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好工作网 >述职报告

绘本活动教案推荐7篇

教案的撰写能力是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有助于规范教学流程,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通过教案的设计,教师可以有效整合各类教学资源,提升课堂教学的丰富性,360好工作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绘本活动教案推荐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绘本活动教案推荐7篇

绘本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较细致地观察画面,大胆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画面的内容。

2. 乐意自主阅读,捕捉画面的信息,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感受故事的诙谐幽默,享受阅读的快乐。

活动准备:

1.ppt、绘本

2.幼儿事先认识獾,了解獾的习性。

活动过程:

一、理解画面,激发绘本阅读的兴趣。

1.阅读理解绘本封面内容。

(1)出示封面:《獾的美餐》教师带领幼儿念封面。

(2)什么是美餐?

教师总结:美餐是每一个人喜欢吃的东西。

师:獾喜欢吃什么?(幼儿猜测)

教师总结:獾是杂食类动物,喜欢吃东西有很多。

2. 感受“獾”想寻找新的美餐的情感。

(1)我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獾的面前都有什么?(苹果、红萝卜、胡萝卜、白萝卜、雪莲果、松果、洋葱还有蚯蚓)咱们看到的这些都是獾平时爱吃的食物。

(2)如果在你面前放着你喜欢吃的东西,你会怎么样?

(3)画面上的獾是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你觉得獾喜欢它的`这些美餐吗?”獾此时会在想些什么呢?(獾还在想吃什么)

(4)那么獾究竟想吃怎样的美餐,最后有没有吃到呢?让我们一起来去书里看一看吧!

二、欣赏故事

教师一边播放课件,一边讲述故事。

1.獾与鼹鼠

(1)师讲述绘本

(2)獾看到鼹鼠,会想些什么呢?

(3)獾想着他的美餐,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于是“獾扑过去抓鼹鼠,(抓到了吗?)獾没有抓到鼹鼠,眼看到手的美餐没有了,它的心情会怎样?(不开心)

2.獾与老鼠

(1)獾看到了谁?(老鼠)獾看到老鼠会想些什么呢?用奶酪酱汁做一个老鼠汉堡怎么样?学习说(啊哈,那就是我的美餐啦!”)

(2)獾有没有抓住老鼠?獾没有抓到鼹鼠,眼看到手的老鼠也没有了,它的心情会怎样?(想要哭了)

3.獾与兔子

(1)獾又看到了什么?又会想到什么呢?獾有没有抓到呢?你们来找一找吧!(引导幼儿自由阅读观察)

(2)獾会怎么样呢?(愤怒、生气、大叫)

(3)现在,他真的好饿好饿啊!他张开嘴巴大叫起来:“我饿得可以吃下一匹马!” 真的来了一匹马,马听到了獾说的话,会对獾说什么?(哦,是吗)

(4) 马把獾怎么了?(马跳起来,一脚把獾踢飞了。)马会将獾踢到哪里?”(幼儿猜测)獾飞啊……飞啊……飞得很远……直到……“扑通!”他正好掉进了自己的洞里。

4.回到家中

(1)“谢天谢地,我回家了!“獾庆幸地说,“谁要吃什么美餐?我这儿就有许多好东西吃!”獾的洞里怎么了?(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一张纸条)

(2)好吃的都怎么了?答案就藏在你们的小书里。你们看一看,答案在第几页?把答案找出来吧!(幼儿看自己的绘本寻找出答案。)

5.寻找答案

(1)答案在第几页?(20页)好吃的是被谁吃掉了? (好吃的都被鼹鼠、老鼠、兔子吃掉了)。

(2)哪几页还可以看到小动物怎么会到洞里去的?(看来你们发现了小图的秘密)

(3)我们一起读一读小动物留下来的信吧!

(4)读完信的獾会是怎样的表情,它会想什么?

三、迁移讨论,懂得要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

1.出示封底:“直到失去了,你才会知道曾经拥有过。”

2.迁移联系:孩子们,你现在拥有的哪些东西?

