主”目标,建设民主法制示范村

1、坚持民主决策。凡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事项的决策,均严格实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坚持实行村务民主听证,组织听证代表进行充分讨论,形成共识后再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表决。健全和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村民代表会),合理确定各自的议事规则和议事范围,讨论决定重大村务事项,并督促决策事项的有效实施。

2、规范民主管理。一是规范公开形式。在每个自然村建一村务公开栏,同时以公开栏、入户宣传等形式及时公开村情村务。确保了村民对村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议事权和监督权。二是规范公开内容。将村务决策、村干部补贴、集体财务收支、计生指标、发包、工程投标、宅基地分配、五保低保救济发放等内容向村民定期公开。三是规范公开时间。根据公开内容按照年度性、常规性、临时性、即时性进行公开。四是规范公开的内容和实施、落实的监督。由村务监督小组监督公开的内容和落实的情况后向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汇报。

3、加强民主监督。实现民主评议村干部工作制度和村干部激励约束制度。结合年终考评或总结工作对村干部进行一次民主评议,评议结果与其补贴和奖励挂钩。发挥村务监督小组作用,检查、督促村民委员会落实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的事项;反映村民合理的意见、建议,督促村民委员会及时办理、落实;检查督促村务公开以及财务活动情况,协助开展村集体财务审计。

(七)保持稳定局面

认真落实《信访条例》所确立的“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工作制度,充分发挥调委会、治保会矛盾排查组织作用,把矛盾解决在初始和萌芽状态,坚决杜绝群众访和越级访,成功化解个访案件3起,集访案件1起。

二、目前存在的不足与困难

一是群众环保意识不强,一些群众环保意识淡薄,对环保重要性认识不够,习惯了以前不良生活方式,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堆牲畜粪便,甚至乱砍树木,对建设生态文明村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

二是镇村财力有限,而村级经费更是拮据,这为加大环境治理,改变村容村貌带来了不利因素。如水源的环境保护、公共绿化等方面,资金缺口大,无法正常开展工作,严重制约了生态文明村进程。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

今后,我们将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利用党员活动月,组织全村党员干部、群众集中学习环保方面政策法规知识,让每位村民认识到环保工作重要性,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自觉抵制环境污染,珍惜生存环境的良好风气。

(二)统一部署,贯彻落实上级任务。

村委会按照镇党委、政府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扎扎实实完成各项环保工作任务,努力加快鸭河村省级生态文明示范乡的进程。

(三)积极协调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拓宽自筹资金渠道,为省级生态文明村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村级创建文明村的工作总结篇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三农”问题的不断深化,农村改革迫在眉睫,自从2000年,海南省首倡文明生态村建设,全国上下掀起了建设生态文明村的热潮。山东省滕州市紧跟社会潮流,应广大农民朋友对生活环境质量的需求,加快生态文明村的建设步伐,取得了广大农民朋友的一致好评。

在调查期间,通过和该村党支部书记的谈话中我了解到,该村已经建立了生态文明户80余家,种植绿化植物一千余株,购置垃圾桶二百余个,基本上每一个胡同能够平均四个,该村计划在20xx年上半年普及沼气池,现阶段该村建有自己的沼气池配件厂,包括沼气池主池体和沼气池盖,也建成了自己的彩砖厂,生产各种彩砖,用来内销和外销,还有自己的农产品购销服务部,方便了农产品的销售。该村街道建不设别具风格,除了道路两旁间隔栽种了不同种类的绿化树,还在两棵树之间栽种了各种花草,各户门前也建成了自家的“花池”用来栽种一些蔬菜之类的东西,各个胡同安排了具体的生态文明负责人,具体负责该胡同的卫生以及治安问题。

通过调查访问,该村的生态文明村的资金除了广大村名的集资外还有好多关注村庄发展的热心民众的捐款,和政府的一部分支持。通过这一村庄建设可以发现,一个人,当他功成名就的时候,他就会用各种办法回报生他养他的家乡,也可看出一个人奋斗的重要性,为了自己的亲人,为了家乡……

虽然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是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就在一开始,村干部就面临了各方面的压力,一是资金问题的紧迫,二是好多村民的反对,他们的思想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没有远见卓识,只能看到当前利益,无法正确的衡量生态文明村的利与弊,得与失。村干部在村民的思想动员上做了很多的工作,这为生态文明村的建设排除了一部分障碍。除此之外,我个人认为,不管什么地方,哪一个社会阶段,建设生态文明村都要充分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

1、建设生态文明村就是为了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与水平,所以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文明生态村创建和收益的主体,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让他们从思想上到行动上支持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工作。

