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技能,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教学挑战,360好工作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熟练计算1~5的加减法,能够运用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观察情景图,说出题意,列出算式。
(二)过程与方法
在理解情境图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认识大括号和虚线圈,并能将符号和语言表述建立起练习;在解决一组情境图中,感受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感受数学语言的魅力,渗透函数的思想。
二、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初步了解了加、减法的意义,能运用加、减法意义根据情景图列出算式,能计算1~5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更熟练的计算1~5的加减法计算,在加减法的对比中强化学生对加减法的意义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计算1~5的加减法;正确观察情景图,说出题意,列出算式。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读懂题意。
教学难点:正确观察情景图,说出题意,列出算式。
四、教学准备
课件、算式卡片、写有口算的信封和写有答案的信筒等。
五、教学过程
(一)巩固基础,提升计算速度
1、练习数的分与合
(1)学生自己边打手势边说1~5的组成与分解。
(2)师生互动巩固数的分与合。
师:我出3和1。
由学生回答出3和1组成4,4可以分成3和1。
师:组成5,我出2。
由学生回答:我出3,2和3组成5,5可以分成2和3。
2、巩固1~5的口算
(1)老师出卡片,学生用手势作答。
(2)火车。由一组同学逐个出口算题,全班抢答口算。
(3)在送信游戏中练习口算。
出示第29页第9题。让几位学生拿着写有算式的信封,根据结果送到相应的信筒中,其他学生来做小老师,看看是不是每封信都送对了。
【设计意图】
通过各种形式进行1~5以内的口算训练,使学生在多种形式中,手、脑、口、耳配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同时提高口算的兴趣,加快口算的速度,提高正确率。
(二)在计算中发现规律
1、完成第28页第2题
(1)学生独立计算并反馈答案。
(2)引导学生纵向观察算式,发现规律。
①观察第1、2组算式。
每组算式交换了加数的位置,但计算结果相同。
②观察第3组算式。
2+2=□和1+1=□,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算式没有变化,计算结果也没变化。
(3)总结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2、第28页,第4题。
(1)先观察算式,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竖着观察,每组的被减数相同,减数不同。
(2)学生独立完成,边做边思考,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3)汇报:发现了每组第一题的减数就是第二题的差,第二题的减数是第一题的差。也就是每组减数和差交换了位置,而被减数不变。
3、完成第29页第7题。
(1)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习。一个人拿着+1,再找四位同学分别拿着1、2、3、4,让他们组成算式进行计算。教师板书算式。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一个加数不变,和会随着另一个加数的变化而变化,初步渗透函数的思想。
(2)完成减法计算,所用方法同上。
被减数不变,减数变化,计算结果也随着减数变化。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计算的基础上寻找规律,直观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景算式互相转换
1、把语言转变成数学符号
(1)出示第28页第1题。
①教师先出示1把扇子,由学生图题意。再出示2把扇子,由学生图题意。
②让学生依据扇子图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教师板书问题。
③针对问题,师生共同用手势表示把两部分合并起来。之后,教师边口述问题,边出示大括号。告诉学生,求一共有多少把扇子,还可以用这样的符号(指大括号)来表示。让学生书写大括号,加深对大括号的印象。
④让学生再次看图,说出图表示的意义。列出算式,追问学生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⑤完成第28页第2题,重点理解大括号表示的意义,完整描述图意,列示解决问题。
(2)出示第28页第3题。
①逐一出现情境图,在学生的描述中教师出示虚线圈,告诉学生虚线圈表示去掉的意思。让学生完整的表述图的意义。
②列式计算,并说明用减法计算的道理。
2、完成第29页第6题
(1)逐次出现四幅情景图,让学生说题意,提问题,列算式。
(2)隐去情景图,让学生观察四个算式,引导学生横看、竖看,发现规律。
(3)再出现情景图,让学生尝试结合情景说一说道理。
(4)完成第29页第8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在汇报第2幅图时,要说清楚5-2=3的意义和5-3=2的意义,随着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出问题:还剩多少条黄瓜和摘了多少条黄瓜。(学生只要能提出一种问题即可,不要求全掌握。)
3、算式与情景建立联系
(1)看图提出问题,并与算式连线。
以上各图学生可以提出用加法计算或者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2)课件出示第28页第5题中的左部分。
①让学生说一说从1+4=□这道题中,看到了什么。
②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算式的意思(学生用画一画、贴一贴、写一写等方式表示出1+4=□的意思,写在方框里)。
(3)学生之间交流想法。
(4)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或者让其他同学说一说图的意思。
(5)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发现数字和符号的神奇与作用。
4、小结
刚才我们是观察图意,列出算式,现在我们是根据算式来表示它的意思。看来图和算式,我们可以互相转化,既可以用算式来表示图意,也可以用图来表示算式的意思。
【设计意图】
让学生体会符号大括号和虚线圈的作用,并将语言表述与符号建立起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符号化的表述意义,一个算式可以有很多情景(整体与部分关系)与之联系。逐渐培养学生理解与表达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个符号,说一说这个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
2、培养学生作业书写格式规范、字迹工整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指名学生板演:34+25=
2、口算。
5+78+650+30
6+2834+957+3
师问:6+28=34你是怎样想的?(把28分成20和8,用6加8得14,再用14加20得
3、让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
师问:在笔算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
师:我把上题中的.第二个加数25换成了28,(边说边板书:34+28=)这道题写成竖式怎么写?
