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有助于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前准备教案可以使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下面是360好工作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运动教案优秀7篇,感谢您的参阅。
运动教案篇1
【游戏目标】
1、发展平衡能力和上下肢动作的协调性。
2、能持物走高30厘米、宽20厘米的平衡木。
3、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
【游戏准备】
布置场地,在场地两端画起跑线,相距50米,中间摆放平衡木。小型饼干盒两个。
【游戏过程】
1、谈话:我们要去给小班的小朋友送饼干吃,大家在路上要走过一座小桥
才能到达目的地。你们敢过小桥吗?
教师提醒幼儿,人或饼干不能从平衡木上掉下来,违反规则要重新走。师幼一起练习,教师示范讲解平衡木的动作要求,幼儿依次练习,教师指导。
2、游戏:过小桥,送饼干。
玩法: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分成两组,分别站在场地两端的起跑线上,
游戏开始,两队第一组的排头手体饼干盒,跑到小桥前,走过小桥,跑到本队另一方,将饼干盒交给第二组的排头,站到队尾。第二组排头按上述方法过小桥送饼干,依次进行。先完成任务的队为胜。
规则:一是在小桥上只能走,不许跑。如果人或饼干盒从平衡木上掉下来,要从掉下之处重走。二是等待跑的幼儿不能跑出起跑线接饼干盒。
4、游戏结束。
收拾物品,归放到原来的`地方。带领幼儿一起走出游戏场地。
【游戏反思】
通过此游戏充分锻炼了幼儿身体机能,增强了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体验到集体合作的快乐和满足,并能自主参与到游戏中,体验游戏的乐趣,尝试游戏合作的技巧,感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运动教案篇2
课程标准:
1. 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 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比较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主要特征。
2 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引起的地理现象。
3 利用图表说明五带的界线及特点。
过程与方法:
1.用地球仪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通过游戏活动理解地球运动的特征和意义。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3.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 通过介绍地球运动的形式和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结合生活实际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
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主要特征。
2 地球自转与公转引起的地理现象。
3 五带的界线及特点。
教学难点
1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分析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3五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
根据文字图片资料分析,运用直观教具演示,参与教学游戏,合作学习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结合生活经验,阅读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明确地球运动的特点。
【地球的自转】
活动一:演示地球自转
教师:出示资料,提出问题:
1.地球沿什么方向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若在南极上空俯视呢?
学生演示地球仪,观察在下图中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假定它是静止的,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和背着太阳的一面各有什么现象?而地球自转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
学生观察、讨论。
1)利用光源和地球仪,学生演示:当前地球上昼夜的形成和分布。指出昼半球、夜半球的范围。要求学生观察此时除中国是白天,还有哪些国家是白天,有哪些国家是黑夜?
(2)将地球仪转动180°,再观察:中国和美国分别处在白天,还是黑夜?
(3)连续转动地球仪,观察各地(如中国和美国)昼夜更替的情况,思考并总结昼夜更替的原因。
(4)结合生活体验计算,每完成一次昼夜更替需要多长时间?(24小时)
3 让学生看图片“畅畅和姨妈的问候”,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活动结果展示:
(边演示)
(1)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
(2)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3)地球自转时,地球表面转到向着太阳的一面就是白昼,转到背着太阳的一面就是黑夜,由此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4)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越往东的地区,时间越早。
活动二 拓展延伸:猜想
(1 )地球如果不自转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2 )地球是透明的会怎样?
(3) 地球自东向西转情况会怎样?
(4)中国国土辽阔,当最东部洒满阳光的时候,最西部还是繁星满天,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给与补充纠正。
课堂小结:
比较的项目地球的自转
方向
围绕的中心
周期
地理意义
巩固运用略
运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冬天不怕冷 。
2、使幼儿知道运动是冬天取暖的一种好方法。
3、了解冬天运动时的注意事项和自我保护的`方法。
活动准备: 绳子、球等运动工具。
活动过程:
1、导入:
现在是什么季节?天气怎样?
2、展开:
(1)组织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取暖。
(多穿衣服、生炉子、开空调、跑步、跳绳等)
(2)提问: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跑步、跳绳、拍球……运动能使我们身体暖和,能锻炼身体,有益健康。
(3)组织幼儿到室外运动。
跳绳、拍球、跑步。感受到运动使身体暖和。
(4)组织幼儿讨论冬天有哪些适合的运动,为什么?
