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编写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实用的教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的实用性,下面是360好工作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后滚翻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后滚翻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发展身体柔韧和灵巧素质。
2、发展下肢力量和平衡能力。
3、培养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
发展身体柔韧素质。
教学难点:
增强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和平衡能力。
教法:
组织学习
学法:
自主学练
教具:
小垫子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上课。
二、准备部分:
1、准备活动
(1)慢跑两圈,徒手操。
(2)游戏:天,地,球。
三、基本部分:
1、动作:蹲撑,两手用力推垫,上体前倒,用力向前滚动。两腿用力蹬地,低头团身抱腿,身体向上腾起,落地成半蹲,两臂斜上举。
2、讲解,示范。
3、分组练习。
4、安全措施。
5、教师小结。
6、游戏:过河。
四、结束部分:
1、整理放松。
2、宣布下课。
教学反思:
个别学生动作不到位,需加强练习。学生积极性较高,整体气氛较好,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并努力展示自我,锻炼意识增强。教师应多强调时刻注意安全。
小学后滚翻教案篇2
教学设计
设计特点说明
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寓快乐于体育教学之中”为教学目标。强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个性,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激活课堂为宗旨,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传统,并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
教材分析
二年级的跳跃和投掷内容,都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动作,技术比较简单,专业性不强,立定跳远主要是教会学生如何双脚踏跳双脚轻巧落地,投掷主要是教会学生自然挥臂投掷的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教学,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其兴趣和爱好。
2、通过学生的想象、观察、模仿,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能力。
3、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立定跳远和投掷的方法
4、通过游戏教学,巩固本节课内容,并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协同合作的良好作风和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立定跳远
教学难点
上下肢协调配合
课堂结构
1、以轻松的提问开始,通过鼓励赞扬的语言拉近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兴趣在音乐的引导下,模仿课文小青蛙找家,提高学生参与兴趣。
2、进入正题,青蛙妈妈开始传授小青蛙跳远本领,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
3、通过游戏《小青蛙找妈妈》,让学生在情景下进行跳远练习,并随机进行指导,对学生错误动作进行指正。
4、首先让小青蛙自己发言,怎样才能跳的远,找跳的好的和不好的分别进行示范,指出优缺点。然后小青蛙家的周围就是条小河,看看那只小青蛙能跳过小河(比比谁跳的远)。
5、给学生提供小纸片,发挥其动手能力叠纸飞机进行投掷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6、对投掷进行点评,通过纸飞机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的思想教育。然后进行游戏《打击侵略者》,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协同合作的精神。
7、放松部分在音乐伴奏下进行各种舒缓的自编的舞蹈的练习,让学生身心得到放松,使学生带着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
教学实施
师:同学们好,今天呢,我们上课要进行的内容是小青蛙跳和扔小飞机,有的同学会问了,我们体育课还要学习这些东西吗?这些东西我们都会啊。呵呵,同学们我们今天学的东西就是这么简单,只要今天你把这些东西掌握好了,咱们的课上内容就完成了。
师:首先呢,我们要进行的是小青蛙跳,同学们是不是都学过小青蛙找家(语文)这节课啊?同学们都见过小蝌蚪吗?我给你们形容一下: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尾巴扭扭,我是快乐的小蝌蚪,好,现在这个排球场地就是一个池塘,你们就是那快乐的小蝌蚪,看到那些小垫子了吗?那就是池塘大大的荷叶。来,游游,扭扭,穿过这些荷叶,活动活动吧。
师:小蝌蚪慢慢的长大了,变成了小青蛙,来,大家跳跳。好了,都跳到我这来,我告诉你们的家在哪里,看见那大大的荷叶了哈,小青娃要依次跳过每个荷叶,最后就是你们的家了。到家后你们站在圆圈上,一会青蛙妈妈就要给你们传授本领了。
师:好了,小青蛙们都到家了,没有一个掉队,现在妈妈开始提问,小青蛙怎样跳才能比别的小青蛙跳的更远,你是怎么跳的啊,出来示范一下。来,看看谁跳的远。师:大家跳的都不错,但是,大家看看:
1、小青蛙有单脚跳的吗?
2、小青蛙有跳了一下坐在地下的吗?(手不能触地)跃起后应该展骻,身体完全伸展开。轻巧落地。
师:现在看见你门脚下圆圈外是不是还有一条线啊,那中间就是条小河,小青蛙要跳过小河,看看谁的本领强,你们之间距离是相等的,你们可以比一比谁跳的远,谁是一只厉害的小青蛙。
师:好了,下面我们接着往下进行,现在每人给你们发一张纸,用于你们叠小飞机,可以随便叠,然后就在这个场地扔,你们可以比远,比准。
师:同学们,你们看,操场上那是谁的飞机,你们说他这样做好不好?
