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好工作网 >心得体会

红星读后感作文8篇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和巩固读书的内容,对书中的思想和情感有更深刻的体悟,读后感是我与书中人物共鸣的体验,360好工作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红星读后感作文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红星读后感作文8篇

红星读后感作文篇1

?红星照耀中国》的第四篇借由毛泽东的自述阐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毛泽东小时候家境比较富裕,在学堂读书时,在偷看禁书,讨论造反等事件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他的思想。在他长大后的无数次求学过程中,他的革命思想不断加深,对于当今时局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终于,他开始为今后的的事业做准备:走遍湖南五个县;团结学生;坚持体育锻炼……毕业后,他投身政治,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九二一年,毛泽东终于加入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共产党。

在一次次死里逃生,一次次起义战斗后,他开始担任共产党主席。这时,故事的讲述已经脱离他个人历史的范畴,不着痕迹地升华为一项伟大的革命运动。红军立下了十一条简明的纪律,在这样的管辖下,它不断壮大。经历了国民党的五次围剿,红军成功地完成了长征,扩大了革命根据地。

通过毛主席的简朴自述,不禁为他的个人魅力所折服,他作为一名卓越的革命家,不但有气壮山河的宏伟目标,而且有绝妙的的文笔和广泛的见识。他能够身无分文就走遍湖南五个县;没钱没鞋时,好友帮他找到出路;又通过同志的帮助,躲过了追捕。

这一次次的冒险经历,他结交到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广泛的人际关系,为他以后的革命事业做好了铺垫。还有他对农民的重视,得到农民深深的爱戴。

由此可见,知识、见识、人缘、品德这些优秀的品质将影响我们的一生,我们好好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他方面的修养。

红星读后感作文篇2

我推荐朋友读读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

书中记述的1936年是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一年:日本依然用高压手段威胁中国接收广田三原则,大规模增兵天津和华北,德国和日本签订防共协定。战争一触即发,智慧之光何时照耀中国引导全民合力抗战?带了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战争的无数问题,斯诺于六月间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了生命危险,冲破了国民党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革命的严密的新闻封锁,进入陕甘宁边区,成为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它不仅是一部采访录,还是一部详尽的历史资料。在诞生后的七十多年里,一直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是国外研究中国问题的首选读物。

斯诺首先在当时苏区临时首都保安(即志丹县)和__同志进行长时间的对话,搜集了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然后,经过长途跋涉,他到达了宁夏南部的预旺县,这已经是和国民党中央部队犬牙交错的前沿阵地了。最后他冒着炮火,从新折回保安,由保安顺利地到了西安。当他回到北平时,正是西安事变爆发前夕。他在北平首先为英美报刊写了许多篇轰动一时的通讯报道,然后汇编成一本书,书名是《红星照耀中国》。这是一本真实描述红色中国的着作,使西方世界第一次了解了中国共产党。

作者以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红色苏区一幅幅立体而丰富的影像,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忍不拔、英勇卓越的革命斗争,以及西安事变爆发前夕__、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徐海东等中共领导人对时局的看法以及他们各自的传奇经历。除了领导者,斯诺还描写了许许多多的黎民百姓,从火车上偶遇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员,还有穿得破破烂烂、头上拖着辫子的农民,这些普通人是组成陕北苏区最真实鲜活的画面。

“我以前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随着我更深入苏区,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青年运动的蓬勃精神。”斯诺看惯了羸弱无助的中国孩子,“红小鬼”表现出的蓬勃朝气让他着迷。随后接触的那群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战士震撼,“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样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了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斯诺笔下的苏区普通百姓活灵活现,真实生动,他们的精神状态,折射出当时蕴藏在民众思想里的智慧之光,这是正义的力量,也是中国的希望。

红星读后感作文篇3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他是一位美国新闻工作者,来到的中国在报社工作。埃德加·斯诺常年跟随红军共同生活,并时常和中共的领导面对面交流,他与中共主要领导结下深厚的友谊,依据切身体验而著此书,其真实的经历和感触是其写作的基石。

此书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文学作品。埃德加·斯诺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书中所描述的所有事件以及采用的语言等,都是当时的亲临经历者所讲述的,是我们认识中国共产党__的重要资料。__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本书作者以最贴近生活的语言,最生活化的写照介绍了我们的伟大领袖__和周恩来。使读者从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领袖的亲近与领导人信念和中国共产党宗旨的可追随性。中共的发展也是由于有这样的领导人,才能民心所向,才能团结一心,共同抗战。

