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可以把学习或者生活中的主观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应用文体,在撰写心得体会的时候,我们的思考能力也会得到一定加强,360好工作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家长与孩子成长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家长与孩子成长心得体会篇1
培养孩子爱劳动是早期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让孩子从小就“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能增强他们动手做事,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信心,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还应培养他们为大家做事的良好意识,这样可以促使孩子骨骼、肌肉、神经系统及各部分器官都得到锻炼,同时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所以,要利用幼儿期这个人类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他们进行早期劳动教育,让他们在轻松愉快、多种多样的劳动中获得全面发展。
那么,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爱劳动呢?
1、培养孩子劳动的兴趣。根据孩子好动、好模仿的特点,培养劳动观念。他们常常喜欢爸爸妈妈做一些小事,得到表扬后显得异常兴奋,家长应加以鼓励,使孩子感到自己做得对,高兴地坚持下去,由无意识的模仿动作变成有意识的自觉行为。孩子还常会一面伸手一面说"我来",要自己吃饭、洗手、穿衣服……这又是进行爱劳动教育的好机会。家长一定要耐心鼓励和帮助孩子独立做这些事,切莫为图省事而包办代替,使孩子对劳动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2、让孩子量力而行。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为他们安排力所能及的劳动内容和时间。如让三四岁的孩子学会照料自己的生活,自己吃饭、漱口、洗脸、穿脱衣服等,让五六岁的孩子学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如擦桌椅、扫地、洗手帕等,让七八岁的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公益劳动,如打扫环境卫生等等。孩子劳动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在20分钟以内。
3、教会孩子一些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孩子开始学习劳动时,家长必须言传身教,一步步给孩子做示范,手把手地教,以后再逐步让他自己干。并要注意安全、卫生,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4、经常鼓励和表扬。对孩子的劳动成果,家长应及时地表扬和鼓励,还要鼓励孩子不怕困难,敢于实践,动脑筋想办法,使劳动进行得又快又好。
孩子的劳动与成人不同,不应以他们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为目的,而是为了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鼓励孩子参加家务劳动
我们常会看到孩子模仿成人的劳动,如拖地、洗手帕等,尽管做得不很熟练,有时还会带来一些麻烦,但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可贵的,应该鼓励。
指导内容:
1、指导孩子生活自理,也就是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如独立地吃饭、穿脱衣服、穿脱鞋袜、梳头、入厕、叠被、整理玩具、图书等,并让其逐渐学会洗小件衣物。
2、指导孩子帮助成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使孩子知道自己是家庭成员之一,应该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不仅有利于他劳动习惯的养成,还可通过劳动体会到成人的辛劳。如可让孩子摆碗筷、擦桌椅、择菜、剥豆、倒垃圾、到附近商店买小商品等。
3、可指导孩子进行自制玩具和修被图书的劳动。如用纸盒、瓶盖、硬约有等做小玩具,用泥捏水果、小动物、交通工具等,还可把硬纸剪成各种几何图形用作拼图游戏等;成人还可带领孩子一起修补破损的图书,使其继续发挥作用。
如何指导孩子参加家务劳动
1、家长要有正确的态度。
家长要支持、鼓励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正确认识孩子参回家务劳动不是为了减轻成人的劳动,而是为了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责任感、义务感、独立性、自信心等良好品质。
家长要放手让孩子去干,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做。当然,成人要给以具体指导、帮助,督促孩子按时把事情做好,千万不可包办代替。
2、要提高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兴趣。
孩子年龄小,劳动目的性不强,往往把劳动与游戏相混淆。家长可通过游戏来提高孩子劳动的兴趣。如家长可跟孩子比赛谁擦桌子干净;谁洗手帕溅在地上的水少等等。另外,劳动内容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不能太复杂,以自我服务为主;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会使孩子过度疲劳,影响劳动效果,甚至产生厌恶劳动的情绪。
3、家务劳动要有具体的分工。
家庭成员对家务劳动要进行具体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还应提倡协作。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事自己干,家长的事帮着干。
4、适时地进行表扬。
当孩子认真地做完一件家务事,要及时地给以肯定,最好的方法是让全家人一起欣赏孩子的劳动成果,使他产生自豪感,或亲切的拥抱,夸一声“真能干”。千万不要用金钱或物质刺激的办法。
家长与孩子成长心得体会篇2
蓝天白云下,是小鸟快乐的天堂;青山绿水,是人们诗情画意般梦想的家园;小桥流水是鱼儿嬉戏的乐园。但是我们现在的家园是怎样的呢?
