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我对书籍中的情感表达和情绪共鸣的深入思考和感悟,每次写读后感都是我们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机会,我们应该珍惜,以下是360好工作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红军长征的故事》读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红军长征的故事》读后感篇1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大家一定都知道吧?他们历经了千辛万苦才夺得了最后的胜利。同学们,还记得毛泽东爷爷曾经写过的一首诗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整整一年多的时间啊!漫长的征途,我们的红军战士又要经历何等的艰难困苦呢?
也许,我们只能从书中或电视上了解这些感人的事迹,但完全可以想像的到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的阶级友爱。在长征中,红军战士们饿得实在没有办法了,就把皮带皮鞋,草根树皮给煮了吃。长征路上,也发生过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只有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跟随队伍一起前进。小兰好不容易得到的一袋干粮,却在过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而不小心把干粮掉进河中被冲走了。为了不影响大家,她拨了一些野菜塞入了挎包,塞得鼓鼓的像似什么都没发生过……故事虽小,内涵却不小。一个只仅仅比我大两三岁的小女孩,我这时还只会在妈妈的怀抱中撒娇,没有的粮食的情况下可以伸出双手向别人要,而她却没有这样做,她不告诉任何人,宁愿自己吃苦。因为,在她的脑海中想的只有战士们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所有的困难。一个小兰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们伟大的红军整支队伍的品质了。
由小兰的故事我想到了自己,这学期我校要举行体育节,老师选中了我参加跑步比赛。想起了以前我参加跑步比赛,正巧那次还碰上英语朗读比赛,每天要比别人早半个小时上学,晚一小时回家,而且作业还很多。在困难面前我选择了退缩。千方百计地找借口和理由推脱逃避……现在想起来真的不应该啊。我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百般呵护下成长,有时候我真的难以想象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困苦,通过这次的阅读《红军长征的故事》,我明白了许多道理,红军的优秀品质——坚强、智慧、勇敢、自信、顽强、团结……一直深深地鼓舞着激励着我。我能所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顽强拼搏的精神并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具备的。而是需要经过持久的刻苦磨炼,才能逐步形成。我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证实自己——我能行!
二万五千里长征,它将成为人类历史上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铭记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我想,我们现在进行的也是新的长征吧!继续和发扬先烈们的长征精神,就能夺取新的胜利。
《红军长征的故事》读后感篇2
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幸福与美好,但是这一切的一切又是谁给予我们的呢?是英勇的红军战士,是伟大的共产党,他们用血肉之躯建起了一座新的长城。我们的中国,我们的民族,也是在这座长城上站起来的。多少岁月的沧桑,抹去不了战士们豪迈的话语和不屈的精神,那一个个动人的英雄故事,也不断启迪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经久不衰。
故事《丰碑》讲述的是,在长征途中,一位老军需处长,为了让战士们多穿一件棉衣,在茫茫雪山上只穿一件单衣,最后随雪飘去,永远合上眼的感人事迹。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心受到深深的撼动。在那残酷的战斗年代,环境恶劣,物资缺乏。作为老军需处长,他完全有机会自己先穿上温暖的棉衣。但是,他为了战士们不受冻,他想尽各种办法,把为数不多的棉衣全部发给了战士们,而自己却宁可挨冻,最后永远地走了。他舍身为人,时刻为他人着想,他把别人的安危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生命的结束,不代表精神的结束,生前的一点一滴都会被他人铭记。舍己为人,虽死犹生。
在过草地时,红军战士小兰为了保护伤员,把自己的一代麦粉丢了。小兰为了不让大家担心,把野菜放进了包里。几天后,她因营养不良而昏了过去,大家这才知道小兰的处境。于是大家纷纷伸出援手,把小兰的包中填满了麦粉。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一袋麦粉》。是啊,一袋麦粉的事儿有多大,但反映出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品格和情操。就是这区区一袋麦粉,展现了红军战士团结一心的品质。自己少吃一点就会多了一个人走出草地,奉献的一份份爱心也是团结力量的表现。
这两个故事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经历,每一次春秋游,妈妈都会为我准备美味可口的寿司——一圈圈的紫菜包裹着糯米与黄瓜、火腿、蛋皮、肉松,那口味真是棒极了!每次我都会带两大盒。可刚端上餐桌,无数的小手伸了过来,拿走了许多,我都只能吃到可怜的几个。虽然我很乐意与大家分享,但每次总觉得心中有点委屈。不过,当我读完这两个故事,我觉得,我的这些分享,相比较红军战士们做的,那真是微不足道呢!奉献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我应该高兴才对,怎么会感到委屈呢?当我想到这,红军战士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又一次高大起来,自己也浑身充满了力量。
长征是中国革命历经的磨难,红军精神是中国人品质的浓缩,他们是中国人的骄傲,中国人的自豪。刚强不屈,舍己为人,团结一心将永远传承、发扬,历久弥新。
铭记共产党,铭记红军战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红军战士的拼搏,哪里有我们幸福的生活。让我们不忘历史,向美好的未来,进发!