第一:是不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
第二,也是破坏了环境是不是,所以大家一定要养成不随手乱扔杂物的好习惯,同时,看见杂物要拣起来。
师:投掷的教学,让学生一遍讲解一边做,看谁的姿势最舒服。给学生纠正一下。
师:好,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现在有几只鳄鱼来进攻我们的家了,我们要不要反击啊,好现在拿起你们的武器(沙包)来进行池塘反击战吧(场外的同学向场内同学投掷,场内同学如被击中,就退到界外,场内同学如接住场外同学扔的沙包,就可以救本队一个队员,当然也可以自己多一条命。)游戏到一定时间,两组互换。
注意:场内队员不能到场外,场外一样。
师:同学们刚刚打击完侵略者大鳄鱼,累不累啊,大家是不是想庆祝一下啊。
生:想。
师;好了同学们,你们会不会跳庆功舞啊,呵呵,这个庆功舞可不一般,要同学们自己编排,来,你们可以自己跳,也可以几个人一起跳,别太累了哈。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对小青蛙跳和扔小飞机和沙包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好了,今天同学们玩得很开心,今天节课就上到这,下课,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课后反思
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体育课中如果没有“玩”,那么这节体育课肯定不能吸引学生,不能体现“寓快乐于体育教学之中”的教学目标。本课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玩中学,在玩中练,优化了体育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具有主体意识、主动、积极的态度,具有探索,创新精神的身心健康的人。
本节课是小学生在把操场当作池塘,把自己想象成小青蛙的的情景中展开的。利用了《小青蛙找家》为情境进行串联,使学生以很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学习为指导,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最小青蛙跳的见解并演示,使学生的个体得到充分的展示。课的开始运用小学一年级已经学过的音乐作为情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增强学生练习的兴趣,比较人性化的荷叶设计,减少了地面对孩子的伤害。也设计了一些好的练习方式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如跳过小河比比谁跳的远等。投掷的教学,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围绕本课的目标和指导思想,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玩,教学中注意教与玩的结合。
学生通过练习,思考,再练习完成任务,增强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在玩中了体现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游戏《打击侵略者》,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沙包游戏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既完成了学习,又活动了身心。放松操《庆功舞蹈》,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也让一些从小接触过舞蹈的同学在同学面前展示了一下自己的才艺,更让我吃惊的是,学生会跳的舞蹈还不少,交谊舞,拉丁舞,还有几种我都说不出名字,可见,现在的学生真是不简单啊!
一节课的时间很短,虽然把课编排的很满,但看孩子玩的那么高兴总觉的给学生的时间不够。为了圆满一节课有的地方草草收场,感觉很匆忙,练习深度不够,学生讨论不够,学生还没有尽兴。让学生自己叠飞机,学生是很喜欢玩,但要组织起来讲解的时候就难了,以后要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小学后滚翻教案篇3
一、指导思想
依据体育课程标准的水平目标,针对四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结合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设置了本课内容——前滚翻起立接球。通过教学,让学生能掌握1—2种前滚翻起立接球的方法;在活动中表现出合作意识,体验与他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乐趣。
二、学前分析
1、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是其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交差,注意力容易转移。
2、教材分析:前滚翻是一年级的教学内容,所以在学习本课前,学生是具有一基础的。“前滚翻起立接球”这一教材是“前滚翻”的后期延伸学习内容。着重在于培养学生的身体位移后的平衡感与稳定性,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利用垫子和篮球进行游戏创编,更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
三、教案
学习目标
1、能掌握1—2种前滚翻起立接球的方法;
2、在活动中表现出合作意识,体验与他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乐趣。
学习内容
1、前滚翻起立接球
2、游戏创编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步骤预期教学目标
一、准备活动:
小游戏
1、剪刀、石头、步
2、专项练习
1、教师语言引导学生想象
2、自由练习剪刀、石头、布
3、师生共同游戏
4、教师提示儿歌,并示范
5、学生自由练习活动身体激发学习兴趣
二、前滚翻起立接球
1、球类游戏:
a看谁接得稳要求:让同伴好接b拍皮球
2、前滚翻起立接球要求:协调合作
1、师请一名同学示范并提示要领
2、两人一组抛接练习
3、集体展示
4、自创抛接动作
5、自创展示
通过分解动作的'教学,用游戏的手段呈现给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改进枯燥的教材,便于学生乐于接受,并主动参与学习,促进合作意识的培养。
1、师教生学
2、生生互练
3、师生互练
1、推皮球
2、复习前滚翻
3、学习预备姿势
4、教师讲、示动作要领强调配合
5、自由练习
6、骤步增加难度
7、展示动作
8、相互评价指导学生掌握动作方法,发展身体协调性。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我。
三、游戏:游戏创编要求:遵守规则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2、利用垫子、篮球创编游戏
3、尝试练习
4、分组比赛
5、师评掌握游戏方法,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安全提示:在活动中保持好与他人的距离,接球失误后,要注意观察他人再去拣球。
场地设计:同心圆一个,
器材准备:体操垫、球各若干
预计练习密度:40%以上预计运动强度:中
四、教学反思
