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我对书籍中的情节发展和结局展开的思考和解读,读后感是对书籍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行思考和理解的过程,下面是360好工作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侍坐》读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侍坐》读后感篇1
?论语》“侍坐章”应当是指《先进》篇的最后一段吧?这是《论语》中比较长的一个段落,但感悟却只有一句话——现如今,去哪里再找到这样的师生关系!
这里摘录这段话,让大家仔细品味,看看是不是有同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侍坐》章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论语》是记述孔子和学生们谈志向的文章,记述富有文采,虽是语录体散文,却有完整的组织结构,是典型的刻画人物的一个好短篇。请划分并概括出文章的段落大意。参考:第一段(开头,则何以哉)写孔子向学生问志。第二段(子路率尔,吾与点也)写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分别述志以及孔子的态度。第三段(三子者出,孰能为之大)写孔子评志。解析:首先孔子态度谦和,善于耐心启发诱导创设轻松和谐谈话气氛;然后其学生分别讲述自己的志向;最后他肯定了大家的志向,但也指出不足之处,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
重点理解
(1)在阅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文章表达的主旨是什么?参考: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中心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述了孔子的思想、态度。解析: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中心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述了孔子的思想、态度。
(2)孔子为什么要“哂”子路?对子路的“不让”应如何理解?参考:“夫子哂之”说明孔子对子路的发言有些不满意,原因是由于子路的“不让”。解析:“哂”是“笑”或“讥笑”的意思。孔子对子路的发言不满意,是因为“其言不让”。所谓的“不让”可大致有两个意思。即:说大话、不虚。从《论语》中的有关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子路为人耿直、坦率,直言不讳。他的耿直坦率,有时弄得他所尊敬的老师都下不了台。所以,孔子“哂”子路是没有道理的,可能存有某些偏见。对子路的评价应有实事求是的评价。
(3)孔子对学生志向的评论,表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参考:“为国以礼”是孔子的基本观点,同时也可体会到儒家的政治“有为”的积极进取精神。解析:对子路的谈志,孔子表示不满。孔子把“礼”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标准,尽管子路在孔门中是位有政治才能的人物,但在孔子看来,不遵守礼义,即使有理政才能,也是不能治国的。而对冉有和公西华,孔子则予以肯定,因为他们均礼让为先。
(4)曾皙述志,展现了一幅他追求的什么样的社会图景?参考:展现了一幅他追求的礼治社会的图景。解析:曾皙想做教师对学生进行礼乐教育。在暮春跟学生一起,“澡身而浴德”,接着在舞雩台上吹,思念苍生,归途中再唱起歌,陶冶性情,从而培养青少年优美情操,高洁志趣。这是他追求的礼治社会的图景。
(5)孔子对子路的评论,体现了孔子的怎样的思想?参考:体现了孔子重视道德修养。解析:孔子肯定子路打算以礼治国,但批评子路说话态度不谦逊。可见其对道德修养、文明礼貌的要求严格。
《侍坐》读后感篇2
(一)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孔子教育学生不倚老卖老,不居高临下,不盛气凌人,而是表现出一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姿态,他和颜悦色地对学生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意思是你们不要因为我的年纪比你们稍长一点就不敢说话,你们大可不必紧张,也无须顾忌,随心所欲,大胆直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样说就怎样说。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孔子的教学习惯,那就是平等、民主,朋友式的对话闲聊,不存在年龄、辈份长幼之别的顾虑,学生当然愿意在一种和谐、民主的氛围里畅所欲言。孔子又说:“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孔子的设问启发很有意思。