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教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反馈意见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优化,认真写好教案可以促使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下面是360好工作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认识直与弯教案模板5篇,感谢您的参阅。
认识直与弯教案篇1
活动背景
现代社会通信技术高度发达,使得人们借助邮局传递信息的传统做法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是邮局毕竟还存在着,从幼儿园的门卫叔叔那里,孩子们看到了从各地寄来的各种各样信件:在自家的信箱中,孩子们也发现了邮递员叔叔送来的报刊和杂志,因此,邮局就自然与孩子的日常生活产生联系。于是,在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中,我们就设立了一个名为“银杏小邮局”的活动区域。
活动目标
1.了解邮局有收寄信件与包裹的功能。
2.初步了解书信的书写格式,寄信的方法和步骤。
3.了解并体验邮递员的工作。
4.运用观察、讨论、体验、参观等手段,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区域环境创设
1.有关邮局的图片展示和介绍,如邮递员、邮箱、信封等。
2.设置“小小集邮册”版面,张贴各种邮票。
3.自制若干邮箱。
活动过程
[活动一]设计邮票
材料准备:事先制成的、大小不同的邮票形纸张:记号笔、油画棒、彩笔等各种绘画工具。
活动内容:幼儿自由选择各种纸张和绘画工具制作邮票。
重点观察:
1.幼儿对邮票基本特征,如面值、“中国邮政”的字样等认知程度。
2.幼儿能否大胆想象并设计邮票。
3.引导幼儿有主题地成套设计邮票,如奥运邮票。
[活动二]离园悄悄话
材料准备:自制的邮箱、纸张、记号笔、油画棒、信封等。
活动内容:
1.在标准信纸上,仿照信的格式,用符号、绘画或者文字的形式记录与好朋友分别时想说的悄悄话,并塞入信封。
2.书写信封并投入自制的信箱。
重点观察:
幼儿在写信、写信封以及寄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兴趣。
[活动三]辨信
材料准备有错的信封、设立信件分类标志和区域。
活动内容:分辨信封上的错误并分类摆放到相应区域。
重点观察:
幼儿对信封上各种信息的认知能力。
[活动四]小小邮递员
材料准备:在自制邮箱上依次张贴数字1~6。
活动内容:
1.邮递员检查信件是否符合要求,如是否有详细的地址并张贴邮票。
2.信封背面张贴加减试题一道,幼儿运算后将信封投入与答案相同数字的邮箱。(信封内藏有正确答案,幼儿可及时验证答案。)
重点观察:
1.幼儿对邮递员工作的认知程度,并能按照规则开展模仿游戏。
2.幼儿能否快速进行十以内加减法的口算。
认识直与弯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叫出名称,基本掌握钟面的主要结构。
2、使幼儿知道时针、分针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能正确辨认整点、半点。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操作能力,使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活动重点:
幼儿知道时针、分针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能正确辨认整点、半点。
活动难点:
幼儿能正确辨认整点和半点,并自主操作拨出相应的时间
活动准备:
教具:大时钟一个
学具:幼儿每人一个小闹钟
活动过程:
一、认识时钟,知道时钟名称及用途
1、(教师出示时钟)这是什么?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时钟的?时钟有什么用途?
2、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小结:手表、闹钟、挂钟、电子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时钟,它们能告诉人们时间,人们学习、工作、生活都离不开时钟。
二、观察认识钟面
1、(教师手指钟面)看,钟面上有什么?钟面上有多少数字,它们是怎么排列的?
小朋友再仔细看,钟面上的三根针一样长吗?
2、幼儿回答。
3、教师小结:钟面上有12个数字,数字从1开始按从小到大、顺时针的方向排列。
这三根针分别是时针、分针和秒针。最短的那根是时针,再长一点的是分针,最长的那根是秒针。小朋友可以看到秒针是一直都在走,因为一秒钟就是很短的`时间。有些时钟上不一定会显示秒针。我们只要看时针和分针就可以知道时间。
三、认识整点、半点,了解分针和时针的运转关系
一)认识整点
1、(教师将两指针都拨打12上)小朋友看,时针和分针都在12上,这就表示12点。
2、提问:谁会拨1点钟呢?(请几个幼儿拨时间,其他幼儿观察并检验结果。)
刚才他们在拨动指针时你们发现了什么?时针和分针是怎么走的?
3、教师小结:时针和分针是朝同一个方向走的,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路,走一格就是走1个小时。几点整时,时针就指向几,分针都指向12.
