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好工作网 >报告范文

95后职场调查报告优质7篇

作为经济政策的制定依据,我们需要认真进行调查活动,同时写好调查报告,为了详细记录下调查中的细节,我们需要认真写调查报告,以下是360好工作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95后职场调查报告优质7篇,供大家参考。

95后职场调查报告优质7篇

95后职场调查报告篇1

浙江大学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向今日早报独家发布《浙江大学xx届毕业生择业规律、起薪状况与职业适应调查报告》,这是该校首次大规模地对毕业生开展的跟踪调查。

据悉,该报告调查对象为该校已落实工作的9000名xx届毕业生,其中包括本科和硕博毕业生。调查从20xx年1月开始,采用无记名问卷填写形式,通过邮寄的方式发放和回收,实际有效问卷1560份。

调查耗时长达半年,主要涉及毕业生就业起薪、择业规律、职业适应能力三方面内容。经过数据分析,报告总结出8项基本结论,勾勒出大学生初入职场状况。

学历越高,起薪也越高

毕业后,第一份工作起薪凭借什么来定位呢?

这份针对浙江大学xx届毕业生的调查结论显示,学历对起薪有较大影响,学历越高,起薪也越高。另外,性别、地域、行业、单位性质和工作岗位类型都是影响毕业生起薪的重要因素。

不同专业,起薪差距相当大。调查数据显示,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毕业研究生,计算机学院起薪都最高,分别达3716元和6158元,起薪最低的分别是教育学院本科毕业生xx元、环资学院毕业研究生2175元。可见不同行业、不同学历带来的起薪差距也比较显着。目前而言,it行业的.毕业生起薪6158元高居榜首,且遥遥领先。

从性别上看,男性与女性起薪差别不大。本科毕业生男女起薪差距为520元,毕业研究生男女起薪差距为826元。在事业单位或者当公务员,男女工作收入差不多。但如果是在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就业,起薪差别会比较大。

受调查者中,本科毕业生平均起薪为2732元,毕业研究生中,硕士生为3721元,博士生为3765元。本科毕业生与毕业研究生相差1000元左右。但是,通过数据也发现,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差距不是很明显。

针对这种现象,浙江大学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金海燕分析认为,本科生阶段学生接受的一般都是通识教育,或者说是素质教育,针对社会上的产业或行业知识所学不多,入职后上手较慢,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训,因此相应的薪酬会低一些。

“硕士研究生对一个行业算是已经入门了,而且去企业的多,薪酬比较高是可以理解的。博士研究生目前看来薪水不是很高,但可以预期的是,它今后的增长曲线会更陡。”

金海燕说,博士毕业生起薪不是很高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毕业后进高校、研究单位工作的比例最大,这些单位起薪一般都不如企业高,但随着资历加深,博士的科研提成等收入进来后,其薪酬优势会逐渐体现出来。

期望与实际薪酬差最高达1393元

求职前,你对月薪的期望值是多少?调查表明,大学生对薪酬期望还是偏高的。

记者从报告中发现,不同专业背景的毕业生,月薪期望值参差不齐。以本科毕业生为例,浙江大学材化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的薪酬期望值较高,均值在4300元左右。信息学院、电气学院和外语学院次之;理学院和人文学院最低,均值在2900元以下。

月薪期望值与实际月薪(不包括年终奖)之间,材化学院、外语学院和教育学院的毕业生差距最大,期望值高于实际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材化学院的毕业生以1393元差值位居第一;理学院、信息学院、人文学院的毕业生较实际,月薪期望值和实际值之间差距在500元以下。

期望越高,往往失望越大。金海燕告诉记者,有的学生在未出校门前,常常会把自己定位得很高。“主要是他们还不是很了解整个行业行情,或者高估自己的社会价值。”期望与实际薪酬差过高,会直接影响到对工作的满意度,甚至发展为跳槽的动因。

95后职场调查报告篇2

某网7月26日电 据南美侨报网报道,巴西对1731名受访者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在工作中遭受歧视和偏见仍然是巴西人的困扰之一。

