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写作应该注重教学的整体性和连贯性,确保教学过程的有机衔接,教案需要与实际教学环境相适应,才能真正发挥其指导和引导作用,下面是360好工作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防火灾的教案最新8篇,感谢您的参阅。
防火灾的教案篇1
活动目的:
1.知道几个常用的急救电话号码,并会正确拨打报急电话。
2.教育幼儿不玩火,掌握自救这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
一.播放几种急救车的警报声,请幼儿分辨,并说出这些急救车是干什么用的。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听几种声音,说一说它们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救护车是干什么用的?警车是干什么用的?消防车是干什么用的?
听说是一个小朋友的家里发生火灾了,你们猜一猜,这位小朋友的家里是怎么起火的。
二、请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出示课件,请幼儿观看火灾的原因。
1、玩火2、电器3、吸烟4、放鞭炮四、出示课件,请幼儿观看自救常识。
1、拨打急救电话2、马上开窗呼救3、用衣服压住火苗4、立即披上用水打湿的衣服和被子五.请幼儿在电脑上玩游戏,谁对谁不对。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应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但幼儿对“火”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对“火”的用途及危害了解的还不是很多。作为老师有必要引导幼儿更深入地了解,教会幼儿遇到火灾时该怎样应对。因此这个活动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既有利于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丰富了幼儿的认知经验,激发了他们对周围事物积极探索的热情。
防火灾的教案篇2
活动准备:
1、通过认识安全标志,引导幼儿有序逃生。
2、初步引导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火灾自救方法。
3、锻炼幼儿遇事不慌、不怕危险和困难的`勇敢精神。
准备:
1、录象:火灾现场及火灾发生后进行自救的场景。
2、“安全出口”“安全通道”等安全标志。
3、湿毛巾若干条、纸做“手机”。
过程:
1、听火警铃声,激发幼儿兴趣。问:这是什么声音?
2、我们看一看哪里失火了?播放火灾现场录象。
师:这是小晶家失火了,这时,消防员叔叔还没有来,我们帮小晶想想办法,应该怎么办?
(1)拨打火警电话“119”。
(2)如果火势很大,有很多浓烟怎么办?为什么这样做?
(3)如果火烧到衣服上怎么办?
3、幼儿讨论当火灾发生时应如何保护自己。
(1)用湿毛巾或三角巾捂住口鼻
(2)离开火灾现场
(3)注意秩序不能拥挤
小结:遇到失火我们不能慌,首先想到是如何逃生,并及时报警。如果烟很大,我们要用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子,弯着腰走会更安全。
4.逃生演习:火警铃响,烟雾弥漫。
老师组织幼儿沿安全通道有序逃生。
防火灾的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图片、视频等,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
2.通过“模拟电话”、“设计标志”等游戏,学习自救逃生的本领。
3.体验学习保护自己的重要性。
二、活动准备:
生活中容易引起火灾的物品图片、《皮皮猴点蜡烛》故事、安全小短片、与火灾情境相关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播放生活中容易引起火灾的物品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这些东西是什么?有哪些我们是不能玩的呢?为什么?
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教师小结:小朋友,火可是很危险的。预防火灾不能随便玩火,也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二)教师结合故事《皮皮猴点蜡烛》讲述相关火灾逃生的自救本领。
1.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皮皮猴点蜡烛》。皮皮猴家为什么会着火?
2.播放安全小短片,幼师共同学习火灾自救的方法。发生了火灾应该怎么办?