体育课堂教学是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体现自我的自主学习。使广大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生存,最终达到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自主学习和相互评价的方法,使学生较好的掌握了前滚翻起立接球技术动作。通过形式和游戏教学使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动作方法和游戏规则传授给学生后,就应该让学生在自我锻炼中提高,适时给与指导提示。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动作及时加以纠正,使学生正确、有效地掌握体育技能。同时,注重体育器材的使用,尽可能做到同一器材多用,把体育器材用好、用活;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自主学习、自主锻炼的终身体育观。
小学后滚翻教案篇4
内容:
1,快快集合
2,立正稍息
3,母鸡爱小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快快集合的游戏提高集合的速度和准确性。
2,技能目标:经过反复练习立正,稍息来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使动作做到协调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掌握立正稍息的做法,集合时的反应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课堂常规检查:师生问好,宣布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服装情况,进入课堂。
组织方法:成四路纵队——集合
要求:队伍整齐,精神饱满。
游戏:快快集合。
游戏方法:
(1)先排成四路纵队。
(2)发出“解散”口令后学生分散到指定的区域内自由活动。或者有老师带领做模仿动作,当听到“集合”的口令或哨声,立即回到原来的位置站好,以快,静,齐的对为胜。
教与学的方法:
(1)教师简单讲解并说要求。
(2)学生听指挥练习。
(3)教师反馈给学生l练习的情况,针对不足加以纠正。
(4)重复练习。
二,主体部分
授新知识:立正,稍息
导语:小朋友们,你们看过解放军叔叔集合时的场合吗?他们立正时站得像一棵松树一样挺拔,不动摇;稍息时也一样站得不错,你们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伟大的人物。
教与学的方法:
(1)导入
(2)讲解立正稍息的做法,并做示范。
(3)学生听指挥练习,然后分组练习。
(4)教师观摩学生练习情况,并及时进行纠正。
(5)集合队伍,进行小结。
(6)让学生上来演习,检查练习情况。
三,结束部分
1,游戏:母鸡爱小鸡
游戏方法:把学生分成四队,每队选一名学生做“老鹰”,排头的学生做“母鸡”,并张开双臂保护“小鸡”,其余学生做“小鸡”,拉住前面一个人的衣服,灵巧地躲闪,不让“老鹰”拍着。
游戏规则:
(1)“老鹰”不能从“母鸡”的翅膀下面钻过去拍“小鸡”,只能从侧面绕过去拍队尾的一个,也不能和“母鸡”相互推,拉,撞,扯。
(2)“小鸡”在躲闪时不要掉队。
2,整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3,宣布下课,师生告别。
场地:一个排球场
小学后滚翻教案篇5
一、课题:
前滚翻
二、课型:
新授课
三、教学目标: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熟悉并初步掌握前滚翻的基本动作过程,能够说出一蹲、二撑、三滚翻的动作要领并能展示技巧的简单动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堂课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以及灵敏、柔韧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和保护帮助意识。
四、教学重点:
掌握低头含胸,蹬腿有力,团身紧
五、教学难点:
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六、教学准备:
准备跳高器材及场地
七、课时安排:
第一学时
八、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组织集合,体委点名,安排见习生,掌握本次课的出席情况。介绍本次课的主要内容,用时约3分钟。
准备部分
1、带领学生慢跑热身
2、徒手操
3、组织一个“比比谁更像”的游戏,学生跟着音乐模仿动物走和跳,跑,比比谁最像,带动学生积极性。
准备部分用时约7分钟
1、引导学生探究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培养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
2、初步学习
教师先示范前滚翻的动作,示范完之后组织学生分组练习一次。体验之后组织学生思考探索,能否像西瓜圆?此后组织学生听取前滚翻的动作要领,一蹲、二撑、三低头、团身滚翻像圆球,依次从脑、颈、背着垫,在稳定的站起来。在组织学生练习前滚翻动作,练习5次,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
3、分解练习
要求团身抱膝背部着垫,前后滚动,练习时间5分钟。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错。用时5分钟。
4、完整练习
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进行练习,第二组学生进行点评。练习之后教师对错误动作进行纠正,要求学生要分组练习中互相帮助,自评互评。教师集体与个别纠错结合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用时10分钟。
5、练习展示
组织学生同组内进行展示比赛,看谁团身更圆,然后组织小组之间的展示,教师对于展示成果给予点评,用时5分钟。
(二)结束部分
1、整理放松
教师带领学生跟随音乐做放松操,调节身心,回复身体。
2、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之后,教师进行点评并补充。
3、宣布下课,归还器材
九、教学用具:
海绵垫十五张,录音机一台
十、教学效果:
预计教学效果平均心率在135—150次/分,中上强度,练习密度是35%——40%,因为本班学生对体操技巧有一定的了解,也积极参与到练习中,因此本班学生完成的教学目标在80%以上。
十一、教学反思:
本次课教学中教师能借助形象事物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动作。注重学生展示和评价,整个课堂氛围良好。通过自评、互评,教师参评的综合评价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自我。
小学后滚翻教案篇6
一、教学理念:
