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和具体的规划,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认真写好教案可以促使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以下是360好工作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认识直与弯教案最新6篇,供大家参考。
认识直与弯教案篇1
小班数学《认识图形》
一、活动目标:
1、巩固对圆形、长方形、三角形特征的认识。
2、激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喜欢辨认生活中的图形。
3、练习按形状特征进行分类。
二、活动准备:
有圆形、长方形、三角形的汽车图一辆;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积木饼干人手一份;嘴巴是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的动物盒子各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车图片,认识图形
小朋友,昨天小花猫打电话给老师,她说她买了一辆新车,你们看小花猫的车子漂亮吗?提问:
1、你们看,它的车头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
2、车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呀?(长方形)
3、车轮子又是什么形状呢?(圆形)
(二)、在初步认识图形后,老师激发幼儿认识图形的兴趣。
小朋友真厉害,全部都答对了。我们的图形宝宝也好厉害!三角形可以做车头,长方形可以做车身体,圆形可以作轮子。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的?
2、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
3、哪些东西是圆形的?
(三)、幼儿给“小动物送食物”,进一步巩固认识图形。
今天,又有三位动物朋友到我们教室来了,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嘴巴是圆形的小猪喜欢圆形食物,嘴巴是长方形的小熊喜欢长方形的食物,嘴巴是三角形的
小兔喜欢三角形的食物,现在他们都肚子饿了,我们来给他喂食吧,你在喂食时,要把食物举起来给大家看下,让大家都知道你喂了什么食物给小动物!(幼儿两个两个上去给“小动物”喂食)
(四)、师点评。
师检查小朋友的“食物”是否放对,如果放错了,师用小动物的语气说“小动物今天告诉老师,他们有点肚子痛,因为她们吃错了东西,”让刚才喂错食物的孩子,重新喂食!
“三位动物朋友说他们吃得好饱,他们说谢谢你们!”
认识直与弯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 使同学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局部的名称。
2. 使同学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等活动,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 使同学通过了解小数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谈话:星期天,小明和好朋友小红一起到新星文具店购买文具,文具店里的东西可真多啊。(课件出示文具店的情境,图中标明四把三角尺或直尺的价格,分别是:2角、5角、8角、3角。)
二、 联系实际,探究发现
1. 教学整数局部是0的小数。
(1) 提问:小明想买一把尺子,猜猜他可能买哪种价格的尺子?
根据同学回答板书:2角、5角、8角、3角。
提问:仔细观察这些尺子的价格,它们都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假如用元作单位,怎样表示上面商品的价格呢?
同学回答的同时,对应着上面的价格板书:2/10元、5/10元、8/10元、3/10元。
提问:你能分别说说2/10元、5/10元、8/10元、3/10元表示的意思吗?
引导:像上面的2/10元、5/10元、8/10元、3/10元,还可以用小数来表示。(边讲解边板书)如:2/10元可以写成0.2元,0.2读作零点二(师生齐读)。也就是说,把1元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2份既可以用2/10元来表示,也可以用0.2元表示。
提问:你能说说0.2元表示什么意思吗?会写这个小数吗?
再问:怎样用小数表示5/10元呢?
追问:0.5元表示什么意思?
同学回答后练习读、写0.5。
再让同学说一说怎样用小数表示8/10元、3/10元,并读、写0.8和0.3。
谈话:小数在我们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我们再来看一些例子。
(2) 课件出示例1的情境图。
提问:图中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量得的结果是多少?
再问:你能用米作单位分别表示课桌面的长和宽吗?(同学分别用5/10米、0.5米表示课桌面的长,用4/10米、0.4米表示课桌面的宽。)
(3)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的尺子图。
提问:小明买了这样一把1米长的尺子。它被平均分成了几份?(指1分米的刻度)这里的1份是几分米?假如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用小数表示呢?
课件出示相应的填空,谈话:你能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吗?先想一想怎样填,再在书上第101页的第1题中填一填。
同学练习后,指名汇报。
(4)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课件出示题目,指名口答。
提问:仔细观察这些分数,分母都是几?