(1)发生火灾不乱走,也不要躲在衣橱等密封的空间里。应该听从大人的指挥有序地逃生。
(2)发生火灾时,用一块湿的毛巾或手绢掩着鼻子、嘴巴,猫腰沿着安全通道撤离火灾现场。
(3)电梯不具有防高温性能,所以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
(4)告知大人关掉煤气或切掉电源防止发生更大的爆炸。
(5)如果室外着火,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用浸湿的物品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
(6)若逃生线路被大火封住应立即退回室内,用手电筒挥舞衣物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
(7)如果火已经烧到身上应该就地打滚扑灭。
(三)游戏时间:对对错错
分页播放与火灾情境相关的图片,引导幼儿尝试说说情境图片对或错的原因。
四、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可见,让幼儿了解消防知识、火灾发生的原因以及学习一些自救逃生的本领是非常重要的。活动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甚高,乐于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对火灾逃生的自救方法基本掌握,达到预设的活动目标。
防火灾的教案篇4
一、动因与背景
我们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的`生命面对熊熊大火显得如此的脆弱。而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在面对类似的危险时,保护能力真的可以说是“零”。《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可见,让幼儿了解消防知识、火灾发生的原因以及学习一些自救逃生的本领是非常重要的。
二、实践与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图片、视频等,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
2.通过“模拟电话”、“设计标志”等游戏,学习自救逃生的本领。
3.体验学习保护自己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游戏材料:烟雾发生器、玩具手机、湿毛巾、火柴。
2.彩纸、记号笔人手一份。
3.视频资料(火灾现场、消防队扑火现场)。
活动过程
1.结合生活实物,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
师:这些东西中,有哪些我们是不能玩的呢?为什么?
(提供一些生活物品给幼儿,请幼儿仔细观察并找出其中容易引起火灾的物品。
师小结:
(1)预防火灾,小朋友不能随便玩火。
(2)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3)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东西。
教学建议:老师要给孩子充分讨论和讲述的时间,让幼儿根据自身的体验获得结论。
2.结合火灾视频,学习自救逃生的本领。
(1)模拟突发事故现场(配班老师运用烟雾发生器模拟火灾):活动室某角落着火了,幼儿在教师的指挥下迅速撤离现场。
(2)师:火灾发生的时候,小朋友们刚刚是怎么做的?
(3)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消防员叔叔的介绍,逃生时怎样做才是又快又安全的?
(4)播放逃生视频。
师小结:①拨打119火警电话;②大声呼救;③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逃离浓烟区;④寻找 “安全出口”标记。
(5)师:我们应该怎样拨打119电话?
师小结:要说清火灾的地点、火的大小。要说出是什么东西着火了。不能把自己的名字和电话给漏了。
(6)游戏:模拟电话。
请几位幼儿用玩具手机模拟拨打119电话。
教学建议:对于大班的孩子,有条件的幼儿园尽量设置一些真实的场景,让幼儿有一种
真实的感受和体验。
3.结合场地需要,设计安全出口标志。
(1)火灾发生的时候,我们不能乘坐电梯,要寻找“安全出口”的标记,从那里逃离火灾现场。
(2)从活动室出发到达安全的地方——操场,一共有几条安全通道?
(3)安全通道的标志,我们可以怎么设计呢?(幼儿讨论)
(4)幼儿设计安全出口标志。
(5)幼儿粘贴安全出口标志。(提醒幼儿粘贴时注意箭头的方向。)
教学建议:老师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幼儿讨论和设置线路和标记的活动,当幼儿自己参与接下来的逃生演习中,幼儿就不会慌乱。
4.结合现场场景,演习逃生自救活动。
(1)我们要来进行一次消防演习,你听到警笛声后会怎么做?
(2)通过录像、音响、烟雾等模拟场景,幼儿进行逃生自救演习。
(3)室外集中:你在逃生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想什么办法解决的?
