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好工作网 >心得体会

长征路的心得体会8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大家通过写心得体会,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能力,从而更有信心地面对未来的挑战,以下是360好工作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长征路的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长征路的心得体会8篇

长征路的心得体会篇1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长征胜利85周年。为学习贯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传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7月8日下午,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文化宣讲团举行“重走长征路”活动出征仪式。校党委书记田延光在出征仪式上致辞,校长梅国平为红色文化宣讲团“重走长征路”活动授旗,仪式由党委副书记聂剑主持。

田延光强调,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是高校大学生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并希望红色文化宣讲团的成员通过重走长征路的形式,认真感悟伟大的长征精神,深刻领会长征精神的内涵意蕴,用心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先辈们开创革命事业的艰辛,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养成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和注重实践、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并通过在校内外宣讲的形式把长征精神传承好、弘扬好。

红色文化宣讲团是江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20xx年11月份学校组织了红色文化宣讲团“井冈行”活动,20xx年4月份又组织了红色文化宣讲团“苏区行”活动,两次活动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使得红色文化宣讲团成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面旗帜。今年暑假,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全校720多位报名同学中选拔了22位表现突出的同学作为红色文化宣讲团骨干成员参加“重走长征路”活动。

这次“重走长征路”活动于7月9日从南昌出发,途经江西南昌、瑞金、于都、广西兴安、州遵义、习水、四川泸定、汶川、陕西延安等地,计划历时约一个月。“重走长征路”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在红军长征途经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寻访红军长征足迹,瞻仰革命旧居旧址,查阅地方党史文献,收集整理长征故事,并组织有关宣讲活动,将大学生的青春活力展现给社会。“重走长征路”实践活动结束后,红色文化宣讲团参加队员将在全校各个班级进行以长征精神为主题的宣讲,并将分赴南昌有关社区开展宣传活动。

长征路的心得体会篇2

1934年10月21日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伟大的长征。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的指挥下,灵活机动,英勇作战,在川黔滇等地迂回曲折地穿插于敌方重兵之间,歼灭大量敌军。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奔袭昆明,抢渡金沙江,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了长征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而后又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先后在陕北、甘肃完成了三大主力的会师,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我们党领导红军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熔铸了光照千秋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集中反映了我们党为实现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的政治本色,集中体现了我军排除万难走向胜利的特有优势,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研究中心党总支要求我们认真学习长征精神,领会长征精神,并将其用于指导我们的工作。程主任强调,学习长征精神就是要居安思危,努力学习,创新工作,为冶金渣综合利用工作作出贡献。

居安思危,不是一个危言耸听的口号,而是根据我们工作实际所作出的重要指示。老一辈革命家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和平稳定、幸福的新时代。然而正是这种安逸的生活环境消磨了我们的毅力,这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心态消磨了我们自己的吃苦耐劳的能力。实际上,我们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全面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前途的艰辛与风险我们无法预知,我们急切需要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长征精神。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满足于现状。这次研究中心组织的长征精神的学习活动,不仅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而且教导我们要学习长征精神。因此我们需要反思,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真的有必要发扬长征精神。我们要汲取当年红军战士长征精神中的精华——惊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吃苦耐劳的决心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所以我觉得在安逸稳定的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克服自身的惰性,寓长征精神于学习中。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队伍为我们创建了新中国,创造了幸福生活,我们现在有责任接下前辈们手中的接力棒,担当起建设祖国美好明天的责任,努力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的使命!

居安思危,创新工作,重点在创新工作。伟大的长征实际上是一成功的规模空前的战略转移,是我们党军事理论的创新。长征的胜利终于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前进开辟了道路。

长征是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伟大胜利。创新是国家发展的灵魂,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强大动力。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面临着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可以回顾冶金渣公司的发展建设历史,实际上也是一次技术上、思想上伟大的创新。冶金渣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终于使十里渣山变成了园林式的工厂,使为钢厂倾倒废物的倾倒地变成了拥有几千人工作的环保型企业。

