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和修辞技巧,文字是情感的载体,写作文是我们将情感转化为文字的方式之一,以下是360好工作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二月作文优秀8篇,供大家参考。
二月作文篇1
我国民间传说,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此后,地上的雨水会增多,民间就成这一天是春龙节。关于这个节日,民间有这样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东海龙王生了三个龙太子,就缺一个龙女。龙王很想再有个公主,以为那时候的人都觉得儿女双全才是幸福的事,东海龙王也不例外。
不久,东海龙王的心事被王母知道了,王母就给了龙母一颗仙丹吃。没过多久,龙母就再次怀孕了。到了第二年的二月初二,龙母分娩了,果然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儿。东海龙王这才兴高采烈起来。
小公主一天天长大了,每天东看着龙宫的五光十色,珠光宝气,她觉得厌倦极了,就渴望去人间寻求真正的幸福。当母亲的当然知道女儿的心思,龙母就劝公主说:乖女儿啊,咱们龙宫里生活如此幸福,无忧无虑,要什么有什么,你为什么想要去人间呢?可是公主已经下定决心去人间看看,龙母见女儿决心已定,知道即使挽留,女儿也不会留下的,值得悄悄把她送出龙宫,还给她佩带了一个锦囊。龙公主依依不舍的告别了母亲,离开东海,飞过了九十九条河,越过九十九座山,来到一座大山下,扶危济困,帮助了好多贫困的穷人。最后嫁给了一个人间的青年小伙子。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时龙宫却乱成了一锅粥,龙王知道女儿出走的事情后,非常恼怒,天天发脾气,搞得身边的人心惊胆战,他还不让龙母去看女儿。龙母没法出宫,有天天想念女儿,所以每到阴历二月初二那天,龙母就浮出海面,抬起头来朝着女儿离开的方向痛哭一场。龙母的哭声变成了雷声,留下的眼泪化作了春雨。
从此,每到农历二月初二这天,天上的雨水就特别多。
二月作文篇2
清晨,我被妈妈叫醒:“快起床了,外面下雨,要早点出发!”下雨了,我怎么没听到雨声?我脑海里闪现出冬天狂风暴雨的场面,不情愿地钻出被窝。“是不是特冷,要多穿些衣服吗?”“还好,你出来试试!”妈妈回答我。
我穿好毛衣,走到阳台,打开窗户,窗外飘着毛毛细雨,不仔细听,都听不到它的声音。沉下心来,才能听到雨打在窗前大树叶子上的沙沙的声响,仿佛是蚕宝宝正在贪食桑叶的声响。春雨随着微风淅淅沥沥地落下,如丝,如烟,如雾。透着这缕缕雨丝,眼前的世界如同一幅淡淡的写意画。扑面而来的风已经没有了冬天凛冽的感觉,虽然依然带着凉意,但不再刺骨,不再让人惧怕。深吸一口气,发现不再需要用体温与之抗衡,反而有一种清新的感觉,让人有那么一点欣喜地去接收和容纳。
我洗刷完毕,吃好早饭,踏上了去学校的路。走出楼道,发现雨已经停了,清冽的风把天空刷的干干净净的。许久不见这样清澈的蓝,清风拂过,云淡风清,清凉、清爽、清透,早春的早晨这个“清”字真是太合适了。路边的小树爆出了嫩绿的新芽,在清晨的微风中摇曳着身姿。沉睡一冬的小草也仿佛被这温柔的风轻轻吹醒了,它悄悄地探出了小脑袋,伸伸懒腰,抖落了身上晶莹的水珠,好奇地张望着世界。我忽然记起杜甫赞美春雨的名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是吗?在这润泽的土地下面,花草树木正用力舒展着它们的根须,为了那五彩缤纷的时刻,接受着早春的恩赐。
快走到学校的时候,太阳公公也出来上班了。我忽然发现学校门口河边的柳树已经悄悄地发了芽,正紧锣密鼓地编织新的绿衣裳。还有岸边那一团团、一簇簇的迎春花,也露出星星点点的鹅黄色花苞,虽然还未完成绽放,但已透出春的气息。
这如丝的雨,这拂面的风,这嫩芽青草,这报春的花苞,不正在告诉我们,早春二月,它带着希望,带着生机,已经悄悄来到我们身边。
我们怎么能辜负这美好的春光呢?你看校园里一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们已经在走廊里打扫卫生,运动场上校运动队队员们正在热火朝天地训练,走进教室,早到的同学已经开始早读
我打开书本,开始诵读:“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二月作文篇3