小结:我们拥有美丽的衣服、可口的食物、好玩的玩具,我们还拥有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最无私的爱、还拥有着身边朋友们的关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其实有许多好东西就在我们身边,千万不要等到失去了才认识到它的珍贵,那就太迟了。所以,小朋友们,我们要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绘本活动教案篇2

活动背景:

?1只小猪和100只狼》是日本著名绘本作家宫西达也的力作。作品秉承了宫西达也一贯的创作风格,充满原生态的生存智慧和童稚童趣的游戏精神。作品描写了1只小猪被100只狼追捕、围困,最后却因为狼的贪婪和愚蠢而幸免于难的故事,急剧转折的情节设置和出乎意料的结尾,让人读来忍俊不禁。在这本绘本中,宫西达也运用了文字的变形、画面方向性的逆转、多种视角的呈现等多种艺术创作手法,使整个作品如同动画片般形象生动,让人读来妙趣横生。

活动目标:

1.体验绘本阅读的乐趣。

2.学习多种阅读方式,感知绘本中文字及方向性等特质。

3.能大胆地猜想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大绘本、ppt

活动过程:

1.感知绘本封面、扉页,引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很有趣的绘本,绘本的扉页上有谁?它要去哪儿?树林里有什么呢?

[在活动导人中我让孩子仔细看绘本的扉页,同时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同时也为后面的阅读做了很好的铺垫。]

2.用多种方式阅读绘本

(1)阅读绘本的开始部分

师:树林里到底有什么,让我们绕到小猪的前面去看看吧!

[在这里教师用了一个“绕”字,而不用打开书本看看的字眼,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绘本扉页和正文绘画的不同视角。]

①观察画面,通过模仿活动进行角色体验

第一,模仿狼的心理活动

师:哇!树林里有谁啊?(很多狼)小猪为什么没有看到它们?这么多狼躲在树背后一动不动,它们想干嘛?(想吃掉小猪)我悄悄地告诉你们,这是一群饿了整整三天三夜的狼,看到一只又白又胖的小猪走来了,它们会怎么想?又会怎么说呢?

第二,观察、猜测狼之间的对话。

师:小猪越走越近,它们会对旁边的同伴说什么?看看狼的表情是怎么样的?谁来学一学?(请幼儿学学狼的表情)小猪呢?它发现狼了没有?它才不知道大树后面躲着这么多狼,一边跑一边嘴里还哼哼:今天天气好,我到树林跑一跑。

②体验文字变形带来的阅读乐趣

师:小猪刚一说完,哎呀,怎么啦?(教师翻页)

第一,观察狼说的话。

a.狼怎么了?(冲出来)它们一边冲一边嘴里还说什么?(冲啊,弟兄们——)

b.谁发现了,这两边的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要把狼说的话变红变大呢?

c.真奇怪,你看字的下面还拖着一条长线,这是什么意思?(念这个字的时候,要把声音拉得很长很长,这样后面的狼的弟兄就会听得见,跟得上)。我们一起再来学学。

第二,观察小猪说的话。

a.看到100只狼追来了啊,小猪说了什么?为什么小猪会说两个“大”字呢?'(小猪吓得连说话都发抖了)

b.我们也来学一学小猪说的话。

[文字的变形是绘本中常用的艺术创作手法,这种手法往往让幼儿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绘本中所描写的情境,对情节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里让孩子们模仿狼和猪说话,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孩子“演”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这本绘本的有趣和好玩。]

(2)阅读故事的发展部分

①感受绘本的方向性特质

师:下面接着来看,注意,我要连着翻三页,小朋友看仔细,这三页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狼追猪)

师:小猪是怎么逃的?往哪边逃?谁能够用一个恰当的词来说一说?

师:小猪东逃西窜,害怕极了,边逃边会喊什么呢?

