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好工作网 >述职报告

农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7篇

通过阅读事迹材料,我们可以汲取他人的智慧和经验,提升自身修养,事迹材料是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工具,下面是360好工作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农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7篇,感谢您的参阅。

农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7篇

农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篇1

张朋义,男,1969年出生,栖霞市观里镇观里村农民,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硕士,现任烟台市博士达农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多年来,他在党的富民政策的鼓舞下潜心于bsd苹果生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创建bsd苹果生产示范基地,成为栖霞市苹果新技术种植推广带头人,带领全市果农在创新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一、主抓科技培训,创建正诺品牌,带领农民走出一条科技发展之路

张朋义,一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孩子,自幼就对土地、果树怀有深厚的感情,自1998年开始涉足农资行业,2001年注册成立烟台市博士达农化有限公司,公司以销售推广绿色无公害农资为主,面向全市果农郑重承诺:“凡因质量问题对公司造成的损失由公司全部负责赔偿”。

由于果农相对文化知识较少,对果树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不了解,假冒伪劣农资不能辨别,果农虽有很高的生产热情和以果致富的愿望,但对苹果优质丰产、稳产高效的果园管理技术还不掌握,许多作业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顾此失彼,这些问题给农民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果农自己却找不出原因来。

张朋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他每年都要组织果农专业知识培训,为果农讲解病虫害发病规律,并且在每次打药之前都安排公司专人负责向果农发短信,指导农民合理用药,科学掌握用药时间,到目前为止张朋义共组织农民科技现场会230余场次,直接被授课果农达13.8万人,极大的带动了果农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

张朋义也深深明白肥料对于果农丰产的重要性,时刻心系农民疾苦的他力争让老百姓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肥料、生产出最好的苹果。所以他以“用良心做合格肥料”为己任,总是在化肥生产第一线兢兢业业。他主持开发出的品种有42%的长效缓控释肥、32%的全元氨基酸肥、34%的有机无机复合肥、果丰宝复合肥、土壤改良型腐植酸钙等,每年可为农民增收1000万元以上,企业创收超500万元。这一切都为栖霞苹果产业化科技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德立企,担当社会责任,严把食品安全生产关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已经吃得饱,而且要求吃得好,追求食品安全成为现代生活的一大基本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年6月1日开始实施,正是顺应时代、关注民生、深得民心的大好事、大喜事。食品质量和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也需要一个“人人以之为耻”的大的社会环境。食品安全涉及生产、销售、流通等各个环节,从食品生产者的角度思考,必须把好首要的关口,张朋义经常想只有我们每个从业者都以这种道德律令为内驱动力,我们栖霞的苹果产业发展才能够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每年3.15金盾打假护农活动时,张朋义都发动职工配合工商执法人员到集市等公共场所宣传食品安全法,宣传推广生物农药、有机肥料,带领果农进行苹果安全生产,经国家农业部多次抽检,栖霞苹果生产符合国家规定食品安全生产要求。

三、传播绿色科技,服务现代农业

在张朋义的带领下博士达集团全体员工艰苦奋斗,始终以发展服务绿色无公害苹果产业为己任,以政府科学的前瞻思想为指导,先后扶持培养560名农民成为果业新技术推广员。张朋义带领全体技术员工深入田间采集土壤样本,在实验室埋头苦干,积极倡导“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对每个农户的每一块土地,全部建立档案,根据不同土地的特点生产出不同含量的化肥,为农民节省成本。借助科研院校、名优企业优势向广大果农提供果业技术与产品,所做工作一直受到众多果农与各级政府部门的信赖与鼓励。公司多次被省市工商局授予“山东省农资经营优秀诚信企业”、“山东省消费者满意单位”、“烟台市农资经营诚信企业”、“烟台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全国优秀农资经销商”等称号2010年公司被栖霞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单位。2008年张朋义又光荣的当选为栖霞市人大代表,2009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栖霞市最具爱心慈善捐助个人2010年当选为栖霞市工商联副主席,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2年当选为烟台市人大代表。

四、从“绿色”到“有机”,倡导“企业+农户+基地”的模式,带动农民致富

当人们还在对绿色食品津津乐道之时,张朋义早已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有机苹果”生产上。张朋义作为一个杰出的企业家,有着深远的战略眼光,他认识到有机产品生产将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农药化肥产业的未来走向。所以他重点攻克这一难题,投资建设了200亩有机苹果生产基地——bsd有机苹果样板示范基地,首先使用有机苹果专用肥,并采取了“企业+农户+基地”的模式,引导农民开展现代观光农业。

