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好工作网 >述职报告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5篇

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选择和设计教学资源和教具,写教案是能让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进步的,以下是360好工作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5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篇1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同学们试着计算两位数乘法:35+53=;35+39=;59+93=

(要求用竖式计算),并让同学们说出各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进位次数不同。)

出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

(二)讲授新知:

出示课本第15页图片,让同学们认识这些动物,并引导学生回答这四种动物分别属于哪个种类。

接着让同学们看图下面的《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试着分析。教师让学生试着讲解“已知种类”、“中国特有种数”以及“濒危和受威胁的种数”各是什么意思。

在此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渗透保护动物的`思想,让同学们接受全面的教育。

例1。

让同学们试着从15页的《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找出问题“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所需要的已知量,而不是去看16页上面的简化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观察统计表。

由学生列出算式:98+25=_____(种)

再让同学们不用笔算,是这估计一下结果是多少?(教师指导估算的方法。)

再让同学们用笔算计算出,让一名同学上黑板列式计算并点评。

98

+215

————————

123

最后提示同学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写“答”。并根据学生计算的实际情况做单独指导。

(三)强化新知,巩固练习:

让同学们先估算、后用竖式计算第16页“做一做”第1题。

65+7839+8667+9543+88

教师巡视,并对所发现的问题给与提示与解答,特别是不要忘了进位,计算要认真……

(四)课堂小结:

着重提示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的方法,渗透估算的思想。

(五)课外作业的布置:

1。第16页“做一做”第2题(用竖式计算);

2。练习四第2、3题。

六、板书设计加法

98

+215

————————

123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篇2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内容有: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

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建立观念。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四、课时安排

测量

毫米、分米的认识 2课时

千米的'认识 2课时

吨的认识 3课时

分 米 的 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4—第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谁来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米 厘米 毫米)

2、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一只蚂蚁长约5(毫米 ) 一只长颈鹿高约2(米 )

一只小花猫高约40( 厘米 ) 一头大灰狼长约8( )

生:一头大灰狼长约8( ),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用。8米太长,8厘米太短了。

师:当长度一个比1米小而又比10厘米大。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

教师直接指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新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分米)。

3、提出学习目标:

1)1分米有多长?伸出你的两指,比一比多长是1分米?(教科书第3-4页的内容)

2)1分米等于几厘米?1米等于几分米?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展示内容

1、 小组内展示

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题2和“做一做”

2、全班展示

(1) 1分米有多长?用手势表示一下。(黑板上贴出1分米长的纸条)

(2) 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分米与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分米等于10厘米)、(1米等于10分米)

(3)、汇报课桌的长、宽、高。

(4)举例说明长1分米的物体,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二)活动过程

1、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收集信息(优生的创新做法,学困生的错例)

2、组内合作,质疑问难。教师参与到学生小组交流活动中,适时调控合作时空。

3、全班交流,形成共识。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书本第6页第5题。

2、 5分米=( )厘米=( )毫米 30毫米=( )分米

400毫米=( )厘米=( )分米 2米=( )厘米

3、书本第6页第6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2、请同学们回家也做个小小测量员,任选几样自己喜欢的物品,先估一估它的长度,再实际测量。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分析,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经历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时间计算的过程,体会方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方法,会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难点:结合生活实际灵活地解决求经过时间的问题。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学过的知识。(出示幻灯片)

钟表上最长最细的针是(),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作单位。

秒针走一圈是()秒,分针走一圈是()分,时针走一圈是()时。

所以1分=()秒,1时=()分。

二、探究新知

1、时间单位的换算

2时=()分

想:1时是60分,2时有()个60分。

2、出示题目。

120秒=()分

60秒是1分,120秒是

2个60秒。

4分=()秒

1分是60秒,4分就是

4个60秒。

5时=()分

可以想,1时是60分,5时里有

几个1时,就是几个60分。

三、练习巩固

1。填一填。

3时=()分

1时25分=()分

3分=()秒

150秒-30秒=()分

2。在()里填上“>”“<”或“=”。

9分()90秒

1分15秒() 65秒

3时()200分

1时30分()90分

四、总结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篇4

第一单元 测量

1、学科数学课题认识长度单位 —— 毫米课型新授课时

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和方法。

用手比出的1分米去量一量自己身体上哪两个部位之间的距离是1分米。

学科数学课题千 米 的 认 识课型新授课时

学科数学课题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课型新授课时

板书设计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学科数学课题吨 的 认 识课型新授课时

平均每人体重25千克,多少人重1吨呢

板书设计吨 的 认 识

1吨=1000千克

教后反思

学科数学课题生活中的数学课型新授课时1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步骤个人修改

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

2、复习质量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

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一)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

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8吨,……。

(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

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

生1:我爸开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0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2千米。

……

三、全课总结

要学生记下一些典型的物体的质量:

1个1角硬币重1克;

李老师重75千克;

一个同学重25千克;

一般的小汽车重1吨。

板书设计生活中的数学

1个1角硬币重1克;

李老师重75千克;

一个同学重25千克;

一般的小汽车重1吨。

教后反思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篇5

一、教材

倍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将通过对已学习的有关乘法的知识进行迁移获得“倍”的概念。“倍”是一个新的概念,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本内容的学习,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乘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教材为倍的认识提供了“小兔吃萝卜”的童话情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通过比较胡萝卜(2根)和红萝卜(6根)的数量,根据3个2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再次通过“圈一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比较白萝卜与胡萝卜数量之间的关系,由旧知识“几个几”转化为新知识“倍”的含义。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预设目标如下: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几何直观。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突破方法:通过圈一圈、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体验和探索中亲身感受,从而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概念

突破方法: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将知识进一步深化,使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倍”的概念。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谈话、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具体来说说教学过程。本课时教学安排了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通过拍手游戏,帮助学生温习乘法中“几个几”相关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

第二个环节是民主导学、自主探究。通过媒体展示情境图,首先让学生自主发现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探究这些信息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从而引出倍的概念,如胡萝卜有2根,水萝卜有3个2根,我们说水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根数的3倍。通过圈一圈、画一画结合课本上的图片进一步深化对倍的理解。同时通过引导使学生发现“1倍”的关系,即小白兔的只数与小灰兔的只数相同,所以说小白兔的只数是小灰兔只数的1倍。其次,通过新知应用的五道习题进一步强化和拓展了学生对倍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拓展思维涂一涂,由图转化到数,实现了对新知识的升华,渗透了数形思想。

第三个环节是检测导结:通过对学生学情的检测,及时了解课堂的效率,发现不足及亮点。认真反思和总结,为今后的教学总结经验。同时通过激励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小组协作能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四年级数学教案上册人教版教案6篇

七年级上册数学角教案7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全教案8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全教案模板8篇

七年级上册数学角教案优质8篇

人教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7篇

四年级数学教案上册人教版教案优质8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教案模板6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作文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2224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