春天来了,一年一度的争花王大赛拉开了帷幕。以前,都是大花才能参赛,如今不一样了,小花也可以参赛了。
花儿们都穿上了美丽的舞裙,二月兰看见自己只有细细的茎,椭圆形小小的叶片,淡紫色的小花瓣也只有四、五片,浅黄色的花蕊娇嫩的藏在花瓣里。它们几乎失去了参赛的信心,忽然,一朵二月兰说:“姐妹们,如果我们簇拥在一起,不就壮观了吗?”听了它的话大家聚集在一起,果然显出了二月兰特有的美。那细细的茎不再是弱不经风了,给人的`感觉是柔软细腰,婀娜多姿。浅浅的绿汇集成碧色,让人赏心悦目。淡淡的紫色花瓣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也有了深意,变得醒目耀眼了。
“春季鲜花比美大赛,现在开始!” 主持人迎春花宣布到。第一个登场的是杜鹃花,她穿着时尚的大红短裙,活力四射,舞出了吉祥,舞出了生机。小草评委给她打了96分,紧接着是玉兰花、丁香花……轮到牡丹出场了,她是上一届的花王,身穿白色的舞裙,看起来是那么高雅大方。她翩翩起舞来到台上,小草评委团不由得眼前一亮,给她打了个98分。最后一位则是二月兰,迎春花说:“有请二月兰上场。”话音未落,二月兰群体跳着轻快的舞步来到台上,那幽幽的蓝,那梦幻般的紫,还有那轻歌曼舞,仿佛把人们带到了仙境。一位小草评委说“哇!真美啊!”最后二月兰以99.5分的好成绩当上了花王,可她们却羞的满脸通红说:“我们觉得还是牡丹当花王好。”牡丹和二月兰互相推让,最后牡丹对二月兰说:“让我当花王可以,但我要你们说出一个愿望。”二月兰吞吞吐吐的说:“就……就是把争……花……花王取消。”牡丹说“我宣布取消花王大赛”。
花儿们都笑了,她们会用自己的美丽装点每一个春天。
二月作文篇4
阳气回升地解冻,万家千户备耕筹。
炎黄尧舜齐效法,文武百官岂躇踌。
可叹今人弃传统,好的做法尽抛丢。
东西南北争钱去,老弱病残桑梓留。
哎呀呀,龙抬头,龙王见了也发愁!
注:二月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来源。又一说为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便将龙王打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龙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二月二,又传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称土地诞,为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等,因各地风俗的差异,各有特色。
二月作文篇5
是不是寒冬二月出生的孩子都那么冷漠,让人靠近就觉得寒冷。不是的,在我的眼里,你是那么温暖。让我不敢相信你是在大雪纷飞、冰冷刺骨的二月出生的孩子。
我还记得我和你认识的夏天,六月,我们相识了。你的天真把我感染了。你一句:“妈妈呀!”把不开心的我给逗笑了。
接着我们就是开始频繁的聊天,你会让人开怀大笑。你让人感染到你的快乐。
二月,那是离光芒最遥远的一个月。但是你像个小太阳,高高照耀着我。靠近你,我才觉得不会那么寒冷。二月有洁白的雪,所以你才那么和善,心如雪一般晶莹。
一直觉得你是个可爱的孩子,是个人见人爱的孩子。可是又觉得你有时候很脆弱。你可以为别人的一句话而难过好几天,你可以一个抄袭者花费那么多精力,温暖他,想要使她变好。
看到你个性签名上的:“亲爱的,快紧紧抓住我的手。我好害怕,我真的好爱你。”你或许不知道我看到这句话流泪了,我的心面对你就是这么软弱。让我可以如此相信一个女孩,安心的向她扑去。你这句话让我知道了你可以为一个根本可以去不理会的人掉眼泪。那时候我可以知道你有多难过,那时候我就不知所措的安慰你。你要相信,我会永远陪伴你。陪你走完全世界。
记得你在聊天的时候你会亲切的叫我:“糖儿,亲爱的。”
记得我感冒的时候,你责怪我这么让人这么担心。
豆丁。你十岁了呢,无限美好的儿童年华。生日快乐。
二月作文篇6
我们家乡的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可是很讲究的。