跑步、跳绳、滑冰。因为运动量大,能使身体暖和,
其他方法也能取暖,但有不足的地方。如穿衣服太多,活动不方便,空调房间空气不好等。
对小朋友来说,最好的方法是运动。
(5)组织幼儿讨论:冬天到室外活动应注意什么?
a、运动前要脱去大衣、帽子、围巾和手套。
b、跑步时闭上嘴,不讲话。
c、跳绳、拍球。不站在风口或对着风。
d、运动时候不要脱衣服,防止感冒。
3、结束:教育幼儿冬季不怕冷。
运动教案篇4
一、导入。
1、出示一件运动衫的图画,观察后,学生说说是怎样的一件运动衫。
2、学习一篇有关运动衫的小故事。
二、读课文预习提示,明确问题。
三、默读课文。
解决预习提示第一个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主人公是谁。(板书:换)
四、再读课文,画出小男孩喜爱和购买运动衫的过程。
1、学生自由说。
2、师引导整体回忆喜爱和购买的过程。
板书:注意看“问”“想”“说”“买”“穿”。(注意引导学生回忆小男孩是怎样看的?怎样问的?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他对这件衣服的喜爱之情)
3、问:为什么喜欢还要把运动衫换掉?你喜欢的东西在什么情况下会去换呢?(体会小男孩对老人的关爱)
4、写法引导:课文没有直接地写小男孩怎样关爱老人,而是通过写小男孩对运动衫的喜爱去表现他对老人的关心,这种以一种事物突出表现另一事物的方法叫做衬托。
5、拓展:你以前见过这样的写法吗?
五、解决问题3。
1、课文的.结尾你想到了?你原来是怎样想?
2、看到文章的结尾,你有什么想法?
3、文章对小男孩换鞋的过程进行了描写,但却没有写老人的做法,你能想象一下康威老人的行为吗?
4、当男孩看到运动衫的时候,心里会想些什么?
六、拓展思维。
1、从换字你体会到了?
2、谁能再说说这是一件什么样的运动衫?
3、再看看文章中涉及到的妈妈,售货员,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
4、面对一群这样善良的人们,你心里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运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暑假户外安全应该要注意些的事情。
2、通过学习户外安全教育让幼儿学会自己该如何做?
3、培养幼儿更多的了解安全知识来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相关视频、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活动。
教师:小朋友,马上就要放暑假了在放假的时候小朋友一定要注意安全,我们不仅要在家里的时候注意安全,我们在外面的时候也是要注意安全的。小朋友你们来讲讲在户外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些什么呢?
教师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来回答问题。
二、利用图片让幼儿了解户外应该要注意哪些?
1、出示图片一。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图片的叔叔,他在做什么呢?
幼儿根据自己所看到的来回答
教师:图片中的小姐姐自己在家里爸爸在家里睡觉听见有人来敲门,你们觉得小姐姐会怎么做呢?还有一位小弟弟看见有陌生人拿东西给他吃,他会怎么做呢?
幼儿根据自己的自身经验来说说自己的观点。
教师小结:小朋友自己在家的时候不要乱给别人开门要问清楚敲门人是谁?对于自己不认识的人我们不要随便的给别人开门。还有对于陌生人给的东西我们也不要随便的去乱拿来吃。
2、出示图片二。
教师:小朋友你在图片上看到什么?那位小朋友怎么了呢?
幼儿根据自己所看到的用完整的句子来回答问题。
教师:现在的天气越来越来炎热了很多小朋友都喜欢的到有水的地方来玩。那位小哥哥拿到了玩具就跑到河边去玩耍也不管旁边的小姐姐怎么叫他也不听。对于河边竖立着的“危险”标记也是视而不见。
教师小结:小朋友在放暑假的时候,小朋友不乱跑到有水的地方去玩耍更加的不要和哥哥姐姐结伴去河边的玩,在有些地方竖立了“危险”的标记我们不要去那里玩。我们要做到防溺水的安全。
3、出示图片三。
教师:在暑假的时候,爸爸妈妈都是会带小朋友出去玩,小朋友出去玩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些什么呢?小朋友来看看这位小朋友他做的对吗?
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讲一讲。
教师小结:小朋友跟着自己的爸爸出去玩的时候能够遵守交通规则,红灯亮了我们停,绿灯了我们行。不会在马路上乱追乱跑的。
1、出示图片四。
教师:夏季是多雨季节,经常会下雷阵雨。在下雷阵雨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让我们看看这些人做的对吗?
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讲一讲。
教师小结:在下雷阵雨的时候,我们应该要在家里不要乱跑出去更加的不要跑到大树下面躲雨,在下雷阵雨的时候不要看电视、打电话。房间里的窗户和插座要及时的关掉。
三、观看暑假户外安全视频。
教师小结:小朋友,上完今天的课我们就要开始我们的暑假生活了我们不仅要在家里的时候注意家中的安全还要注意去外面的时候要注意户外安全面对陌生人给的东西我们不要乱吃也不要跟着陌生人走,爸爸妈妈带小朋友去玩的时候要注意交通安全,不要乱跑到河边去玩耍看到有“危险”的标记我们我们要远离。大家都开开心心平平安安的度过一个属于你们自己的欢乐暑假。
运动教案篇6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它在某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在曲线这一点的切线上。
2.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合外力与初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
1.重点: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难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前边几章我们研究了直线运动,同学们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 什么是直线运动?
2. 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在实际生活中,普遍发生的是曲线运动,那么什么是曲线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新课学习
展示图片: 卫星绕地球的运动人造地球 转弯的火车
这几幅图中物体的运动轨迹有何特点?