据巴西《圣保罗州报》24日报道,调查显示,半数巴西人称遭受过职场歧视,或者每天都在工作中经受某种偏见,比如由于职位等级低或者性格内向等原因。

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劳动法协调员若泽?卡洛斯?沃勒(josécarlos wahle)表示,保证工作环境的无歧视性是非常重要的。“许多企业都致力于遵守市场竞争规则、不牵涉到贪腐案中,但同时也应该注意自己员工的行为。”他说。

调查还显示,54%的企业没有职场歧视的投诉渠道。尽管如此,沃勒表示巴西的企业环境正在经历一个过渡时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职场歧视、偏见和骚扰等。

“情况正在发生改变,已经有企业有完整的调查和惩处职场歧视的机制,但还没有广泛应用,这种现状必须改变。”沃勒说。

他还强调,如果遭受歧视和偏见的员工没有得到公司的帮助,可以申请离职并要求公司支付遣散费和赔偿费。“如果员工可以证明发生了什么,完全有权利要求公司赔偿。此外,歧视同事的员工也应该受到警告、停职甚至解雇,企业负责人也应该因为纵容歧视而受到惩戒。”沃勒说。

上面内容就是一秘为您整理出来的5篇《职场调查报告》,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一秘的价值所在。

95后职场调查报告篇3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了,职场女性的话题也再次受到关注。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经济领域,以知识、创新、体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全新经济模式给予了女性越来越大的表演舞台。

诚然,也使得当今的职场女性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是在女性就业率高达73%的中国。在家庭中她们是妻子、是母亲,相夫教子是义务;在企业里她们是职员是领导,尽心尽职是责任,同时还需要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

20xx年,全面放开二胎,承担生育责任让女性在职场上进退维谷,而事实上,女性还面临着职业发展过程中的能力被认可、升迁阻碍等问题,更有职业黄金期工作和家庭平衡的两难。

总结下来这就是当前女性在职场中备受偏见的现状:

1、大龄女青年不受待见

2、女性工资低于男性

3、因怀孕而影响晋升

4、女性年龄上处于劣势

5、女性刻板印象,难以改变

6、社会舆论容易将某位女性的错误都上升为群体缺陷

下面我们来结合大数据来看看,调查报告指出超八成女性认为在就业中存在性别歧视,其中,超两成女性认为在就业中性别歧视严重。此外,7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直属领导为男性,只有28%的受访者表示领导为女性。

在就业中,性别歧视普遍么?——超八成女性认为存在歧视

根据调查显示,女性群体对于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感知更为强烈。22%的女性认为就业中性别歧视现象严重,比男性高出近8%。而27%的男性则认为就业中几乎不存在性别歧视的现象,比女性高出9%。

高学历女性会遭歧视么?——超四成具硕士学历女性感受到严重歧视

在就业过程中,高学历女性会被歧视么?上述调查指出,从学历角度看,女性学历越高,感受到的就业性别歧视越明显。

调查显示,在拥有高中或大专或本科学历的女性群体中,认为在就业中存在严重性别歧视的比例分别为12%、18%、28%,但在拥有硕士学历的女性群体中,有高达43%的女性认为就业中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值得注意的是,在拥有硕士学历的女性群体中,超九成女性认为在就业中存在一般甚至严重的性别歧视。

此外,调查也显示,拥有高中、大专、本科、硕士学历的男性群体中,认为在就业中存在严重性别歧视的比例分别为14%、13%、14%、18%。

升职会受性别因素影响么?——超八成女性认为在晋升中存歧视

在职场发展中,女性遭受到的性别歧视同样让人担忧,特别是女性在面临晋升领导岗位的问题上,性别歧视的问题尤为凸显。数据显示,有25%的女性认为当前的晋升状况存在着严重的性别歧视,而男性的这一比例仅为18%。此外,还有26%的男性认为晋升中不存在性别歧视现象,高出女性7%。可见,女性感受到晋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比过去更为严重了。

职场女性晋升难么?——超四成女性到目前为止尚未升过职

该报告还对个体职业生涯中第一次晋升使用的时间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59%的男性在两年内完成个人职业生涯的首次晋升,女性这一比例则为49%,低于男性10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尚有44%的女性表示截至目前自己从未获得过升职,而面对这一状况的男性比例仅为31%,比女性低出了13个百分点。