我们研究中心也是深刻领会了长征的创新精神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单位。研究中心的前身为冶金渣公司分流性的部门——开发分公司,当时各个部门下来的人员都集中到开发分公司来养老,工作秩序混乱,人心涣散。研究中心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这种状态,研究中心领导创新工作,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并结合各人实际的情况,对原开发分公司的原有组织机构进行了重新整合和划分,突出了项目开发和质量检测的职能,为公司领导的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同时根据公司领导的指示,承担了公司战略研究的职能。这种创新性的工作使研究中心焕然一新,改变了研究中心被边缘化的局面,同时也为研究中心的职工的发展创造了广阔天地。

我自己作为一个从事冶金渣研究与开发的技术人员,也需要创造地开展工作。冶金渣的利用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涉及到冶金渣的处理、加工和利用等多个环节。鉴于目前冶金渣特别是钢渣利用率一直在低位徘徊,我们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几个: 1)钢铁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发展,钢渣成分日趋复杂,难以利用;2)钢厂的扩能导致钢渣总的产量逐年增加,钢渣的综合利用率逐年下降而且综合利用技术发展不平衡,高附加值的利用途径不多;3)钢渣利用率低的原因是富矿冶炼后对原料要求严格,钢渣中含p、si高,给钢厂带来成本增加,难以返回烧结;4)钢渣热焖粉化技术推广困难,导致钢渣性能不稳,难以在建材上大规模使用。因此我们需要认真研究钢渣前期粉化技术,不断研究并尝试钢渣新的综合利用途径。

一次改变中国人命运的伟大征程已在人们的评说中去过了半个多世纪。然而长征所赋予的力量,一种因历史而越发令人臣服的力量,却让我们不断思索,不断总结,不断努力,不断前进。处于和平幸福年代的我们虽然并无法深刻体会那种革命情怀,但是通过理解长征精神,我们学会了坚强,也学会了坚持;学会了谦让,也学会了团结;学会了节俭,也学会了严谨。我们应该居安思危,好好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先辈的精神,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我,创新性地工作,以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长征路的心得体会篇3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的大会上,_指出:“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长征路上的苦难、曲折、牺牲,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坚不可摧的。

现在,我们比历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从严治党、坚定理想信念、万众一心、团结奋斗是我们走好新长征路的关键。正如《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的作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所言:“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今天,我们要缅怀、守护、传承那份理想信念的宝贵遗产,走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的长征路,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更加顽强的毅力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

_的重要讲话对长征精神做出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释与提炼,把长征纪念活动推向了高潮。讲话既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切缅怀和认知,又观照了现实,使全体人民得到了一次最广泛的教育与启示,展示了一个崛起中大国的崭新形象和风范,展现了一个大国领袖的深邃智慧和担当。

_年前,中央红军长征刚刚结束,_自信而决绝地写道:“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这说出了在风雨如磐的深重苦难中浴血奋战的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的心声,反映出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烈的时代主题。_年后,_庄严而自豪地向世界宣布,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次在改革开放_多年后的重大转折关头喊出了21世纪中华民族的时代强音。今天,战斗未有穷期,万里长征永不停息。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胜利走出的中国共产党人,必将也必须牢记“两个务必”的谆谆教诲,发扬长征精神,战胜“糖衣炮弹”和形形色色的各种艰难险阻,带领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将新的长征进行到底。

长征路的心得体会篇4

在隆重庆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今年8月中下旬,我有幸加入了中国教育电视台“百万青少年网上重走长征路”活动的一段报道行程,这是我记者生涯中第二次走上这段光辉的征程,十年前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时,我和同事王东也曾经参加过一次“长征路上看教育”的报道活动,历时20余天,爬雪山、过草地……,主要对红军长征

路四川境内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详细的报道,这次长征路我主要集中在贵州境内的赤水境内,尽管两次所走的地点不同,时间长短也不一,但感受却是相同的。