幼儿表演,师幼共同表演。

[方向性是这本绘本的另一个重要的艺术创作手法,在这三页中,绘本运用类似于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让小猪逃跑的方向来了两次180度的大逆转,读者深刻感受到小猪惊慌失措、四处逃窜的危险境地。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感受这一情境,教师紧扣绘本中的游戏精神,设计了如同“猫抓老鼠”似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②引导幼儿猜想小猪逃生的办法

师:你们可真是太饿了!这么快就把小猪包围了!你们想知道绘本中的小猪会有怎么样的命运吗?我们去看看吧。(老师翻页)

师:小猪怎么了?猪被狼群包围起来,而且包围圈变得越来越小,你看这时狼的心情怎么样?(得意)一高兴起来它们就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先吃小猪的哪??

部分?(你能猜猜狼会怎么说吗?)

师:这只可怜的小猪看着狼群慢慢逼近,他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害怕极了,哭了)你看他的.手和脚都怎么了(不停地发抖,很害怕)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猪害怕发抖的样子。(集体——个别)

师:小猪吓得全身发抖,它会不会被这群狼吃掉呢?答案就藏在书的封底,我先偷偷瞄一下!(做看书状)你们想不想看?

(3)猜测故事的高潮部分

师:出示封底,结果怎么样?小猪有没有被吃掉?

师:怪了,小猪为什么没有被狼吃掉呢?这可是一群饿了三天三夜的狼啊,在这当中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谁来猜猜看!(它自己会想什么办法呢?或者有谁来帮助它?)

[这个环节中,教师突破以往顺页翻看的常规,采用了跳页阅读的方法,直接让幼儿看封底,这样就引起了孩子们更大的好奇心:为什么小猪会没事呢?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一小小的改变,让幼儿原有的兴趣更高了。]

师:是不是你们猜的那样啊?不是,有没有人来救它啊?(看狼挥手和小猪再见的一页)在这页,请你仔细看看狼在做什么动作?狼有没有再去追小猪?(没有)这群狼为什么会把小猪给放了,这可真奇怪!

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就在狼群越逼越近的时候,有一只狼,站了出来,(找到了吗?是哪一只?)他作了一个什么手势?(谁来学学)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

5.这只狼手一挡说:“我们有100只狼,而猪只有一只,我们每只狼,只能分到一丁点,怎么会吃得饱呢?”原来狼是嫌猪太少,根本填不饱肚子,就在这个时候,小猪听了狼的话,心想太好了,机会来了!小猪想到了什么办法逃命?

(4)结尾:留下悬念,结束活动

师:到底会怎么样呢?小猪是怎么样逃脱的?让我再偷偷地看一眼,哦!真是太有意思了!孩子们,你们想知道吗?真的想知道?马上想知道?既然你们这么想知道,那我就把这本《1只猪和100只狼》的绘本,送给你们,回去后大家一起来仔细地看一看,把答案找出来好吗?

[在孩子们急于想知晓结果的时候,阅读活动嘎然而止,教师巧妙地让孩子们在欲罢不能中,产生了迫不及待想翻看绘本的强烈愿望,极大地激发了幼儿自主阅读的欲望,可以说,这样的结尾是本设计的精彩一笔。]

3.分享阅读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这本绘本,可是,这么多绘本不够全班小朋友看的,怎么办呢?(一起看)

现在就请大家带着绘本,回到教室和其他小伙伴一起分享好吗?

[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发展孩子自主阅读的兴趣,把自主阅读放在延伸活动中有这样两点考虑:一是尊重了孩子自主阅读的个性化特点;二是减少了集体教学中时间的隐性浪费。]