相较20xx年我们的调查数据,20xx年的职场性别歧视现象仍不容乐观,从实际情况看,这一现象在短期内仍很难消除。就业和晋升过程中的性别歧视,是女性在职场中最易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在婚育阶段的女性 ,深受其困扰。

女领导多么?——女性领导占比不到三成

当前,在职场中,女性领导越来越多,不过,相比众多男性领导,她们还只是少数。上述调查也发现,7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直属领导为男性,只有28%表示领导为女性。对此,调查指出,这表明,目前领导层中性别分布严重失衡,男性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那么,男性领导为何多于女性领导呢?对此,调查分析,基于同男性天然的生理差别和受深厚的男权社会意识的影响,女性在迈向领导岗位的路途上,总是会面临比男性更多的障碍和困境。

从特质上看,男性领导更多的表现出刚毅果断,而女性领导则更容易展现自己包容理解的一面。不过人们在做出决定时,产生影响的因素不仅仅是性别,他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经验等也在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当尽量以中立客观的态度对待女性领导,不能一概而论。当然,不可否认,性别也确实是凸显女性领导价值和优势的部分原因,人们期待女性领导通过其特有的柔性特质,为团队/集体带来更为包容、和谐的氛围。

相较于20xx年的评判标准,20xx年社会对成功女性的特征有了新的看法,我们希望这些成功的女性能将自身的成功经验分享,去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和正能量影响更多的群体。

95后职场调查报告篇4

一项调查显示,近六成人对领导和同事信任感一般。

智联招聘日前发布“职场谎言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八成白领曾说过职场谎言,更有两成受访者认为职场上难找到可靠的人。

据悉,该调查为期两周,共有6000多名京、沪、穗、深等城市的职场白领参与。

虽然有一半受访者不赞成职场谎言,但仍有八成人承认自己曾迫于职场规则说谎。

“公司要表彰先进,我也跟风投票,其实对候选人根本不了解。”在广州某房产公司任职的黄先生说,职场谎言是一把保护伞,利己不损人,说也无妨。“你不投票,或提出否决候选人?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调查中,有四成受访者赞同黄先生观点,认为职场身不由己,有不得不说的谎言。

数据显示,仅三成白领在职场中“更愿意听真话”,而近五成人表示要不要讲“真话”,要“视情况而定”。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查中,有近六成职场人对现在的领导和同事信任感一般,近两成人对领导和同事信任感较差,认为职场难找“贴心人”,断定职场不会有“真正的朋友”。尽管如此,仍有三成受访者渴望获得职场友情。

95后职场调查报告篇5

20xx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承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的子课题“社会转型期不同职业群体主要社会应激源与心理健康研究”,其主要目的是发现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人的压力状况。20xx年8月份,课题组赶赴某国营大型矿业集团公司,对井下工人、社区人员、下岗员工、一般职员、教师、医生、高层领导、中层领导等十余种不同职业人群进行了46场座谈会和大量个别访谈后,获得参与者反馈调查问卷1408份,累计8545种压力。经过对数据统计处理,结合访谈和测评的内容,课题组最终将这8000余项压力总结归纳为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10个方面89种引起压力的事件,涉及社会环境、工作压力、个人成就、经济收入、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家庭、住房、子女和个人生活。20xx年开始,这10种因素89项压力源在全国不同省市继续进行检验。4年时间,调查人群已经涉及企业员工、医疗卫生人员、教育工作者、农民、公务员等十几个职业群体共7999人。

蓝领和白领:经济压力并不总是第一位的

在各类工人九类压力源排序中,矿工把职业发展排在首位,然后是住房问题、工作特征。国企职工的排列是工作特征、社会环境和职业发展,而住房问题排在三甲之后。火车司机则将社会环境排列第一,然后是工作特征和职业发展。