由于是中途参加,需要自行赶到赤水县与大部队会合,我选择了从北京飞到四川境内的宜宾,据别人介绍,从宜宾到赤水距离最近。我是晚上到的宜宾,正值四川近百年不遇的高温干旱,一下飞机,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每一个毛孔骤然张开,汗水汩汩地往外冒,此时我真的恨不得把衣服脱光钻进冰箱,而据当地的人说,夜晚已经要比白天好多了,在北京看报道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到高温干旱难受,可亲临其境才知它的狰狞与恐怖,而我们参加“网上重走长征路”报道的记者已经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了半个来月的日子了,真不知他们是怎么走过来的。与天气恶劣情况成正比的还有道路,虽然公路已与十年前的泥泞土路不可同日而语,如今大多数都是水泥或柏油路,但蜿蜒曲折却没有丝毫改变,我自认为是很喜欢乘坐汽车的,可是在那弯弯曲曲的山间公路上,急转弯成了司机的惯常操作,我好几次胃里翻江倒海,肚子里的东西涌到了嘴里,硬是被我又吞了回去,而我乘坐的大巴沿路只要有人招手都停,乘车的大多是当地沿线的农民,一会儿上来一个背篓里装着鸡鸭鹅的,一会儿上来一个带着小猪的,…….,高温下的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混合的臭味,据我们的记者说过去的十多天来,他们的旅途大多是这么进行的,对他们采访的艰辛与不易我已有了直接的体会。

在赤水的采访活动进行得很顺利,虽然是假期,但为了配合我们“网上重走长征路”开关仪式活动的举办,赤水市教育局给与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当地的学校也是热情很高,借场地,通知组织学生,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当地老百姓的热情与豪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电教馆的刘主任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每天他亲自驾车协助安排我们的采访活动,许多的采访线索都是从他那里得到的,其中我们做了一个有关四渡赤水城市雕刻的报道,当时缺乏背景资料,为了搞清楚真实情况,刘主任费劲了周折,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打听并核实情况,最后终于给我们找到了最真实的情况资料,使我们的报道顺利完成;还有一个情况让我觉得不得不提,那就是他不仅把每天的采访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连吃饭也做了精心安排,让我们尝遍了当地有特色的美食。大家都说,虽然采访辛苦,但看到这么质朴善良的人们,那点辛苦也就算不上什么了。

两次参加重走长征路的采访,让我对长征精神有了深深地认识和感悟。我们纪念红军长征的胜利,要纪念什么,红军的那些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纪念的目的又是什么?十年前的那次采访,我更多关注的是当地贫困的生活状况以及亟待发展的落后教育局面,因为十年前长征路上许多地区的经济状况还相当艰难,我们重走长征路的记者做得最多的采访报道就是把当地面临困境的经济和教育现状进行客观展示,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不要忘记长征路上的人们,给与他们帮助和支持,促进经济的发展,让当地贫困家庭的孩子有学上、有书读。十年后再走踏上长征路,我也在思索我们重走长征路的目的。

尽管长征沿路各地的经济与其他地区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但纵向来看,无论是经济还是教育,其现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虽然谈不上富足,但已经不再为温饱发愁,这些地区已经率先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孩子们也不再怕家里交不起学费没有书读而担心了,学校已经成为了当地最好的建筑,看到这些宽敞明亮的教室,我的心思漂回到了十年前在四川小金县内看到的一个情形,那是由一座山里的寺庙变成的学校,破破烂烂的土墙已经摇摇欲坠,由茅草搭成的屋顶显然不再起作用,学生说下雨时屋子里泥泞不堪,不下雨时就尘土飞扬,学生的桌子和凳子都是石头做成的,而这里气温经常是几度甚至零下,就是在这样四面透风的地方却有着二十几位孩子读书,他们的老师也只有一个。

在那里,我们记者们的心情都很沉重,那时我对长征精神的感悟就是要让孩子上好学。正如我采访当地的一位负责人时他说的一句话,“我们对长征精神的领悟就是无论如何要通过努力改变我们落后的经济面貌,让我们的孩子在像样的教室里读书”,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对长征精神真谛的领悟,这也让十年前初出茅庐的我感到了一种责任。

