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是我们对过去工作的反思和总结,以评估自己的工作目标是否达成,通过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及时调整工作策略,以下是360好工作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村农家书屋工作总结6篇,供大家参考。
村农家书屋工作总结篇1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求、在行政村建立的向农民提供实用的书报刊和电子音像产品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大措施,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20xx年,xx村在市区镇领导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农家书屋建设。
一、农家书屋建设的基本情况
康熙岭镇西围村的农家书屋共有藏书1599册,分政经、科技、生活、文化、少儿、其他、报刊、音像八大类。现有图书1256种,其中政经类128种,科技类412种,生活类178种,文化类305种,少儿类231种,其他类2种,报刊20种、音像100种。包含了文学小说、生活常识、科普知识、科学种植、养殖知识等种类丰富的书籍,知识涵盖面广、内容丰富,能够很好的提高广大村民的'各种知识和提供给他们各种技术信息。农家书屋书籍分类严格按照管理手册要求,按类别依次排放整齐,内设有桌椅数张,现书屋内已配备了电脑、电视、一体机等电子设备,为音像的播放提供了平台。
二、农家书屋的管理
xx农家书屋由村主任担任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参加过培训,对农家书屋各类书籍分门别类陈列,便于村民借阅。管理员熟悉的图书分类、登记、保管和借阅等方面的知识,图书保管、借阅等有章可循。书籍的借还情况都经过严格的实名登记,管理员定期检查书籍是够被虫蛀、受潮,是否有遗失、缺页等现象,保证图书不被损坏和丢失。农家书屋开放时间自由,有借阅要求的村民,可以随时联系管理人员登记借阅书籍。在文化局的大力帮助下,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农家书屋的编目登记、分类陈列、借阅登记等工作不断完善,农家书屋的管理逐渐科学规范。
三、农家书屋的重大作用
农家书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农家书屋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1.农家书屋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以前农闲时间很多农民群众在家呆着没事干,大多靠打扑克、打麻将等来消磨时光,想看看书,查查资料却无处可去,有了农家书屋,村民有了好的去处,赌博和家庭吵闹的少了,看书成为了一种生活乐趣,调剂了单一乏味的农村生活。
2.农家书屋使村民接受了新知识,获得新资讯,实现再教育。农村信息相对闭塞,村民能接受的文化知识相对较少,农家书屋订有报刊杂志,为村民提供最新的社会资讯。村民通过看书看报了解国家政策,获得更多的生活常识、种养技术,通过自学,在家门口上培训班,实现再教育。
3.农家书屋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拓宽了信息渠道。农民日常生产中出现的种植养殖技术问题,得不到快速、有效地解决,农家书屋为现代技术广泛地推广、应用于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渠道,小书屋也为农民生产提供了智力支持。
4.提升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提高农民素质。农家书屋还为在读农村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一些村民陪同孩子到农家书屋一同学习,还以书正风、以书育人,村民文化知识水平得到了提升,农民的素质也得到提高。
现在随着农家书屋的建设和推广,农家书屋已成为农民的朋友,成了提升农民素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有力阵地。
农家书屋的普及程度仍需要扩大,管理水平仍需要提高。基层干部还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农村书屋的影响面积,争取做到人人了解、人人喜欢、在村民中间广泛的普及,加强农民群众对新知识新科技的了解与认识,刺激他们去了解新知识,去提高新科技的学习兴趣,做到想要去学习,想要去看书才能有效的发挥出农家书屋的价值和理念,那样才能提高农村群众的整体知识水平,提高农民素质。
村农家书屋工作总结篇2
“农家书屋”建设是一项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的文化建设工程,通过在农村建立农民读书组织,推动农民读书,用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活跃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改善农村文化环境,提高农村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2012年我乡建成了3村村都有“农家书屋”的目标,具体情况如下:
一、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农家书屋” 作为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并纳入了工作日程。
二、成立了“农家书屋” 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农家书屋”工作的组织领导,顺利完成了“农家书屋”的选址、初审和报批,使“农家书屋”创建工作顺利启动。使其成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好帮手,积极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积极探索“农家书屋”管理模式,对“农家书屋”制定了具体的管理措施,规定村干部任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对管理员进行了培训,图书采取免费借阅,书目登记制度和借阅登记制度,规范了村民的借阅行为,防止图书的丢失、破坏,而需求登记制度则帮助了农民寻找喜欢和需要的图书,为他们提供更贴心、周到的服务。这些做法极大激发了农民看书、爱书的积极性,农民积极参与“农家书屋”管理,使农家书屋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增长智慧的有效途径,同时我乡以“农家书屋”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推动了“农家书屋”的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xxx乡“农家书屋”管理办公室
20xx年11月8日
村农家书屋工作总结篇3
“农家书屋”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惠民工程,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通过在农村建立农家书屋,大力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活跃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现将我们的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机构健全
认真选择农家书屋管理员,选择热爱书屋事业,服从组织安排,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完成本职工作的人作为农家书屋管理员,他们能认真学习,宣传,执行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负责书屋设施和出版物的保管、维护和有效利用;热情接待村民,主动为读者服务;引导村民看书学习,经常组织读书活动;及时做好书屋防潮、防尘、防蛀、防火及搞好卫生等工作;随时了解村民读者的学习需求和收获,并做好记录,及时向上级反馈信息。为保证建成后的农家书屋规范运行,我局制定了《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办法》、《管理员岗位责任制度》、《图书借阅制度》,为农家书屋的`规范运行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
二、领导重视
1、为促进我县文化建设工作,确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经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县文广新局将每月一次对全县各站馆的农家书屋工作进行考核。
2、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天,辖区内书屋年借阅人次不少于500人次,经常组织明察暗访,出版物流转2次。
3、配套资金足额到位,按照总局和省局要求规范使用,无挪用或配套不足。
三、出版物更新
1、农家书屋配置的图书种类多,内容丰富,涉及政治、法律、经济、文学艺术、文化教育、少儿、生活、科技等八大领域,为农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2、全市各县、区按照要求完成出版物更新政府采购,采购目录有备案、审核手续。
3、按照总局和省局市局有关要求比例选用出版物。 4、按时按要求完成出版物更新选书、配送等工作,有完备的交接手续,各农家书屋更新出版物不少于60册,(不建设数字农家书屋的不少于100册)。
5、更新的出版物书脊上年份标识、编号清楚,设施齐全没有堆放现象,环境整洁,无严重丢失现象。
四、宣传引导
为向广大农民朋友宣传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意义、功能定位及相关的惠农政策,认真扎实地组织开展宣传活动。悬挂宣传标语横幅,制作宣传展板,发放“致广大农民朋友一封信”,并邀请团员、青年志愿者共同参与农家书屋。农家书屋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农民朋友的欢迎。有很多农家书屋管理员说:“自从建起了农家书屋,很多村民没事就来读书看报,还有的村民专门带着本子把有用的知识记录下来。到了星期天,许多孩子也来看,农家书屋里就更热闹了。”
五、开展活动
1、依托农家书屋每年至少开展4次不同的活动(如读书征文、演讲、讲座,培训等)
2、托农家书屋开展“书香灵璧”读书征文活动,多次开展全民阅读知识竞赛活动,并对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培训。