这一模式不仅对全市生态有机苹果管理上水平、上档次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而且为在新形势下探索做大做强苹果产业提供了宝贵经验,值得各苹果产区借鉴。通过示范园有机认证的获得和有序运作,将形成一套完整的适用于栖霞苹果生产的运作模式和管理经验,用以推广到栖霞市部分苹果种植户,从而带动栖霞果业由传统向有机方向的转型。五年后,全市培养生态有机苹果十万亩,将直接增加农民收入50多亿元,因此生态有机苹果具有非常大的经济效益,必将为栖霞国民经济、农民收入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五、致富不忘乡亲,情系社会公益事业

近几年来,公司发展壮大了,张朋义始终没有忘记回报感恩社会,四川汶川地震的第二天就召开会议带领全体职工捐款1.4万元,及时的向灾区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政府正大路道路的改造他又带头号召带领全镇企业捐款38.5万元,保障了道路准时高质量的完工,解决了困扰多年出行难的问题。2009年公司又建成化肥厂一处,年生产能力5万余吨,计划实现利税200余万元,吸收困难下岗工100余人,缓解了部分社会就业压力。同年设立专项义捐基金,用于救助社会失学儿童、特困家庭,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2010年六一儿童节向儿童赠送图书100套,同时他又积极支持农村文化事业,2008年投资拍摄了山东省最长的一部dv电影《把婆婆家出去》,以栖霞实地实景叙述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全市农村巡回放映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10年公司与市宣传部文明办、市吕剧团举办了“相约博士达,走进新农村”邻居节慰问好邻居、救济困难户社区活动,在全市农村巡回演出20多场次,推动宣传了农村和谐的良好氛围。

农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篇2

xxx,男,生于1955年7月,大学文化程度,高级经济师职称,该于1979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陕西扶龙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同时,xxx还担任宝鸡市人大代表、扶风县政协委员。

该思想品德高,诚实守信、不计名利、无私肯干、情系扶龙、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作风扎实。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以来,始终坚持每天提前30多分钟上班。平时经常加班加点,星期天、节假日很少休息,要么到生产现场指导工作,要么到各经销点调查研究,了解实情。为保证公司的正常生产秩序,建立健全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从自身做起,身体力行,带头严格执行。目前,公司内部已经树立起了一种纪律严明、奖罚分明、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

xxx一直将诚实守信作为立身之本,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陕西扶龙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现已由一个地方国营小型企业发展为一个拥有固定资产3800多万元,年生产能力1万多台,年产值3900多万元,年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年实现利税300多万元的陕西省潜水泵行业龙头企业,其主导产品"扶龙"牌井用潜水电泵现已发展到八大系列三百多个规格,产品结构目前已形成以井用泵为主导,小型潜水泵、特种泵为两翼的多元化产品体系新格局,"扶龙"牌产品现已占居省内同行业水泵产品市场份额的1/3以上。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他先后荣获"陕西省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全国潜水泵行业优秀工作者"、"宝鸡市优秀企业家"、"宝鸡市五一劳动奖章"、"宝鸡市八五技术改造优秀工作者"、"宝鸡市质量管理先进个人"、"中国农机排灌机械泵行业协会优秀工作者"、"宝鸡市劳动模范"、"陕西省农机协会理事会理事"等荣誉称号。在他的带领下,企业主导产品"扶龙"牌井用潜水电泵先后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陕西省名牌产品"、"陕西省著名商标"、"省优"、"部优".目前"扶龙"产品远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在市场上享有良好的声誉。企业先后荣获"省级先进企业"、"陕西省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科技进步先进企业"、"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纳税大户先进企业"、"双文明单位"、"宝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光荣称号。

他在生产经营工作中能吃苦耐劳,敢闯敢做,诚信经营,他把诚实守信作为企业的重中之重来抓,使之成为企业开拓进取的生命线,主要表现在:

一、严把产品质量关。产品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也是企业的生命线和尊严。为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在xxx的不懈努力下,扶龙机电公司早在1999年就在陕西省潜水泵行业率先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一直以来,xxx总是坚持把产品质量放在生产经营工作的第一位来考虑,他说:"搞企业必须要做到诚信,不能发不义之财".经营中他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坚持做到"质量合格,价格合理".