如果将工人、农民、农民工简单归类为蓝领,将教师、医生、机关工作者等归为白领,则可以看到白领和蓝领人群对压力源的排序是不同的。教师跟工人的排序正好颠倒过来,他们认为教学条件是最为主要的压力源。现在的老师多少都有倦怠感,觉得从事这个职业非常辛苦,没有什么前景,整天重复同样的工作,没有创造性。学生也越来越不好带,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谈恋爱了,中学生则更不得了,老师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正面教育也无法沟通。老师的倦怠感非常严重。许多老师本身又是孩子家长,他们带着情绪回到家里面对自己孩子时,情绪表达有时会非常负面,所以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也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蓝领工人则把经济收入放在压力源的首位,第二、第三位的压力源则是社会环境安全感缺乏和住房条件较差等。一个国营企业就像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小社会,在岗职工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对压力源的排序基本相同,仔细分析后还可以看到,下岗待业人员和劳动教养人员的压力源排序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他们大多将经济压力放在第一位。这也就是说,有工作岗位和没有工作岗位的人,在感受生活、认识生活时是不一样的。

有位国营企业工人,收入倒算稳定,但妻子下岗以后,家庭就变得困难,孩子正在上大学,每年学费和每月花费,都让这位硬汉子一筹莫展,妻子因为经常生病下岗,家庭的压力就更大,虽然妻子看病有医保,但自己的支出日积月累也是不小数字,近两年身体状况还在每况愈下。眼看儿子将要毕业,同班同学都有了着落,而自己的孩子还在吊着,一般的工作孩子不愿去,好工作自己又没门路。在一次心理健康讲座的讨论中,这位硬汉子流下一腔热泪。自己既没有学历,也没有职称,能有个稳定工作也就罢了,但自己年龄越来越大,孩子又顶不上,实在让人心焦。他说,目前最大压力就是经济压力。

农民和农民工:更需要平等和基本安全感

对照城市居民和农民、农民工对压力源的排序,可以看到两种排序完全不存在一致性。虽然城市社区居民中包括有下岗职工、残疾人员、退休职工等所谓城市弱势群体,但城市里的弱势群体跟出生在农村、生活在农村,或者到城里打工的农民相比较,所面对的生活压力还是不同的。对社区的居民来讲,他们更多地关注自己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可能还有一点精神上的追求,需要有多一点点的个人发展空间。而对于农民工来说,他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远离了自己所熟悉的环境,整天感受到他人的白眼和歧视,内心的人际压力和内部冲突非常强烈。他们更需要人与人的平等和基本的安全感。

农民则更多地把与当地村干部的关系和冲突排在压力源的首位。虽然土地承包了,但是各种各样的收费、集资摊派等等,都由乡村干部直接向农民收取,如果乡村干部自己假公济私、只唯上不唯下、不与农民谋福利,那么农民与他们之间的冲突就会相当强烈。

有位来自西部农村的女士,因为不满足于当地的穷苦生活,初中毕业后来到北京打工,认识了一位餐馆老板,尽管年龄大她20岁,但是老板的热情和真诚,却让这位农民女工备感亲切,感受到了家庭般温暖,不顾家人反对,就与这位离异的老板结了婚。生活十年之后,女工依然像以前一样勤劳,承担了许多家务和餐馆业务,由于老板的管理方式老套,逐渐不得不把餐馆让位于老板娘来打理。老板退居二线后,老板娘大展宏图。但不久以后,因为公司业务拓展,老板娘与老板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情分越来越薄。有很多男性向老板娘抛出橄榄枝,但她却始终不敢越雷池一步。老板这边也逐渐担心起来,变得多心。老板娘白天应酬业务,晚上还得细心应付丈夫。老板娘虽然心中感恩,却也滋味复杂,长期以往,情绪压抑,渐感郁闷。农民要融入这个城市需要付出很多代价,城乡差异和年龄差异让这位女士伤透了脑筋。

学生群体:学业压力始终是第一位

中学生的应激事件压力源分为三类,第一类压力源的排序为学习压力、异性交往、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其中学习压力位于首位,第二位是异性交往的压力,特别是在中学里,异性交往是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压力源。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社会上一些具有普遍性的生活事件,如贫富差距、官员腐败事件等,也都被中学生认为是影响他们行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压力源。在北京一所很好的中学,有很多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非常好,他们的钱包里平常就带有上千元,买东西和吃东西都很随便。这当然对于那些经济状况并不富裕的老百姓家的孩子会产生很大影响。