( 轨迹是曲线)
请大家举出一些生活中的曲线运动的例子
一、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1思考: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除了运动轨迹不同,还有什么区别?2.观察课本p32图6.1-1和图6.1-2
思考:砂轮打磨下来的炽热微粒。飞出去的链球,它们沿着什么方向?
3.讨论或猜测,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应该怎样?
4.是不是象我们大家猜测的这样呢?让我们来看一个演示实验:教师演示课本p32演示实验验证学生的猜测,从而得到结论:
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切线方向
5.什么是曲线的切线呢?
结合课本p33图6.1-4阅读课本p33前两段加深曲线的切线的理解。
6.阅读课本p33第四段,试分析推理曲线运动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
速度是________(矢量.标量),所以只要速度方向变化,速度矢量就发生了________,也就具有________, 因此曲线运动是________。
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提出问题:既然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那么由
可知具有加速度,又由 可知受力不为零,那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2.实验探究
器材:光滑玻璃板 小钢球 磁铁
演示:小钢球在水平玻璃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问题:给你一磁铁,如何使小钢球①加速仍做直线运动。②减速仍做直线运动。③做曲线运动。制定你的实验方案。
实验验证:请两名同学利用他们的方案来进行验证。演示给全体学生。
分析论证:
直线加速: 的方向与 的方向相同
②直线减速: 的方向与 的方向相反
③曲线运动: 的方向与 成一夹角
结论:当物体所受的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时,物体做直线运动;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4.实践应用:
飞机扔炸弹,分析为什么炸弹做曲线运动?
讨论题:结合本节所学与前面知识体系来分类归纳力和运动的关系。
三、小结
同学们根据自身特点,各自进行。曲线运动是轨迹为 的运动.
一、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1.曲线运动的方向是 的
2.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
3.曲线运动一定是 运动
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 上 。
课后习题
课堂练习
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可能不变
b.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能不变
c.曲线运动的速度可能不变
d.曲线运动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2.关于曲线运动的条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变力作用才可能做曲线运动
b.物体受恒力作用也可能做曲线运动
c.物体所受合力为零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d.物体只要受到合外力就一定做曲线运动
3某物体受同一平面内的几个力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撤去其中一个力,而其它力不变,则该物体( )
a、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一定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其轨迹可能是曲线
d、其轨迹不可能是直线
4.关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所受的合力一定不为零
b.有可能处于平衡状态
c.速度方向一定时刻改变
d.受的合外力方向有可能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参考答案:1.ad2.bc3.c4.ac
运动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2、仔细倾听科学童话,了解内容,并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
3、熟悉昆虫的定义,并能据此作出判断。
【活动准备】
ppt、昆虫图片。
【活动过程】
1、什么是昆虫
播放ppt课件:《昆虫》(蜘蛛、蚂蚁、螳螂、蚕、知了、蝈蝈、蜈蚣等)提问:它们中那些是昆虫?你觉得长得怎样的'虫虫才是昆虫?
二、教师讲述:昆虫运动会,了解昆虫的判断特征。
1、教师:昆虫要开运动会,有哪些虫虫来参加呢?
(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小蚂蚁要请蜗牛、蜈蚣、蚯蚓和蜘蛛回去?帮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3、出示毛毛虫
教师:毛毛虫来了,它能参加运动会吗?为什么?为什么毛毛虫参加两个项目的比赛?
(再次完整欣赏故事,提示幼儿注意倾听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4、通过儿歌进一步对昆虫特点加深印象运动会,真热闹,昆虫朋友来参加。
头胸腹,分三段,首先先要看清楚。一二三,四五六,我们都有六条腿。不能多,不能少,千万不能数错了。
附故事:《昆虫运动会》
森林里的昆虫们决定举办一个运动会,比一比谁的本领最大。一大早,大树下热闹极了,蜜蜂来了,蜻蜓来了,蝴蝶来了,瓢虫来了,螳螂也来了。接待员小蚂蚁热情地招呼他们,为他们报名。这时,蜗牛和蚯蚓慢吞吞地爬过来,他们也想报名参加。小蚂蚁礼貌地对他们说:“对不起,你们没有脚,不是昆虫,欢迎你们做观众观看比赛。”蜗牛和蚯蚓只能回去了。蜈蚣和蜘蛛也来报名。小蚂蚁礼貌地对他们说:“对不起,你们不是昆虫,不能报名。”蜈蚣说:“我们有脚啊,为什么不能报名?”蚂蚁说:“昆虫只有六条腿,你们的腿太多了,所以不是昆虫,欢迎你们做观众观看比赛。”蜈蚣和蜘蛛也只能回去了。一条毛毛虫一扭一扭的过来了,小蚂蚁见了,说:“对不起,你的脚太多了,也不是昆虫。”在一旁的蝴蝶姑娘赶紧说:“不对不对,毛毛虫是我的孩子呀。过些天他长大了,也会像我一样有头、胸、腹和六条腿,它也是昆虫呀!”于是,小蚂蚁就为毛毛虫报了名。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