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可以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教案可以帮助教师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下是360好工作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音乐活动教案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篇1
活动名称:《大拇指》
活动目标:
1、学会分辨大拇指和小拇指,并熟悉它们的名称。
2、初步学习跟唱歌曲,能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手指动作。
活动准备:
1、《大拇指》音乐 2、自制的大拇指和小拇指手偶。
活动过程:
1、出示画有笑脸的大拇指和小拇指,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客人。那让我们先请出第一位客人!(出示一个大拇指)
大拇指:“我叫大拇指,小朋友们好!”幼儿:“大拇指好!”
师:第二位客人也来了!(出示一个小拇指)小拇指:“我叫小拇指,小朋友们好!”幼儿:“小拇指好!”
2、采用拇指对话表演的方式熟悉歌词。
(1)熟悉《大拇指》歌曲歌词。师:大拇指和小拇指今天想让我们帮忙找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帮忙吧!(师边表演边朗诵歌词。)
(2)提问:大拇指找到朋友了吗?他的朋友是谁?(另外一个大拇指)它们见了面,是怎样打招呼的?(小拇指的提问同上)
3、幼儿初步学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一遍。师:大拇指和小拇指找到朋友后,可开心了,还唱起了歌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2)师范唱一次。师:哇!它们唱的好听吗?范老师也想唱了,你们听听范老师怎么唱的吧!
(3)幼儿初步学唱,并能初步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手指动作。
师:你们想学大拇指唱歌吗?那我们一起来学学!
4、教师幼儿互动。
师:客人老师也想唱呢!我们也把这首好听的歌交给她们好不好?
5、活动结束。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能合拍地做猫走路的动作,并学习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动作。
2、在教师的提醒下,知道小猫躲好后控制好自己,不能随意走动,培养幼儿一定的自制力。
活动重点:通过音乐游戏让幼儿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
活动难点:创编小猫走路的动作和躲起来的时候要控制自己的身体不能动。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学会“猫走路”的动作。
2、猫妈妈的头饰一个,小猫的头饰若干《找小猫》、音乐。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场,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今天天气真好,看那边有一片美丽的草地,妈妈带你们一起到草地上做游戏,好吗?”
二、学习游戏《找小猫》的第一段。
1、幼儿听教师唱歌曲第一段,初步熟悉歌曲的内容和旋律。然后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
师:“孩子们,猜猜妈妈今天要和你们玩什么游戏呀?”
2、教师边唱第一段歌词边做相应的动作,并引导幼儿观察做了哪些动作。
师:“妈妈刚才都做了哪些动作呢?”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3、教师以捉迷藏的游戏情境,交代游戏规则。
师:“小猫躲好后能不能动呢?小猫为什么不能动呢?”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扮演“小猫”练习按规则玩游戏。
三、幼儿学习完整地做游戏。
1、第一段音乐响起时,幼儿听音乐做第一段歌词的动作,当唱到“找个地方躲躲好,妈妈快来找”时,请躲到自己的小椅子后面不要动。
2、第二段音乐,猫妈妈边表演边找小猫,被找到的小猫就要站到前面去,音乐结束后,猫妈妈问:“还有些小猫在哪里呀?”没有被找到的小猫一边说:“喵,我在这里。”一边从小椅子后面出来坐好。待幼儿对游戏规则有所了解后,可进行多次游戏
活动延伸:
教师:“孩子们,玩了这么长时间,你们饿了吗?妈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鱼,咱们一起去吃吧!”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放声唱与默唱交替的方法唱歌。
2、用各种水果替换原歌词,并根据歌词自编表演动作。
3、注意倾听他人的歌声和伴奏,努力与集体相一致。
活动准备:
苹果树一棵。
已认识苹果,知道其特征。
活动过程:
1、在歌曲《秋天》音乐的伴奏下,做小树叶飞舞进教室。
2、学唱新歌。
出示苹果图片,让幼儿在歌曲音乐的伴奏下做摘苹果的动作。
在音乐伴奏下,老师边朗诵歌词,边做摘苹果的.动作。
老师带领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念歌词,并边做摘苹果的动作。
老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学唱歌曲,练习过程中要求幼儿注意倾听前奏,并努力与大家的歌声一致。
3、放声唱与默唱交替。
边唱歌曲边拍手。
不唱歌曲,在乐曲的伴奏下拍手。
唱一句,默唱一句,默唱时用拍手表示。
4、创编新歌词。
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其他水果,以及它的颜色、形状和其他有关特征。
老师帮助幼儿把新的水果及特征替换原歌词并唱出来。
5、即兴歌表演。
鼓励幼儿边唱歌边做表演动作,并让做得好的幼儿单独表演,还可以组织幼儿自由结伴,和好朋友一起边唱边表演,表达快乐的心情。
苹果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乐。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篇4
游戏目标:
1、愉快地跟学歌曲,并初步学习音乐游戏、《妈妈和乖乖》。
2、初步知道袋鼠的主要外形特征。
游戏准备:
1、扮演袋鼠妈妈的服装,袋鼠玩具一个(大布袋也可替代)。
2、歌曲录音磁带《妈妈和乖乖》。
游戏过程:
1、教师扮演袋鼠妈妈: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你们看我的肚子上有什么?它有什么用?""我们袋鼠是怎么走路的?"幼儿学袋鼠条,体验袋鼠走路的特点。
