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好工作网 >心得体会

箫的教案及反思模板5篇

教案在撰写的时候,你们务必要考虑与时俱进,为了写出优秀的教案,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教学目标,360好工作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箫的教案及反思模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箫的教案及反思模板5篇

箫的教案及反思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交通规则的认识,引导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知道不乱穿马路,增强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2、增强幼儿与同伴合作的游戏的意识,体验游戏的快乐。

3、增强安全意识,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险的地方玩耍。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录音机、音乐磁带《过马路要看看灯》

2、红绿灯指示牌,布置有人行道和横道线等的马路背景。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手拉手"歌舞入座,培养幼儿欢快有表情地进行。

二、欣赏歌曲《过马路要看看灯》并熟悉歌曲内容。

1、老师弹奏乐曲一遍,让幼儿熟悉并感受乐曲。

2、老师自弹自唱一遍,让幼儿说说歌曲的内容,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及歌曲。

3、鼓励幼儿说说并动态表现歌曲的内容。

4、幼儿跟着老师唱一遍。

三、组织游戏

1、出示红绿灯的牌子,让幼儿说说它们的用处等。

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3、教师和能力强的幼儿示范游戏

4、在老师的引导下,使幼儿形象性地进行游戏,从中让幼儿知道要遵守交通规则。

四、鼓励幼儿自由结伴游戏。

箫的教案及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样子、危害和传播途径。

2.掌握预防冠状病毒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感受病毒传播的强大力度,激发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冠状病毒等图片、金粉、喷壶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引出冠状病毒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假期时人们的变化。

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假期都是怎么过的,有没有经常出玩耍呢?(幼:没有)是呆在家里的时间多一点,还是出去玩的时间多呢?(幼:呆在家里的时间更多一点)

师:你出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我们周围的人们有什么变化呢?(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图片来提醒幼儿)

师总结:小朋友们发现,人们出去的时候都带上了五颜六色口罩;进入超市的时候有穿着白色衣服,戴着眼睛的阿姨量体温;公园里出来玩的小朋友也少了……

2.引导幼儿思考: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为什么不能经常出门玩耍,为什么出去了还要戴口罩,量体温;引出冠状病毒。

师:这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一群坏家伙。这群坏家伙来自一个叫病毒的大家庭,有时候小朋友们身体不舒服,有可能是病毒和它的同伴在我们的体内里捣乱。(教师可出示病毒图片)

3.教师出示冠状病毒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冠状病毒。

师:(1)这次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病毒就是它们。你们看它们有几只手?(幼:两只)它们手里拿的是什么啊?(幼:皇冠)它们有几只脚呢?(幼:八只)

(2)这些病毒竟然有八只脚,小朋友们觉得这些病毒的脚像什么呢?(幼:像花瓣)

(3)大人们把这花瓣叫花冠,所以这些病毒就叫长得像花冠的病毒――冠状病毒。

二、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危害和传播途径,掌握预防的方法

1.教师讲述冠状病毒的危害。

师:冠状病毒是一群坏家伙,它们会悄悄溜进不注意卫生的小朋友的身体里,让小朋友咳嗽、发烧,感觉到不舒服,然后……这个小朋友就生病了。

2.通过游戏,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游戏1:喷嚏雨

玩法:

(1)师:有时,病毒也会藏在小朋友们的口水里,我们打喷嚏或咳嗽时,嘴巴里的口水就会喷出来。

(2)教师面对幼儿,用喷壶模仿打喷嚏或咳嗽时的状态(注意避免唾沫飞出,仅仅口腔送气即可)。感受到水雾喷洒的小朋友就中招了。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避免别人打喷嚏或咳嗽的口水落我们的身上?打喷嚏或咳嗽的人应该怎么做?

师总结:我们在出门时带上口罩(教师可示范讲解口罩的正确带法),这样喷嚏或咳嗽时喷出的口水就会落到口罩上,就不会落在我们的皮肤上了;而我们在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卫生纸捂住自己的鼻子和嘴巴,用完的卫生纸要丢入垃圾桶。

游戏2:病毒传传看

玩法:

(1)教师将金粉涂在小朋友a的手上(要多涂一点,效果更直观),揉搓一下,然后让这位小朋友摸摸自己的小椅子,再摸摸小桌子。

师:小朋友a身上的病毒被带到的哪里?(幼:桌子和椅子上)

(2)请小朋友b将小朋友a摸过的位置再摸一遍。

师:现在病毒被带到的哪里?(幼:小朋友b的手上)

(3)让小朋友b与小朋友c握握手。

师:这次病毒去了哪里?(幼:小朋友c的手上)