晚上,我和妈妈吃过晚饭去公园散步。公园里绿草如茵,凉风习习,人们三五成群地在这乘凉、聊天、跑步,小朋友们欢快地滑梯、奔跑……正在我们惬意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享受着夏天的凉爽时,不知从哪里飘来一阵让人恶心的酸臭味,还不时有苍蝇“嗡嗡”地飞来。我四处张望,寻找着臭味的来源。原来公园的角落里有一袋果皮垃圾,味道让人恶心得想呕吐。旁边的人都捂着鼻子,匆匆而过。妈妈说:“我们快走吧,这儿太脏了。”突然我想起老师说的话:“保护环境,是我们公共的责任。”是啊,现在如果每个人都不管,这里的垃圾或许就会越堆越多,还有谁愿意来这里散步?现在不正是该我表现得时候吗?我毫不犹豫地提起那包垃圾放到了绿色的“厨余垃圾桶”。看到我的表现,妈妈笑了,公园里的人也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这次的举手之劳让我意识到一个小小的举动也会收获到更大的快乐。
现在,我成了“垃圾分类”的小小代言人,家里的旧报纸,纸箱,我会叮嘱妈妈投到垃圾回收箱,在外面吃饭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超市购物自己带购物袋,不使用塑料袋……现在我不仅自己行动起来了,爸爸妈妈在我的影响下也已经做到了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可以有效地节省资源,减少森林树木的砍伐,能更快地实现青山绿水般家园的梦想。其次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如塑料袋不易降解,埋在地下或焚烧会产生有毒气体,破坏土壤,最终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然后垃圾分类可以实现再生资源利用,变废为宝,如回收纸张可以保护森林,回收果皮,可以作为绿色肥料。最后垃圾分类能够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念,提高个人素养。
保护绿色家园,“我就是影响力”,这个假期我已经行动起来了,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让我们远离脏乱差的环境,一起去追求诗意般的美好生活吧!
家长与孩子成长心得体会篇3
淡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高大的树下,有一缕阳光照在小山坡上,爷爷正在挖着花生。我跟妈妈说我也想挖花生,妈妈同意了我的请求。
带着草帽,爬上小山坡。跟爷爷说道:“爷爷,你下去休息一会儿,我来挖花生吧。”爷爷点了点头,妈妈也说正好让我体验一下“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我拿起锄头,挖呀挖,本来觉得还蛮有意思,后来越挖越累,表姐也来助我一臂之力。咱俩这里挖挖,那里砍砍,看着自己满身的灰尘。我尴尬的笑了笑。
我们将挖出来的花生放进篮子里,再提去池塘将花生洗干净,新鲜的泥土香气扑鼻而来,让人仿佛置身在仙境里。洗完过后,妈妈把花生放进锅里去煮,我和表姐都累得躺在了柔软的沙发上。不一会儿,一阵阵香气飘了过来。是花生!我迫不及待的就想去拿一颗,可妈妈大喊道:“洗手去!等会儿吃到肚子里全是细菌。”
洗完手后,我和表姐开心的吃了起来,嗯~这可比我以前吃的任何东西还要香,还要甜,这可能就是自己劳动后的收获吧。
在老家,我学会了勤劳,每次暑假都能跟爷爷一起种菜,一起浇水,施肥,可能,以后都看不到爷爷了。
但那一刻,我长大了。我学会坚强,我学会勇敢,我学会了勤劳。我也明白了,自己劳动,丰衣足食的道理。
家长与孩子成长心得体会篇4
我独自一人坐在树荫下,流着汗,大口喝着水,看着田里正在摘花生的父母爷爷奶奶。我真是后悔来这里,可我既然答应要来帮助爷爷奶奶摘花生,我只好来了。烈日烤着大地,把金黄的沙地烤的炙热。他们弯下腰来摘花生,汗水从额头流到鼻尖落入地中,我十分惭愧坐在这片阴凉地里,于是我也加入到摘花生的队伍中去。
太阳实在是大,我只管拿起茎就拔,拔起的那一株上没有几颗花生,我也懒得在去土里挖。奶奶看了,过来把土里的花生一颗一颗拣出来,生怕留下一颗花生,就连小的也不放过。“花生不是那样拔的。”她用和蔼的语气说,“来,看我是怎么弄的。”只见奶奶的双手包住茎最下面的部分,合紧后用力一拔,拿出一株完整的花生苗,再把根上面的土甩干净,根下好几颗硕大而洁净的花生露了出来。我也学这奶奶的样子试着拔花生,也拔出一株完整的花生苗。渐渐我也熟练起来,开始投入到工作中。不一会,汗水就浸透了我的'衣服。太阳实在是大,天气实在是热,口实在是干,腰实在是酸。我也想继续把花生摘完,可看到还有一大片花生还没有摘,我想真的太累了,还是回去吧。我再次到那片阴凉地,准备休息一下就回去的,可想到父母爷爷奶奶他们还没有休息过一次,难道他们的口就不干腰难道就不酸吗?小休息一会后我继续投身于工作。
太阳渐渐落下,装花生的袋子渐渐鼓起来,花生终于摘完了。看着这些果实也有我的劳动参与其中,我身上的酸痛感也没有了,只有满满的全是自豪。
半天的劳作,我体验到了农民的幸苦,在劳动中学会了坚毅,在劳动中成长。
家长与孩子成长心得体会篇5