从年级角度看,中学所有六个年级的学生,始终都将学习压力源放于第一位,而异性交往压力到初三时开始变得明显起来,成为第三四位的压力源,到了高中年级时,已经处于第二三位的重要压力源了。

有一位初二女生,因为睡眠障碍和注意力不集中来寻求帮助。她说上初中以后,突出印象就是作业特别多。用她的话说,同学之间根本没有时间聊天,自己住校,和父母平常交流少,周末回到家,怕惹父母不高兴,净挑好人好事向父母汇报,长此以往,父母实际上对孩子根本不知情。五一长假时,父母心疼孩子,想带孩子出去散散心,只能硬着头皮帮孩子做一天作业,才给孩子换个喘息的机会。在校期间,孩子觉得实在苦闷,想对宿舍好友谈谈心事,但由于她成绩很好,好像她把老师同学热情的目光都吸引过去了,室友都对她敬而远之。没办法只能和男孩交朋友,慢慢对班长男生有了好感,本来就招人嫉妒,这又惹了风波,老师也对她改了看法,因此常常神情紧张。其根本因素还在于学习压力太大,因为老师家长无形的加压,形成一种紧张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孩子们自然要寻找情感释放,男女由好感发展至恋情也就成了必然。但由于年龄、时机都不成熟,不免会有顾虑担心,后来就形成了复杂冲突的心灵困境,让孩子们无所适从。当然这还只是“优等生”的困惑,对于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压力估计只会更强。

科研人员群体:工作和生活冲突非常严重

我国科研人员的压力源大致归为五类,即“工作与生活相冲突的压力源”、“工作直接相关压力源”、“个人经济收支压力源”、“子女教养及家庭生活周期压力源”、“人际关系矛盾压力源”等。工作与生活冲突对科研人员来说非常严重,他们经常长时间工作,工作对于一些人来说已变得非常单调,似乎只有工作,没有了个人生活。他们内心还是渴望有更多的娱乐休闲和家庭生活。因为他们工作压力太大,难以找到更多的娱乐休闲时间,所以这种冲突给许多科研人员造成了心理困惑。为完成任务超时工作,承担责任重大的科研项目,承担过多科研任务,缺少休闲娱乐、缺乏体育锻炼,作息时间不规律,工作中与科研无关的应酬过多,科研工作与家庭生活相冲突,过度吸烟、酗酒。而且,大多40岁以上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子女也都到了要考虑小升初、初升高(中考)或者高考的年龄阶段,子女教育的压力开始突出起来,也对科研人员造成了很多困扰。

有位四十左右的副教授,在一个大学工作。由于先是在基层工作,然后进入高等院校,好不容易留在京城工作,刚刚稳定下来,马上就体验到了压力,在这个年龄阶段,同事很多已经是教授了,而且著作等身了。为了写篇有影响的论文,他几乎用上了所有业余时间,明明知道锻炼娱乐很重要,但根本没有时间。还要孩子接送,课程教学,研究生论文指导,科研经费申请,同时担任系副主任,还有许多会议要开,根本没时间去参加学校所组织的任何消遣娱乐活动。茶慢慢浓起来了,烟雾也逐渐弥漫起来,为的是晚上妻儿安睡之时,他还能保持一份清醒。长期保持每天工作时间12、13小时以上,本来还算健壮的他,慢慢头顶秃了,肚子鼓了,谁见他都直言“你有点老了”。

另有一位35岁的年轻研究员,刚从国外学成归来,目前已经是“百人计划”重量级科学家了,算是科研界的“贵族”与“骄子”。经费倒是充足,机会也很多,但他也能意识到,国家的科研经费不是白拿的,到时间得出活。好在他善于安排,善于开发资源,颇有开放意识。课题组专门有秘书组织安排各种行政事务,科研工作基本保证每周6天,研究生的数量也控制在3-5人之内,周日绝不会客做学问,而是外出购物游玩或是打球锻炼。家庭生活中,孩子还小,家里雇个亲戚来做保姆。对于目前的工作压力,他说因为年轻和细致安排,基本还能承受,但是15年、20年以后,自己是否能够承受就很难说了。