(4)让小朋友c摸摸自己的脸蛋和鼻子。

师:现在,哪里又产生病毒了?(幼:小朋友c的脸蛋和鼻子上)

(5)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这些情况如何避免。

师总结:病毒的传播能力真是太厉害了,所以小朋友们要勤洗手。饭前便后,打喷嚏或咳嗽后,都要洗,还要按照正确的洗手步骤,用香皂或洗手液好好搓一搓,把病毒都洗掉。

三、通过判断做法的方式,加深印象

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判断哪个小朋友的做法正确,哪个是错误的。

师总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病毒的威力,真是太强大了,如果我们不注意个人卫生。这群坏家伙很可能悄悄溜进我们的身体里,使小朋友们生病呢。所以啊,我们出门时要戴口罩;如果想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卫生纸捂住口鼻,然后将卫生纸扔进垃圾桶;还要经常按照正确的步骤,用香皂或洗手液把我们的小手洗干净,这样,病毒大军就不会轻易找上门啦~

活动延伸

1.开展美术活动《画一画我们这次的冠状病毒》。

2.开展科学活动《认识口罩》。

3.开展语言活动《洗手歌》。

4.日常练习:如厕时提醒并监督幼儿按照正确步骤洗手。

箫的教案及反思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知道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让幼儿知道不走斑马线的危险性。

3、让幼儿学会念儿歌,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红绿灯、斑马线;

2、儿歌《交通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主题。

“小朋友们知道怎样过马路吗?过马路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幼儿讨论)

二、出示图片,提高幼儿兴趣。

“我们中一班小朋友太乖了,老师让你们看些图片,想不想看?小朋友们把小眼睛闭上,老师把小图片请出来,3,2,1,好了,睁开小眼睛。”

“这是什么呀?(红绿灯)小朋友们见过吗?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上街的时候有没有见过?”(幼儿讨论)

三、引导幼儿认识红绿灯。

“中一班小朋友真棒,老师来告诉小朋友,这个是红绿灯,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上街时候可以看一看,马路上的十字路口就有了。”

四、引导幼儿讨论。

“我们中一班小朋友那么聪明,那么,你们知道要怎样看红绿灯吗?”(幼儿讨论)

五、讲解怎样安全过马路

“小朋友说街上车多不多?危不危险?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知道怎样看红绿灯是不是。那小朋友们要张开小嘴巴跟老师学了好不好。”

“红灯停(出示图片红灯),绿灯行(出示图片绿灯)。”(反复教幼儿三遍)

六、引导幼儿认识斑马线。

“小朋友们看,这又是什么呀?你们有没有见过”(同上,介绍红绿灯时一样)

“小朋友们张开小嘴巴跟老师念,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七、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今天中一班小朋友表现太棒了,老师来教你们一首儿歌好不好?每个小朋友都要张开小嘴巴跟老师读了,老师来一下,看哪个小朋友的声音最好听,等一下我们就送小星星给它。”

八、带幼儿读儿歌(引导幼儿读第一遍,鼓励幼儿读第二遍,表扬幼儿读得棒,提到幼儿兴趣,读第三遍。)

【活动延伸】

“小朋友跟爸爸妈妈上街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呀?”

(做公车时先下后上,上街时要拉好爸爸妈妈的手,不能攀爬街上的护栏等等)

请小朋友跟图片红绿灯说再见,活动结束。

附安全儿歌

交通灯,会说话

黄灯说,请注意

红灯说,快停下

绿灯说,请走吧

牢记他们说的话

按照红黄绿行动

做个文明好娃娃

箫的教案及反思篇4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都看到了,这些蔬菜的大小、形状、颜色各不相同,我们看看书本上是怎么写的。读一读,想一想,儿歌告诉我们什么?找一找,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读的时候要求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学生自学儿歌)

师:下面就请你们在小组内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小组交流。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讨论着)

师:谁来说说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黄瓜的外皮是绿色的。

生2:我知道豆角的颜色是青青的,样子细细长长的。

生3:我知道了辣椒的样子有一端是尖尖的。

生4:我读懂了茄子高高打灯笼。就是茄子结在枝上,就像灯笼高高挂着一样,整个向下垂。

师:你真棒。(出示挂图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大家看茄子结在哪里呢?它挂在枝上的样子像不像灯笼?

生:我读懂了萝卜地下捉迷藏。就是说萝卜长在地里,我们只能看到它的叶子,看不到萝卜,好像故意躲起来跟我们玩捉迷藏。

师:可以看出,昨天到学校劳动基地里去,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课前老师带学生参观学校劳动基地里的蔬菜,其中就有萝卜)

生:有。我还看到很多萝卜露出头来。有的是白色的,有的是红色的,还有的是紫色的。我觉得很奇怪,萝卜怎么有紫色的呢?就问管理菜园的伯伯,他告诉我这种叫胡萝卜。

师:同学们懂得真不少。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生:南瓜越老皮越黄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谁来解决?