活动反思: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好动、好玩、好模仿,以游戏为生命,多游戏,多发展。根据幼儿这一年龄特点,我们在整个活动中特让幼儿在看看、学学、说说、演演的过程中,学得轻松,玩得开心。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活动,并且以情节的自然递进为转换环节的契机,使幼儿怀着一种积极的态度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跃跃欲试,激情高涨,有效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根据绘本内容我巧妙的设计了单页、多页、跳页的多种阅读方式,这几种方法的交替使用结合提问的巧妙设计,使活动达到了一个险象环生、悬念迭起的效果,让孩子们欲罢不能,阅读兴趣高涨。在活动的最后环节,我再次利用悬念,激励孩子们再次阅读,因为经典绘本都是值得一读再读的。同时,根据这本绘本的特质筛选,幼儿现阶段的阅读能力,我先后采用了创造性表演和比较性观察,在幼儿观察画面的基础上,增加对绘本中文字、构图方向性的解读能力,然后逐步引导孩子走进绘本,爱上阅读。

绘本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通过观看数字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二、技能目标:能根据情节发展,仔细观察画面线索并大胆推测表达。

三、情感目标:体会作品所传达的积极情感,树立坚持梦想的信念。

四、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五、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ppt课件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体会作品所传达的积极情感,树立坚持梦想的信念。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小朋友们,有谁知道刚生下来的小宝宝是什么样的呢?

(二)嗯,手小小的,脸小小的,脚丫小小的,身体小小的。但我们今天的这个小朋友却有点特殊,我么一起来看,贝琳达小朋友。

二、播放ppt

(一)播放至第4页,提问:人们说长大之后,脚看起来就小了,是这样的吗?那长大后贝琳达的脚是什么样的呢?

(二)播放至第8页,提问: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脚丫有些什么好处以及不好的`地方呢?

(三)播放至10页,提问:牛老师为什么选贝琳达扮演小丑呢?贝琳达想不想扮演小丑?牛老师说贝琳达是天生的小丑,这样说对吗?

(四)播放至第20页,提问:贝琳达最后成为了芭蕾舞者,牛老师为什么觉得可惜呢?

三、领读故事,加深印象

教师领读部分句子,加深幼儿理解。

四、教师总结

只要坚持自己的热爱,坚持自己的努力,自信与热情,梦想终究可以开花。

五、活动延伸:去绘画区画出自己的梦想,并说说怎样实现。

活动反思:

?大脚丫跳芭蕾》这个语言活动是围绕一个大脚丫女孩贝琳达讲述的励志故事,孩子们眼中的不一样一般都是直观的,显而易见的东西,但是往往一些内在的不一样并不能被孩子所发掘,他们不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那么在这时候,老师的引导就起了很大的作用,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到底哪里不一样,这些不一样对于我们来说是好还是不好,带着这些疑问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在活动进行时,都能被绘本中绚丽的图片所吸引,孩子们相比大人是单纯的,他们不会因为贝琳达的大脚丫而笑话她,更多的是好奇,当我讲述完整个故事,她们被贝琳达热爱芭蕾舞的精神所感动,觉得贝琳达是个很棒的女孩,她很值得我们学习。

绘本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及发展情节,体验老奶奶的邻居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2、学会观察,区分不同。

3、认识“开心”、“漂亮”、“舒服”,能用它们说一句话。

活动流程:

一、用《表情歌》导入

老师最近学会了一首歌,小朋友们和我一块唱好吗?

问:小朋友开心吗?今天呀,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是不是也很开心呢?小朋友可要仔细听哦!(故事欣赏)

二、听完了故事

我们一起为它取个好听的的名字吧。(板书标题)

三、老师把这个好听的故事画成了漂亮的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拿出挂图,让幼儿比较,并提问:

1、画面上是谁呀?两幅图中的老奶奶有什么不同?

2、你们从哪儿看出老奶奶很难过呢?她是因为什么事情感到难过呢?

·门口的台阶

·卫生间湿滑的地砖

·家里的白墙壁

3、老奶奶出门后,她的家里为什么会传出刷刷刷·砰砰砰·锵锵锵的声音?(邻居们帮老奶奶改造房子)

4、结果老奶奶的房子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台阶不见了

·卫生间多了一根扶手

·白墙壁被刷成粉红色

5、老奶奶喜欢改造后的房子吗?她开不开心?是谁给她带来了快乐,使她开心的呢?