95后职场调查报告篇6

第一部分:序言

调查背景:

你是不是对工作总提不起兴趣?对于目前的职业状态,你是不是充满了厌倦情绪?曾经效率极高的你,现在是不是工作绩效明显降低,而且身体疲惫?如果你有上述“症状”,说明你已面临工作倦怠的危机。

工作倦怠(job burnout)的研究始自于freudenberger(1974)和maslach(1976)等人,当时主要基于那些在服务业及医疗领域人们的经历,因为这些职业属于情绪性工作(emotional work),具有较多的人际压力源存在,长年精力耗损,工作热诚容易逐渐消退,进而产生对人漠不关心以及对工作抱持负面态度的症候。随着职场上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不惊发现,诸多职场人士感觉工作特别累,压力特别大,对工作缺乏冲劲和动力,甚至出现害怕工作的情况;刻意与和工作相关的人和事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工作不是很热心和投入,总是很被动地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对自己工作的意义表示怀疑,并且不再关心自己的工作是否有贡献;怀疑自己不能有效地胜任工作,认为自己的工作对社会对组织对他人并没有什么贡献。为此,于20xx年3月进行“20xx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调查总体为中国的所有企业,以网上100万会员数据库为基础,通过网络邮件、电话邀请等方式邀请调查对象参加调查。

调查目的:

1、进一步了解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基本状况,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

2、通过对内在规律的深入挖掘,为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支持和方向引导。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设计从“情感衰竭状态”、“玩世不恭状态”、“个人成就感状态”三个维度展开,以便全面客观的统计分析现今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状况,共16道题目。

数据基本情况:

截止20xx年4月2日,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2132份,其中有效问卷1697份。调查对象覆盖全国主要行业和区域,基本能够反映目前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状况的基本情况。调查有效样本几乎分布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从整体来看,以中东部样本企业居多,前五名地区分别是广东(29.4%);北京(12.6%);浙江(6%);福建(5.3%);上海(4.9%),上述地区所收集的有效样本占总体的63%。

从有效样本的性别来看,参与调查的男性占总样本的40.6%,参与调查的女性占总样本的59.4%,

从有效样本的教育程度来看,主要是以本科学历人群为主,占总样本的60.5%;其次是大专学历的人群,达20.4%;硕士以上学历的人群也占有较大的比例,有15.1%。

从有效样本的企业性质来看,主要是民营企业与三资企业提供了工作倦怠状况的信息,这两性质企业分别占总样本的48.8%、25.3%;国有企业也占了一定比例,占总样本的15%;涉及的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和其它性质的企业较少。

从有效样本的企业规模来看,主要以中小型企业(101-500人)为主,占总样本的32.5%;小型企业(100人以下)的也占有较大比例,有20.6%,近五分之一之多。

从有效样本的行业分布来看,主要是电子o通讯业、房地产o建筑业、教育o培训o咨询业、计算机(软件o硬件)业和其它行业为主,分别占总样本的27%;9.4%;8.9%;6.7%;5.9%。

第二部分: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基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中国职场人士总体工作倦怠程度堪忧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确定了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分:情感衰竭、玩世不恭、个人成就感,我们将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1、情感衰竭状态

所谓情感衰竭是指没有活力,没有工作热情,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27%的职场人士有较严重的情感衰竭;有61%的职场人士感到工作压力较大,下班后深感筋疲力竭,表现出中度情绪衰竭;仅有12%的职场人士情感衰竭程度较低或没有。

2、玩世不恭状态

所谓玩世不恭是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个人发展停滞,行为怪僻,提出调休申请等。调查结果显示,28%的职场人士对待工作表现出严重的玩世不恭状态,48%的职场人士中度的玩世不恭。由此可见,近三份之二的职场人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越来越不感兴趣,并对自己所做的工作的.意义持有怀疑的态度,与刚入职场时热心程度发生了很大程度的转变。

3、个人成就感状态

所谓个人成就感减低是指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繁琐事物。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74%的职场人士对自身评价较高,充分肯定自己对工作和公司的价值贡献,并且能够有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仅有4%左右的人士对现有工作表示成就感不强。一个人在工作是否较高的成就感,直接决定工作效率和效果,在三项维度中,本项维度反应的效果最为理想。