生:相同数位对齐。(教师板书竖式)
师:从哪位加起?(从个位加起)
师:个位4加8等于几?满十了吗?(个位4加8等于12,满十了)
师:个位满十了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2、教学例3。
(1)边摆边说。
教师在数位板第一排挂34根小棒,在第二排挂28根小棒。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
师:34和28各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4是由3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28是由2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
师:个位是几个一加几个一,得几个一?(个位是4个一加8个一,得12个一)
师:几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吗?(十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
师:12满十了,在竖式里怎么写呢?
(2)边摆边算。
师:个位4加8满十,将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挂到十位上,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在竖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写个小“1”(写在横线上。学生模仿老师,也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到十位这边)
师:个位上还有2个一怎么办?(留在个位上)
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个位写2。
师:十位上原来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后进上来的这个十怎么办?(原来十位上是3个十加2个十,再加进上来的1个十,一共是6个十。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十位写6)
(3)看竖式叙述计算过程。
师:34加28,个位4加8得12,满十向十位进一,在个位写2;十位上3加2再加进上来的1得6,在十位写6。
找上、中、下各一名学生看竖式口述计算过程。
(4)仿例练习:(边说边做)
56+37=
3、教学例4。
教师在数位板第一排挂46根小棒,在第二排挂24根小棒。
师板书:
师:个位6加4得十,(把6根小棒和4根小棒放在一起,捆成一捆,放到十位这边)10怎样写?
生:向十位进“1”,个位写0。(师板书)
师:个位不写零行不行?(师强调:个位一个也没有要用“0”占位)
师:十位上4加2再加进上来的1得7,在十位写7。最后得70。
4、总结法则。
师:今天学的笔算加法和过去学的有什么不同?(个位满十了要进位)
师:进位加法还应注意什么?(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师同时板书。
全体齐读。
(三)巩固反馈
1、在练习本上计算。(同时请3人板演)
2、在□里填什么数可以使它成为进位加法题?
师:请同学们任选两个数,在练习本上计算。
3、编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题。注意十位上的数不要太大,和不能超过100。学生编题,教师板书。如:26+39,45+38,37+43,54+25,…
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篇3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学会合作.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判断能力.
3.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其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导入
1.同学们都乘坐过公共汽车,乘车时有什么规则吗?
2.乘车时要按顺序排队,要先下后上,要遵守乘车秩序.乘车时也有关于数学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研究乘车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乘车
二、活动二:乘车
(一)教学主题图1
1.出示图片:乘车图1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驶来了,驶向白石桥站.
2.教师提问.
(1)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3)你们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小组讨论.
4.集体反馈.
2+1+4=7 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二)教学主题图2
1.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上现在有7人.
2.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车继续向前开,到百万庄站.后门下去3人,前门上去2人.
3.小组讨论:看了刚才的演示,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
4.集体反馈
7-3+2=6 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三)教学主题图3
1.出示图片:乘车图4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继续向前开,到总站白云路站前门和后门都下去3人.
2.小组讨论:现在车上还有乘客吗?你会解决吗?
3.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6-3-3=0
小结:通过乘车活动,我们计算了乘车中的几个问题,你知道先算什么了吗?
三、活动三:动手摆
(一)摆圆片列式
1.5个红圆片、再摆两个蓝圆片、拿走3个.列式:
2.根据列式动手摆:4+1+5=
3.同桌互相出题摆圆片、列式.
(二)两人一组,一人说,另一人摆.并说出算式.
四、活动四:日常生活
1.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你能提出哪些与今天所学的知识有关的问题?怎样解决?
2.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对同学和老师说些什么?