小结:十分之几用小数表示都是零点几。
(5) 游戏:对口令。
教师说一位小数,同学说表示几分之几,或教师说几分之几,同学说小数。同桌相互做游戏。
2. 教学整数局部不是0的小数。
(1) 谈话:我们再到文具店去看一看吧,这里还有两件文具。(出示例2的情境图)圆珠笔多少钱1支?笔记本多少钱一本?
提问:你能用小数表示圆珠笔的价钱吗?自身先试一试,再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全班交流,并读、写1.2元。(着重让同学说一说自身是怎样想的。)
再问:怎样用小数表示笔记本的价钱呢?
小结:用小数表示几元几角,可以把几角表示成零点几元,再和几元合起来就是几点几元。
提问:今天我们认识的小数和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
讲解:我们以前学过的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是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它们都是整数。像上面的0.5、0.4、1.2、3.5都是小数。小数中间的点叫小数点,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局部,右边是小数局部。(相机板书:小数点、小数局部、整数局部)
提问:你能写出两个小数吗?读给同座位同学听听,并指出小数的整数局部和小数局部。
指名汇报。
三、 应用与拓展
1.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课件出示)
让同学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
2.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课件出示)
先读出这些商品的价钱,再说一说是几元几角。
3. 找朋友。(把分数和相应的小数用线连起来,题略)
4. 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同学独立练习,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 总结延伸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延伸:今天我们学习的都是一位小数,以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学习位数更多的小数,更全面地认识小数。假如感兴趣,同学们可以自身找一些资料看一看。
认识直与弯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探究精神。
2、发展幼儿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比较在操作活动中认识球体的特征。
二、活动准备:
圆圆世界(内有圆圆的会滚动的物体)白纸,篮子,胶泥,表格40份。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老师带领幼儿复习圆的特征,并请幼儿进入圆圆世界。
(二)展开活动
1、幼儿第一次尝试。
2、教师引导幼儿相互观察,比较所拿物品特征,逐步归纳,提炼球体特征,并用记录的方法展现球体特征。
3、教师小结球体特征。
4、教师提出要求,幼儿再次选择所拿物品。
5、教师指导幼儿再次感知球体特征,并帮助个别幼儿分析所选物品是否球体。
6、请幼儿想一想,并说出生活中的球体。
四、活动结束
请幼儿用橡皮泥给圆形娃娃做一份是球体的礼物。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表格。
认识直与弯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辨认出钟表上的整点、半点。
2、知道时针、分针及它们的运转规律。
3、教育幼儿要珍惜时间、爱惜时间。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幼儿一日生活录像、课件。
2、实物钟表一人一份、小钟表模型若干。
活动过程:
1、听音乐《铃儿响叮铛》做活动前的热身运动。
2、谈话激趣,观看录像,引入主题----钟表
老师:小朋友在家喜欢做什么事情?(让幼儿自由说)老师最喜欢看电视了,咱们一起看。观看录像《大风车》
老师:《大风车》是几点播出的?怎样才能准时收看呢?做哪些事情还需要看钟表?
