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在写的过程中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写读后感是我对书中作者用词和句式的思考和评价,360好工作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长征颂读后感推荐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长征颂读后感篇1
历时两年多,总路程25000里,红军战士们面对前有狼,后有虎的形势,一路上披荆斩棘,克服一个个令人绝望的阻碍,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长征是红军们用血与汗谱写出的z壮丽篇章,更是他们曾更是他们秉着永不泯灭的信念,坚贞不屈的精神,一步步踏出来的革命之路。
在《长征》一书中,作者将每一场战斗,每一次惊险都写得真实又感动,但最让我震撼的不是松潘草地的无边无际,也不是强渡湘江时的生死攸关,而是大渡河上的'那几根闪着光的铁索——飞夺泸定桥。
下面是呼啸奔腾的河水,上面是高空悬着几根铁索,稍有不慎就会掉下了万丈深渊。所以红军对此次作战制定了详细的方案。下午四时,战斗开始了,22个敢死队勇士向铁索冲去,双方开始激战,敌军疯狂地扫射,子弹打在铁锁上,火星并溅,但红军们毫不畏惧,借着二营三营的火力掩护,他们一手持枪,一手抓索,一步步朝敌人逼近,后面的三连,人人抱着木板,勇士们进一步,他们就扑上一寸,他们就这么一步步向前迈进,进一步就离成功近一步,离革命胜利近一步。所以他们个个都在枪林弹雨中如飞箭离弦,向敌人冲去,这让敌军惊讶无比,无法想象红军们是有多大的勇气与决心!快了,他们一人不少的冲向川军,但就在此时,川军点起了大火,火势十分凶猛,廖大珠连长带头冲进火海,勇士们一个跟一个冲进火中,并高呼,冲啊,别怕火,冲过去就是胜利,这是多么惊心动魄啊,不久,他们冲进了泸定县城。
看到这,内心已波涛汹涌,我为红军们感到骄傲。那十三根寒光凛冽的铁锁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留下了他们的鲜血,留下的更是他们火一般炙热的爱国之心和一股昂扬的报国之志。他们就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英雄,用生命捍卫尊严,用躯体缔造奇迹,他们就是中国工农红军。一个永不屈服,无坚不摧的团体,他们用信念的力量,精神的力量走出了一条光辉的生命之路。
然后再将目光投向今朝,他们虽不用浴血奋战,赴汤蹈火,但仍在用自己的力量努力着,疫情时的雪中送炭,洪水时的舍己为人,为保家卫国与敌人激战的刚毅决绝,无数危难的时刻的挺身而出,他们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从古至今,从红军到解放军,这些勇士们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中国从艰苦走向胜利,从落后腐败走向飞速发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一次一次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不是东亚病夫,而是东方巨龙。
我们感谢勇士们,引以为傲,但也要不断提升自己,落实于具体行动,先不说为国献力,当下只要勤奋学习,继承发扬先辈精神,就是对社会,对国家最大的贡献。
长征颂读后感篇2
花了十多天的时间读完了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王树增历时六年、精心打造的巨著《长征》。这部作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红军长征70年以来,第一部用纪实的方式最全面的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王树增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实地采访了许多老红军战士,书中的许多重大事件和资料都是首次披露;在书中,作者弘扬了长征体现出来的国家统一精神和不朽的信念力量;此外,作者还讲述了在这一伟大壮举许多感人小事,让我们通过丰富的细节更加亲近地去接触长征的历史。
?长征》在很多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在大量描写长征的作品中显得特色鲜明,可以说是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里最有阅读价值的书之一。
长征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壮丽史诗,是突破了阶级和政治界线的人类精神丰碑。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无论是由何种意识形态,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给与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灭的信念。最重要的是,长征翻越了20多座巨大的山脉,渡过了30多条河流,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走完了远远超过两万五千里的路程,而且还遭遇敌人的追击和堵截不少于400次。说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畏艰难险阻,不畏牺牲的远程。共产党人深知这样一个道理:命运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要走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和国内反革命势力,乃至国际反动势力做拼死的斗争,彻底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才能换来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官兵军装一样,头上的红心一样,牺牲时的姿态也是一样的。在中国工农红军中,无论是政治和军事的精英,还是不识字的红军战士,官兵如同一人的根本是他们都坚信自己是一个伟大事业的奋斗者,他们都坚信中国革命的.队伍“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他们激情万丈,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决心为每一位红军所认同的理想抛头颅洒热血。