这次采访,我不再把主要目标放在呼吁上,而是更加关注人们对长征精神的认识和行动上,应该说,在赤水这片当年红军战斗过的红色土地上,许多当地的老百姓对红军精神都有着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当地政府为此也进行了许多努力。不过,我们在大街上进行的一次随机调查却让我们感到有些失落,竟然在我们调查的二十来个青少年中,有一半左右的不知道红军曾经经过赤水,四渡赤水之战就更是知之甚少了。看来,弘扬红军精神的宣传依然任重道远。

十年间,两次踏上长征的征程,我深深领略到了弘扬长征精神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将把传播长征精神作为自己的一项长期使命。

长征路的心得体会篇5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毛主席说过:“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xx年前的长征,是用汗水、信念、执着走出的一条路,一条光明之路,一条幸福之路,一条解放劳苦大众的路。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奇迹,它的伟大、壮观、神奇,至今仍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它的精神,跨越时代,在历史的时空中闪烁着动人的光彩,激励着我们新时代的少年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还记得吗?在长征的路上,红军战士经历了多少山水阻隔,战胜了多少艰难困苦!面对着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他们翻越白雪皑皑终年积雪的高山,走过泥泞不堪沼泽遍布的草地,不知有多少念母思归的英雄儿女,为了革命的理想信念牺牲在漫漫的行军路上!大家还记得《丰碑》中的军需处长吗?为了让一位战士温暖些,他竟把身上厚厚的棉衣让给了那位战士,而自己却冻死在寒冷的'雪山上。死时,他的面容宁静,他用无私的爱,化作雪山之上巍峨的丰碑!还有那普通的红军战士谢益先,在过草地时,仅分到4斤干粮,却瞒着队友,把它送给了饥饿的母子三人,自己却每天吃野菜、喝凉水,终因体力不支,牺牲在行军的路上。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询问着母子三人的情况,当得知“他们很好后”,他微笑着离开了人世。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做出了如此英雄的抉择,让他们在如花灿烂的年华,无憾地离开了人间,离开了那些他们惦念也深深地惦念着他们的人。我想,这就是长征的精神,这就是革命必胜的力量,这就是那冲破黑暗,走向光明的伟大梦想!

谈到长征,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那个可亲可爱的老班长,他正在为病号找野菜、挖树根,他瘦弱的身躯紧皱的眉头却因发现几棵野菜显现出无法掩饰的狂喜;他用缝衣针弯成钓鱼钩,静静地坐在河边,那坚如磐石的信念,让他的背影化成草地上最美丽的剪影。他用钓来的鱼给战友们做着新鲜的鱼汤,自己却吃着别人剩下的东西。他终因饥饿,带着对战友们深深地爱死去。可敬的老班长,可敬的红军战士,正是有了你们,有了你们这种舍生取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这种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我们中国红军才能在368个日日夜夜,翻越18座大山,涉过24条湍急的河流,穿越12省,突破10个地方军阀部队的包围,躲过30万武装精良的敌军的围追堵截,最终征服了二万五千里的艰难险阻,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

长征,对于我们新世纪的一代,或许已经太遥远,因为我们未曾经历过这样的艰难困苦、这样的惊心动魄。但重温长征,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也让我们明白,伟大的中国,需要伟大的人民!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新时代的少年,将用永垂史册的“长征精神”,点燃人生的梦想,用勤劳的双手去建设美丽的祖国,让我们的祖国母亲变得更加繁荣富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xx年前,先辈们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波澜壮阔的长征之歌;xx年后,让我们传承长征精神,点燃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炬,为了伟大的民族复兴,奋斗不止,继续前行、播种希望,收获未来!