首先,他洞悉学生心理,知道学生平日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语,可能是他的学生一个个才华卓越,抱负远大,但是没有人赏识、重用他们的缘故,所以免不了牢骚满腹,怨声载道,大叹世道不公,这种表现当然不符合孔子的“君子”标准,孔子曾说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正是抓住这种现状设问,一问就问到了学生心坎里去,“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学生当然愿意在老师面前畅谈自己的理想抱负、情操志趣,一来因为自己确实饱读诗书,才干超绝,二来也因这这份理想志趣,久积于心,终于有机会一吐为快。由此可见,孔子对学生知根知底,巧于设问,善于启发,教育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这种立足现实,洞悉心理,循循善诱,启发引导的教育方法对于我们贯彻实施新课程改革无疑是有重要启示意义的。学生的性情习惯、个性心理丰富复杂,多种多样,孔子的教育不是千篇一律,空洞说教,而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方法灵活多变而又风趣幽默。《侍坐》章中所记载的孔子的四个学生志趣不同,性情各异。子路能力高强,才华超群,志向远大,自信满满,可是出言不逊,莽撞冲动,骄狂自大,孔子只以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哂之”来评价,肯定学生的才能和实力,又含蓄地批评了他的说话冲动,毫不谦让的态度。冉有和公西华两个学生都谦虚谨慎,坦荡真诚,说话温和自抑,态度谦卑诚恳。两人性情不同在于,冉有说话做事谨小慎微,如履薄冰,有点畏首畏尾,顾虑重重的意味;公西华说话则口气谦和,措辞得体,反映机敏,听他说话颇有一种“言者释然,闻者陶然”的感觉。孔子对他们两人的谈话没有当即点评,而是待其走后,在曾皙的追问下,才发表看法。“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连用五个反问,充分肯定两位学生的治国安邦的政治才能,也表达了自己相信学生,赞扬学生的激动而自豪的心情。
实际上,孔子这一番肯定和赞扬目的乃在于给谦虚过分、自信不足的冉有、公西华以极大的鼓励和鞭策,想必细心的曾皙会把孔子的激越评价转告两位同学吧,也可以预言,当冉有、公西华得知老师对自己的希望和勉励时,该有多么激动、高兴。孔子就是这样,对骄狂自负的子路,含蓄批评;对谦逊过分的冉有、公西华则委婉鼓励。曾皙最后一个发言,他用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生活和生命情趣,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清静无为,逍遥自在,无忧无虑的性情。对此,孔子喟然长叹,深表赞同,因为,曾皙描绘的清风沂水、性天风月的生活暗合孔子壮志未遂,英雄无路的落魄心态。这是一种“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喟叹,也是一种心灵共鸣,志趣相投的评价,想必作为学生的曾皙听过老师的评价之后也会感慨嘘唏吧。四个学生,四种理想,四种性情,孔子因人而异,因势不同,分别以不同的评点(或语言、或表情、或感叹、或反问、或直接、或含蓄)来教育学生。这次师生闲坐聊天,可以说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范例。
其实《论语》中这样的事例很多。有一次,子路问孔子:“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请教同样一个问题,但孔子的回答却因势而异,因人不同。子路性情勇敢、卤莽,爽直、刚强,孔子告诉他不要勇猛过头而有生命危险,应该考虑还有年老的父兄在。冉有的行为退缩,谨小慎微,一事当前,处处讲究谦让,自叹不如,孔子鼓励他果决勇敢,大胆前进。启发引导,通情达理,这就是孔子的教育,针对各不相同的人的个性心理的不同,分别进行不同的教育。这种“因材施教”的意义在于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能够较好地促进学生个体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二)兼容并蓄,鼓励个性。西哲有言“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一样,不同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和理想操守,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在评价考察学生时,切不可以己度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更不可死抠条条框框,对学生求全责备,要有一种兼容并蓄,百川纳海的恢宏气度,尊重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接纳并理解种种个性差异,通过科学引导促使学生的个性朝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孔子就是这样教育学生的。四个学生,可以说有四种理想,子路以勇治国,冉有以富治国,公西华以礼治国,曾皙以美治国,这些想法不完全吻合孔子的理想标准,但孔子没有对他们进行简单的肯定和否定,更不根据自己预设的标准或偏私喜好来评判学生,而是宽容接纳,积极肯定,并不失分寸地赞扬、鼓励。这从《侍坐》章结尾一段的评点可以看得出来。不管是从政治国的子路、冉有、公西华,还是逍遥闲居的曾皙,孔子都是积极的评价,对曾皙是感同身受的理解,对冉有、公西华则极力赞扬,鼓励他们大展宏图,对子路则是肯定其才能当中略有批评。