3、参观钟表店,认识不同形状、不同种类的表。
4、让幼儿自选钟表,仔细观察。
(1) 上面有什么?(数字、指针)
(2) 后面有什么?(齿轮)用手拨一拨,有什么发现?时针和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跑的快,时针跑的慢)
(3)课件《龟兔赛跑》理解时针和分针的运转规律。(分针跑一圈,时针走一格)
5、课件演示:认识整点、半点,寻找他们之间的规律。
(1)、(对比时间为4点、9点钟表)老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
老师总结: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幼儿拨整点(6点和12点时针和分针的关系)
(2)、(对比时间为2点半、8点半钟表)老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6)
师总结:分针指在6上,时针指在两个数字中间,就是半点,是两个数字中小的数的半点。
6、观看幼儿一日生活录像,取小钟表模型认识时间。
(1)幼儿看录像,取出有时间的钟表模型。
(2)游戏:《找朋友》。幼儿任选一个钟表模型,老师说出一种活动,时间相同的好朋友站在一起。
7、课件演示:让幼儿正确辨认时间。
8、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教育幼儿珍惜时间、爱惜时间。
老师:钟表是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小朋友认识了钟表,就可以按时做事情。比如: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时间离开我们就不会回来了,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爱惜时间。
9、延伸活动:做小小设计师。
老师:我们看了那么多的钟表,也认识了钟表上的数字、指针。让我们来当小小设计师,自己设计一块独特的表。听音乐《铃儿响叮铛》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通过学习,我们把一天生活的作息时间也进行了演练,幼儿兴趣非常高,并记住了学习时间,上学放学时间,培养了他们热爱时间的好习惯。
认识直与弯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和操作,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知道乘法算式的含义。
2、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会正确地读出和写出乘法算式。会正确地叙述乘法算式的意义;还要会用学具摆出乘法算式的含义。
3、培养和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
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算式:4+6+9和2+2+2.
(1)要求学生找出这两个算式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2+2+2这道算式的加数是相同的,那么2就是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板书)。
(2)数数看是几个2相加?(3个)
2、出示算式:5+5+5+5.
提问:这个算式中的加数相同吗?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是几?几个5相加?
3、要求学生说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
教师小结:这些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板书)
4、设疑:2+2+2是3个2相加,那么4个2相加,怎样列式?5个2呢?50个2、100个2、1000个2相加呢?
揭示:用加法列式,算式很长。
5、引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种简便的方法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能使这些很长的算式缩短。这个方法叫乘法(板书)。
教师出示教具加号“+”,然后向右旋转成乘号“×”,贴在黑板上。
6、介绍乘号“×”及其写法。
二、进行新课
(一)教学2×3=6.
1、出示小花图。
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
例5 桃子图 例6 4×3-2=
一共有多少个桃?
3+3+3+2=11 3×3+2=11
(1)先出示2朵。提问:你们看,这是几朵小红花?(2朵)我们把2朵小红花看成一组。然后再出示2朵,又出示2朵。
(2)提问:一共摆了几组小红花?(生:3组。)求一共有多少朵小红花,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板书:2+2+2=6)
2、教学用乘法计算。
(1)这道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是几?(生:相同加数是2.)写乘法算式时先写相同加数“2”,再写乘号“×”。
(2)数数看这是几个2相加?(板书:3个2)乘号后面写“3”,这个3叫做“相同加数的个数”。(板书算式:2×3=6)
3、教学读法。
这个算式怎么读呢?(板书:读作2乘以3)教师带读,再要求齐读。
4、巩固意义。
提问:
(1)2×3里的2在加法算式中叫什么数?相同加数写在乘号的'哪一边?
(2)这个3怎么得来的?它在加法算式中叫什么数?写在乘号的哪一边?
(3)2×3表示几个几相加?
(二)教学3×4=12.
1、指导学生摆小正方形:竖着摆,每3个为一组,摆4组。
2、提问:
(1)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形?用加法算怎样列式?
板书:3+3+3+3=12.
(2)这个算式能写成乘法算式吗?写成乘法算式,乘号前面应先写几?乘号后面应写几?板书:3× 4 = 12
(3)这个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板书:4个3)
(三)教学4×5=20.
1、投影出示:
提问:求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用加法算,怎样列式?
2、尝试:请小朋友试一试把这道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板书:□×□=□
指名填写并讨论:乘号前面为什么写4?乘号后面为什么写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四)比较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
1、请同学们观察比较刚才我们写的三道加法算式和三道乘法算式,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每组里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哪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简便在什么地方?
2、小结:通过比较我们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以后我们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要用乘法计算。(板书:求几个相同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五)。改写练习
1、将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3
4+4+4
5+5+5+5+5
2、讨论:8+8+8=3×8,对不对?应改怎样改正?
3、将乘法算式改写成连加算式。
3×8 8×3
4、课前我们讲的50个2、100个2、1000个2,怎样改写成乘法算式。
5、算式4+6+9,能否改成乘法算式?为什么?