我们还可以从本书中了解到:“中国共产党”这五个字在“建设”时的艰巨;中国共产党在决策上的精明与谨慎;中国共产党在每次战斗中的艰苦与战术上的精湛。

起初,中国共产党只能在“地下活动”,并不敢公开中共党员的身份,他们被国民党诬蔑性地称为“共匪”、“赤匪”。这种诬蔑足以说明中共党员是在怎样艰难与危机中渡过的。更甚者,__曾被当做“赤匪”的第一号人物被通缉。今天的我们很明确的知道__领导我们走的道路是一条光明大道。但在当时的中共难以被人认可,甚至是被人诬蔑的“匪贼”。可想而知,__是在怎样的逆境中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在当今社会,我们能感受到党引领给我们的幸福,但唯一不能体会的是建设中国共产党和带领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时的艰辛路程。故为了更加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我们应更多的阅读类似的书刊。

书中还多次提到中共在面对困难时所作出的决策,最著名的就是中共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走的“长征”之路。斯诺同__、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中国红军长征的第一步是要突破敌人严密的封锁线,接下来就是巧夺大渡河。在这期间,他们赢得了少数民族的友谊,甚至吸引了一部分人参加红军。这足以证明了中国红军在人民中的威望与感召力。万里长征中红军牺牲无数,也是中共革命军经历的最严酷、最壮烈的“生命之征”。长征所折射出的“长征精神”是我们世代人都应该去学习和发扬的。斯诺也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红星读后感作文篇4

一不会怕,二不会躲,因为自己是中国人。

——题记

2021年建党100周年,在今天这个伟大的历史性转变的日子里,为了解放思想,大踏步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我们重读__年前这样的一本书——《红星照耀中国》意义重大。

在这本书中,每一件事,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奇迹,都是我们中国革命青年所创造的,他们的斗争生活是这本书描写的对象,他们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语言,讲述了中国的红色革命;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们可以深深地了解到他们不可战胜的精神,那种追求,那种力量,而这些,正是我们今天振兴中华民族所需要的。

在这本书中,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而最令我钦佩的,莫过于周恩来。周恩来出身于书香世家,骨子里流淌着却不是温和书生的血液,他流淌的是稳重,机智善辩,刚毅坚韧的革命血液。他以思想知识为武器,为中国谋幸福,为人民谋幸福。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时代,还是在深居高位的总理之位,他都始终如一,他的心始终向着人民,向着党与国家。一生殚精竭虑,死后将骨灰撒向祖国大地,他要守护这中华民族呀!

崛起吧,中国!怒放吧,新时代!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6篇《2024《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优秀作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红星读后感作文篇5

在老师推荐的书中,《红星照耀中国》吸引了我。作者以一名外国人,一名记者的身份写下此书,它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努力。

在中国人争取自由,民主的道路上,曾近有很多国际友人对中国给予过各种形式的帮助,党的初期,由于共产国际的干预和一些不安定因素,曾受到过很大的损失,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多次面临生死存亡的局面。然而领袖们的睿智使党走上了正确的道路,确立坚定不移的纲领,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为中国,为中国人民,进行着不屈不挠的顽强抗争。

只有人民拥护和支持的政府,才能让国家看到未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没有被侵略者的刺刀击退,没有被当权者的白色恐怖吓到,在无数人的流血牺牲后,更多的人勇敢的站出来,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崇高的事业。

在多方打击和封锁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队伍在逐渐壮大,在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后,没有人能在轻视这股不可抵挡的力量,一切关于“无知土匪”的谣言不攻自破,这是一个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政党,这是一个有些执着信仰,严格纪律的政党。

?红星照耀中国》可以让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及其所经受过的苦难,牺牲,今天的幸福来自昨天的奋斗,多少人的血才造就我们今天的辉煌。历史是沉痛的,幸而这种情况不会再次发生,但这种历史却永远保存在后代子孙的记忆中。

红星读后感作文篇6

今天,我读了《闪闪的红星》,合上书后,我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冬子发下的誓言:我要将所有白狗子和黄狗子消灭,为妈妈和百姓们报仇!