长征路的心得体会篇6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山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小时候读这首诗,只觉得气势磅礴,并未体会其中深意,今天再读这首诗,更觉悲壮情怀,革命先烈不怕牺牲,敢于吃苦,敢为人先的精神,通过这首诗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新中国成立__周年之际,在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中央宣传部组织开展的“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生动再现壮怀激烈、惊天动地的革命故事,对阐释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很有意义。记者重走长征路似乎比一般人更具有现实意义。为什呢?首先记者具备专业的素养,他们在面对同样的事物时比一般人更具有敏锐性;其二记者在面对素材时报道真实易懂;其三记者更具有挖掘意识和容易宣传的特性。综上,记者重走长征路比一般人更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记者重走长征路,可以带领我们领略革命先烈的大我情怀。长征是挽救中国红军、中国革命、中国人命运的一次伟大转折,在这次长征途中,很多的前辈忍饥挨饿,路有冻死骨,他们敢于牺牲,无私忘我,只愿走出一条光明的道路,盼望红军取取得胜利。小学时我们的语文课本上曾有个一篇文章,讲述一名小红军在长征路上饿得只剩皮包骨头,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但是他还坚持喝水不骑马,因为水太珍贵了,而马确是要刘留最需要的人。在小红军小小的肩上担着责任,担着伟大。记者可以从这下小小的故事挖掘素材,为我们展现伟大革命中的蕴含的爱国精神,团结精神。

记者本身又是站在话题的最前沿,他们自身携带的优势更有助于把群众的话题感引向正确方向。目前,网络传播速度日益加快,但是网民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网民在浏览时缺少甄别能力,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如果由记者进行恰当的引导,就会引导正确的舆方向,能帮助网民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地认识历史,正确地解读长征,凝聚群众爱国热情,团结群众爱国智慧,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行稳致远,永葆中华民族独立、自强、一致对外的优秀品格。

__年前,党领导红军战士,长驱二万五千里,爬过了地冻天寒的雪山,穿越了荒无人烟的草地,从江西于都,到陕西吴起,经历了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无数次战争,最终走完了这场“无以伦比的诗史般远征”。长征的胜利,彰显出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不怕牺牲的精神,谱写下中国革命史的光辉篇章。重走长征路,追忆长征精神,就能用理想之光点亮拼搏之途,用信念之力开辟美好明天。

长征长征,这个“长”字,有“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之意。“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对于用血肉之躯铺就二万五千里征程的政党和军队来说,长征精神已经永远融入了生命。回望走过的长征征途,两万五千里真的很长,长到许多人走不到终点,红一方面军出发时总数达8.6万余人,到达时只剩下__余名,付出了极为惨重的牺牲;犹思未来的长征征途,要用长征所锻造的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锻造不断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明白社会的进步来之不易、和平的今天来之不易,用新时代的眼光重新感受历史,让这段历史在人们心中“长期保鲜”。

长征长征,这个“征”字,有“二人同行走正道”之意。走正道才有未来,当年长征,物质极其匮乏,条件十分艰苦,甚至连基本的生存需求都不具备,但是红军战士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千山万险,终于实现了党的战略目标。长征的胜利,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以及红军战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无所畏惧的向前,是长征给与后代的启发,如果没有坚如磐石的初心和信仰,长征的每一步都会越发艰难,要指引干部和群众在正道上“一路同行”,以不怕牺牲的坚强意志,承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

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化,初心如磐、使命在肩,长征精神永远不过时。如今,长征的意义,早已从一段具体的路程,升华为现实与理想交织的远征,再走长征路,可以真切感受长征路上的苦难与辉煌,真切感悟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而坚定地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进!

为切实增强党员意识,进一步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7月中旬,泸州市纳溪区人民医院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重走长征路,开展红色革命教育活动。

此次重走长征路线路,沿赤水参观红军纪念馆,到土城参观四渡赤水纪念馆,转到仁怀市参观红军纪念馆,然后实地参观娄山关战斗遗址和娄山关陈列馆,最后前往革命圣地遵义参观遵义会议会址。

39名党员分住院、门诊、行政后勤三个支部开展活动。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四渡赤水纪念馆,追忆娄山关战场硝烟,体验红军长征时期的艰苦生活,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遵义会议会址,大家依次参观了遵义会议陈列馆、红军总政治部旧址、毛主席旧居、邓小平旧居、李德和博古旧居、苏维埃银行、红军街和红军烈士陵园。在红军烈士陵园,全体党员合影留念并重温入党誓词。

在红军烈士墓碑前,党总支书记宋钢组织各支部党员集体宣誓,秉承先辈们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争取胜利的长征精神,切实践行“两学一做”,弘扬南丁格尔精神,积极投身医疗卫生工作,做“圣洁天使”,做合格共产党员,为医疗卫生发展贡献出力。

