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制定出色,才能充分展现个人的能力,教案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书面文体,下面是360好工作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班美术《鱼》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班美术《鱼》教案篇1
目标:
1.能用大圆、小圆等绘画小雪人。
2.学习用小排笔刷底色。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准备:
1.参加过堆雪人的活动。
2.浅蓝色加水的颜色盒、护衣、小排笔等。
过程:
1.绘画小雪人的兴趣。
·下雪了,我们可以做什么游戏?
2.欣赏范画。
·小雪人是什么样子的?
·刷浅蓝底色、谈谈小雪人为什么会变出来?,让幼儿感知小雪人是用蜡笔画的。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正确用蜡笔画出雪人形象。
·提醒幼儿用小排笔沿着一个方向刷底色。
4.展览作品,欣赏成果。
建议:
区域活动时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表现冬天的雪。
评价:
能画出小雪人形象。
活动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很高,也是源于幼儿对雪的熟悉和喜爱。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特别的专注力,完成自己的作品后,再看看别人的作品,每个孩子都很有成就感。
小班美术《鱼》教案篇2
教材分析:
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和区角练习的巩固,我们小班幼儿对编织活动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学习,尝试在平面进行简单的编织。
其实编织活动很丰富除了材料的选择上很广泛,在形式上也涉及很多。于是我就用打单结的方法尝试新的编织活动,打破以往在平面上编织的手法,让幼儿动起小手来为小螃蟹的脚打绳结,打绳结也有很多:如打单结、单套结、双套结等,这次教学活动我采用最简单的打单结,通过动物的形象特征来展开教学。
活动目标:
1.学习穿孔用打单结的方法制作小螃蟹的脚。
2.体验编织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习穿孔并套上吸管。
活动难点:
学习打单结的方法制作小螃蟹的脚。
活动准备:
已塑封好打孔好的小螃蟹、中国结绳、已剪好的吸管。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螃蟹,激发幼儿的兴趣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谁呀?(与小螃蟹打招呼)
2.小螃蟹有几只脚啊?
3.教师小结:小螃蟹有八只脚和两个大钳子。
4.今天我们用编织的方法中的打单结来制作小螃蟹的脚。
二、启发幼儿做小螃蟹的脚
1.介绍做小螃蟹的脚的材料:绳子、吸管。
2.绳子可以怎么用呢?请幼儿大胆表述。
3.吸管和绳子怎么利用?
4.教师讲解制作的方法:用一根绳子穿孔,将绳子对齐后串上吸管后再打个单结。
5.请一位幼儿尝试打单结。
三、幼儿操作
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进行编织活动。
四、作品展示
我们一起来看看哪只小螃蟹最开心
活动反思:
在活动前,我琢磨着教案还只是边讲边示范,之后我思考觉得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打单结,会不会太难?于是在课前我又画了单结图谱,用图谱结合现场操作双管齐下,效果非常的显著,幼儿在活动中学习的很开心,乐在其中!拿着自己做的小螃蟹非常有成就感。
小班美术《鱼》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景中,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初步认识正比例图像。
2. 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并能在图中根据一个变量的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
3. 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理解用图像认识正比例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在图中根据一个变量的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课本第22页例题,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把表格填写完整。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1)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2)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3)能否用图像来表示这两种量的关系?
(4)你准备怎么观察图,说出图中各点的含义。
(5)通过连点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6)怎样利用图,根据表格中的一个数值在图上估计出它所对应的数值。
2. 分4人小组研究讨论提出的问题,并完成题中(1)、(2)、(3)的问题。
3.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同学可以相互补充。
4.通过讨论总结出:
(1)用图的形式可以直观表示两个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关系。
(2)当两个变量成正比例关系时,所绘成的图是一条直线。
(3)利用图,可以进行一些估算,解决一些问题。
二. 巩固应用,加深体会
1.先独自完成第22页试一试。然后同桌互相交流。
时间/时 1 2 3 4 5 6 7
路程/千米 90 180 270 360 450
提示同学们以时间为横坐标,路成为纵坐标描点,(1,90)、(2,180)
如果学生完成的很好的话,可以加深讲解,这是应用正比例函数的描点法画图。
并且列出方程y=kx;
2.课堂作业:第23页练一练第1题、第2题、第3题。
小班美术《鱼》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会念儿歌《蓝宝宝、黄宝宝》,能用蓝颜料和黄颜料调出绿色的颜料。
2.尝试用语言表达己探索过程和结果,体验自主探索奇妙的和伙伴之间互相帮助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大家一起看表演教师躲在黑板后面,用自制的蓝宝宝、黄宝宝、绿宝宝头像表演,边念儿歌《蓝宝宝、黄宝宝》。
二、探索、操作
1、出示蓝、黄两种颜料。
提问:刚才的表演里,蓝、黄两个宝宝抱一抱就不见了,变成了一个什么颜色的宝宝呀?