因为付出了太多的牺牲,因为在难以承载的牺牲中始终保有理想和信念,所以,一切艰难皆成为一个锻造。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留下的是: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与伦比的勇敢。这些都是可以创造人类奇迹的精神。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有理由读懂中国工农红军所进行的长征。读懂了长征,就会知道人类精神中的不屈与顽强是何等的伟大;就会知道生命为什么历经苦难与艰险依然能够拥有快乐和自信;就会知道当一个人把个体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时,天地将会多么广阔,生命将会何等光荣。”
长征颂读后感篇3
读了《长征》这首诗后,那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仍久久索饶在我的眼前,从内心不由自主发出这样的赞叹:长征的胜利是中国战争史上的伟大史诗,红军的精神已经深深震撼我的灵魂。
震撼啊!,数千人马驮着锱重万里长征,面对的是百万虎狼之师,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面对高山悬崖,冰雪雨雾,湍急的河流,莫测的风暴,灼热的沙漠,无底的沼泽,饥寒交迫,刀山火海……这一重又一重无法相信的困难,都被这支队伍战胜了,这就是红军,这就是百折不挠的红军精神。
历史的车轮已经把人类载入到一个崭新的世纪,今天,我们远离了那战火纷纷的年代,现在的人们面对因难有两种选择,:知难而退或者就是知难而上。知难而退的人几乎占了三分之二。记得有一次,我有一道题不会做,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就不做了,现在想起来,那是我人生路上的一次最大的失误。我后悔自己没有去面对它,没有去锻炼自己,红军爬雪山的时候,吃的是皮带、树根,穿的是草鞋、薄衣,他们却翻过一座又一座大山,战胜了一道又一道困难。试想一下,我在他们面前变得那么的涉小和苍白无力……
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去面对它,俗话说:困难象弹簧一样,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我们学习求知的过程,正如科学家攻克难关一样,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只有披荆斩棘,奋勇当先,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知识就像琳琅满目的大宝库,探寻它的路是坎坷的,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其实,困难的重量是由你的生活习惯来称量的,在怕困难的人眼中,它就像巨人一样,相反,在不怕困难的人眼中,它只不过是蚂蚁大小,只有经过磨练的人,才会不停地与困难作斗争,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的人才能取得胜利。
所以,我赞美长征的壮举,更歌颂红军前辈百折不挠、勇于与困难作斗争的一往无前的精神。
啊!长征是一首壮丽的史诗。啊!长征是一曲伟大的颂歌,它的精神永远激励人们向前!向前!向前!
长征颂读后感篇4
翻开这本著作,是历史课以后。刚刚学完长征,心里带着崇敬和感动看了这本书。
由于博古和李德的错误指挥,长征就在这种背景下开始了。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突围敌人的包围圈,用着简陋的装备,在艰难的旅途中,长驱两万五千里,完成了世界震撼的浩荡史诗!
虽然学过这方面历史知识,但是《长征》给了我更大的震撼,更为具体的再现了长征的每一个细节。这一段的峥嵘岁月,它带来的伟大意义,他给我们后人的激励,都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里。雄关漫道真如铁,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渡过24条河流,经过14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的包围,打败敌人派来的中央部队。它们用坚强的意志,严明的纪律,坚定的信念和顾全大局的胸襟带来了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企图,保存了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了。
对于红军来说,长征一定是一段难捱的离骚,但是他们为了新中国的命运化难捱为动力,舍弃了尘世的情感,用无怨无悔的气概,奋不顾身的勇气,为理想而奋斗的信念为新中国谱写了最壮美的乐章,它响彻了每个中国人心灵的最深处!
回眸历史不仅仅是为了歌颂历史,更为了从历史中找到更高洁的灵魂,从历史的背影中找到它留给世人的一抹光亮。看完长征,有人哭的梨花带雨,有人会沉思半天。这是长征的力量,人们可以为它不朽的精神感动落泪,愿意因它开始思量现状。是啊,长征带给我们荡气回肠的震撼,它告诉我们一种精神,困难面前永不低头,肯吃苦,要有奋不顾身的奉献精神,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
长征是一段注定被历史铭记的伟大时刻,它的精神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我愿意做一个歌颂者,缅怀革命先驱,赞扬他们的品格和精神。我更愿意做一个有这样长征精神的中国少年,寻着历史背影里的光亮,走向更灿烂的明天。
孟子说“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红军吃过草根,野菜,最终不是成就了一个奇迹么?作为新世纪的少年,我们要在生活和学习中保持这种长征精神,生活像不规则几何,我们不知道何时相交平行,我们也不是能预知未来的使者,所以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想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就用这种精神激励自己吧,我们作为中国少年,一定可以像这些给了我们美好今天的英雄一样,挑战自己,勇往直前!用这份宝贵的中华之魂,洗礼自己的心灵。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之际,我作为一个中学生,再次回眸历史,对比昨天与今天,从历史的背影里寻一抹光亮,沿着光亮前进。