真正认识到教育,是在为人父母之后。从送去幼儿园的第一天,到现在成长为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可谓是一直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摸索前行。虽然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不同,每个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但想必每个家庭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我们都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品格高尚的有用人才。
初上小学时,我们作为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非常紧张,每一次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甚至是一次小测验,我们比孩子还要焦虑,总想让孩子的学习在起初打好一个基础。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慢慢长大,我们才认识到,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性格的培养才是教育的关键。从对家长的依赖学习到独立学习,每一步都离不开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共同引导。
我们既不能把孩子扔给老师,单纯地让老师管教,也不能干涉老师的教育,只有学校和家庭共同引导,才能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不走偏路。有些家长可能会认为孩子更听老师的话,送到学校万事大吉,认为管教孩子就是老师的责任,其实不然,孩子在学校里跟同学和老师相处,很多的处世方式是来自家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需要在孩子的性格习惯方面把好关。进入高年级,我会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时候在家庭里反映出来的问题,我都会和孩子的班主任沟通一下,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的状态,毕竟孩子还没有像成年人有那么完善的是非观念,如果有不好的习惯,我会请班主任老师和我共同引导一下,疏导孩子的思想,这样孩子才会向正确的方向前进。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相信班主任老师,说实话很多方面老师比我们家长更能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所以我选择完全信任,我相信学校教育一定是朝着我们家长希望的目标前行。
四年的时间,我看到了孩子的成长,也看到了学校老师的努力,学校老师和家长及时沟通,家长极力配合学校教育,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懂得更多。家校共育,顺势而养,顺势而育,我们需要共同培养优秀的下一代,培养国家栋梁之才!
家长与孩子成长心得体会篇6
得益于路老师的推荐,今天有幸聆听了杨正伟老师关于家校共育的讲座,听后如醍醐灌顶,自觉受益匪浅。
杨老师在讲座中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从制作一份档案、组织一次活动、拍摄一张照片、认识一位忙人和写好一封书信,五个方面为我们道出班主任家校沟通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小窍门、小绝招。
制作一份档案,班主任要充分理解每一个孩子,以及孩子背后的每一个家庭,所以要为每一个孩子制作一份真实的档案。同时让家长觉得老师愿意去关注了解他的孩子,为营造良好家校关系迈出第一步。
组织一次活动,作为班主任要时常关注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情况,及时组织一些温暖的亲子活动,促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也使家校沟通变得轻松而充满温情。
拍摄一张照片,时常把孩子最美的照片拍下来发给家长,让家长能够感受到孩子在校时的幸福与快乐,也会给家长带来愉悦的感受。一张照片能见证孩子在校时最感人或最真实的一面,这些美好的瞬间,记录下的是孩子们最为灿烂的片刻,也会让家长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孩子,为家校沟通铺设好坚实的桥梁。
认识一位忙人,我们作为班主任要对于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都要去关注,真正做好家校沟通,让家长们体会到我们对他孩子的关注与爱护。去认识好“父亲”这个忙人,
写好一封书信,书信不在于有完美的文笔,而在于情真意切,在于那种默默而温暖的理解与沟通。我们可以动员孩子常和父母写写信,让家长与孩子之间更好地沟通,从而让孩子也能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听过杨老师的讲座后,使我对班主任工作又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对家校建立和谐关系方面收获不少,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路上,去和家长们一起努力向前。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