师小结:我看到有的安全出口被“大火”堵住了,就往其他的安全出口跑。看到小朋友摔到了,要扶她起来一起跑。
三、成效与反思:
关于活动目标的反思:本活动通过学习、设计、演习这三个步骤来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对幼儿的日常生活有较强的指导作用;通过视频、烟雾发生器等,向幼儿展示防火知识与逃生要点,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消防知识与应急技能的兴趣,使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得到了提高。
关于观察幼儿现象的反思: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找出一些容易着火的物品,增加了幼儿的成就感以及学习的兴趣;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大部分幼儿能听从老师的指挥,逃离现场,一些胆小的幼儿有点不知所措了;幼儿对于设计安全出口的标记很感兴趣,也乐于尝试自己去设计,这就在逃生演习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幼儿都能按照自己设计的标记,逃离现场。标记的新颖度不够。
关于教师自我反思:给予幼儿讨论和讲述的时间还不是很充分;在突发事件中,对于一些胆小的幼儿没能完全顾虑到,可以事先和他们做适当的交流;在设计安全出口的标记时,应该给予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
四、对话与解读
活动让幼儿在说一说,看一看,画一画,练一练中了解火灾发生的原因,并学会如何在火灾中逃生,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以及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第一个部分让幼儿找出一些生活物品中容易着火的东西,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东西是很能引起幼儿的兴趣的,幼儿也能说出很多东西来,那么老师呢就需要给幼儿多点的时间让他们说一说。第二个部分老师给幼儿设置了一个真实的突发的场景,让幼儿有一种真实的感受和体验,这是这节活动的亮点和创新之处。第三个部分设计安全出口的标记,如果老师也可以参与到幼儿的设计活动中去,我想效果会更好的。那么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演习了,幼儿通过上面环节的学习,在演习过程中就完全体现出来了,效果是不错的。
防火灾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2、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
3、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玩具、毛巾、电话、几种防火安全标志。
活动过程:
一、找一找,激发兴趣。
从一些物品中找出幼儿不能玩、易引起火灾的东西,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了解火灾的危害。
1、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说出火灾的'危害。
教师:火灾了你怕吗?
2、小结。
教师:火不仅能烧毁房子,烧伤人,还会烧毁森林,污染空气。
三、了解预防火灾的方法,认识"防火"标志。
1、观看录象。
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小朋友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
2、认识"严禁烟火"的标志。
3、简要说出火的用途,消除幼儿惧怕火的心理压力。
四、了解简单的逃生方法。
1、让幼儿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
教师:万一着小火了怎么办?着大火了呢?困在房间里?公共场所着火怎么办?
2、游戏:"安全防火自救"游戏。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遇火不惧怕、不慌张,提高幼儿防火自救的能力。
活动延伸:
认识标志,设计标志。让幼儿为不同的场所设计并张贴相应的"禁止烟火""当心火灾"等标志。
防火灾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要爱护森林。
2、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知道小朋友不能玩火。
3、知道几种发生火灾时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物质准备:
防火图片和视频、玩具、毛巾、电话、几种防火安全标志。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几种容易起火的物品,知道这些物品不能玩,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危险的,容易引起火灾吗?
教师引导幼儿从一些物品中找出不能玩、易引起火灾的东西。
2、观看视频,引导幼儿说出火灾的危害。
师:你们看,图画中怎么了?
师:发生火灾可能会造成哪些危害?
小结:火不仅能烧毁房子,烧伤人,还会烧毁森林,污染空气。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认识"防火"标志。
师: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师:你看蚊香放在这里坑你发生什么危险?
师: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小结:小朋友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
教师出示"严禁烟火"的标志,引导幼儿认识。
4、让幼儿知道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
师:万一着小火了怎么办?着大火了呢?
师:困在房间里?公共场所着火怎么办?