4、总体情况

为了对被调查者的工作倦怠情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我们还分别以同时出现工作倦怠中的一项指标、二项指标和三项指标为标准来衡量工作倦怠的严重程度,对被调查者进行分析。

我们把“出现工作倦怠中一项指标”作为轻微工作倦怠的标准,把“出现工作倦怠中二项指标”作为中度工作倦怠的标准、“出现工作倦怠中三项指标”作为严重工作倦怠的标准。

调查数据表明,有74.6%的被调查者表现为轻度的工作倦怠;有近43.2%的被调查者出现中度的工作倦怠;有10.8%的被调查者出现严重工作倦怠。也就是说,在我们身边的10人当中将有1位人出现严重的工作倦怠现象,这一现象值得社会和企业管理者的关注。

注:在进行后续统计分析的时候,我们以平均分是否超过3分作为衡量工作倦怠的标准,并在此基础上从人口统计学变量角度进行所有相关的分析。

二、男性的工作倦怠比例与程度要高于女性

从调查数据表明,有22%的男性出现了工作倦怠,而只有17%的女性出现了工作倦怠。虽然女性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低于男性,但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发现,女性在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3项状态上表现出来的工作倦怠程度均比男性高。因此,出现工作倦怠情况的女性群体症状较出现工作倦怠的男性群体严重。这一点应引起企业和社会的关注。

三、本专科学历人群成为工作倦怠状态的主流群体

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学历的增高,出现工作倦怠的人群比例呈现倒u型分布。如,高中学历和硕士以上学历的在职人士工作倦怠程度最轻,均不足10%.而具有大专学历和本科学历的人群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则较高,分别为17%和16%.

经过多年大学扩招,本专科学历已成为用人单位基本入职要求,加之,如今大学缺乏职场教育,导致了本专科学历人群成为工作倦怠状态的主流群体。

四、三资企业的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程度最高

从调查结果来看,我们发现,三资企业的在职人士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最高为18.5%;其次是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为16.6%;国有企业为16.2%;而民营企业职业倦怠程度相对较低,仅为15.8%.纵观不同性质的企业,工作倦怠状态均高于15%,虽然有高低之分,但所有行业发生倦怠的可能性都非常高,这一点应引起企业和社会的关注。

五、企业中市场部人员的工作倦怠现象最严重

我们对企业内容不同部门的人员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出,市场部人员中有28.5%的人工作倦怠较高,情况最为严重;其次是研发人员(25%);客服人员(22.2%);采购人员(20%);人力资源人员(15.5%);财务人员(14.2%);而行政人员工作倦怠程度最轻,为12.5%。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认为,只要与人打交道多的群体,都存在工作倦怠高发的问题。而市场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与他人沟通交流最为频繁。

六、高级专业人员的工作倦怠程度位居前茅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高级专业人员的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最高21%,接下来依次是高层管理人员(20.05%)、一般工作人员(17.29%)、中级专业人员(15.38%)、中层管理人员相对较低,为13%.一般而言,职业发展空间的大小与员工是否充分发挥能动性有着很大的关系,高级专业人员与高层管理人员其职业发展空间已进入“瓶颈”,相对较容易产生工作倦怠。

七、25岁以下的年轻人工作倦怠程度最高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得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中,25岁以下的人群中有近四分之一出现工作倦怠,达24.26%,其次是25到35岁人群为21.94%;35岁至45岁是13.1%,在收集的所有数据中反映出,45岁以上的人群中没有表现出明显工作倦怠现象。随着80后逐渐成为当今职场的主流群体,其特有的群体性格特征,导致35以下的人群的工作倦怠程度高达20%以上。

八、安徽职场人士工作最倦怠

数据显示:工作倦怠程度最高是的安徽(36%),其次依次为福建(30.7%),湖南(29.4%),内蒙古(25.5%)上海(23.3%),河南(23%),北京(22.5%),山东(20.8%),湖北(18%),重庆(16.6%),广东(15.9%),倦怠程度最低的是浙江,仅为(11.1%)。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安徽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人才流动率较低,企业中的员工不能像在北京、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里经常接受不同的工作挑战,工作倦怠状况较易产生。

九、印刷、石化、计算机三个行业工作倦怠最严重

数据显示,“印刷、包装”为工作倦怠出现比例最高的行业,工作倦怠比例达到45%.