二、保障顾客利益,提高服务质量。经营中,他视顾客利益为企业的生命,始终坚持"质量为本,用心服务顾客"的理念,为提高员工素质,每月让企业管理层、办公室、质检部、市场营销部、服务部员工参加一次职业道德、经营管理常识、顾客服务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他建立了完善的产品三包、退货、换货制度,建立了顾客满意度调查制度,自觉广纳顾客意见,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建议。严格的管理赢得了供货商和消费者的信任,企业多次被评为宝鸡市"消费者信得过单位".

三、积极参与公益事业。长期以来,他致富不忘回报社会,积极为政府分忧解愁,企业每年上缴国家税收100多万元,曾多次被税务部门评为纳税大户称号及先进个人。先后安排下岗职工和社会待业青年180多人就业,为政府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难的问题。他经常向社会献爱心,为灾区、贫困地区的人民捐款捐物。

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不断加强合同管理。担任扶风县政协委员及宝鸡市人大代表后,他积极参政议政,为扶风及宝鸡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同时他还特别重视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企业合同管理工作曾多次被评为省、市、县"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

xxx在各种荣誉面前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强调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关怀和扶持,要吃水不忘挖井人,因此,他在企业的各种会议上多次强调,并表示要做出更大的努力,做大做强企业,发展扶风经济,积极回报社会。为建设更加美好、繁荣和谐的新扶风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篇3

薛思冉,女,2004年10月出生,是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新体路小学五年级一班学生。老师的言传身教,父母的悉心熏陶,在她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一粒粒健康向上的种子,使她一天天茁壮成长成一名品学兼优的小学生。在家里,她是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独立自强的好孩子;在学校,她是位勤奋学习,心系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优秀少先队员;在社会,她是位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热心公益活动的好少年。

在家里,她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在每天的日程计划里,她都会列上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打扫卫生、收拾房间是她和妈妈周末的必修课,自己的事情自己独立完成,今天的事今天做好,是她对自己的一惯要求,因为她家庭里充满欢笑、和谐。

在学校,她勤奋学习,努力学好每一门功课。在知识的海洋里,她是一个快乐的畅游者,不断的学习和总结,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她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从老师的辛勤耕耘中,一点一滴积累着收获;从老师的谆谆教诲中,不断塑造日益丰满的自我;与同学们在互学互比中取长补短、一起进取;与同学们在交流探求中学习借鉴、共同提高。对于班集体这个团队的荣誉她倍加爱护,只要是集体活动都会有她快乐的身影,只要是班集体的事情都会有她主动承担任务,同学之间的友谊她会特别珍惜。在老师心目中她是好帮手,在同学心目中她是知心伙伴和学习榜样。薛思冉同学,兴趣广泛,全面发展。在课余时间参加了舞蹈、书法、绘画特长班,并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既陶冶了情操,又让她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了热情和自信,与同学们在互相帮助中茁壮成长。

在社会,她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热心公益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磨炼自己的毅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如:宣传“五城联创”活动中推广文明用语,爱心和诚心在行动中传达到生活每个角落。

农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篇4

刘吉传,男,58岁,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红花镇谢圩子村党支部书记,山东省第四届道德模范。

为了众乡亲能够过上好日子,2007年以来,他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费兴修水利,每年都无偿放水,供村民灌溉用水;他绿化荒山,荫福后代子孙。

缺水一直是困扰沂蒙山区群众生产生活的大难题。2005年3月,经当地党委、政府批准,刘吉传拿出毕生积蓄和从亲戚朋友处借来的钱,又从信用社贷了20万元,共计60万元,历时两年,在马陵山上修筑了蓄水量达20万立方米的蓄水堤坝,可为周边5个村的近万亩农田进行灌溉,开创了沂蒙老区个人筹资兴建水库的先例。修筑堤坝是一项非常艰苦的活。山路迂回盘旋、崎岖不平,运送建材物料的车只能开到山脚下,刘吉传只好和工人们用手推车一点点往山上送。一天下来,刘吉传山上山下穿梭往返二十多个来回,胶鞋磨破了底,脚掌磨出了泡,晚上躺下来,浑身像散架了一样。因为修筑堤坝,他借钱借遍了亲朋好友,有的只借到40元钱,现在仍有20万元贷款没有还清;因为修筑堤坝,他吃住在山上,两年没下过马陵山;因为修筑堤坝,80多岁的老母亲去世,他都没有见上最后一面,这成为了这名朴素汉子内心永远的痛。2007年堤坝修筑完工以来,刘吉传每年都无偿放水,为水库周围5个村提供农田灌溉用水。