小结:小朋友遇到到火灾时,不要慌张,跟着大人跑向室外空旷的地方走,找一个布或者毛巾,把毛巾打湿捂住口鼻逃出来。如果被火困住了,出不去,马上大声呼喊求助。
活动反思:
活动中,就幼儿生活经验的几个片断,让幼儿主动探索、寻找日常生活中不能随便说的易引发火灾的物品,并让幼儿自主地说出不能玩的原因。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幼儿安全防火知识,从小培养安全意识。
防火灾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消防车、消防员,体会消防员工作的危险与艰辛。
2、知道火灾带来的危害,掌握最基本的`安全防火知识和技能,形成初步的消防意识。
活动准备:
消防车图片、邀请消防队员携带常用的消防器材来园
活动过程:
1、邀请小班的小弟弟小妹妹共同参加活动。
2、认识消防员叔叔。
(1)观察消防员身上的装束,这些装束有什么用。
(2)请消防员叔叔讲述因小孩玩火而导致火灾的实例,以及一些灭火的经过。
(3)请消防员叔叔演示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4)请消防员叔叔讲述自己日常训练及工作的情况,体会消防员叔叔工作的危险与艰辛。
3、消防车真厉害
(1)借助图片说一说消防车与其他的车有什么不同。
(2)请消防员叔叔讲一讲消防车为什么要漆成红色,并装有报警器。
(3)车上都带有那些灭火器具,这些器具有什么作用。
4、请大班的幼儿告诉身边的小弟弟小妹妹,小朋友应该怎样注意防火,怎样做到不玩火。
5、感谢消防员叔叔能来参加活动,请幼儿一起为消防员叔叔表演节目。
防火灾的教案篇8
活动分析:
随着生活经验和安全知识的不断丰富,有了一定的自己保护技能,但当意外灾害真的发生时,他们会感到束手无策。本活动除了让幼儿了解有关火的知识处,更重要的是教给幼儿当意外灾害真的来临时,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学会自己保护、自救。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燃烧现象,了解火的性质、用途及危害。
2、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进幼儿安全防火意识。
3、一旦发生火灾,要知道如何自己保护和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
纸、蜡烛、火柴、大中小玻璃杯、、湿毛巾、毛巾被等。
活动过程:
活动??
1、老师出示一张纸和火柴,提醒幼儿注意观察纸被点燃后的情形,注意火焰的颜色感知火发出的光和热,让幼儿在火附近伸手烤一烤,说说自己的感受。
小结:纸点燃后发出光和热火焰是红色的。
提问:火还能燃着哪些东西?(布,木头、汽油、酒精、蜡烛等)
2、知道了火能发光发热,组织幼儿讨论火的用途和危害。
(1)、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火,请幼儿说出火的用途。(烧饭、取暖、照明等)
(2)、火对人类有什么危害?(烧伤皮肤、烧毁财物、房屋、森林等)
3、实验:火的熄灭
(1)、老师用一个杯子扣住正在燃烧的蜡烛,观察火焰熄灭的过程,启发幼儿思考火焰熄灭的原因。(燃烧需要空气)
(2)、老师用大、中、小三个玻璃杯同时扣住三只燃烧的蜡烛,观察哪去蜡烛先灭,想一想为什么三支蜡烛熄灭的时间不同?(杯中空气的多少,影响蜡烛燃烧的时间)
小结:如果想使火焰熄灭,必须使火和空气隔绝。
活动二
1、组织幼儿讨论:
(1)、发生火灾的原因有哪些?(小孩玩火、乱丢火烟头、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地地震、打雷、乱拉乱接电线等)
(2)、怎么样防止火灾发生?
(3)、如果发生火灾,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实现自己保护与逃生自救?
a:如果所在房间有,赶快打119报警,并说明着火的详细地址,什么街,哪号楼或附近有什么明显标志及单位。
b:室外着火门已发烫里千万不要开门,并用毛巾、衣服或床单塞住门缝,以防浓烟跑进来,如门不很热也没看到火苗,赶快离开。c: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穿过浓烟逃生里,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e:遇到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f: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不可盲目跳楼。
2、逃生演习
老师发出发生火灾信号,幼儿自选逃生办法进行自救
活动反思:
自然是如此美好,生活是如此安宁。然而,躲在和平、文明背后的火魔,正窥视着我们。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的,莫过于火灾。一个小小的火星可以使人类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化为灰烬,可以夺走人最宝贵的生命。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然而对于火,幼儿缺乏相应的防火知识和能力。因此,增强幼儿的防火意识,提高幼儿的防火自救能力,加强幼儿防火安全教育至关重要。在活动中我先让幼儿观察火,认识火,通过让幼儿主动探索、寻找日常生活中火的作用和危害。体现《xx》理念,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活动中,通过看火熄灭的小实验,使幼儿在大脑中形成表象,并让幼儿通过观察、思维、想象,自主做出判断,丰富幼儿安全防火知识,从小培养安全意识,为幼儿一生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防火灾作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