孔子的理想与学生的追求肯定不同,但他能够包容并鼓励学生们似乎对立的理想追求,这就是孔子的胸怀,这就是孔子的个性教育。再有,文中写到了子路发言的一个不好的习惯,急躁、冲动、口无遮拦,不假思索,狂傲无[礼,孔子对子路的莽撞表现一语不发,只意味深长的笑了一下。我们可以推想,如果孔子对他的性格特点、个性习惯持否定态度的话,那么这些年来,子路应该有所收敛,四个学生中就他跟随老师的时间最长,但他没有一点改变,这是否告诉我们,孔子并没有让子路改变自己的性格,还是相当尊重子路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子路才能我行我素,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还有曾皙,孔子和其余三个学生在谈话时他却在“鼓瑟”,这会不会影响别人呢?当然不会,如果曾皙鼓瑟打扰了孔子和其余三个弟子的谈话的话,那么孔子肯定会制止他这种行为,我们能够想到的是,曾皙喜欢音乐,或许他的演奏是想为师兄师弟们闲坐聊天渲染气氛呢!(是不是有点类似于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里的乐队伴奏?)他的所作所为超逸洒脱,与众不同。孔子没有制止他,更没有批评他,是不是孔子也默认了他这种爱好和习惯?从“子路率尔对曰”到“曾皙鼓瑟而谈”,我们分明看到了孔子对学生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的理解和认同,接纳和鼓励。这种尊重个性,包容个性,肯定个性的做法实在值得我们做教师的学习。
(三)自主互助,赏识学生。孔子深谙教育之道,教育学生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其中,他非常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互助教育。子路发表了一通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之后,我们再也没有听见他说什么,我们看到了孔子“哂之”,我们听到了孔子批评他“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子路究竟如何看待老师的反映呢?也许他会从老师的细微表情觉察到什么。更有意思的是,与子路的骄狂自负、壮志凌云形成对比的是冉有和公西华两个师弟的言语态度。冉有说话谦虚谨慎,小心翼翼,公西华则谦逊机智,情真意切。这两个师弟的表现与子路刚好相反,或许从这种实实在在的对比中,从老师意味深长的“哂之”中,子路应该躬身自省,明白些什么吧。孔子就是这样,不多说一句话,更不动辄批评、呵斥,而是引导学生谈理想,谈志趣,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在老师不经意的暗示中,明白自己的行为习惯、礼仪修养应该如何定位和规范。孔子用冉有和公西华的谦逊温和来教育子路,也用子路的果敢自信来鼓励冉有和公西华,这种用心良苦的活动(谈话)安排的确体现了孔子教育智慧的新颖和深刻。
通观《侍坐》全文,我们发现,孔子对学生谈理想,谈志趣,除了对子路“出言不逊”稍有不满之外,基本上都是肯定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甚至为学生有远大理想,高雅志趣而感到欣慰、自豪,这让我想起了现在正流行的“赏识教育”,孔子是不是也是在搞“赏识教育”呢?我看是的,《侍坐》章结尾一段体现得非常明显。对子路,孔子充分相信他的雄才大略和超强实力,对于冉有和公西华,孔子连用五个反问句来评价他们的理想,相信他们治国安邦,力堪重任,特别是对公西华,孔子说“赤也为之小,孰得为之大?”这不就是老师骄傲地夸奖学生吗?他认为公西华知书达理,娴于礼乐,完全超出了一般人,他不担当治国重任,更与何人呢?对于曾皙,孔子则是发自内心的欣赏和理解。结合前面的分析,我们几乎可以说,孔子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为他们的未来着想,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相信他们的才华和能力,鼓励他们一试身手大展鸿图,而对于他们的不足和毛病,又总是委婉含蓄地批评教育。这正是孔子“赏识教育”的思想精髓啊,感谢孔子!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用自己的言行风范为我们今天如何当老师上了非常精彩的一课。
?侍坐》章是记人言志的文学作品,更是展示孔子师徒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和教育方法的教育随笔,我们完全可以从更多更新的角度挖掘出很多新颖的教育思想,作为语文教师,读作品,想孔子,思学生,反省自己,我们完全可以对比古圣先贤的教育经验而获得很多很多。
《侍坐》读后感篇3
中学的时候读过一篇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又勾起了学游泳的欲望。在两千多年前的某一天,孔子与大伙儿探讨理想抱负,子路、冉有、公西华先后娓娓道来,谈了自己在治国、富民、礼仪方面的宏图大略。轮到曾皙发言时,他似乎有些腼腆,因为相对而言,他的理想太平庸了,只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而已。孔子对他“很小很小”的理想居然大加赞赏。