本课以“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为依据,结合一年级学生好奇、好学、好模仿的年龄特点,采用情境教学方法。在教案总体设计上,本着务实、探索、创新的思路来展开;在教与学上的关系上,既强调教师“导”的重要性,又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快乐教学模式,通过初步体验——理解——改进——成功,从而感受运动的快乐;在教学方法上,本着全面提高,突出个性发展的思想,力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前滚翻是中学体育与健康教材体操技巧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教材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又具有一定的意义,它是学习较复杂技巧动作的基础。让学生知道前滚翻是保护自我的简单知识和方法,碰到危险时能及时、灵敏地进行翻滚则能有效的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通过练习,能够发展身体柔韧、灵敏等素质,提高身体的协调、准确、平衡能力,培养学生勇敢、坚毅、果断和相互帮助等精神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学生正处在生长黄金期,善于模仿,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所以,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的舞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针对个别学生动作可能达不到规范化,就相应降低难度,区别对待,多鼓励、多肯定。
四、学习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的要求,结合所授班组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的学习班目标:
1、让每位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2、让学生体验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基本独立完成前滚翻动作。
3、发展学生的柔韧、灵敏、协调性素质,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时空感。
4、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品质,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5、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五。
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蹲撑—低头—蹬地—团身滚。
2、教学难点:团身紧,滚动圆滑流畅。
六、教法和学法
为达成这样的目标,我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初步预设了本课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法。
教法:
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为更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促使本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受益,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教师利用篮球滚动对学生的感召力,设置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欲望。
2、讲解示范法:用规范,优美的示范动作,精简的语言,让学生了解前滚翻动作要领。
3、积极评价法:教师运用多种诱导性语言,并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及时对学生进行积极性评价,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学法:
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自主学练法、小组互助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去尝试体验,合作探究,养成主动学习、探索创新的习惯。教法和学法的合理确定,为教师有的放矢实施教学过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教学流程
第一部分:听教师的口令慢跑,在跑中做游戏,既调动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热身的目的。接下来是自创的徒手操,为运动损伤作了良好的预防。
第二部分: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学习前滚翻,采用团身滚动、坡度滚翻和夹卡片等辅助练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动作技能;第二环节是障碍接力跑既发展了学生的快速奔跑能力,又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打破了课堂的沉闷和枯燥。
第三部分:结束部分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进行肢体的放松练习。
教学反思: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前滚翻,因低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短,如果教师一味的讲解基本动作,强调练习要求,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教学时,我注重和谐的师生情感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师生情感交流,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上好一节体育与健康的关键。在课的开始先有一个热身游戏,积极调动了本节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运动的快乐。
在练习前滚翻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主体验,尝试前滚翻动作,然后再请几个有代表性的学生示范,让全体学生评价,最后才由老师讲解示范动作。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而且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敢于展示自我的精神。
围绕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设计上,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首先展示,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前滚翻技术动作,脑里有一个初步的动作表象。教师在讲解示范中,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以集中与分散的有机结合练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前滚翻的动作方法,能合理运用正确的发力顺序,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都得到了提高。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和创新意识。注重学生展示与评价。通过教学展示,给学生展示的平台。学生在展示中,通过自评、互评,教师参评的综合评价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能和拓展能力。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提高,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