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正在全党深入开展,中央宣传部组织开展的“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对于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具有更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85年前,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中央红军从江西于都集结出发,一路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伟大长征。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攻坚克难、不懈奋斗,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自此,一条熠熠生辉的红飘带,永恒地铭刻在神州大地,荡气回肠,历久弥新。

85年后,重走长征路又成为热议的话题,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共和国是红色的,正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实写照,正是对红色基因传承的不朽信念,正是共产党人饮水思源时刻为民的情怀。当前,全党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再走长征路,既是一次响应中央号召的过程,也是在精神和行动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过程。

弘扬长征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伟大的长征精神,至今仍激荡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我们年轻人应该多了解长征故事,多学习长征精神,同时搞好生活和工作,为社会作贡献,为群众办实事。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化,初心如磐、使命在肩,长征精神永远不过时。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长征路的心得体会篇7

由于是中途参加,需要自行赶到赤水县与大部队会合,我选择了从北京飞到四川境内的宜宾,据别人介绍,从宜宾到赤水距离最近。我是晚上到的宜宾,正值四川近百年不遇的高温干旱,一下飞机,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每一个毛孔骤然张开,汗水汩汩地往外冒,此时我真的恨不得把衣服脱光钻进冰箱,而据当地的人说,夜晚已经要比白天好多了,在北京看报道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到高温干旱难受,可亲临其境才知它的狰狞与恐怖,而我们参加“网上重走长征路”报道的记者已经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了半个来月的日子了,真不知他们是怎么走过来的。与天气恶劣情况成正比的还有道路,虽然公路已与十年前的泥泞土路不可同日而语,如今大多数都是水泥或柏油路,但蜿蜒曲折却没有丝毫改变,我自认为是很喜欢乘坐汽车的,可是在那弯弯曲曲的山间公路上,急转弯成了司机的惯常操作,我好几次胃里翻江倒海,肚子里的东西涌到了嘴里,硬是被我又吞了回去,而我乘坐的大巴沿路只要有人招手都停,乘车的大多是当地沿线的农民,一会儿上来一个背篓里装着鸡鸭鹅的,一会儿上来一个带着小猪的,…….,高温下的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混合的臭味,据我们的记者说过去的十多天来,他们的旅途大多是这么进行的,对他们采访的艰辛与不易我已有了直接的体会。

在赤水的采访活动进行得很顺利,虽然是假期,但为了配合我们“网上重走长征路”开关仪式活动的举办,赤水市教育局给与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当地的学校也是热情很高,借场地,通知组织学生,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当地老百姓的热情与豪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电教馆的刘主任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每天他亲自驾车协助安排我们的采访活动,许多的采访线索都是从他那里得到的,其中我们做了一个有关四渡赤水城市雕刻的报道,当时缺乏背景资料,为了搞清楚真实情况,刘主任费劲了周折,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打听并核实情况,最后终于给我们找到了最真实的情况资料,使我们的报道顺利完成;还有一个情况让我觉得不得不提,那就是他不仅把每天的采访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连吃饭也做了精心安排,让我们尝遍了当地有特色的美食。大家都说,虽然采访辛苦,但看到这么质朴善良的人们,那点辛苦也就算不上什么了。

两次参加重走长征路的采访,让我对长征精神有了深深地认识和感悟。我们纪念红军长征的胜利,要纪念什么,红军的那些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纪念的目的又是什么?十年前的那次采访,我更多关注的是当地贫困的生活状况以及亟待发展的落后教育局面,因为十年前长征路上许多地区的经济状况还相当艰难,我们重走长征路的记者做得最多的采访报道就是把当地面临困境的经济和教育现状进行客观展示,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不要忘记长征路上的人们,给与他们帮助和支持,促进经济的发展,让当地贫困家庭的孩子有学上、有书读。十年后再走踏上长征路,我也在思索我们重走长征路的目的。

