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好工作网 >述职报告

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7篇

在制定教案时需要合理的教学方式,增强自身的评估能力,教案的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是360好工作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7篇

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篇1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57页~第60页,认识11~20各数。

教材地位:

“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 ”,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会正确读、写11?20各数;熟练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能口算10加几;通过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会11~20各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和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积极主动探索、动手操作并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会正确读、写11?20各数;熟练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能口算10加几;通过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法学法:

1、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的学习方式去认识11-20各数。

2、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数一数、摆一摆及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组成、数的顺序和大小。

3、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巩固新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教具导入法”

师:大家看看这里,这是我给大家准备的奖品。猜猜是什么?有多少呢?大家先来摸一摸。

学生猜后,师打开袋子,展示铅笔,并和学生一起数一数。

数到10以后,还多余几根,师问:接着怎么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给予评议。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不错。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认识‘11~20各数’。”板书课题,并朗读2遍。

当学生碰到“猜一猜奖品是什么?”这种情景,心里活动是十分积极的。

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学习过程

1、明了问题,思考解决方案

师问:“刚才我们一根一根的数铅笔3是不是很麻烦呢?”“当铅笔摆出来时,怎样让别人一眼就知道有十几根呢?你有什么办法吗?”

这两个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后,让学生讨论,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

2、优化表达方法。

师:“哪种方法好一些?”来让学生理解用一捆来表示10最方便。

3、学习数位顺序表及其意义。

在这里,通过教师引导“数一数算珠有多少?”“看一看这些数如何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然后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理解数位及数位顺序。

4、学习书写数字的时候,我现在田字格中示范,直观的让学生学习如何写好数字。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教学时我也没有把所有的数都读写完,可让学生自己在认数的基础上试着去边读边写。

整个教学环节,重视学生数概念的抽象过程,用“小棒一算珠图一计数器一读写数”这样的教学过程,体现了“直观一半抽象一抽象”的认知过程。学生不但认识了“十位”“个位”两个数位,还通过用计数器强调位置值(同一数字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数的大小不一样)在计数中的重要作用,深化了对数概念的理解。

5、学习计算10加几时,我引导学生借助观察、操作等活动,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来写10加几的加法算式,并理解10加几的口算方法,在沟通知识间联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

6、在尺子上最容易看到数的大小。教师让学生观察准备好的尺子,轻松完成“大些”和“大得多”的教学。

三、巩固新知。

在这个环节,我安排了数数比赛的活动、摆小棒的游戏和找朋友的数学活动。

1、分组比赛,看哪组数得最好。

a、从11数到20 b、从7数到13

c、19倒数到10 d、从11数到18

2、摆小棒的游戏。

师出示数字卡片,一个摆一个读数和说数的组成。

3、找朋友。

下面拿数字卡片的小朋友,上去找数字相同的好朋友。

这些活动针对性强,趣味性好。

四、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后,让学生自由回答,再总结得出:会算10加几的算式,知道10加几得十几;会比较数的大小,能用“大一些”、“大得多”来进行数的比较。教师:祝贺大家有这么多的收获!这节课学会了10加几的加法,20以内的其他加法怎样计算呢?

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11—20物体的个数。

2、 通过看图数数,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分类观察等良好的观察习惯。

3、 在学习数学的具体情景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巩固数序知识,渗透算法多样化,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11—20这些数的顺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例6插图,提问:大家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

表扬学生观察的非常仔细,看看需要解决的

问题是什么?

这个问题该怎样解答?组织学生讨论

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领会新知

让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教师对学生想出的办法给予肯定

三、模拟训练,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教材79页“做一做”

2、练习十八第5题和第6题

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篇3

教学内容:

11~20各数的认识

指导思想: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质疑问难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与理论依据:

学具与多媒体课件穿插使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中既发展个性,又培养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说法和写法。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又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本课是在学生能正确教出11—20各数并会读数的基本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通过数小棒,使学生认识数位,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的组成,学会11—20各数的写法,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重点突出。

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好动,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童话故事。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或其他的数学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一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已经会数数到20,也已经认识11-20的数,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一个十和几个一),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感知十进制。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将数学与生活进行联系的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思想品德和安全意识教育,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且从中品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11-20各数。

教学难点:

数字个位与十位的组成、分析与理解。

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三、巩固延伸

四、全课总结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计数器、小方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师:老师这里有一幅图片,你们看看,认识吗?