2、谁能来当魔术师,变个绿宝宝呢? 把蓝颜料到进杯子里,再慢慢加黄颜料一边晃一晃杯子,使杯子里得出色的颜料为止。(请一名幼儿上来演示,教师在一旁指导。)
3、教师介绍桌面上的操作材料,并提醒幼儿在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4、幼儿开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边操作,边说自己的操作步骤。并让动手能力好的孩子帮助动手能力差的孩子进行操作。
三、我是魔术师能变出绿色的孩子都是厉害的魔术师,说说自己的怎么变出绿宝宝的。(有些孩子是先倒蓝颜料,有些还子会先倒行颜料。)
四、学念儿歌《蓝宝宝、黄宝宝》在幼儿会念儿歌后,时间还充裕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幼儿创编一些动作或按照一定的节奏念儿歌。
五、活动延伸回家后运用家里有的不同颜色的颜料做实验,看看能变出什么颜色,来园时和大家一起分享。
小班美术《鱼》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探索草桶的多种玩法,发展初步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2.在草桶内探索前进的不同方法,使肌体协凋、灵活。
3.体验身体运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自制玩具:草桶12个。
2、音乐:《星光旅途》《小精灵》
【活动过程】
一、动一动身体
导语:孩子们,带着你的草桶出去玩哕!(幼儿滚着草桶进入活动场地)带着着你的草桶做个律动。(锻炼身体,动起来。)
二、玩一玩草桶
导语:孩子们,你们见过草桶吗?这些草桶都是老师和爸爸妈妈一起编扎的,它可好玩了,带着它找个空地方玩一玩,看谁的本领大。
1.幼儿自由探索草桶的多种玩法,教师观察
2.集体探讨刚才的各种玩法
草桶累了,放下来让它休息吧,我们坐这边的平衡木上聊一聊。刚才,大家带着草桶玩得好开心,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玩的?(你是这样玩的,草桶变成了……,真好玩)
3.草桶变变变的游戏
下面我们玩草桶变变变的游戏,老师说,你们来变.听好了!(草桶变变,艾,变成小摇篮,摇着小宝宝;草桶变变变,变成大浴缸,洗澡了!草桶变变变,变成一个长长的山洞,大家一起钻山洞……)
4.探索在草桶内侧用不同方法前行
导语:草桶真好玩,如果把草桶竖起来你能在里面班它走起来吗?来,一竖起草桶,找个空地方,试一试!
(1)自主探索在草桶内侧前行。
(2)集体分享草桶前行的办法。(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让草桶走起来的)
(3)再次尝试着草桶内侧各种前行方法。(大家都想出各种办法让草桶走起来,有躺着滚的、蹲着走的、跪着爬的、横着走的,各种本领,真的很不错!下面我们来练练这些本领吧。)
变换四种前行的方法前行:躺着滚、蹲着走、跪着爬、横着走。
5.探索草桶从小土坡上前进
(1)试一试从小土坡上走过去。
导语:孩子们,一起到这边的红线这边来看看,前面的三个小土坡,你敢帮助草桶翻过小土坡吗?敢不敢?好,下面请小朋友听清楚几点要求:
我们分成红、黄、蓝三组,依次排好队,站在这根红色起跑线的后面,并站在和你颜色一样的山坡对面,听到口哨后,大家一起用刚才学习的本领前进。
躺着滚、蹲着走、跪着爬、横着走,这四种方法里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前进,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交换姿势前进。
草桶一直走到对面的红色终点线那边,到终点的小朋友坐在草桶里休息,可以为后面的小朋友喊加油!开始准备出发,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预备,跑!)
(2)说说翻过土坡的感受,分享自己翻过土坡的办法。
三、草桶去旅行
导语:草桶想去前面的小树林里去玩,一路上要经过一片草地,翻过一个小土坡,最后就到了小树林,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前行方法走过这些地方
如果旅行途中碰到凶恶的大灰狼,我们该怎么办呢?那等一下我们碰到大灰狼赶快躲起来,好吗?让我们一起用刚才练习的本领出发吧!
旅行途中一名教师扮演大灰狼,幼儿看到大灰狼或者听到大灰狼的声音立即躲起来。游戏动静交替,增加趣味,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四、揉一揉身体
孩子伸出头来瞧瞧,大灰狼走了吗?哦,走了(拍拍小手表示)(播放放松音乐),我们坐在草桶里做一做放松活动吧!草桶这么好玩,带着你的草桶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吧!(幼儿离开场地)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