生:我知道。就是南瓜刚长出来的时候是绿色的,慢慢地长、慢慢地变,到了成熟就成了黄色。就像芒果一样,刚开始是绿色的,到成熟了就成黄色的。

师:说得好,还能用我们经常看到的水果来说明。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我从图片上和书本上看到的南瓜都是黄色,样子是圆圆的。可我昨天和我妈妈到菜市场,看到的南瓜全部是青色的,样子都是长长的,和今天我们放在桌子上的一样,怎么也找不到黄色圆圆的南瓜。

生:我知道。昨天我去买南瓜时也一直找不到我想要的那种。后来妈妈告诉我黄色圆圆的南瓜一般在夏天才有。这种椭圆形、青青的南瓜是新品种,南瓜还有一种样子像电话,大家都叫电话瓜。

?评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课例从课前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学校劳动基地里的蔬菜,让家长带孩子走访菜市场,与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初步了解和感知蔬菜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汇报读书情况的环节,进行课程资源调查情况交流,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也是本课例的特点之一。学习儿歌时,教师采用了自学交流质疑学生释疑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学会了阅读方法,并通过质疑解难,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箫的教案及反思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认识圆的基础上,通过做做、玩玩,让幼儿知道圆形的物体会滚动。

2.知道用轮子能省力。

3.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室外:

(1)装有圆形轮胎的小三轮车、四轮车、小推车;

(2)装有除圆形以外的各种形状轮胎的小三轮车、四轮车、小推车。

2.室内:各种形状的小积木,幼儿人手一套;装有书籍的箱子一只,圆形的轮子两个,小推车一辆,大积木一块,每组一只盒子(装有橡皮泥、硬卡纸、彩色纸、剪刀、牙签、胶水、蜡笔)。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尝试:滚动圆形和其他形状构成的物体

在室外供给幼儿装有圆形轮胎的小三轮车、四轮车、小推车以及装着除圆形以外的各种形状轮胎的小三轮车、四轮车、小推车。教师:“这里有许多车子,我们一起来玩一玩、想一想,哪些车子的轮子会滚动?”

二、第二次尝试:圆形的东西会滚动

1.在室内供给每位幼儿各种形状的积木玩。

①你们的桌子上有什么形状的积木?

②请你推动各种积木,你发现了什么?

③为什么圆形的积木轻轻一推会滚,而梯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的积木不会滚动呢?

小结:圆形的东西会滚动,因为它没有角。

2.圆形轮子会滚动。

师:“人是很聪明的,人们利用圆形的东西会滚动的道理,制造出许多圆形东西,你们见过吗?”

出示圆形轮子问:

①“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圆形)

②“轻轻推它会怎样?”(会滚动)

三、了解轮子的功用(第一次尝试:利用圆形轮做事,又快又省力)

1.请两名幼儿把一箱书从a处搬到b处,问:“你们搬得动吗?”(搬不动)

2.教师在箱子下,放置了4只万向轮,再请两名幼儿推动。问:“现在能搬动吗?为什么?”

3.请两名幼儿分别将两堆大积木从a处运到b处,一名幼儿用小推车搬,另一名幼儿用手搬,看一看,谁运得又快又省力?

师小结:使用轮子做事,又快又省力。

4.了解轮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师问:“除了这些轮子外,你们在幼儿园和家里还看到过哪些地方有轮子?”(幼儿自由回答:汽车、飞机、火车有轮子,挂窗帘的轨道有滑轮,升国旗的旗杆上有滑轮,沙发下也有轮子等等)

四、幼儿自己动手制作轮子

1.教师向幼儿介绍手工盘里材料,请幼儿给汽车的车厢制作轮子(教师事先给幼儿每人准备一只盒子做车厢,并先在车厢下部打好穿牙签的洞),幼儿把两根牙签穿入洞内。

2.让幼儿利用硬纸、橡皮泥等材料做成轮子装在牙签上,即成一辆汽车,然后,拿着自制的小车到室外玩。

活动反思

幼儿对实验活动的兴趣比想像中要旺盛,有不足之处,就是关于“滚动”这一个词,应该给予简单的解释:圆形的东西能滚动。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班的健康教案模板5篇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教案模板5篇

学生调查报告模板及范文5篇

读书分享及读书心得模板6篇

鲁迅的书及心得体会模板8篇

安全及教育心得体会模板7篇

安全培训体会及心得体会模板7篇

销售36及心得体会模板6篇

个人工作报告及总结模板7篇

企业参观体会及心得体会模板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4350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