3、积极组织参加市局举办的征文阅读活动;获二等奖、三等奖。
六、书屋日常管理检查和开门借阅情况
书屋悬挂统一牌匾,有农家书屋标识牌、开门时间告示牌;有固定的专职或兼职农家书屋管理员;各乡镇开展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工作,文广新局对全县管理员进行评优;管理制度、借阅制度、岗位职责上墙;出版物登记薄、借阅登记薄、需求登记薄,按照要求登记清楚,并记录完整。
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天,辖区内书屋年借阅人次不少于500人次,经常组织明察暗访,出版物流转2次。
七、日常工作落实情况
及时完成上级交代的各项工作,按照要求时间节点报送有关资料。文化事业是我们共同的事业,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才能为实施全民阅读,增强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认真总结农家书屋管理的经验,进一步拓宽思路,创新发展,用以点带面的方式,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逐步打造农民满意的文化惠民工程,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途径和活动载体,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明创建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村农家书屋工作总结篇4
20xx年,永安镇农家书屋在镇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开展了图书免费借阅和各类读书活动,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发挥较大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农家书屋运行机制良好
1、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将文化工作纳入党委议事日程,保障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经费,为农家书屋图书增补和各类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配套了农家书屋管理人员:各村(社区)均有一名委员分管文化工作,还确定了专职农家书屋管理人员,为农家书屋的免费按时开放提供了重要条件(平均开放时间42小时);
3、制定了良好的农家书屋开放运行监督机制:镇文化站有专人负责农家书屋日常开放运行监督工作,每月定期和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工作至少一次,并将督查结果纳入村(社区)年终文化工作考核。
二、阵地打造成果显著
永安镇农家书屋通过新村建设、基层综合性服务中心建设、党群服务活动中心建设等项目,根据群众读书看报需求,将农家书屋打造一新,添置了书架、书桌椅和新书,如凤凰村、双坝村等;在新农村小区,还新建书屋,如双坝村幸福美丽新村龙腾家园小区图书室,大大提升书屋阅读环境和服务功能。
三、读书活动丰富多彩
1、以镇文化站、图书分馆等阵地为引领,开展大型读书活动3次。
2、新书上架好书推荐活动,好书进机关、进村(社区)、进学校活动。 3、读书分享会——美文朗读比赛。
4、购买了新书4000余册,向群众赠送了优秀图书400册,参加朗读比赛活动达120余人,在全镇掀起了一股全民阅读风,带动了各村(社区)农家书屋读书活动的开展。
5、各村(社区)农家书屋结合“4.23世界读书日”开展各类读书活动11次,如梨园村“阅读照亮梦想·书香溢满双流”主题征文、松柏村“书香成都,悦润农家”阅读活动等,丰富了群众尤其是少年儿童的业余生活;
6、开展图书流转活动,永安图书分馆将各农家书屋设置为分馆图书流转点。今年,永安图书分馆流转书榜畅销书400余册到双坝新村书屋,让新村居民就近阅读图书馆书籍;
四、完成了农家书屋新书增补工作
今年,全镇农家书屋新增图书1400余册,经过各管理员的辛勤工作,现已完成了增补图书的编目上架工作,并向群众推荐。
五、工作计划
1、按照农家书屋免费开放要求做好农家书屋的免费开放工作;
2、落实农家书屋图书增补资金,做好增补图书选购工作;
3、创新服务模式,争取实现书屋网络全覆盖,配备电脑,增加电子图书阅读和新书推荐服务;
4、结合“4.23世界读书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利用书屋等阵地资源开展各类读书活动不低于6场次;
5、增设永安图书分馆图书流转点,继续开展图书流转活动。
6、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村农家书屋工作总结篇5
一、基本情况:
1、建设情况。我乡现有农家书屋点5个,分别是xx村山塘背小组、xx村青山背小组、xx中心小学、xx初中、xx村龙下小组。其中,20xx年新建点2个,即xx初中和xx村龙下小组两个点。5个点位置不一,xx中心小学和xx初中两个点就在学校所在处,xx村青山背小组和xx村龙下小组两个点在村委会,xx村山塘背小组点在山塘背群众家中。