长征颂读后感篇5
暑假,我读了毛主席的诗词《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我细读了几遍,但还是不太明白诗词的涵义,便让爸爸给我解释一下。爸爸想了一下说:“既要读万卷书,更要行千里路。书不但要在纸上读,还要到实地去读,实地去看,实地去听,实地去感受,才会有更深的体会。”
于是,我们父女俩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于20xx年7月15日,踏上了重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的征程。我们从红都瑞金出发,经过江西、湖南、贵州、重庆、四川、甘肃、陕西六省一市。途中,我们攀登蜀山秦岭,穿越海螺燕子,“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上冰川,下峡谷,终于在20xx年7月28日胜利到达革命圣地延安。
一路上,我们有烈日下的暴晒,有大雨里的行进,有寒风中的攀爬。一路上,我们吃过难以下咽的行军简餐,忍受了三日没法洗澡的无奈,挨过了二十多个小时的通宵火车。一路上,我们出入过有野兽出没的危险路段,行走过滑坡塌方的泥泞山路,登攀过令人仰止的高山。一路上,我们有饥寒交迫的囧途时刻,有喘不过气来的高原反应,有发烧拉稀的身体不适,有延安保育院的热泪盈眶……
但这一切,所有的一切,和当年红军在万里长征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相比,又算得了什么?我和爸爸站在高山之巅,望着已变成青山绿水的黄土高坡,一起大声朗诵着毛主席的这首《长征》。这不禁让人顿感意气风发,心旷神怡。
爸爸略显激动,满怀豪情地对我说:“长征,长征。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又何尝不是一次自我的长征。不管未来的`道路有多么的曲折坎坷,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我们就能胜利完成自己人生的长征。”
“是的,爸爸。”我在心里默默地说:“你常对我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也记得你跟我说过的许多先前被人极为不看好,但最终却化不可能为可能的人生故事。现在,就是现在,让我们为各自的理想,一起长征吧!”
长征颂读后感篇6
?忆长征》是杨成武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应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之邀写的一本回忆录,主要描述了红一方面军第二师第四团在长征中的英勇事迹。在众多长征题材的作品中,《忆长征》无疑是一部精品佳作。从作者原汁原味、声情并茂的长征叙事中,可以深切感受到伟大长征精神的魅力。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重要内容。《忆长征》中记述了一位江西小红军的故事。他年龄不过十六七岁,胖鼓鼓讨人喜欢的脸蛋显得格外淳朴、天真。作者说了,在有钱的人家,这个年龄还在父母身边撒娇呢。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在血战湘江的残酷战斗中负了重伤,临终前对作者说:“政治委员,往前走,打敌人。”书中还讲述了与作者朝夕相处的老战友王开湘同志的事迹。在过草地时的一个夜间,天空下着小雨,王开湘谈起了崇高的理想,希望我们将来革命胜利了能像苏联十月革命胜利以后那样,没有剥削,共同富裕,多好啊。他还哼起一首描绘苏联社会主义生活的歌曲,周围的战友也跟着唱起来,雄壮的歌声盖住了雨后的风声。到达吴起镇后,在毛主席进行长征胜利总结的当天夜里,他对将来充满憧憬:“往后,怎么安排?打日本,抗日?打完了日本,还干什么?建设国家?建设共产主义!”不幸的是,不久他便因病去世,没有看到最后胜利的那一天。革命战争年代,多少英雄甘于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这种精神是很伟大的。是什么力量支撑他们?那就是理想信念。
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忆长征》中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就是“事到万难需放胆”,看看长征中的重大战役和事件,哪个不是万难之事?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不是万难吗?转战途中,天当房、地做床,日晒雨淋,风餐露宿,野菜充饥,篝火御寒,不是万难吗?但这些都没有吓倒英勇的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是长征中的万难之事。朱德同志曾赋诗:万里征途,犹忆泸定险;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忆长征》中生动讲述了争抢夺桥任务的细节,面对泸定之险,各指战员纷纷请战,部队掀起了“争当突击队,飞夺泸定桥”请战热潮。一个个连长都站起来,各摆各的理由,各讲各的有利条件,真是“求战心切、群情激奋、朝气蓬勃、不甘落后”,最后,得到任务的连队欣喜若狂,未得到任务的连队情绪低落。未得到任务的三连长王友才对作者说:只要肯把艰巨的任务给我们,你骂我几声都行!在讲述翻越夹金山时,书中说,此山终年积雪,别说人上去,就连鸟也不易飞过,当地老百姓说登山不累死、饿死,也要冻死。就是这样一座山也没有挡住红军的脚步。红旗灼燃似火,雪映战旗,色彩分外鲜艳。战马喷着雾气,衔尾相随。宣传队站在队伍旁,前呼后应。喊声,歌声,说话声,马嘶声,震荡着白雪皑皑的山谷,发出一阵又一阵欢快的回声。这真是一幅动人心魄、感天动地的壮丽图景。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讲长征演讲稿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