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好工作网 >述职报告

篮球变向跑的教案通用6篇

认真准备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总结和复习,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有针对性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以下是360好工作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篮球变向跑的教案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

篮球变向跑的教案通用6篇

篮球变向跑的教案篇1

一、教材分析

篮球是广大学生十分喜爱的一项运动,篮球运球属于(水平二)基本内容的主题教材之一。本课是在学生对篮球运动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用“篮球运球”作为教学内容,因为它具有的集体性、对抗性、竞争性等特点,可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同时,篮球运动是在有规则约束的情况下进行的运动项目,对于培养听从指挥、团结协作等行为习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它所独有的游戏性、趣味性也容易吸引学生,能很好地体现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理念。

二、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模仿能力强,求知欲强,好胜心强,思维敏捷,反应快。但学习中的互助合作,自主学习意识和行为还有待更进一步培养。

三、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及教材要求,我把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使90%的学生初步掌握篮球运球技术动作要领和球性的练习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控球、运球的技能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3、情感目标:在学习和比赛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参与运动的热情,发展个性。

四、重点及难点:

本课是第一课时,考虑到以上因素,学生在篮球运球动作上的掌握上较为粗浅,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用手的感觉控制球,教学难点是手脚动作协调一致。

为了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本次课我主要通过各种提问、自练、示范、互动、比赛等教法,使简单的运球变得有趣、丰富。通过启发思维、讲解示范、展示评价、教学比赛等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

五、场地与器材

根据教学内容与活动的需求:篮球场一块、篮球41个、录音机一台。

六、教学程序

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程序分为“激发兴趣阶段——师生互动阶段——游戏应用阶段——恢复身心阶段”四个部分。接下来我分别描述一下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1、激发兴趣阶段

2、师生互动阶段、

3、游戏应用阶段

4、恢复身心阶段

(一)、激发兴趣阶段

因为人体从相对静止状态到运动状态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那么根据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性,我采用了“启发思维”的方式,通过设疑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问学生:你们玩过篮球吗?认识姚明和易建联吗?你们还认识哪些篮球明星呢?让他们回忆篮球场上运动员精彩的动作。以他们为榜样,和他们比本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浅入深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然后引出本次课的学习内容——篮球运球。

围绕学生的兴趣,在教师带领下,学生发挥想象做各种各样的玩球动作和小篮球游戏,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热身。

(二)、学习技能部分

这一部分是课的主体部分,是解决“教与学”的重要部分,是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积极启发学生进行思维、创新.这个环节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步骤:

1、讲解示范法:教师讲解示范是体育教学方法核心之一,教师带有启发性地讲解示范,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动作的要领、方法和树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而且还能促使学生进行思维,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个环节我通过设疑:“如何才能将篮球拍得又多又好”?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学习,领悟运球口诀,找到问题的答案。

运球口??

两腿稍分开膝盖弯一弯手腕要灵活

把球往下拍要想和球做朋友掌心坚决不拍球

2、体验学习法:亲身体验是掌握技术的最好途径。在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师生间互动,让学生正确掌握运球技术,并且让学生在练习中大胆创新,发现更多的练习方法。

3、展示评价:由于学生的表现欲强,在尝试练习后,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示创新的成果,同时也给其他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的展示技术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更积极地进行练习。

(三)、游戏应用阶段:

竞赛性的游戏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胜利的喜悦,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这个阶段我主要安排了“运球接力跑,保卫家园、冲过封锁线”等游戏体验到篮球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体现出合作性学习的趋势。

(四)、恢复身心部分:

这一部分是人体活动由动态恢复到静态的一个部分,安排了韵律操这一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轻快的音乐声中得到充分放松,使身心得到恢复。小结

七、课后反思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游戏竞赛”为主线,通过设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语言诱导、激励以及音乐渲染等手段,创设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互动、尝试、体验的主体过程,掌握技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让全体同学们自评、互评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锻炼、应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课堂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篮球变向跑的教案篇2

一、设计思路:

我班幼儿在中班时已学会了拍球,本学期又学会了运球和两人传球及投篮等基本动作,并初步尝试了让幼儿分组进行篮球对抗赛,在比赛中发现幼儿两人以上配合传球上有欠缺,因此,我在设计这一活动中把这一点作为重点和难点来指导,并通过四散练习,灌篮比赛等促进幼儿肌体的发展,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篮球基本动作(运球、传球等)及篮球比赛促进幼儿肌体的发展。