各行业工作倦怠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印刷。包装(45%),石油。化工(30%),计算机(硬件。软件)(27.5%),生物制药(27.2%),物流。运输(26.6%),贸易。进出口(25%),旅游餐饮(25%),互联网。电子商务(23.8%),电子。通讯(22.7%),汽车。摩托车(20.6%),纺织品业(18.7%),教育。咨询。培训(18.1%),家电业(15.7%),金融。证券。投资(15.3%),房地产。建筑(15.2%),传媒。广告与医疗。保健。卫生服务(10%)。

据了解,在繁重的工作强度下,员工极易产生工作倦怠。而通过对接受调查人群的后期采访,发现印刷、石化、计算机行业员工工作强大最大,并且加班现象尤为突出。

调查说明:

“工作倦怠现状”调查采用网上自愿匿名填写的方式收集数据,因此不能代表所有人群,对于上网比例较少的人群不具备代表性。尽管采取了多种措施过滤不合理数据,但是仍然有可能包含了某些精心制作的假造数据。调查采集样本的分布并非十分均匀(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城市和发达省份),对某些参加者较少的地区或者行业,本调查数据可能不具有代表意义。

95后职场调查报告篇7

长相平平的人一般会这样安慰自己:我虽然长得不如你,可我生活得比你好。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可能会让他们吃惊:漂亮的人不仅仅外表漂亮,还更有钱,更成功,也更容易相处。

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那些他们认为最美的人比那些看上去并不漂亮的人的收入多了12%。即使长相平平的人,收入也比最美的人少7%.这些漂亮的人通过外表取胜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他们被认为更有帮助,二是他们更容易合作。

研究人员推断,由于美貌更容易帮人们在同事间建立合作关系,所以漂亮的人赚钱多。他们排除了这样一个可能:越成功的人越自私。事实上,研究人员发现,平均而言,漂亮的人比长相一般的人更不自私。他们说,人们之所以更喜欢同漂亮的人合作,有个原因是人们认为他们更有帮助。研究显示,人们一向对漂亮的人做出更积极的判断,同时和他们建立更好的合作关系。另外,39%的美男和美女被认为有帮助,只有16%的长相一般的人被认为有帮助,相貌丑陋的人的这一比率则降为6%。

美貌会产生晕轮效应

像“丑女贝蒂”(美国热播电视剧的人物、由亚美莉卡·弗伦拉饰演)一样的女孩也有一个好消息:漂亮的人在工作中不能尽职时,美丽或帅气外表反而会成为他们的劣势。在这种情况下,长相不美的总是取得优势,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职场战略家凯萨琳·卡普塔表示:“职场成为了选美大赛,这令人非常不安。正如科学家所说,美貌会产生晕轮效应。我们把一些与长相无关的积极东西全加到他们头上。”

给丑员工的建议 长相是爹妈给的,我们很难改变,但长相平平的人可以通过一些技巧,在职场上取得成功。卡普塔为此提出5点建议:

1.包装自己:衣服能帮助别人重视你的表现。

2.强调特点:对你的外表要有自信,树立一个强势形象。

3.拥有自己的“标志”:不妨试一下u2乐队主唱波诺的太阳镜,让自己鹤立鸡群。

4.重视“软实力”:用你对事情的独到见解吸引人。

5.磨砺口才:有思想,擅长自我推销同样非常重要。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90后企业入党申请书优质7篇

幼儿园后厨工作的述职报告优秀7篇

幼儿园后厨工作的述职报告精选7篇

幼儿园后厨述职报告最新7篇

幼儿园后厨述职报告推荐7篇

幼儿园后厨述职报告优秀7篇

银行后督个人述职报告范文优秀7篇

银行后督个人述职报告范文7篇

贷后管理岗工作报告7篇

90后离职调研报告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513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