六、板书设计
2+1+4=7 7-3+2=6 6-3-3=0
教案点评:
课堂的.导入,直入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感悟、体会,新课的教学整个贯穿在此条线索中,各个环节的教学线条流畅,学生在每个环节的情境中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共同探索,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每个孩子发挥、展示自己的空间。自主探索得到的知识,不但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对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等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也大有裨益。
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给小明过生日这个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性趣.
2.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零的减法算式.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减法得数是零的含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创造情境
(一)出示图片:生日图1
教师谈话:今天是10月12日,是小明的生日,很多小朋友都给他过生日来了,小明不仅准备了生日蛋糕,还准备了小朋友们爱吃的东西.他知道小朋友们最爱吃的是鱼,于是,他就去河里钓了一兜鱼,(出示图片:生日图2)回到家中,把鱼倒进了盆里.(出示图片:生日图3).
二、活动二:观察思考学习新知识
(一)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们猜想到什么?
(二)根据盆里鱼的条数和小猫吃的鱼,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看哪个组列的算式多,并说一说每个算式的意思.
(三)小结:我们通过猜想画面的意思列出了这么多的算式,那么这些算式都是减法算式,利用减法我们解决了还剩下多少的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思考问题的'结果.
(四)教师:每一组同学都有×-×=0这个算式,这个算式表示盆里没有一条鱼了.这时,小明又急又气,只好让爸爸、妈妈到超市再买几条鱼.(出示图片:生日图4)
(五)教师谈话:这时小明和小朋友们下楼做游戏去了.(出示图片:套圈图)
(出示图片:吹泡泡)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在这些游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教师:我们在玩游戏中也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活动三:结合实际巩固启发思维
(一)小朋友们正玩的高兴的时候,这时爸爸妈妈把美味餐准备好了,招呼小朋友们上楼吃饭.
(二)老师:我们为小明唱一首生日快乐歌吧!(出示图片:数学故事)
从这幅画面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四、本课总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高兴!你们 一样高兴,因为通过给小明过生日,我们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能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案点评:
紧密结合学生熟悉实际生活的特点,大胆构思,重新创设课件。创设了给小明过生日生活情节,巧妙地将小猫吃鱼这个课题加入这一情节中,从而形成了这一完整的数学故事情境。让学生通过这个情境,体会减法的意义,理解得数是零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教学时采取紧密结合画面,让学生观察、猜想、推理、探索的方法,并采用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的方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
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学生体验位置与顺序,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位置与顺序,并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反应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验位置与顺序,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验位置与顺序,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介绍教室
(一)创设情景
我们每天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学习,一定对教室很熟悉,今天淘气也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和我们一起学习,谁愿意给淘气介绍一下我们的教室?
(二)介绍教室
1.学生介绍教室中有什么物品.
2.这样介绍淘气只知道我们的教室中有什么东西,你能用我们所学过知识来介绍吗?
3.谁愿意到前面给淘气和全班同学介绍一下.
4.刚才两位同学介绍的一样吗?为什么?
5.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6.小结:你们面对面坐着,因为方向是相对的,所以在叙述中前、后、左、右的位置也就正好相反.
二、活动二:介绍去学校各个专业教室的路线和各个专业教室
1.淘气现在想到我们的各个专业教室去参观,你能说说怎么才能到各个专业教室吗?
2.出示图片:学校示意图
3.学生介绍专业教室的所在位置.
4.淘气想到自然教室去参观,你能说说应该怎样走才能到那吗?
5.学生选择任意一个专业教室说路线.
三、活动三:游戏
1.淘气:同学们,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来做游戏吗?全班一起做“文明操”.
2.看卡片指方向.
学生看卡片做动作.(卡片为:前、后、上、下、左、右、空白7张.学生看到卡片后将手指指向相应的位置.速度由快到慢.)
3.听口令反指方向.
规则:手指指向与淘气的口令相反的位置.
四、活动四:介绍自己的房间
1.我已经了解了你们的学校,还没有了解你的房间呢?请你介绍一下.
2.学生任意介绍自己房间物品所摆放的位置.
教案点评:
这节课中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通过“淘气与我们一起上课,参观校园”这一情景贯穿全课。学生在具体的情景和不同的角度中进一步感知位置、确定位置,不断体验探究位置与顺序。对有关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和运用。位置的相对性是本课中的重点、难点,巧妙的创设情景,设疑,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进一步感受体验前后变化的相对性。让学生体会位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同学们合作交流中合理判断推理出位置的顺序,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本课集知识性、趣味性和活动性于一体,有效的进行教学,突破难点。本节课通过游戏的形式,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上好一节复习课作了一些尝试。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