2.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能力。

三、重点与难点:

学习两人以上配合传球。

四、材料与环境创设:

1.幼儿人手一只篮球。

2.红、绿、黄、蓝四队标记。

3.音乐若干段。

4.记分牌。

五、活动流程:

(一)调动身心

1.跑步热身:鼓励幼儿不怕寒冷,听鼓声变速跑。

2.热身操:听音乐精神饱满地做。

3.保育:略脱衣服。

(二)基本部分

1.四散练习,复习动作。(幼儿练习,老师观察指导)

2.探索练习,重点指导。

(1)请个别(3~4个)幼儿示范两人以上配合传球。

(2)幼儿自由结伴练习两人以上配合传球。(老师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合作传球)

3.拍球,运球比赛,加大运动量。(集体比赛,增加幼儿的运动量)

4.灌篮比赛,综合练习。

(1)玩法:

分两队进行比赛,每对各5~6人,老师当裁判,比赛开始,老师站在场地中央,将篮球往上抛,接到球的“运动员”用运球及传球的方法至对方篮球架前进行投篮,投进得分,以得分多的队为胜。

(2)规则:持球者应运球或传球,不能持球跑。

(3)幼儿分组进行比赛。

鼓励幼儿多用两人以上配合传球的方法,并提醒幼儿遵守比赛规则。

5.保育:

(1)根据天气情况及运动量大小减脱衣服。

(2)擦汗。

(三)结束部分(放松身体)

1.进行颁奖仪式(胜者得金牌),放松身体。

2.听音乐走回教室擦汗,休息。

篮球变向跑的教案篇3

初中篮球运球教案 教学内容 一.篮球:运球

二.跑:障碍跑 重点 运球:臂腕指用力,体侧运球;障碍跑:合理运用钻、跨、绕 难点 运球:手眼身三配合;障碍跑:技巧与速度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全班建立运球技术表象,说出过障碍的3种方法和了解奥运会有关知识。2.技能目标:a 基本掌握原地运球技术,使50~60%的学生能在不看球的条件下运球10次,发展灵敏与协调能力。b 提高穿越障碍的能力,发展奔跑能力,培养创造思维能力,训练快速反应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发扬奥运精神。4.负荷目标:平均心率130~140次/分,课的密度40~50% 教学时数:13-18学时 教练:方月富 陈索 一 1. 整队 2. 导入

3. 明确内容、目标 师生问好 宣布本课内容、要求 整队 快、静、齐 集中注意力 二 玩球

1. 情景:响应申奥,积极健身 2. 介绍玩球的几种方法

3. 巡视指导、参与 1. 慢跑至五环外沿2. 模仿练习3. 自创练习 1. 充分活动各关节2. 启迪心智 先站环外沿,后散点练习 4’

三 模拟篮球赛

方法:进攻者运球中护好球,防守者抢球 思考:如何控制好球

1.情景:苦练本领,立志参加奥运会 2.讲解方法

3.提示:采取哪些方法使球不容易被抢走 1. 环外学生还球2. 练中想3. 听哨声交换 1. 自由组合2. 练习中探索 2人一组面对面,各队四人在环内,四人在环外 2’

四 归纳要领:手的部位、落点、视野 设疑:球为什么容易丢?怎样运好球 1. 典型学生示范2. 反思归纳 1. 引入最佳学习状态2. 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五 巩固练习:

1.原地高低运球:口诀 五指自然分 上臂按拍球 臂腕指用力

1.讲解示范 1. 掌心空出,手指接触球2. 体侧运球3. 眼不看球1. 体会动作要领,解决三大弱点2. 手的部位:指根 送拉要协调

2.上一步运5下,退一步运5下

3.先由一个队运球,同时回答问题,其余四个队评价 2.提问:前5届奥运会的举办地 3.球的落点在体侧 4.视野开阔 六 自我升降评价

方法:在五环基础上,连续运10次以下者在环内原地运,超过10次者绕五环边慢速运球,丢球退回到环内 1. 讲解2.巡视指导 分层次练习 客观评价 同二 1’

七 各队自后往前从胯下地滚球 1. 情景:万众一心迎奥运2. 讲解示范 掌握方法 配合紧密 各队到障碍跑起点,排头持一球 2’

八 过规定障碍 1. 情景:初选五大城市2. 讲解方法、规则,强调注意事项3. 示范 钻栏架,绕积木,跨藤圈,通过转折点,返回,跑至排尾,地滚球 1. 遵守规则2. 加强团队精神3. 注意安全