2、学唱歌曲《妈妈和乖乖》:
教师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师:"乖乖是谁呀?"幼儿跟着教师有节奏地朗诵儿歌,理解"相亲相爱"。
"这首儿歌还可以编成一首很好听的'歌曲,歌曲名字叫《妈妈和乖乖》"。
3、教师示范演唱歌曲。
幼儿学唱歌曲。
建议与提示: 在学会音乐游戏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改变游戏规则:袋鼠乖乖比袋鼠妈妈多一个,当音乐停止时,没有找到妈妈的乖乖停止游戏一次。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初步认识五指,感知理解儿歌内容。
2、对手指游戏感兴趣,乐意与大家一起表演儿歌。
3、喜欢听音乐,体验随乐表现的乐趣。
4、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活动准备】
手指娃娃、音乐《摇篮曲》、《鸡鸣》。
【活动过程】
一、起床游戏导入。
1、师:(播放摇篮曲)听了这首音乐感觉怎么样啊?你想做什么呀?(幼儿自由回答)(播放鸡鸣)鸡叫啦,天亮啦,小朋友要做什么了呢?哦,你也起床了,你也起床了,我也起床了,大家都起床了。
2、师:鸡叫声是让小朋友起床,那刚才的音乐是让小朋友做什么事情呢?想一想。(引导幼儿说出是睡觉,播放《摇篮曲》,师带幼儿做睡觉的样子,播放《鸡鸣)做起床的动作)
3、师:小朋友们都起床了,我的手指宝宝也起床了!你们看!我们和手指宝宝打个招呼吧“手指宝宝你们好”——“小朋友你们好!”
4、师:指宝宝想和你们做游戏,你们愿意吗?那你想玩什么游戏呢?(幼儿自由讲述)我们一起和手指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吧!
二、在捉迷藏的游戏中,初步认识五指。
1、认识小不点。
师:(师把手藏在身后)我的手指宝宝藏好了,你们准备好了吗?出来啦,出来啦,看,(出示小手指)是谁出来了呀?(幼儿自由说一说)哦,它的`名字叫小不点,为什么叫小不点呢?我们来比一比它是不是最小的呀?哦,小不点,小不点(重复加深幼儿印象)你们的小不点呢?和我的小不点来拉拉勾吧。
2、认识大拇指。
师:这次谁会出来呢?瞧,(出示大拇指)嗯,这是大拇指,大拇指就是谁呀?(指着自己)就是——我,学一学老师的样子(师幼边说边做)。
3、认识大个子。
师:我的手指宝宝呀真调皮,又躲起来了。猜一猜接着谁会出来呢?(出示中指)哦,它的名字叫大个子,比一比是不是长得最大最高的呀?大个子点点头,点点头。(师幼边说边做)
4、认识二胖子。
师:又要出来啦,又要出来啦,(出示无名指)打招呼“小朋友,你们好,我的名字叫二胖子,”是谁呀?那我们应该说什么呢?(师幼一起说一说)
5、认识食指。
师:还有一个手指宝宝也要跑出来了,是谁呢?(出示食指)(教师与幼儿互动,指着小朋友)就是你,就是你,小朋友和我一起边说边做——就是你,就是你。
6、复习巩固五指的名字。
师:你们真棒!可是呀,我的手指宝宝又躲起来了,(师幼一起把手放在身后)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好吗?
“小不点,小不点,你在哪里?”——“我在这里”(一起拿出小手指,其余类似)
三、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示范儿歌(速度偏慢)。
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记住了手指宝宝的名字!可是手指宝宝玩游戏累了,它们都想睡觉了。
2、你们的手指宝宝想不想玩这个游戏啊?(幼儿念儿歌2遍)
3、有的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我们请她来玩这个游戏,好吗?(个别幼儿尝试)
4、手指宝宝还想玩这个游戏呢,我们再来玩一玩吧。(集体朗诵)
5、我们小3班的小朋友真棒!拍拍手表扬一下自己。今天我们玩的游戏名字叫什么?
四、律动结束活动。
师:我们的手指宝宝真能干,它们还会玩什么游戏呢?会变成什么呀?(带幼儿学一学小动物)那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变一变吧!(律动离场)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篇6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摇啊摇》。
2、歌表演《摇啊摇》。
3、选用内容:学习用口风琴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2、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教学重、难点:
1、能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在听视唱中能唱准音。
2、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情感。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大家经常去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吗?大家都怎么去啊?
生:坐汽车、坐飞机、坐火车……
师: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歌《摇啊摇》,看看这个小朋友是怎么去外婆家的.好不好?
生:好。
2、小练习:
随音乐拍手。
3、歌曲学习:
1)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2)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
用‘lu’哼唱。
3)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4)结合口风琴进行视奏练习。
5)学生模唱学习歌曲(部分学生演奏乐器、部分学生模唱;轮换进行)。
4、创编动作:
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摇啊摇》,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5、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
4)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在长音处用)。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
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7)分组或集体表演。
6、小结:
今天大家学习了《摇啊摇》,体会到了歌曲活泼的情绪。希望大家平时能多去看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