二)认识半点
1、(教师把指针拨打12:30的位置。)现在请你们再仔细观察钟面,现在你们发现了什么?
时针指向数字12,就是12点钟,时针指向12和1的中间,分针指向6表示12点钟的一半,所以现在就是12:30.
2、谁愿意来拨动指针,拨出1:30钟呢。(请一位幼儿上来拨,其他幼儿观察并检验结果。)
刚才他们在拨动指针时你们发现了什么?时针和分针是怎么走的?
3、教师小结:不管是整点还是半点,时针和分针始终是朝同一个方向走的。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走一格就是走1个小时。几点半时,时针指向两个数的中间,分针指向6。
四、幼儿操作,拨时间
1、今天每个小朋友都带来了一个小闹钟,现在就要请你们听老师说时间,然后你们来拨出相应的时间,看谁拨得又快又对。
2、组织幼儿活动。
3、评价幼儿活动。
认识直与弯教案篇3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千米,明确千米与米的关系,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 用手势表示1毫米、1分米的长度。
2、 口答:
50毫米=( )厘米 5米=( )分米
60厘米=( )分米 9厘米=( )毫米
3、 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的长15( ) 门高2 ( )
橡皮长40( ) 课桌长60( )
二、探究新知
1、 通过投影出示书本第7页的例3图,“图中的情境大家见过吗?说一说图中主要说了些什么?”找二至三名学生回答。对,图上说的是到叶镇还有21千米,到灵山还有23千米,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2、 在日常生活中类似的情境大家见过吗?找二名学生说说身边的类似问题。 你知道千米是个怎样的长度单位吗?(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3、 出示例3的图,如果我们用毫米、厘米、米来作单位好不好?为什么?找一至二名学生回答让学生说说他们的原因。(很不方便)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用千米作单位比较方便呢?(明确计量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4、 你知道1千米有多长吗?哪个同学能说说?老师:其实昨天同学们就和老师一起跑完了一千米的路程,很多同学都说跑完了很累,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昨天我们跑步时的情境,想想跑完这一千米我们用了多长时间。我们的操作一圈是200米,跑5圈正好是1000米,看来1千米还是很长的。板书:1千米=1000米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二第1、2题
第一题: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式连起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反馈。
第二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总结。
认识直与弯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根据它们的特征,并从具体的情景中辨别出这四种图形,初步运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2、培养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学会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教学关键:
观察比较中认清各种图形的特征。
课前准备:
各种平面图形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摸物体,说形状。
(将各种大小不一的平面图形放在一个袋子里)
摸一摸,说说你手里拿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自由回答。
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觉
全班交流。
揭示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二、活动二:感知“面”是从“体”得到的。
出示长方体,讣学生试试能从长方体上找出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再让学生从桌面上的物体找出长力形、师问:“你还能找到其他的图形吗?请大家4人一组,找找看。“让学生自主活动,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从其他物体上找出其他图形。结合学生汇报小组活动结果进行课件演示
a)方体上分离出正方形,揭示名称。
b)柱上分离出圆,揭示名称。
c)从三棱柱上分离出三角形,揭示名称。
一起出示四种图形,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板书。
三、活动三:用“体”描“形”。
小熊猫说:“小朋友真能干,已经能从不同的物体找到不同的图形了,那我们能不能自己想办法用桌上的物体来描这些图形呢?小朋友试试看。”放手让学生思考探索合作交流,寻找用“体”描“形”的方法。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物体描出来的,描的是什么。学生评价结果。
观察与交流中初步认识。
从实物图中直观地抽象出各种平面图,
用实物体描画出各种平面图形,加深认识。
四、活动四:实践运用。
出示3 6页l,说:“这些美丽的图形来到花园捉迷藏。小朋友找找这里有我们认识的哪些图形?”学生自由发言。 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平面图形,想起来的就站起来说。
五、活动五:图形拼组。
放手让学生分小组用图形进行拼组。拼好后,学生自由参观,进行评价。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用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东西。展示部分优秀作品。
六、小结作业。
辨认中巩固新知。
玩乐中巩固新知
七、作业设计
寻找生活中的图形。
认识直与弯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千米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并且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千米这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会感到抽象,建立1千米的观念比较困难。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建立千米的观念,在建立千米观念的基础上去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又是这节课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的关键是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学生对千米的感性认识。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2、能力目标: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本节课的课时安排为1课时
二、说教法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为此我分析了学生的状况。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且三年级学生都有最初步的感知长度的生活经验,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来看,准备状况是良好的。但三年级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要建立1千米这么大的一个长度观念,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对长度单位千米认识不深入,必将导致重量单位使用不合适,以及估计估计物体长度不准确等错误。介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特点,我采用了观察法、实验法及尝试练习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三、说学法
教师要成为“善教者”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因为“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同教法一样,学法指导也必须根据学生特点与学习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在分组实验时,指导他们学会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学会合作与讨论;在认识千米时,指导他们学会自学与总结。
四、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
1、一米大概有多长?