这个故事发生在革命后代潘冬子身上。1931年,工农红军解放了柳溪,7岁的潘冬子在父亲潘行义手术中,将麻药让给他人的行为,让冬子深受启发。3年后,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潘行义随部队离开,临行前,将一颗闪闪的红星给了冬子。柳溪因红军撤退又处于恐怖之中。不久,母亲成功进入党组织,但在第一个任务中壮烈牺牲,使冬子变得更加要强,在闪闪的红星照耀下,他惩治了胡汉三等,所有地主。1938年,潘冬子戴上那颗闪闪的红星踏上了新的旅程……

每当我读到冬子受到的压迫和殴打时,我不禁跃起了一颗愤怒和怜悯之心,我多么想跳入书中将可怜的冬子救出,再将那可恶的地主惩治一番。但是冬子他要比我想象中的坚强许多,“刚开始,我觉得有些痛,但想到父亲说的:它越痛,你就不能怕它,这样它就会怕你了。于是,我一声不吭,渐渐地,也就不太痛了。”冬子他那颗坚贞不屈的心,让我深受感触。

冬子受到的苦还不止这些,但他仍然勇往直前,再想想现在的我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还挑三拣四,一有困难就放弃,从未尝试过,就怕苦。

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多多向冬子这样的小英雄学习。

红星读后感作文篇7

上个学期,我阅读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非常精彩,在此推荐给大家。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1936年6月至10月,他曾远赴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并根据实地考察、采访时的所见所闻写成了该著作。

我认为这本书精彩的原因有两个。其一,这本书展现了当时西北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对革命的坚定信念,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因此这本书具备很高的思想价值。我从中得到了启发,我们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时,也要自己努力想办法去克服。“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我从书中学习到的道理。

其二,这本书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非常生动,充分体现出作者的文学造诣。第八章第二节中,作者描写彭德怀时,有这么一个情节:彭德怀突然气喘吁吁地向他的部下和作者吼了一句“冲到山顶去”,然后他自己就像兔子一样窜到了山顶。短短的一句话,同时运用了语言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彭德怀带领革命斗争时的坚定与决心。这类短小而精彩的描写,书中还有多处,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了。由此可见,这本书也具备高度的文学价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同学们,让我们跟随斯诺的脚步,一起回到那个艰难困苦、充满硝烟,但却让人荡气回肠的年代去吧。我相信,你们必然会为这个伟大的国家,为那些可爱坚强的人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红星读后感作文篇8

我本不是会看这类书的人。但是有时候,相遇就是一种必然。

说白了,就是为了备课,我查阅了朱德的资料。查阅过程中,看到一段话:……1920xx年春任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司令官,云南省警务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等职……曾在德国格丁根市一所大学里留学……

这几句话,让我有点出乎意料。在我的固有印象中,总觉得他是那种泥腿子出身,大字不识几个,因受地主欺压奋起反抗,从此带领农民兄弟走上反抗路线的典型人物。可是,他居然在担任了云南省警察厅长后主动追寻共产党参加革命?居然,还留过学?我突然觉得脑子有点混乱无法接受。由此可见,自以为是是种病,得治。幸好,我大概还不算病入膏肓。

于是,我终于翻开了这本书,开始了与它的一段缘分。

这本书没有我想象中的枯燥乏味,充满政治正确性的无趣,相反,它给了我很新奇的感受。大概是因为作者是个外国人,他的视角是超脱的、客观的,他的叙述是冷静的、克制的,因此他的看法应该更能代表当时普通人的心理,也更能激起我这样的普通读者的兴趣。

在这本书中,我刷新了对在历史书中仅有一面之缘的杨虎城的认知:他时任陕西省绥靖公署主任……他为家庭纠纷所苦,因为有两个太太……他早年当过土匪……作者评论说:杨将军反正在大多数外国传教士中间名声不佳,因此他不可能真的是个坏人。这句话让人莞尔,斯诺真是个妙人,他显然很清楚意识到外国传教士与中国人之间的关系,他的看法读起来既讽刺又幽默。

我初步接触到了一个经历极其丰富的董健吾:他在基督教圈子里颇有地位,参加过青帮,认识蒋介石、杜月笙,也一度担任过国民党高级官员,后来他丢官弃教,同共产党合作。似乎中国人三教合一的中庸与世俗之道在他身上得到了鲜明的体现,无论什么环境都可以很好地融入,仿佛水注入任一容器般,无比妥贴。然而,他是个坚定的共产党员。

我又一次遇见了周恩来: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黑的眼睛富于热情……他是一个书生出生的造反者……他是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他本人有突出的文学天赋……作者说: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