《红军长征的故事》读后感篇3
我看完《红军长征的故事》后,就想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首诗,想起那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在这么漫长的征途中,我们的红军战士经历了千千万万个艰难困苦,红军战士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一路上披荆、斩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这一伟大壮举。
在故事中,谭政委是一个坚强不屈,关心战友。为他人着想的人。他虽然重病在身,也不愿让战士为他挑担架,而让战士把他捆在马上不让他掉下来。他们不仅要进入草地行走,而且还要经过恐怖的沼泽地。从大局出发,他要求战士放弃他,可没有一人答应他,他这种无私的精神我们要向他学习。战士们有好吃的都让给他,医生们也冒着危险去给他采草药。在战友们的精心照顾下,谭政委终于康复了。
我读了以后,非常钦佩红军的顽强意志和不畏艰险的精神。想想红军,现在我能做的只有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争取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好学生。
《红军长征的故事》读后感篇4
我读了一本书,名叫《红军长征的故事》。
其中有一个故事写到,谭友林在进入草地时得了伤寒,病得十分严重。同志们给他做了东西吃,他一丁点也咽不下去,只能天天喝水。谭友林的右臂上本来就有伤,这样一来病情没有好转反而更严重了,伤口每天都能挤出半杯脓血。草地的气候变化无常,难以猜测,一天中午,突然下起了暴雨,谭友林因为发烧,他贪图凉爽没有及时披上牛皮做的遮雨斗篷,这一场雨加重了病情,差一点夺去了他的生命。等雨一停,他刚下马就昏到在帐篷前。等他醒来,发现大家都因为担心他,劝他坐担架。可谭友林拒绝了战士们的提议,他怕因为自己连累了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继续在草地里前进。到后来,经过杨医生的精心治疗,还有同志们的关心和爱护,他的身体才慢慢好了起来。
读完这个故事,想想我自己,和谭友林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呀!记得在我六岁的时候,有一次生病发高烧,体温有41度,每天在医院挂盐水的时候,我总是哭哭啼啼的,没有像谭友林那样坚强,忍着病痛继续长征,我和他们比,实在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太渺小了。他们是真正的革命战士,我们应该多读书,了解革命烈士们的故事,了解他们的生活,去回顾他们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的艰苦生活,激励自己在幸福的新时代,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红军长征的故事》读后感篇5
今天读了《红军长征的故事》一篇故事后我很感动:这个故事说的是在长征中,中国工农红军纵横十几个省,不仅在斩关夺隘、抢险飞渡,与敌人进行激烈的战斗的同时,还要做好少数民族的工作,努力取得他们对红军的支持,《红军长征的故事》读后感(肖永卓)。红军在长征中有90%的`路程行进在少数民族地区,先后经过了苗、瑶、侗、壮、水、布依、纳西、彝、藏、羌、东乡等少数民族杂居或聚居地区。在红军到达这些地方之前,反动派就对红军进行造谣污蔑,并和当地反动的封建地主勾结,强迫当地群众烧粮、烧房,胁迫群众上山躲藏,不准给红军带路当通司(翻译),企图置红军于绝境。在这些困难面前,红军不气馁、努力克服困难。在每经过一个少数民族地区都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宁可自己挨饿,也不动少数民族群众的一粒粮食;宁可在外受冻,也不擅自进老乡家门,读后感《《红军长征的故事》读后感(肖永卓)》。通过广大红军的努力宣传,一些受蒙蔽的少数民族群众渐渐认识了红军,他们不仅热情款待红军,还从方方面面帮助红军,在短暂的时间里,留下了一个个令人难忘、感人至深的故事。读了这篇文章后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使遇到了困难也不能在困难面前低头,努力把事情做好,只要付出了努力,不过事情成功与否都没有遗憾。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