小结:只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才能用乘法计算。
(六)质疑。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3×4读作( )乘以( ),表示( )个( )相加。
(2)4×3读作( )乘以( ),表示( )个( )相加。
2、看演示图,叙述图意,再说出乘法算式。(用投影演示)
(1)苹果图:有5个盘子,每个盘子放3个苹果。
(2)苹果图:有3个盘子,每个盘子放5个苹果。
(3)青蛙跳格图:第一回,每次跳5个格,跳3次。第二回,每次跳4个格,跳4次。(学生回答后,再问一问4×4前面的4表示什么,后面的4表示什么。)
3、“送信”游戏。(详见探究活动)
四、课堂作业
1、看图先写加法算式,再写乘法算式。
2、把乘法算式与加法算式用线连起来。
3+3+3+3 8×2
9+9+9+9+9 3×4
7+7+7 9×5
8+8 7×3
3、写出乘法算式,再用圆形纸片摆一摆。
2个4连加; 4个2连加;3个5连加; 5个3连加。
五、质疑归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1.凡是在加法算式中,每个加数都相同,就可以把这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10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认识直与弯教案篇6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思维特征已经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步转化,而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它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因此必须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
活动授课对象:
大班幼儿
活动目标:
1、认识时钟,了解钟面的结构以及分针时针的运作规律。
2、能认识整点、半点。
3、懂得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多媒体ppt课件、幼儿人手一只手工钟表、日常作息记录表
活动过程:
谜语导入:猜一猜
会走没有退,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引出钟表。幼儿一起欣赏各种表(闹钟、手表、钟楼、挂钟)引出钟表
认识钟表,幼儿欣赏从家里带来的各种各样的自制钟表,引导幼儿每个钟表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然后教师出示自制的挂钟,总结,(每个钟表上都有12个数字,有两个指针)
教师提问“小朋友,看,钟面上有什么呀?”“这钟面上都有那些数字?”“这些数字都是怎么排列的.?”“这两根针一样长吗?”等等,来引导幼儿初步的认识时钟。
引导幼儿说说钟的用途,总结出钟能告诉我们时间,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它。
1、教师:小朋友都知道了时钟的作用,可有个叫豆豆的小朋友不知道,有一天妈妈要出门,告诉豆豆5:00钟看动画片,当他打开电视,动画片都演完了,豆豆伤心的哭起来,这时被善良的人听见了,他们教了豆豆什么?来看看吧。时钟有三兄弟,老大时针,个子又胖又矮,走一个数字就是1个小时,分针走的快,走一圈才1个小时。
认识整点、半点
龟兔赛跑故事导入,兔子分针走过12个数字,乌龟时针才走过一个数字。幼儿知道分针走一圈,时针才走一大格子。
小猫(7:00)小兔(1:00)小狗(6:00)考一考
总结:当分针指在12上的时候就是整点钟,这时候时针指在几上就是几点整。那么,这是几点整?......5点整时针指在哪个数字上?分针指在哪个数字上?8点整呢?(幼儿讨论操作)
游戏巩固“老狼老狼几点钟”
我们小朋友真棒!现在我们来玩一个“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小朋友们扮演小羊拨钟,你们问:“老狼老狼几点钟?”老狼说几点,你们就拨几点,拨好就定住,老狼看小羊拨对了就不吃他,如果谁拨错了,就要被老狼吃掉。
教师再将时针、分针拨到12上,请幼儿注意拨针,边拨边说“分针从12开始起,经过1—5,指到6时,正好走了半圈(多远?)这时,时针走到那个数字前面,就是几点半(告诉幼儿分针走半圈,指到6上面,时针走到几前面,就是几点半。
游戏巩固:看图拨钟:出示ppt图片。
教师出示ppt课件我的一天(起床7;00、入园8:30、上课10:00、吃饭11:30、午睡12:30、放学5:00)
结束:老狼老狼几点了游戏结束。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