如果说修筑蓄水堤坝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那么刘吉传绿化荒山的手笔则更让人感觉到震惊。他自筹资金专门聘请林业专家进行勘测规划,请来石料开采专业人员在岩石缝里打炮眼,只要能蓄水保土栽植花草、树木的地方,几乎全被他开垦起来了。先后在草不生、树不长的荒山岗轰炸岩层560余亩,开挖果树带680亩,绿化面积达1800余亩。昔日无人问津的荒山岗,如今已经成为四季常青、花果飘香的旅游观光胜地。

刘吉传做的好事让群众得到了实惠,村民们都把他当作贴心人。2011年春,刘吉传以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带着谢圩子村党员群众的厚望,刘吉传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从治理脏乱差、改善村容村貌入手,先后筹资30余万元,对村里所有巷道实施了硬化、绿化、美化、净化和亮化。昔日泥泞遍布、污水四溢的落后村,一跃变成了环境优雅、花红柳绿的文明村。

对于未来,刘吉传充满了希望:“等还完了款,有了积蓄,就实施水库二期工程,将水库大坝加高、加长,实现蓄水50万立方米。”目标虽然艰难,但刘吉传说:“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如果我累倒了,也会让儿孙们接着干下去”。这就是沂蒙山优秀儿女刘吉传的铮铮誓言,他用执着诠释了共产党员的执着信念和朴实情怀。

农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篇5

杨学再担任村支部书记六年,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村集体工作中,真干实干,带动村民发家致富。她号召和组织村民兴建大棚蔬菜种植,成立什渔湖村十字河瓜果专业合作社,到2020年,蔬菜基地总面积达到1050亩,每年每户能获得十万元以上的纯收入。

用爱心照顾村里每一位需要关怀的人,多次解决群众的急、难、愁。贫困户田家四弟兄因患癌症相继去世,80多岁的母亲无人照料,她主动承担起照顾的责任。为方便蔬菜运输,村里需扩宽村级公路,她将自己卖菜的5万元钱先垫付上,工程才得以开工和顺利完成。

积极防疫防汛,保卫生命财产。2020年,她第一时间对村道路封闭管理,并认真做好车辆和人员的出入管理,严格落实防疫规定。2020年7月,汛期,什渔湖村有三台排水泵,由于日夜排水,用电负荷太大,村200千伏专用变压器突然起火烧毁。为了不影响排内涝,她带领村两委连夜自筹资金9万元更换了变压器,确保了抗洪的胜利。

农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篇6

孙三华,1979年出生,于20xx年嫁到孙村乡新建村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与韦培琦结为夫妻。婆婆老实淳朴、厚道正直,丈夫韦培琦是一名手艺工,勤劳爱家。孙三华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亲的教育熏陶下,自幼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的女孩。从嫁过来起,婆媳关系一直很融洽。婚后尽管家境一般,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谐,一家人其乐融融。

然而,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2005年丈夫外出做生意,亏了不少钱,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而且在外面还欠了不少钱。丈夫从此变得消沉起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呆在家里。孙三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丈夫想不开,从此消沉下去。于是苦口劝导,耐心疏导,对他说“我跟了你,并不是看中了什么东西,而是看中了你这个人,你的不服输的性格。”在孙三华的`鼓励劝导下,韦培琦慢慢摆脱了阴影,从老本行开始,生活慢慢步入了正轨,债务很快就还清了,而且日子也一天天红火起来了。但是祸不单行,又一次的灾难又降临到他们的头上,2008年5月,孙三华的婆婆因病高烧三天不起,家里人看遍了附近的大小医院都没有起色,最后送到了芜湖弋矶山医院,高烧是退了,但从此却落下了后遗症,从此半身不遂,说话口吃、手脚僵硬,吃饭、穿衣、梳头、起床这些最简单的事都不能自理。于是,她开始担负起了给婆婆喂饭、喂水,洗脸、穿衣等繁琐的护理工作。

自2008年5月婆婆生病至今已四余年,孙三华一直待在婆婆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从不言弃。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老人却是久病床前有孝媳。当初,孙三华既要服侍婆婆,又要把家里农活也带上,农忙季节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饭菜送到婆婆手上,然后出去做会儿事,晚上要收拾家务到很晚才休息,她起早贪黑,任劳任怨,毫无怨言,没有抱怨,她知道:自己还年轻,只要吃点苦,一切都会有的,日子也会好起来的。她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健健康康的,多么简单而又现实的要求。婆婆大小便不方便,便放了一个便桶在墙角,每天一次清洗;婆婆洗澡要备好衣物、洗澡水;吃喝拉撒无一不安排得妥妥当当。看着婆婆表达不准确,生活无法自理,难过又痛苦的样子,孙三华心疼极了。她不辞辛苦,四处奔波,寻医问药,只要对婆婆病情有疗效的药,不管多贵,她都省吃俭用买来给婆婆服用。