四、教师小结

是呀,正是因为有了邻居们的帮助,使老奶奶开心起来,这时的邻居看到老奶奶高兴自己也很开心。所以当小朋友们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该怎么办呢?(对了,要乐于助人)

五、出识词卡

老师手中有三个爱心宝宝,他们平时最爱帮助别人了,他们今天想跟小朋友们玩一个词句游戏,你们想不想玩呢?(老奶奶住在漂亮舒服的房子里好开心好开心呀!)出识词卡进行认读:开心·漂亮·舒服并用每个词说一句简单的话。

六、结束语

小朋友们表现得真好,最后请小朋友们拿出语言书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

老奶奶一个人孤独地居住在一间大房子里,最近她常因不开心的`事而连声叹气。如:上台阶时,不小心绊了一跤;洗澡里又因为湿滑的地砖而滑倒;家里的白墙壁让她觉得冷冷清清、孤孤单单的。唉!唉!老奶奶最近常常一声连着一声地叹气。大房子里阵阵的叹气声传到到邻居们的耳朵里,他们聚在一起商量:要用什么方式才能让老奶奶每天住得舒舒服服、高高兴兴的呢?他们想了很久。

有一天,不开心、爱叹气的老奶奶提着皮箱出远门去了。这时,邻居们大大小小、老老少少提着油漆桶,拿着刷子、槌子和各式工具跑进老奶奶的大房子,不一会儿,刷刷刷、嘭嘭嘭、锵锵锵,大房子里传出好热闹的声音。

几天后,老奶奶拎着皮箱回来了。她刚想提脚上台阶,咦?台阶不见了,一道铺着彩色砖块的斜坡在屋前,老奶奶慢慢地走上去,双省力又稳当,接着老奶奶开了门,她又惊呆了,白白的墙壁被粉刷成粉红色,上面还有美丽的花纹,屋里既漂亮又暖和。"多舒服的房子呀!"老奶奶放下皮箱想去洗手,她小心地走进洗手间,顺手摸到一根光滑的木扶手,扶着它前进,再也不会滑倒了。是谁想得这么周到?"老奶奶!希望你过得舒服又开心。"一群邻居朋友捧着鲜花走进老奶奶的家。

"谢谢你们体贴地帮我修了这间让我开心的房子,瞧!我买了很多小朋友们喜欢的图画书和玩具,如果你们多来陪伴我,我会更加开心!"从此,老奶奶有了一座让她处处开心的大房子,这房子里天天都传出老奶奶和邻居们开心的笑声。奶奶真的好开心好开心呀!

绘本活动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观察绘本画面所提供的信息,感知故事发展的过程,并大胆用语言表述自己的看法。

2、感受故事中“黑黑的” 所带来的紧张气氛,以及故事戏剧性的结尾,克服胆小怕黑的心理。

二、 活动重难点:

重点:有顺序的观察画面,发现绘本的主要情景细节。

难点:能将看到的画面进行合理的想象、推理,并大胆表述。

三、 活动准备:

1、绘本ppt一套。

2、幼儿人手一套部分绘本。

3、重叠影子的.操作材料和记号笔人手一份。

四、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封面,引出课题。

1、小朋友,你们听过黑黑的故事吗?

2、今天董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看,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它把黑黑的说了两遍?

(二)观看绘本第一部分,了解这本绘本看图的要点。

1、教师讲述故事第一部分,你觉得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觉?故事里除了这些黑黑的还讲了什么?

2、小朋友观察图片,教师巡回指导。

3、提问:请小朋友说一说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4、根据幼儿回答,帮助孩子理解画面内容。

5、教师完整讲述故事第一部分。

(三)自主观阅读绘本第二部分,运用已有经验分析绘本。

1、跑进黑黑的街道,小老鼠又会碰到谁?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小朋友拿出下面的小绘本来仔细看一看,说一说。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提问:说一说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4、还有什么地方看不懂吗?谁来解释一下。

(四)观看绘本第三部分,拓展绘本中有关影子的核心经验。

1、你觉得小老鼠会继续到楼梯下面去吗?为什么?