2、建设生态文明村还要树立和增强科学发展的观念,坚持文明、生态一起抓,软件、硬件一起上。避免一些地方的“光说不干”的现状,三番几次的将农民朋友对生态文明村的建设热情凉到了最低点。除此之外,最主要的是还要充分发挥农村文体中心或活动场所的`宣传、教育、娱乐等功能和作用,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使农民朋友不仅在物质上有一种富有感,还要在精神上有一种充实感,例如: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和文化科技知识讲座等,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传播健康文明的生活观念,倡导文明新风。要通过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改造,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进而全面提升农民文明素质,最终达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

3、要坚持建管并重,建立健全长效建设管理机制。不能像有的地方那样,建而不管,修而不治,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这样周而复始的就会影响生态文明村在广大群众心中的地位。首先,作为村干部要将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当作一件长久的事情来做,不管到什么时候,都要将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做,时刻想着为老百姓谋利益,谋发展,只要能为百姓办实事,就会得到百姓支持。

4、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切实增强创建后劲。就像上面提到的,要把生态文明村当作一件长远的事情来抓,要根据自己村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更加促进整个村庄的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譬如上面提到的根据村庄需要建立自己的厂房,既能促进村庄的经济发展,还能为村民提供一些相应的就业岗位,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5、形成边建设、边治理的建设模式。农村不比城市,虽然中国的城镇化速度挺快,可是农村的经济发展还是跟不上社会的脚步,在各个方面都存在一些落差和不足,譬如农村的环境问题,包括村道的卫生,生活垃圾的存放,村庄河流的治理,农作物秸秆的存放问题等等,应该尝试建立一套生态链,使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6、要坚持因地制宜,制定完善创建规划。可以根据当地的土地情况制定相应的种植方案,尽最大的努力提高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为农村向城镇化过度奠定一定的基础。

在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中除了要注意以上的问题以外,还要正确处理文明生态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其一,文明生态村建设是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要求的。其二,滕州市文明生态村建设是立足滕州实际的战略选择,符合滕州市情,符合滕州的经济发展状况。其三,既然是模式,就应该有多种,而不是一种,要允许各个地方领会中央精神而因地制宜,有所创新。三层含义归结起来,就是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文明生态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盖新房子、修水泥路、建沼气池,种花种草,等等,这些确实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措施,因为他们可以使“村容整洁”;同样,在农村搞多种经营也可以适当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村级创建文明村的工作总结篇5

发挥部门优势,积极参与生态文明村建设,是建设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不断增强责任感和大局意识,认真履行职责,做了一些应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找准位置,明确责任

实施“千村生态文明工程”,是xx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决策的具体实践。生态文明村的创建不单单是农村的事,也是文明委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共同的责任,我们建设部门更是责无旁贷。搞好村庄规划、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变村容村貌,是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从总体上来说,农村的规划、建设、管理滞后,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仍然不够配套,环境脏、乱、差,“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现象仍然存在。随着国家一系列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政策措施的落实,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农民自发新建、翻建住房的数量在显著增加,同时,他们迫切需要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技术服务等,建设部门对此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突出重点,抓好试点

我市现有自然村1.3万个,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生活习俗等情况千差万别,中心区、山区有差别,同一个地区也有较大差别。我们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试点。去年5月,我局与省建设厅、市规划局的领导到德庆县调研,经共同勘察,研究分析,并结合当地实际,确定了由省、市、县三级建设(规划)部门共同办点,以武垄镇武垄村作为全省建设系统建设生态文明村的规划、建设试点。同时,结合“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将我局挂钩帮扶的怀集县怀城镇利凤油榨村,建设成生态文明示范村。

一是围绕“三可”原则,制订规划。20xx年5月,省建设厅的领导和市政府陈端副市长带领市、县建设、规划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部门领导一起,就武垄村的建设进行专题调研,经过实地考察,共同研究,确立了“三可”(可操作、可推广、可循环)的建设原则。可操作,就是抓住村的特点,立足当地实际,重视可实施性,不搞大拆大建;可推广,即武垄村的规划建设完成后,能为全省的生态文明村建设树立榜样、提供示范,让兄弟村庄在武垄村能“有得看、有得听、有得学、学得到”,有利于全省推广;可循环,就是立足于可持续发展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农业无污染生产,能源利用清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根据“三可”建设原则,由省、市两级规划院组成规划设计小组,编制出武垄村的建设规划,分为发展战略规划与建设实施规划,战略规划着眼于长期指导,凸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远目标;建设实施规划着眼于近期建设,立足现实。怀集县的油榨生态文明村的规划方案,则从与农民生产生活最密切的、农民最关心的方面着眼,实现“五改五有”。

二是落实规划,指导建设。创建村的规划编制完善后,我局及时做好指导工作。在武垄村,我局着重抓好启动阶段的建设,从可操作,易为群众接受的.角度出发,抓了“五改五有”和“一栏二场三小四化”等基础设施、符合循环经济特点的沼气池、生态沟和文化设施的建设。同时,为务求实效、营造亮点,按照“点面结合”的方法,抓好村口(点)的整治、全村环境、部份公共设施(面)的改善。而怀集油榨村则重点做好拆旧、绿化、道路硬底化。在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上述两个村庄的村容村貌已焕然一新。