2、管理情况。一是人员落实情况:我乡5个农家书屋点都有专职管理人员,其中xx村山塘背小组和xx村青山背小组管理人员为残疾人,xx中心小学和xx初中管理人员为老师。二是工作落实情况。几个点都严格落实图书借阅、管理的相关制度,并且严格控制并尽量减少图书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被盗、遗失、受潮等情况。此外,还尽可能多的为群众提供借阅的方便。中心小学和xx初中除了双休日外,其余时间都是借阅时间;其他三个村级点都实行ab岗制度,其中xx村山塘背小组点实行乡干部与管理人员轮流管理结合,xx村青山背小组和xx龙下小组点实行村干部与管理人员轮流管理结合,这样确保了所在书屋有人管理,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书屋的开放时间。
二、存在问题
1、建设方面:一是速度慢。部分村没能充分认识农家书屋作用,加之场地、资金限制,农家书屋建设积极性不高。目前为止,全乡还有三个村没有建设农家书屋点。二是场地还有待改良。建成的点中有些点空间小,阅读室设备差,防火、防水等专业设施偏少。三是投入偏低。乡村两级财力紧张,用在农家书屋上的资金偏少。四是单纯的书籍配送远不能满足所有对象的阅读需求,最新的信息无法从书籍获得。
2、管理方面:一是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仅限于图书的整齐摆放及卫生的打扫,部分管理人员因以往没有从事过图书管理方面的培训,对图书报刊等分类整理的方法有待提高,图书管理的科学性有待提高。二是开展活动数量少,由于平时所服务对象是留在家中的中老年人,加之经费所限,我乡几个点较少甚至没有开展过征文、读书比赛等活动。
三、下一步打算
1、建设方面:积极引导村一级建设农家书屋,争取两年内达到村村都有农家书屋;积极筹措、争取资金完善现有农家书屋,把现有农家书屋的硬件完善好,为群众提供一个更优的借阅环境。
2、管理方面:加强学习,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加大对农家书屋管理人员的培训;筹措资金并积极开展各种读书、征文活动,通过活动提高群众阅读的兴趣。
四、几点建议
1、建设方面:一是在全市建设一批示范点,探索统一标准,形成样板,以点带面。二是增加对已有农家书屋书籍配送数量,同时应提高书籍配送的针对性,如学校的点就应多配送师生教学所需书籍,村一级的点就应多配送实用技术、时政方针等方面的书籍。三是增加对农家书屋投入,增配电子阅览设备,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求。
2、管理方面:一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家书屋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二是实行统一标准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可以按每月借阅数量或者开放日出勤情况或平时整理分类情况进行单一或综合考核,尔后对考核人员按绩效给予补贴。三是加大扶持力度。明确书屋所需资金来源,强化政府对农家书屋正常活动的扶持,保证农家书屋正常有序积极地开展各项读书及征文活动。
村农家书屋工作总结篇6
农家书屋是文化事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惠民工程。通过在农村建立农家书屋,推动农民读书、用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活跃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改善农村文化环境,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现将我乡20xx年农家书屋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农家书屋阵地建设
要求农家书屋按照上级要求达到“六有一保证”,即:有图书室、有“农家书屋”牌子、有图书柜、有阅览桌椅、有制度、有专兼职农家书屋管理员。
二、加强书屋管理与服务
要求各农家书屋建设点每天按时开放,对新书籍及时做好登记更新。同时不定期对各村“农家书屋”建设点进行检查,检查各村图书分类登记造册、借阅登记、开放利用等内容,重点检查是否有遗失、损坏现象。并积极做好农家书屋调查问试卷,针对村民喜爱阅读类型,向上级反馈以利于补充新书籍,让更多的村民受益。
三、定期开展读书活动
动员和组织广大村民读书学习,并积极引导学生、留守儿童来书屋读书,引导学生带领家长来书屋读书,丰富学生、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培养农民群众看书学习、接受新知的兴趣,让他们从读书中受到熏陶,感受快乐,积累知识。
四、将农家书屋与其他活动相结合,发挥农家书屋有效作用
做到农家书屋与村级组织活动结合,党员带头学习,并分享学习经验,促进了农村文明新风的形成与社会的`和谐;与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结合,形成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学习的局面,提高了党员干部和村民创业致富能力。
五、完善规章制度
各村成立了由村委会主任任组长的管理小组,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同时制定了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农家书屋图书借阅管理办法、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员职责等工作制度,对“农家书屋”进行规范管理。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