子路、冉有、公西华所谈的治国、富民、礼仪等方面的志向,按理是符合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导思想,但由于他们或略显张狂,或谦逊过度,并未得到孔子的赞同。反倒是曾皙所说的“咏而归”却得到充分肯定,这种生活方式看似朴素简约平常,其实并不简单。只有在社会和谐、生活幸福、衣食无忧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做到如此洒脱的,理应看成是当时生活的至高境界。
于是便期盼着有一天也能像曾皙一样无忧的“咏而归”,把身心交给大自然,享受一种知足常乐悠然自得感觉。然而很多事情终究是不了了之的,日子总是平平淡淡的过,年复一年,似乎已忘记了当初的美好愿望。到了后来的后来,没想到孩子竟然和我一样特羡慕会游泳的人,十分渴望在水里畅游,有时带他到外面玩,到了河边看人家游泳便挪不动脚步,总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老是问我他什么时候能学游泳?而我一句“等你长大再说”的话打发了他好几年,想想觉得心中有愧啊。
《侍坐》读后感篇4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作为《论语》全书中篇幅最长的一章,文中出场人物五人,《论语》作为一本语录体散文,由孔子及其弟子回忆所著,该章人物丰富,其各自的回忆相互补充,所述丰富,不仅仅只是回忆孔子的言论,而且记叙了师生交谈过程,绘声绘色得描述场景,表现人物神情,俨然一篇生动形象完整的记叙文。在这一章篇中我看到的孔子是林语堂笔下“和蔼温驯”“具有深厚的情感,锐敏的感性,高度的优美”的形象,不同于痛斥弟子不义时严肃而令人敬畏的孔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通过对孔子和四位弟子一次闲聊的过程展现了各自不同的意趣、性格和志向,读后耐人寻味。平淡自然,含意深隽,丝毫没有斧凿痕迹,却在眼前平易事中信手勾勒一幅先贤论志的图画。
章节开篇,在交代事件发生背景后,孔子率先发问:“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先鼓励大家畅所欲言,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些,就不敢说话,然后引出聊天的话题“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其实在这里看孔子自身也是一位“不吾知者”,孔子周游列国“累累若丧家之狗”(《史记·孔子世家》),此时的孔子已经60岁左右了(网络旁证),在经历了东奔西走,处处碰壁后引领学生讨论这个话题在这一瞬间,一位洞察世事的教师形象在眼前鲜明了起来。仿佛跨越两千五百年时光,不经生出站高山兮深谷行,风起云涌百年遇的感怀。
除却孔子,再看在场的弟子这些弟子跟随孔子周游列国,个个有怀才不遇之叹,所以“不吾知也”在这师生五人期间有着极大的碰撞与共鸣感。所以孔子话音刚落,子路就“率尔而对”。在过去高中学习该章时,对四位弟子的性格有过该章定论的介绍:子路轻率急躁,冉有谦虚,公西华委婉曲致,曾皙高雅宁静。但是孔子曾经说过“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论语·公冶长》)。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子由的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孔子听了子路发言后“哂之”不会是对子路的否定,恰是对子路的性格绝对了解,知道他的老毛病又犯了,所以才会初现的善意一笑。所以不能因“哂之”二字先入为主形成对子路的刻板影响。依我愚见孔子“哂之”原因有二:一、原文中孔子的解释“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按照礼的要求,当长者向众人发问时,晚辈要先环顾四周,看到没有人发言,自己再回答。《礼记·曲礼》:“侍于君子,不顾望而对,非礼也。”子路“率尔而对”,所以说不谦让。
二、子路的绝对理想:“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子路描绘了一个内忧外患,情况危机四伏的国家,在这个国家中子路挥斥方遒,指点江山,仿佛是划破天空的流星,百年不遇的治国奇才,如此露骨自夸未免太不谦虚。再者子路对施政的成效也定下很高的标准:以三年为期,达到“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对此子路显得过于理想主义,现代治国安邦我们还要讲究个“五年计划”“两个百年目标”“中长期规划纲要”呢,而子路提出在三年内不仅要把这个内忧外患的千乘之国变成人人勇敢善战,而且个个懂得礼义。在孔子看来,让百姓勇敢善战还比较容易,但要让人民懂得礼义,就相当困难。所以孔子笑子路不谦虚。
但不能否认的是子路这段话阐述施政目标明确,思路清楚,逻辑严密,这让我想到杨氏之子中“儿应声答曰”,同样是一抛出问题就立刻给予回答,“率尔而对”说明子路平时就对这个问题有过深思熟虑,子路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到此,故事发展已经告一小段落,子路如此回答了,那其他弟子呢?此时孔子点名了:“求!尔何如?”冉有的回答就谦逊多了,先是说自己只能治理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然后说三年为期,要达到的目标是可使足民,可以让老百姓富足,至于礼乐教化,则逊不能,有待贤明君子来施行。孔子没有表态,继续点名:“赤!尔何如?”公西华更谦虚,首先说不一定能做到,然后说不敢像前面两位师兄那样治理一个国家,“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公西华说愿意学着做些东西。