三是尽力扶持,扎实推进。德庆县武垄村和怀集县油榨村,均为地处偏远山区的村庄,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生态文明村建设所需的资金紧缺。为此,我局想方设法,争取省建设厅拨款并会同市、县规划、建设部门,多方筹措资金60万元,作为起步资金,主要用于武垄村公共设施的建设。拨出15万元支持怀集县油榨村改路、改水、改厕、建设文化广场、绿化、美化公共环境、推广应用沼气。在我局积极帮扶下,两个村也积极盘活集体资产,想方设法发动社会各界捐助,村民们积极出工投劳,集资出力,形成了多方筹资,共同创建的良好局面。

三、挂钩共建,成效明显

通过创建,武垄村全村都用上了洁净的自来水,改厕入户137户,铺设村道5300平方米,建设硬底化排污渠2300米,拆除猪牛舍、破烂闲杂屋300多间,清除垃圾污泥200多吨,清理卫生死角90多个。村里东西两边建有8个沼气池,部分村民用上了沼气,全村建成三条净化村里生活污水的生态沟,完成了村口广场景观建设、文化广场、篮球场、人民会堂改造等,村中有独特风貌的古建筑、古迹也得到了保护。该村于20xx年底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省建设厅将在今年上半年,在德庆县召开全省创建生态文明村现场会,推广其创建经验。油榨村共拆除旧房21间,改厕入户30户,完成排水沟改造723米,安装水泥预制管52米,村道硬底化1400平方米,挖填土方3000多立方米,形成了一个约有6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能满足47户村民建新房的规划用地,在广场上建造了一个8×6米的舞台,完成石砌挡土墙210立方米,新建猪舍14间,新修水泥路面80米,完成儿童游乐园、篮球场和健身场建设,建造乒乓球台二个,种植各种树木26棵,种植大红花350棵和红草、黄金叶等花草60平方,同时利用一块荒地,在村旁开辟了一个休闲小公园。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阶层的参与。我们建设部门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千村生态文明工程”的意见》和这次会议的要求,积极发挥我们的职能作用,更多一些关心农民、关注农村、支持农业,为推进我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贡献。

村级创建文明村的工作总结篇6

一、宣传创建思想,树立创建意识

村党支部、村委会认真落实创建计划,建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职创建领导干部,在村民中掀起创建文明村、文明户、文明人的热潮,利用有关会议和广播宣传创建文明村的重大意义和任务要求,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村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创建工作宣传到家喻户晓。明确创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围绕经济工作抓好创建工作,做到人人懂创建,人人重视创建,人人参与创建,形成创建氛围,树立创建意识。

二、抓好创建促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工作新突破

因户制宜,分类指导,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农民增收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经济,提升科技含量。发挥人力一技之长,努力增加经营性、工资性收入,鼓励引导劳动力转移。村两委积极引导,搞好长效服务,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有新飞跃。

三、抓好村办实事建设,为创建文明村打下坚实基础抓好建设规划,落实建设任务,办好实事工程

1、落实完成本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

2、整修村级道路硬化率100%。

3、新增河道绿化、道路绿化,村庄绿化率达到45%以上。

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文明村建设步伐

1、扎实抓好“文明家庭户”的创评活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村民农户参加创评的自觉性,做到评比形式多样化,达到自报组评、村审核上报审批。真正做到评比讲风格,评比促提高,评比上水平,促进文明家庭评比活动有效开展。

2、加_制宣传力度,抓好社会稳定综合治理工作。广泛开展法制教育,深入进行创建安全文明村活动,普及法律知识,以法治村,以德育人,教育广大青少年学法、懂法、守法。提高全村村民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及时调处民事纠纷,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提高村民自治能力,推进社会风气好转。

3、宣传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扎实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强化领导,建立组织,配备专职妇女干部,以人为本,积极做好一人一事工作,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继续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4、加强土地管理法的宣传教育力度,明确土地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广大村民爱护土地、保护土地的自觉性。坚持农民建房上规划集中点居住的原则,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方可建房的原则,杜绝违章建房,做到土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真正达到珍惜土地人人有责。

争创文明村是我们今年工作中首要做好的工作之一,列入议事日程,奋发进取是关键,奋力拼搏,自我加压,扎实工作,争创一流,为早日实现文明村而努力奋斗!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2023创建文明校园演讲稿参考7篇

村级脱贫的工作计划7篇

创建办的工作总结范文模板6篇

创建文明城总结报告7篇

2023年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方案7篇

村级党建述职工作报告6篇

村文明创建工作汇报总结7篇

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方案8篇

创建办的工作总结范文7篇

村级安全工作总结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876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