九 过自设障碍 1. 情景:五大城市根据自身需要,调整障碍2. 指导3.调节学生情绪 1. 小组讨论方案2. 自设障碍,组内研究活动方法 1. 启智

2. 气氛活跃,积极参与。十

1. 评定:各类优胜 2. 布置作业 3. 收回器材

模仿致意 在轻松愉快中结束 同上五列横队 5’ 器材 篮球30只,球筐5只。

栏架5付,积木15块,转折标志5只 预计生理负荷曲线 略 预计心率:130~140次/分 运动密度40

篮球变向跑的教案篇4

教学内容

1、趣味小篮球(行进间运球)

2、运球接力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方法。

2、通过练习能够基本掌握行进间运球的重、难点。

3、在练习的过程中提高运球的熟练性及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4、培养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习惯。

5、培养良好的组织性、纪律性,提高小组长的管理能力。

教学器材:

篮球

教学过程:

一、教学常规2分钟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并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教师宣布本课教学内容、目标并提出教学要求。

3、安排见习生。

二、8分钟

1、韵律球操3分钟

a、教师向学生讲清要求。

b、学生随着音乐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韵律。

组织:四列体操队形

2、熟悉球性练习5分钟

a、运球报数

b、高抛球击掌

组织:同上

三、12分钟

1.运球互指。

在一块长、宽各5米左右的篮球场上,里面站三至四人,每人一球。在此场内运球,运球的同时去击拍别人的球。

a、教师向学生讲解游戏的方法、规则并提出游戏的注意事项。

b、教师找学生配合一起示范。

c、学生自由结合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游戏。

d、教师巡回指导。

e、找学生示范,并点评。

f、学生相互交换进行游戏。

2.抢运球。

把整个球队分散在球场内,先指定二至三名队员担任徒手“抢运球者”,其余人每人一球。游戏开始,持球者在场内任意运球,在运球过程中要躲闪“抢运球者”的抢球,“抢运球队者”则利用合理的动作进行抢打球,一旦打掉运球者的球,两人互换。

游戏规则:

(1)“抢运球者”不得用推、拉等犯规动作抢球,违者抢到球不算;

(2)如果发生被迫运球出界、持球移动或二次运球等违例等情况,则按被打掉球论处。

a、学生明白游戏方法规则。

b、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参与其中。

四、运二球接力12分钟

在一个篮球场进行。将球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分别以纵队形式排至端线外,排头各持二个球。中线处放几个旗竿,每队对一个旗竿。游戏开始各排头每只手运一球前进,到中线后绕过旗干回端线,把球交给下一个队员。除了用运球方式外,也可用两手推滚前进,然后再推回,但必须使两球同时到达目的地。先完成队为胜。

a、教师向学生讲清游戏的方法、规则。

b、组织学生进行运球接力游戏。

游戏规则:

(1)运球时,必须两手运两只球,不能一只手运球,一只手推滚球;

(2)如是推滚球时,规定双手都不能离开球,要做到人球一起到达;

(3)违反以上规定者,重做一人次。

五、6分钟

1、放松整理活动

2、学生交流学习体会,教师进行讲评。

3、师生再见

组织:自然围坐在教师身边

篮球变向跑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锻炼腰腹部肌肉和脚步肌肉,培养身体运动的协调性。

2.通过活动的完成,体验成功的感觉,并进一步树立自信心。

3.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5.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皮球若干,海绵垫子若干,网兜四个,筐子四个,竹梯四把,轮胎四个。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夹球入场。

2.快乐玩球。教师和幼儿一起玩球,并提醒幼儿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找好朋友一起玩。要动动脑筋,怎样和别人玩得不一样。

3.请部分幼儿展示自己的'玩法,其他幼儿给予掌声鼓励。

幼儿合作玩的项目有:

(1)螃蟹运粮:两两相对,用胸部或背部合作夹球运粮。

(2)海豚玩球:两两面对面站好,两臂伸直,两手相牵,掌心朝上,皮球放在相握的掌心里,让球来回滚向自己及对方的胸前。

(3)刺猬翻跟头:两人抓住网两端的两个角,皮球在中间,既可以滚,也可以抛接。

(4)儿歌:大皮球,真顽皮,滚到东,滚到西,好像快乐的小刺猬。

4.出示“夹球投篮”的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你会玩吗?试试看。

5.幼儿尝试夹球投篮,摸索投篮方法。

幼儿分散,尝试夹球投篮。教师注意观察并用积极的语言给予鼓励。请一两名成功的幼儿进行示范,给予鼓励。

教师示范并总结:这个方法叫“夹球投篮”。首先,我们坐到垫子上,把球牢牢地夹在两只脚的中间;然后躺下,用两手撑地,伸直腿和脚,抬高过头顶,收紧小肚子,尽量往下压;最后在玩具筐的上方松脚,让球落进筐里,这样就成功了。

6.自由练习夹球投篮的动作,教师着重鼓励胆子小的幼儿,给予他们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师:你们想不想再试试?这次要请你们伸直双腿,收紧小腹,动作优美地把球投进筐。

7.小组竞赛“小松鼠运松果”。

师:大家练得很认真,接下来,我们来玩个游戏吧。请小朋友以最快的速度自由组合成三队,每队六名小朋友,分别站到红、黄、绿点的后面。

师:冬天快到了,小松鼠们忙着运松果(边说边示范),第一个小松鼠夹着松果跳过小水沟,翻过山坡(竹梯),再用夹球投篮的方式,把松果投进了家,然后原路返回,接着,第二个小松鼠出发。最后,我们比一比,哪一队的小松鼠家里的松果最多。

教师夸奖小朋友:虽然我们的小松鼠,有的高一点,有的矮一点,有的胖一点,有的瘦一点,但大家都坚持到底,勇敢地完成了任务,你们都是最棒的!

8.放松游戏:雪人融化。

篮球变向跑的教案篇6

一、指导思想

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宗旨,从教材的选择,到教法与学法的处理上,都遵循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体育教学原则。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通过选择篮球技术教材课,并且学生观看示范,师生演示讲解,基本掌握“双手传接球”技术动作。同时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与技能,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协调配合能力。

二、教材选择分析

篮球运动是广大中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本节课所学的“双手传接球”是篮球教学中极其重要的技术动作。只有学习好传接球技术,才能把篮球其他技术很好的连接到一起。根据初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要求,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身体的协调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展现学生的青春活力,并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创新能力。通过学习“双手传接球”技术动作,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

三、教学结构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努力使90%以上的学生初步理解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学生练习,努力使85%—90%以上的学生初步学会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练习,培养学生对篮球传接球的兴趣,培养集体荣誉感、体验成功感。

四、本课重点、难点

(传球)重点:伸臂、翻腕、拨指的动作方法。难点:蹬地、伸臂、翻腕、拨指的有机结合。(接球)重点:伸臂、迎球、手放松,接球、后引、有缓冲。难点:迎球缓冲的有机结合。

五、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正处于向青春期过度阶段,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等能力。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学和自评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精神上的需要,还可以使学生享受练习时的愉悦与合作的乐趣,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培养学生正确的合作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以及组织和团队合作能力,敢于挑战自我、挑战困难、参与竞争的良好品质。

六、教学结构

1、准备部分:为了让学生尽快的进入学习状态,同时根据冬季体育课的特点,本节课运用了各种跑动练习、篮球徒手体操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机体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达到热身目的。

2、基本部分: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教师采用直观法、讲解法、示范法、分解法、创设情景等等方法,使学生建立“传接球”的动作表象,通过学生单人徒手传接球练习、学生双人传接球练习、不同难度组合练习,传球比赛,逐渐加大难度让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在与他人合作练习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传接球”的基本动作,培养了学生传接球配合默契能力。达到所预计教学目标。并通过编花篮游戏活跃气氛,同时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

3、结束部分:学生进行放松,不仅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得到放松,而且感受到成功后的喜悦。同时也达到了消除疲劳、愉悦身心的目的。

七、教法与学法的选择

(1)教法:直观法、讲解法、示范法、分解法、创设情景等教法。

(2)学法:观察、思考、自主、合作、探究。

八、场地、器材:

篮球场、篮球若干、呼啦圈15

九、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平均心率100-120次/分练习密度30%-40%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走和跑的游戏教案模板8篇

小球跑的快中班教案8篇

关于跑的作文通用7篇

关于跑的作文200字通用8篇

篮球直线运球教案5篇

小学篮球课教案7篇

大班篮球操教案7篇

体育篮球教案最新8篇

大班体育篮球教案7篇

体育篮球教案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27821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