尽管长征沿路各地的经济与其他地区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但纵向来看,无论是经济还是教育,其现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虽然谈不上富足,但已经不再为温饱发愁,这些地区已经率先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孩子们也不再怕家里交不起学费没有书读而担心了,学校已经成为了当地最好的建筑,看到这些宽敞明亮的教室,我的心思漂回到了十年前在四川小金县内看到的一个情形,那是由一座山里的寺庙变成的学校,破破烂烂的土墙已经摇摇欲坠,由茅草搭成的屋顶显然不再起作用,学生说下雨时屋子里泥泞不堪,不下雨时就尘土飞扬,学生的桌子和凳子都是石头做成的,而这里气温经常是几度甚至零下,就是在这样四面透风的地方却有着二十几位孩子读书,他们的老师也只有一个。

在那里,我们记者们的心情都很沉重,那时我对长征精神的感悟就是要让孩子上好学。正如我采访当地的一位负责人时他说的一句话,“我们对长征精神的领悟就是无论如何要通过努力改变我们落后的经济面貌,让我们的孩子在像样的教室里读书”,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对长征精神真谛的领悟,这也让十年前初出茅庐的我感到了一种责任。

这次采访,我不再把主要目标放在呼吁上,而是更加关注人们对长征精神的认识和行动上,应该说,在赤水这片当年红军战斗过的红色土地上,许多当地的老百姓对红军精神都有着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当地政府为此也进行了许多努力。不过,我们在大街上进行的一次随机调查却让我们感到有些失落,竟然在我们调查的二十来个青少年中,有一半左右的不知道红军曾经经过赤水,四渡赤水之战就更是知之甚少了。看来,弘扬红军精神的宣传依然任重道远。

十年间,两次踏上长征的征程,我深深领略到了弘扬长征精神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将把传播长征精神作为自己的一项长期使命。

长征路的心得体会篇8

4月28日,公司组织去古田— 连城—长汀开展红色之旅,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路走来无论是从古田山到连城,还是长汀,这一个个历史的丰碑,篆刻下伟人们为了新中国奋斗的痕迹,仿佛把我的思绪拉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使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说是接受了一趟生动的党课教育。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深知此次红色之旅对于我们思想上的帮助非常巨大,于是我如同海绵吮吸水分一样吸取着这块神奇的土地所能带给我的启示。细细品来,这一路的参观考察学习,竟如同一次党性教育的心路历程,让我心潮澎湃,受益良多。

在出发前,虽然对革命老区的艰苦有一定的估计,却还是没有想到,我们的革命圣地龙岩,生活竟然还是如此的艰苦。我们的党十分关注老区人民的生活,国家的多项政策,不断的支持的老区的发展,一个个现代化的建筑正在建设,我想不会过多长时间,这里将是另一番景象。

通过两天的行程,我走了许多以前红军走的路,也参观了许多博物馆,第一次感到走路是那么的累!特别是在29号早上,伴随着一路的赞叹和惊呼声我们去爬松毛岭战役,我们走的好辛苦,就这样机械地走着,只能感觉到脚疼,肌肉的紧张。慢慢的,在不知不觉就走到山顶。当时我在想,红军前辈们当时哪有那么好的路可走,况且他们还要身负重物行走,我们才身负自己的水都觉得不好受,他们的那种艰苦我能想象得到吗?随着暮色渐渐来临,我们来到了长汀。迎接我们的是神往以久的地瓜饭。也不知是同志们太累了,还是这红军饭太香,用风卷残云来形容绝对是再恰当不过了。

至此,这次红色之旅可以说完满结束了。我们重温了革命历史,缅怀了死难先烈,让我们更加了解当时红军是多么的辛苦啊,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领悟了一种精神——革命精神。这种精神不但是革命胜利的根源,同样也是实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一个根源。如果每个团员干部都能发挥一点革命精神,那么我们的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真正成为党的好帮手和后备力量。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榜样8写心得体会优质8篇

2024年榜样8心得体会参考8篇

榜样8观后感心得体会8篇

榜样8写心得体会推荐8篇

2024榜样8观后感心得体会8篇

工程8大管理心得通用8篇

电工体会心得体会8篇

高铁体会心得体会8篇

创业体会心得体会最新8篇

党委书记心得体会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12008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