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至此两位孔子都没有表态,而是继续点名,“点!尔何如?”这里从占了将尽一半的篇幅上就可以看出,曾皙的回答必有可琢磨之处的。首先曾皙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天啊!原来曾皙在鼓瑟!原来整个过程是有音乐伴奏的!就像魔术师暗藏机关的遮布被掀开一样,上文制造的很多悬念一下都解开了。首先是佐证这次交谈的性质是闲聊。有人认为这是一堂孔子的课堂实录,有人说一次孔子的主题班会,如果是这样,曾皙不可能还在鼓瑟。孔子没有要求曾皙停止弹奏,曾皙也没有因为老师在场而停下来,说明孔子师徒关系融洽,弟子在老师面前很放松。其次,解开了冉有、公西华不主动发言,直到孔子点名才回答的疑惑。直到这时,我们才知道,子路发言之后,按辈分应该曾点发言。所以冉有在等曾皙先说,这正是礼的要求。而孔子见曾皙还在弹奏,不想打断他,于是让冉有、公西华先发言,最后才问曾皙的看法。孔子不仅容许曾皙在聊天时鼓瑟,而且还不忍心打断他演奏,如果一开头就写曾皙在鼓瑟,整个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1]作者故意隐匿了曾皙鼓瑟这一重要情节,就使整个故事叙述充满悬念。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的动作,如同相声中响亮的“抖包袱”,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既为曾皙说出不同于各位同学的志向作了铺垫,也为孔子“吾与点也”的慨叹作了渲染。
其次,曾皙在老师孔子点名后的表现,“鼓瑟希,铿(kēng)尔,舍瑟而作”,意思是:曾皙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天啊,多么行云流水潇洒自如的动作,这让我想到了金庸笔下的大侠挥刀入鞘,如此淡定从容,不经让少女遐思,多么温润如玉的君子形象。(忽略年龄,已经39了,古人这岁数估计当爷爷了)继续说曾皙这一边弹奏,一边聆听各位的发言,思考孔子提出的问题,却胸有成竹。当孔子提问时,他从容说道“异乎三子者之撰”。孔子鼓励说:“这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于是就有了这段所有高中生都会背的话:“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为什么要描绘上巳节与年轻人春游的活动呢?孔子听后居然感慨地说:“吾与点也。”这是为什么呢?从原文看“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显然易见在当时的谈话主题中,他在表达为政理想。孔子曾谈到他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而曾皙所描绘的那幅惠风和畅的游春图不正是孔子这种理想境界的生动写照吗?所以,曾皙看似未谈治国之策,将子路“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冉有“可使足民”的目标以及孔子大力倡导的礼乐文明具化为百姓安居乐业子路等人所描绘的只是一个方面,而曾皙所描绘的却是一个大同世界。这种更雄伟的志向、更高远的境界也表现出曾皙举重若轻,游刃有余的气度。所以,孔子赞同曾皙,既是对曾皙施政能力的赞赏,也是对自己政治理想的憧憬。
在接下去故事是如何发展的呢?“三子者出,曾皙后”多么好学的曾皙,课后再次请教老师,孜孜不倦探寻事物之所以然。从这里我们也看到了孔子之前对冉有、公西华的发言的未尽表态以及孔子的教学态度和方法。
子路开口就说要治理千乘之国,孔子相信他有这个能力,只是不够谦让。冉有说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孔子明白这只是他谦虚而已,相信他有能力治理好一个国家。公西华说自己只能当一个小司仪,孔子明白能够主持国君的宗庙祭祀、诸侯国的会盟,实际就是治理一个国家。只是每个弟子性格不同,兴趣爱好不一样,所以表述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作为一名老师,需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恰当的判断。在这一点上,孔子也十分高明,孔子认可每一个弟子,并对他们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学生在老师面前畅所欲言,不必揣摩老师的好恶,而老师了解学生的才能,也了解学生的个性。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充分信任。这难道不是我们现在孜孜以求的师生关系吗?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可见一斑。
《侍坐》读后感篇5