2、它看到这团黑黑的影子,是什么?这是在什么房间里?为什么?

3、出示重叠的黑影,来帮助小老鼠看一看这是什么?

4、教师讲解操作要求,幼儿操作。

5、展示操作结果,请小朋友猜猜会发生什么事情?

6、揭示绘本结局。

(五)完整阅读绘本一遍。

绘本活动教案篇6

一、 教材分析

?犟龟》是语文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这一单元共有四篇课文,有的是童话作品,有的是科幻作品。本片课文是学生升入中学后接触到的第一篇童话作品。童话作品是瑰丽而生动的。在童话作品中,天地日月、风云雷电、山川鸟兽、花草鱼虫,都被赋予了“人”的性格,”人”的思想感情,并以其鲜明的形象和独特的个性活跃在幻想的舞台上。所以在阅读这类作品时需要通过反朗读和默读,理清作品的思路,领会故事的含义,了解这类作品的写作方法,并加以学习和运用。

二、 学情分析

虽然本文是七年级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童话作品,但经过六年的小学学习,学生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所以对情节的把握并不困难。加上这篇文章语言生动、想象生动,也易于被学生接受。但这篇文章寓意深刻,学生在理解上可能会产生分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加以引导。

三、 教学目标分析

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阅读文章,理解“犟”的深层含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分析“犟龟”形象,学会塑造形象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犟龟”精神的现实意义。

四、 教学重难点分析

1. 教学重点:分析“犟龟”形象,学会塑造形象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犟”的深层含义。

五、 教学过程

(一)

学海拾贝

问题:1.本文的作者是谁?哪个国家的?

2.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3.字词积累

此环节可通过抢答问题和课堂测验的形式来完成。旨在帮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重点内容,检测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1.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只可爱的小乌龟,谁能给老师讲讲这只小乌龟的故事?他想做什么去?途中经历了什么?遇到这么多困难,要是换成其他人也许就不去了,但小乌龟有没有去?

明确:小乌龟要去参加最美丽、最盛大的婚礼。途中所遇困难(1)距离远(2)时间短(3)走错路

此环节的设置旨在通过提问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提出问题,深入研读。

在分角色朗读课文的前提下,用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

(1)能不能根据这个故事说说小乌龟的形象有什么特点?(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用文中的一个字概括“犟”

(2)小乌龟的“犟”是怎么体现的?你是如何看出来的?(在原文中找)

明确:从小乌龟的语言、行为等方面可以看出小乌龟的“犟”。例小乌龟多次说“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分析课文 检复

此题旨在帮助学生熟悉文章,找出小乌龟“犟”的依据,为下文分析小乌龟的“犟”的含义做准备。

(3)小乌龟的“犟”是不是仅仅包含我们上节课所说的“犟”的含义――像牛一样倔强、固执、不听人劝。小乌龟的“犟”又有什么含义呢?

明确:不是,小乌龟是听人却的,在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方向走反了的时候,小乌龟能马上欣然的接受,并改正错误。所以说小乌龟是知错能改的',并不是不听人劝。所以说小乌龟的“犟”指的是认准一个目标就一往无前,坚持到底,遇到任何困难都不改变初衷。 此环节的设置旨在通过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区分“犟”字字面上的含义和在文中所独有的内涵,初步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

(4)文中都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塑造小乌龟的形象呢?(在文中找出)并说出小乌龟的性格特点。

明确:首先描写方法的种类,在此基础上明确文中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描写方法来塑造小乌龟的形象,并突出了小乌龟倔强、一往无前、有恒心、有毅力、知错就改等特点。可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完成此题,组内互相补充答案,教师作适当引导和完善。

此题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明确并掌握塑造形象的方法,并据此体会人物形象的特点。从而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