斯诺对周恩来的描述给我很深刻的印象,那是一种既陌生又亲切的感觉。好像你知道一个人会出现,你在期待他出现,然后他真的出现在你面前,并且你发现他带给你的比你期待的还要多还要好。是的,这就是周恩来。尽管曾经无数次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过他,听无数人提起过他,但是读到一个外国人的笔下描述出来的他,却依然给人一种新鲜真实的崇敬和感动。我想,无论在我生命中的哪个阶段,他都是我最最尊敬最最爱戴的人。

当然,书中可以举出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是没必要一一例举了。这些人的经历,让我终于对毛泽东说的那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很难想象,百家笔记网()如果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颗星,如果没有为自己在黑暗中点上一盏灯,这些人怎么可能抛弃自己曾经拥有的一切,走上那样一条充满艰难困苦的道路,一条需要时时冒着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危险的道路?如果没有这些人的薪火相传,中国的历史怎么会有那么翻天覆地的巨变?据一个红军战士说,在那次惊人的抗日东征中,红军一个月内增加了一万五千人!星星之火,真的可以燎原。

传说古希腊哲人泰勒斯仰望星空预知有雨,却未看脚下,跌入坑中。人们借此讥讽哲学家不务实事,只是空谈。黑格尔却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同时他又说: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而我们这个民族,从来不缺乏仰望星空,点燃心灯的人。

遥想孔子当年,为了劝说君主施行仁政,周游列国奔走呼号。所持主张不被接受,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他退而著书立说,广收门徒,弟子三千,更有高徒七十二贤人,为后世中国儒家学说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在他有生之年,政治主张虽未实现,但那句铿锵有力的虽千万人,吾往矣至今听来仍振聋发聩。

转而将目光投向空旷无人的茫茫大漠吧。你会看到一道寂寞的身影,身背经箧,脚踩麻鞋,伴随着他的,只有眼前无边无际的黄沙和头顶毒辣噬人的太阳。日复一日,在漫漫的黄沙中,救命的水早已荡然无存,昏昏沉沉中生命正在渐渐地远离……宁可向西而死,绝不东归而生。玄奘坚定的信念来自何处?只因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一个异邦的高僧身上体悟到印度佛学的智慧,感受到佛学发源地的魅力,于是便萌生了西行的想法。从此,为了寻找这颗西方的明星,虽九死,其尤未悔。

也许你会说,这些人,都离我们太遥远了,时代不同了人也不一样了;这些人,都生活在一个混乱的时代,他们必须奋斗;这些人,都是伟大的人物,我们小人物不可能像他们那样……那就看看我们这个时代的小人物吧。

还记得这个名字吗?——白方礼。一个三轮车夫,一个每日里早出晚归、辛劳奔波的三轮车夫。1987年,年已74岁的他决定做一件大事,那就是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白方礼老人靠自己的劳动,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捐款35万元,资助了300多个大学生的学费与生活费。他为学生们送去的每一分钱,都是用自己的双腿一脚高一脚低那么踩出来的,是他每日不分早晚,栉风沐雨,用淌下的一滴滴汗水积攒出来的。这一蹬就是十多年,直到他92岁逝世。平凡吗?平凡,一个三轮车夫而已;平凡吗?当然不!不仅不平凡,而且伟大!他留给世人的,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低头默默蹬车的苍老背影。可就是这背影,却震动了无数人的灵魂,让世人重新懂得了何谓大爱无疆。

诚然,宇宙浩瀚无边,人生艰难苦痛,活在这世间的人,渺小如尘土,卑贱如蝼蚁。但是,假如愿意给自己找一颗星,点一盏灯,黑暗的人生路上可能也会开出一朵摇曳的花,卑微的人性里可能也会多了那么一点神性。也许,人和神之间的距离,并没有那么遥远。

记得有那么一首歌,它是这样唱的: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让迷失的孩子找到来时的路。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前程,用一点光,温暖孩子的心。但愿我们都能像那个孩子,有一颗星,有一盏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照亮我们灰暗的心灵。毕竟,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关于读后感的作文模板8篇

初中作文读后感8篇

高中作文读后感模板8篇

天都峰读后感作文8篇

五年级读后感作文8篇

穷人读后感300字作文8篇

作文读后感优质8篇

盼读后感作文500字8篇

作文西游记读后感8篇

读后感800优秀作文参考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39898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