2、出示米尺,让学生说说米尺的作用。
3、当我们测量数学课本的宽,铅笔盒的厚度时,是不是还用米来测量?当米尺测量这些物体显得太长时,我们是引入了分米、厘米、毫米等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来测量,这些单位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如果我们要测量一下梧埏镇中心小学到温州动物园的路程到底有多长?你有没有办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当测量路程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千米。
(这种导入方法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设疑提问,巧设悬念,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并了解了千米这种单位的作用。)
(二)新课教学
1、认识千米
(1)认识10米。
在学校的操场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两头插两根标枪,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每10米移动一下标枪,同时让学生观察,走步,了解几十米,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0米?
(2)认识100米。通过测量得到10个10米是100米,观察,然后走一走,想想100米的长度。举例说说从哪里到哪里的长度大约是100米?
(3)认识1000米。
上此课的前几天体育老师已经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绕操场跑道跑了4圈,每人必须跑完,跑慢没关系。学生先说说赛跑的感受,然后告诉学生跑道为250米,问实际上就是跑了多少米?
2、单位间的化聚。
(1)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就是1000米(板书千米、米关系),
千米有时也叫公里。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跑完艰苦的1千米,此时“千米”在学生的心中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印痕,那将是久远的,突破了建立1千米的观念的难点)
(2)教学例1
以前我们学过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互化,现在你能不能根据1千米=1000米,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试一试,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与同桌商量一下。
计算
2千米=()米
学生计算结果,然后说说是怎样想的。
再练习:
2千米500米=()米
6千米30米=()米
练习后说说想法。
教案《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千米的认识》说课教案》,来自网!
(3)教学例2
尝试练习
4000米=()千米
并说说练习过程的依据?
再练习
10000米=()千米
尝试练习:
4350米=()千米()米
想:4000米是4千米,4350千米是4千米530米
(4)试一试:
6千米720米=()米
5830米=()米
3、归纳整理长度单位
经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把长度单位全部学完了。你可以先用手比划一下各长度单位(千米除外)的长度。谁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给它们排排位?
答: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共有五个,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相同吗?不同在哪里?
答:基本的进率关系式有四个,分别是: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在此基础上可以推算出以下的进率关系式:
1千米=10000分米=100000厘米=1000000毫米
1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引导学生对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其进率进行整理和归纳,使学生认识一个完整的长度单位的知识体系。)
小结:今天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哪些问题?你是用哪些方法学会这些知识的?
三、巩固应用
学了这些知识你觉得能解决哪些问题?
那么多实际问题,课后你们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问题想办法加以解决。这里老师也收集了几个问题,你们能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加以解决吗?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根拔河绳长12()
小冬肩宽30()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
一本数学书厚8()
北京到温州之间相距2510()
杭州到温州之间相距367()
学校到温州动物园相距12()
(这道题和生活联系最紧密,可以加强学生对长度单位千米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对比,培养学生准确使用长度单位的能力。)
2、在○里填上“〉”、“〈”、或“=”号。
(1)5千米○678米;(2)28毫米○6厘米;
(3)100分米○10米(4)6分米○485毫米
3、有a、b、c、d四种物体,它们的长度分别如下。那么最长的一种物体是()。
a、680毫米b、4分米c、2米d、216厘米
(安排这道题的目的是在学生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基础上,会进行单位换算,并比较大小。又通过选择合适的数量,建立实际长度的观念。)
4、你能说出一些具体例子吗?
(1)约6分米长的物体(举出5个例子)。
(2)用千米作单位最合适(举出5个例子)。
(在熟练认识长度单位的基础上,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应用题,并能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提高运用长度单位的能力。)
板书设计:
千米(公里)的认识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例1:
(1)2千米=()米
(2)2千米500米=()米
例2:
(1)4000米=()千米
(2)4350米=()千米()米
(这样的板书设计一是有利于指导学生观察和抽象概括;二是板书设计和教学思路和谐统一,能简明突出地呈现本课知识点,看上去一目了然,使学生记忆深刻)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