早上起床,奶奶就开始忙活着摊煎饼,煮玉米粒。这东西可有些讲究,我们的煎饼与山东煎饼完全是两回事。它的主要原料是小米,把小米在水里泡涨,然后拿到小巧的石磨上反复碾磨,就会流出乳白色的小米汁,摊煎饼前还要在小米汁里放上花椒、盐等调味品。摊煎饼用的是特制的煎饼鏊子,鏊子的形状很怪,其他地方的人大概从没见过。它的大概形状有点象古代将军的头盔,且能够四平八稳地立在火口。与头盔相异的地方是它的顶部,它的顶部有碗口大小,中间凸周边凹,似乎真有个脑袋顶着。摊煎饼的时候把米汁用勺子舀在鏊子顶上,然后扣上一个摸样更古怪的盖子,待个三五分钟,一个黄灿灿、香烹烹的小米煎饼就出鏊了,浇米汁前还可以现在鏊子上放点花生,浇了米汁可以再加点鸡蛋,这样口感更好。
吃煎饼总要喝点稀饭,这稀饭就是煮玉米粒。它所使用的玉米粒是把玉米蜕皮打小之后的袖珍玉米,颗粒充其量不过绿豆大小。熬的时候里边放有花生,红绿豆,柿子皮等辅料,成品有点类似八宝粥,甜腻润口,不过多了玉米一味。
在这天,玉米除了给人吃,还得拿去喂乌鸦。一般家里有小孩子的才会这样做。给孩子一碗煮熟的玉米粒,让他们插在房子附近的树枝、圪针上待乌鸦吃。这一做法的由头是乌鸦吃了谁的玉米谁就聪明,日后是能做状元的。不知道我考大学是不是小时侯贿赂了乌鸦的缘故。
中午大部分人家都吃饺子,我们这地方,饺子就是节日主食,凡过节,其必不能少。观晋东南一区,大多也是这一习俗。我想晋菜未能跽身中国八大菜系多少与这个传统有点关系吧。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作文篇7
又是一年二月二,李村要舞龙灯。二月二,是中国民间所说的“龙抬头”的日子。奶奶对我说:“天上主管风雨的龙在睡了一个大觉后,会在这一天醒来,人们会在这一天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今年风调雨顺。要是能拔下龙须摆在家里,那福气可就大喽!”
中午吃完饭,学校昆曲社团的胡老师把参加社团的我们叫到昆曲教室化妆换衣。大概化了两个多小时的妆以及衣服,终于好了。我们背上书包,陈老师叫上美术社团的同学,大家出发去李村。
到了李村,大家下了车,一股寒风袭来,感冒的我不禁打了个哆嗦。村民也许头回看小学生唱戏,分分从演正戏的大堂上赶来,看站在石灰地上的我们唱唱跳跳。
在这么冷的天穿那么薄的衣服(薄薄的一层纱),真的是对我们的折磨,每个人都冻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我们唱的是昆曲《游园》和《牡丹亭》。精致的戏服,娴熟的表演,吸引了众多村民和游客的目光,在他们眼中,我们俨然成了一个个小戏曲家,成为节目的一大亮点。
一表演完,我就飞快跑到姑婆加卸妆,为的是早点写完作业看龙灯。刚才完饭,我就让奶奶带我去看灯。走到大厅门口,草龙已经被替换成了两条小龙,一条黄龙,一条红龙。各位舞龙的村民娴熟地舞着龙,生动地体现了龙追龙追的可爱、天真与活泼。看完小龙,奶奶带我去看大龙。大龙是每家每户的一小节一小节灯接起来的,龙经过时,奶奶帮我拔了几根龙须,我数了数,有七根呢!
二月二,真开心!我们一定要将舞龙这种民间艺术传承下去!
二月作文篇8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在清徐普遍流传,被大家成为“不成节日的节日”。这是为什么呢?
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春分”之间。而在清徐,只和惊蛰有关。惊蛰过后,大地复苏,阳气上升。“二月二,龙抬头。”在山西民谚中便出现了这种说法。于是,在这一天,老百姓都习惯于在这一天理发,农村则是剃头,借以去掉昔日的晦气,迎接来年的希望!
俗话讲:“惊蛰过,百虫苏。”惊蛰过去,二月二便也过去了。于是,在二月二这一天,民间流传着许多驱毒活动:早上,人们起床时,忌说“起”字,恐怕一切毒虫也应声而起。清徐有的地方喜煮蔓菁汤,遍洒屋内墙缝、墙角,炕席底、床下,谓之“禁百虫”。也有的集合村民,抬着神像,到各家门首,向院内洒米汤,意喻将瘟疫禳而散之。人家门前则围以石灰。有的地区,画一个药葫芦,内装蛇、蝎、蜈蚣、蚰蜒、蜘蛛等五毒虫害,贴于墙壁谓之“辟百虫”。也有的用豆、麦面搓成灯捻形式,埋在土中,称之为“薰蚰蜒”。有的地方,家家拍簸箕,童谣有“二月二,拍簸箕,跳蚤、壁虱不敢上炕哩”。总之,各种各样的习俗,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人们经常说:“过了二月二,整个过年才算结束。”的确是,二月二,是寄托着人们美好愿望的节日!是辞旧迎新的节日!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