四年多来,孙三华很少在外过夜,都要赶回家侍奉婆婆,否则心理不踏实。有次内侄结婚,要到娘家帮几天忙,她硬是把婆婆带到了娘家。为了让婆婆过得舒心,她买了一台电视机放在婆婆床头,替她清寂解闷。这些年,丈夫韦培琦在外面包工程,因为事情忙有时情绪不好语言上冲撞了老娘,孙三华劝他“家有一老就是活宝,我们也要老呀!”丈夫哭笑不得,心里暗暗敬佩自己的妻子真是耐得烦呀!雷锋同志曾说: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孙三华同志用十年来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为妻为媳之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敬老、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孝在传颂中放射光芒,在孙三华的精心照料下,婆婆活得很开心,虽然生过大病半身不遂,口齿不清,仍然每天精神很好,身上干干净净。她经常用别人几乎听不懂的话说:“儿媳妇好啊,儿媳妇好啊!”

现在整个村的人都知道,都说没有孙三华的孝敬之心,她婆婆就活不到今天呀!这个家也就不像个家。孙三华的孩子,在她的感染下,勤奋学习,在学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十分尊重孝敬自己的母亲。尊老爱幼成了这个家庭的家风,代代相传,根深蒂固。孙三华孝顺婆婆,敬重婆婆的举动,深受周边群众的好评,也深深感染了周边村民,孙三华的事迹在周边村队广为传颂,大家在传颂中受教育,在传颂中受感动,在传颂中升华思想,在传颂中学习榜样。有力地倡导了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为创建和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表率,为新建村树立了榜样。

而孙三华却说“我是普通的农民,没什么文化,靠的是没日没夜的辛勤劳动过日子。我的愿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能平平安安、和和睦睦的,婆婆就是我的亲娘,我只是做了一个女儿应该做的。”

农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篇7

赵四妮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12岁时,她经历了人生的“分水岭”,那一年,母亲因病突然离世。从此,她不仅要上学,还要料理家务。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痛失母亲的赵四妮还未从痛苦中缓过神来,新的灾难又降临了。哥哥患了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嫂子扔下两个年幼的孩子离家出走,父亲因累病倒……在最艰难的时候,赵四妮迫不得已辍学,开始照顾家里的病人和两个年幼的侄子。尽管如此,因为家里实在太穷了,加上当时的医疗水平有限,哥哥、父亲相继离世。

然而,接二连三的不幸并没有击倒赵四妮,她在磨难中学会了坚强面对。她无数次鼓励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无论如何都要抚养两个年幼的侄子成人。侄子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吃饭都困难的赵四妮咬紧牙关把他们送到了学校。“再苦也不能耽搁孩子,只有上学他们才有希望。”她心中始终坚守着这个信念。

转眼间,赵四妮已经过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两个侄子成了一大难题。后经本村热心人介绍,赵四妮结识了好心人杨自立,他能接受两个孩子,一年后两人登记结婚。杨自立自愿入赘,帮赵四妮一同挑起生活重担,不久二人也生育了一儿一女。

由于家中人口增加,四个孩子的日常开销及学费等问题让夫妻俩的担子更重了,他们四处求亲靠友给孩子筹借生活费、学费。2007年,杨自立突发脑梗,生活不能自理。家庭顶梁柱的忽然倒塌,对赵四妮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但是,赵四妮没有放弃,她无微不至地照顾丈夫。功夫不负有心人,丈夫能勉强下床行走了,虽一时丧失劳动能力,但也让赵四妮深感欣慰。

如今,赵四妮50多岁,却已背微驼、鬓如霜,满脸的皱纹铭刻着多年的艰难坎坷。终日闲不住的她病倒了,小女儿正在病床前悉心照顾着她。“小时候,生活虽苦,但爸爸妈妈给了我和三个哥哥满满的爱。如今他们老了,我们几个争着照顾他们。妈妈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她的坚强和爱心一定会传递下去!”赵四妮的小女儿说。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道德模范活动心得体会8篇

2024模范人物事迹7篇

十大劳动模范事迹7篇

劳动模范的事迹优质7篇

劳动模范的事迹8篇

2024模范人物事迹精选6篇

模范教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8篇

劳动模范先进个人先进事迹5篇

农村学法用法主要事迹7篇

道德先进事迹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37841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