?论语》是我国儒家思想的前年经典绝学,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大多是孔子回答弟子们的提问后所做的记录;有一部分是回答诸侯国君、卿大夫和各方人士的问题;还有一部分没有问题,只是记录孔子的一些言论。因此,《论语》中记载的言论涉及方方面面,充分反映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其中的很多思想至今对我们的言行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例如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中,孔子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已经学过的知识;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中,我们知道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空想而不读书就必然会产生疑惑等等。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阅读了《论语》,除了那些我们都很熟悉的千古名句之外,我们还会找到一些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
例如:“自行束修以上,我未尝无诲焉。”它的意思是:学生主动带一束肉干来见我,我是不会不教他的。我认为,当今社会的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尊敬老师,老师爱护学生,这些都不需要物质来衡量的,而在孔子生活的那个年代,学生要送礼才可以得到老师的赐教,这足以反映出当时封建社会的腐朽。
再如:“朝,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意思是说,孔子上朝的时候,与下大夫说话,侃侃而谈,从容不迫;与上大夫说话,态度和悦;君子在场时,说话局促不安。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不同等级的人说话态度明显不同,他的做法与当今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是不相符的,充分说明孔子所处时代是一个等级分明的时代。
此外,从“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意思是说朋友送的礼物如果只有车马,没有祭肉,孔子也不会行拜礼)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当时的人们很重视祭祀祖先,即使别人送再多的东西,如果没有祭肉,主人也不会高兴等。
当然,虽然在《论语》中,我们看到了一些带有明显时代色彩,透露出封建社会的腐败气息的言论,但从整体上看,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的原则、治家治国道理,使我们受益匪浅。因此,它仍是一本好书,孔子也毫无疑问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
《侍坐》读后感篇6
一、“自由式”的课堂组织形式
几千年来,我们的课堂都是教师讲,学生听。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学习条件不断的改善,但教师站在讲台前,学生坐在课桌前这一上一下的传统课堂组织形式并没有多大的改观。而“侍坐”这节课,组织上不拘一格,十分自然。文章第一句写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首先,从“侍坐”一词,我们可以想象四门弟子围着孔子盘腿而坐求学的情景。其次,表现在谈话的气氛上。在孔子的启发诱导下,“子路率尔而对曰。”从“率尔”一词可以看出子路在孔子面前无拘无束,师生关系极其融洽。
二、“启、谈、讲、质”的课堂结构
“侍坐”一文虽然叙述的是四门弟子与孔子的一次谈话,但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孔子教学的基本课堂结构。当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出门后,留在室中的曾皙对其他三人之言和孔子笑子路的原因等不理解,便向孔子提出了“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唯求则非邦也与”等一系列问题,孔子则一一予以解答。这可算是质疑阶段。
三、体现“三主”的教学原则
所谓“三主”,即以学生自学为主体,教师引导为主线,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构建为主标。这也是“导学式”的教学原则和重要标志。
1.以学生为主体
这次谈话,从孔子的提问,四门弟子的谈论,到曾皙的质疑,孔子的解答,整个过程,主要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谈论自己的政治观点、治国之道为主。
2.以教师为主导
孔子作为教师,他的这次谈话像根红线贯穿始终。从开始的启发诱导,逐个提问,到最后对曾皙问题的解答,孔子是处于主导地位。
3.以学生学习能力构建为主标
孔子是一个没落的贵族,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奴隶制贵族社会解体的时期。除此之外,从孔子对曾皙的解答中可以看出孔子不是直截了当地把答案教给学生,而是用“安……也者?”“……何?”“……孰……?”等反问句相告,可见其培养能力的方法之高超。
纵观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出今天的“学导式”教学理论和方法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小红船读后感6篇
★ 大突围读后感6篇
★ 英子的读后感6篇
★ 人间信读后感6篇
★ 生活读后感6篇
★ 文心读后感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