3.拓展延伸

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小乌龟的“犟”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明确:此环节的设置旨在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学以致用,从小乌龟身上学到坚持不懈,一往无前的精神,并应用于自己的实际生活。学生可自由发言,不做固定答案。

4.课堂小结

此环节可有学生独立完成,自行总结这节课的收获,可从知识和情感两方面回答。

5.课后作业

设想小乌龟在回去的途中又遇到了那些动物,他们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对话?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续写童话,字数不少于600字。

6.板书设计

小乌龟――“犟”――下定目标、一往无前、坚持到底

绘本活动教案篇7

设计意图:

绘本《小夜熊》描述了一场小男孩临睡前和妈妈的谈话:一天晚上,一只小夜熊哭着来到小男孩家,原来它的妈妈不见了。于是,小男孩陪着小夜熊去寻找它的妈妈。他们找遍了妈妈常给小夜熊买蜂蜜的店、小夜熊常常玩耍的公园和家里的每个角落,都找不到妈妈。小夜熊忍不住大哭起来,周围陷入了一片黑暗。在小夜熊最难受的时刻,小男孩抓住了一颗流星,而流星正好被夜熊妈妈的钓鱼竿勾住了,于是他们就这样神奇地出现在了夜熊妈妈身边。原来,夜熊妈妈是去给小夜熊钓鱼了。这些鱼要给小夜熊当早饭,还要换钱给它买自行车呢!故事的最后,小夜熊和小男孩一起躺在床上,听着夜熊妈妈温柔的话语进入了梦乡……

这是一个温馨而奇妙的故事,非常适合低幼儿童欣赏、阅读。因为,依恋母亲是孩子的天性,尤其对于初入幼儿园的小班孩子来说,他们正在经历着与父母等亲人的分离焦虑,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本能地想要寻找妈妈或者其他亲人。因此,他们在阅读这个故事时能与小夜熊感同身受,与小夜熊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本次教学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借助绘本故事引起孩子内心的共鸣,引导孩子抒发对母亲的依恋之情,理解暂时分离的必要。并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使心灵获得成长。教学目的主要通过三个环节来达成。第一环节,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之对小夜熊产生好奇和关注,为后面的阅读环节做好铺垫。第二环节,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这也是整个活动的重点。这个环节通过师幼共读绘本,特别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小夜熊的动作、表情,激发幼儿的内心情感,将自己带入“小夜熊”的角色中,并随着故事的发展完成对情绪的宣泄和转化,理解父母是爱自己的,从而减轻分离焦虑感。第三环节是情境演绎,教师、幼儿分别扮演小夜熊,大家用语言和动作来安慰思念妈妈的小夜熊。在这个环节中,幼儿通过安慰他人和接受安慰,纾解了自己的情绪,增进了师幼、幼幼之间的情感,从而消除了分离焦虑。

目标:

1.阅读绘本,感受、体验故事的情感,抒发自己对妈妈的依恋之情。

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分别是短暂的,即使分开了,父母还是很爱自己。

3.能够调整自己的情绪,排解自己的分离焦虑。

准备:

1.绘本《小夜熊》的ppt课件。

2.黑色玩偶小熊一只。

过程:

一、认识小夜熊,引出故事

1.认识小夜熊。

师(出示图片1):你们看,这是谁?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熊?

师:对,它全身都是黑色的,只有脖子下面有一个白色的像月亮一样的图案,所以大家都叫它小夜熊。

2.逐一出示图片2~4,重点观察图片3,了解小夜熊出现的原因。

师:小夜熊来到了谁的家里?它为什么来小男孩家呢?

师:你们仔细看看这张图片,小夜熊怎么了?小男孩在干什么?

师:原来小夜熊一觉睡醒找不到妈妈了,它是来找妈妈的。因为妈妈不见了,所以它特别伤心,连小男孩给它小汽车玩具也不要。于是,小男孩决定和小夜熊一起去找夜熊妈妈。

二、阅读绘本,感受、体验并表达内心情感

1.师幼共读绘本图片5~13,感受找夜熊妈妈的过程,引发共情。

(1)观察图片5、6。

师:小夜熊和小男孩来到了哪里?他们找到夜熊妈妈了吗?

师:妈妈不在给小夜熊买蜂蜜的商店里,也不在他们经常一起玩的公园里,妈妈到底在哪里呢?

师:妈妈会不会已经回家等小夜熊了呢?他们决定回家去看看。

(2)观察图片7~8。

师:在家里,小夜熊是怎么找妈妈的?

师:它急急地冲到床边.连桌子底下和厕所里都找过了。妈妈找到了吗?

师:小夜熊和小男孩找过蜂蜜店,找过小公园,还找过家里的.每一个角落,但哪儿都找不到妈妈。

(3)观察图片9~11。

师:这时小夜熊怎么了?周围发生了什么事情?

师:怎么会这样?你觉得小夜熊的心里有什么感觉?

师:找不到妈妈,小夜熊太难过了,它哭得伤心极了,周围的一切都被它的眼泪染黑了,变成了黑漆漆的夜晚。

2.感受、理解夜熊妈妈对小夜熊的爱。

(1)观察图片12~15。

师:这时,天上突然出现了一颗什么?

师:对,这是一颗流星。小男孩和小夜熊看见了,一把抓住了流星。流星带着小男孩和小夜熊飞了起来。那么,他们会飞向哪里呢?

师:咦?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遇到了谁?

师:哇,原来他们看到了夜熊妈妈。小夜熊和小男孩看到了夜熊妈妈心里怎么样?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师:对,他们扑进了夜熊妈妈的怀里。找到了妈妈,他们太高兴了!

师:看见他们拥抱在一起,你有什么感觉?

(2)观察图片16~18。

师:夜熊妈妈正在干什么?

师:小夜熊那么爱妈妈,一点儿都不想和妈妈分开,妈妈为什么还要去钓鱼呀?

师:原来为了让小夜熊有鱼吃,为了挣钱给小夜熊买自行车,妈妈才出去钓鱼的。妈妈虽然暂时和小夜熊分开了,可她还是一直爱着小夜熊的。

3.联系经验进行讨论,引发情感共鸣。

师:你们的爸爸和妈妈不在这里。他们干什么去了?

师:哦,他们离开你们去上班了。那你们会不会像小夜熊那样着急呢?为什么?

师:原来,爸爸妈妈暂时和我们分开,是去上班了。爸爸妈妈只有上班才能赚钱,才能给宝宝们买好吃的东西、漂亮的衣服、好玩的玩具,还有好多好多宝宝喜欢的东西。就像小夜熊的妈妈一样,爸爸妈妈即使和宝宝分开了,但还是一直想着宝宝、爱着宝宝的。

三、情境演绎,疏导情感

1.出示“小夜熊”玩偶,创设情境。

师:今天小夜熊来到了我们班里。它说它马上要上幼儿园了,在幼儿园里看不到妈妈觉得好担心、好难过,它担心妈妈还喜不喜欢它,担心还见不见得到妈妈。你们谁能帮帮它,让它不要难过呀?

2.提升经验。

师:谢谢小朋友们的关心和帮助!小夜熊知道它上幼儿园后妈妈还是会一直喜欢他,会来接他的,现在一点儿也不伤心难过了!它决定留在我们班里。如果有小朋友想自己的爸爸妈妈了,可以抱抱小夜熊,小夜熊也愿意给你们一个爱的抱抱呢。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健康活动的教案推荐6篇

幼儿游戏体育活动教案推荐8篇

小中班体育活动教案推荐6篇

蒙氏美术活动教案推荐5篇

幼儿园活动安全教案推荐5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推荐5篇

幼儿园区域角活动教案推荐5篇

关于梦的活动教案推荐5篇

中班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推荐5篇

云音乐活动幼儿教案推荐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7627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