演示教师带着学生过马路图

生1:是我们在过马路。

生2:放学了,老师带我们过马路。

师:对,就是你们。队伍排得可真整齐。我们学校的门口就是一条马路,车来车往,小朋友们上学时也要和老师带着时一样,过马路要走人行道,并做到一停,二望,三通过。既遵守了交通规则又安全。

2、观察:图中有什么?有多少?

3、导入新课:生活中常常会碰到物体个数超过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学习数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数一数,让教师明确学生对新知识的已有水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只有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应当重点辅导,哪些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数数

①老师这里有一些小棒,请你猜一猜多少根?

②指名来数一数;

③你猜对了吗?

④探索有什么好主意可以让自己和别人一下子看出小棒有多少根?

⑤集体交流:总结出好方法。

⑥数出10根小棒,十个一是(),捆成一捆,一个十是()。接着数到20根,同桌互数,指名数。

⑦怎样才能一眼就看出下面物体有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根数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猜测意识,并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来培养学生的数感。通过圈10,为以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凑10法作准备。

2、数的组成

摆小棒,说说是十几,这个数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①指名说11

②、添上1根,同桌互说后交流。

③、13-18各数任选一个跟同桌说一说,再交流。

④摆19说一说再添一根有几个十是几根。

设计意图:当前的教学改革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这里,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寻找好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了充分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

3、数的顺序

①看直尺上的数,从0读到10,再从10读到20

②提问:13的后面是多少?16的前面是多少?11比13大还是小?17比14大还是小?你发现了什么?

③指名数数,从七数到十三,从十二数到二十,从十八倒数到九。

④p87练习十四,连一连,看看会有什么惊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读数,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学习数,知道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通过让学生把1--20各数连起来,学生既可以从大到小连,也可以从小到大连,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空间,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巩固延伸

1、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东西可以用十几来表示?

2、比一比谁翻得快

找出数学书第8、12、17、20页。介绍好方法,现在往前翻还是往后翻,再翻几张,为什么?数出10张,看看有多厚,再数20张,看看有多厚。

设计意图:不仅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而且让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哪些新朋友?

五、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11、12、13、14、15、16、17、18、19、20、

十几1个十二十是由2个十组成的。

几个??

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篇4

1教学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以及对基数和序数含义的认识。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生活中捕捉信息,发现问题,经历数数、画图、推理等解决问题的策略。

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

2学情分析

继续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自己能理解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同时使学生理解“画示意图”是帮助理解题意,数数才是解题的策略。

3重点难点

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一、复习旧知,揭题导入

1、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谁来数一数一起数一数。

2、加个要求数。

3、揭题看来大家已经能非常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数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6主题图

同学们,你们喜欢大熊猫吗星期六,一群小朋友排队去动物园参观大熊猫,那么在小朋友排队中藏着怎样的数学问题呢一起去瞧瞧。

2、捕捉信息,读懂题意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

谁能说说,在这些发现中和我们数学有关的是哪些信息

生小丽排在第10 生小宇排在第15 师那从“小宇排在第10”这个信息中,你能知道什么

从“小宇排在第15”这个信息中,你又能知道什么

师课件出示问题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谁能说说“小丽和小宇之间”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读图训练,培养分析问题的意思和能力 )

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

(2)小组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孩子合作交流的意识)

(3)动手操作,展示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的思考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方法的多样性)

数一数

11 12 13 14

画一画

画一画的方法

4、回顾新知

刚才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一般经历了哪几个步骤呢

三、巩固新知,反馈练习

1、玩滑梯

2、坐车

四、拓展练习

看书问题 思 考 比较观察和前面学习的排队问题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类型的练习,进一步灵活运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唤起更多的生活经验) 五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怎样解决的呢首先要找准信息,看清楚数学问题,在解决两人之间有几人时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还可以用画一画的方法,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这样的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同时记得在公共场所要文明排队,下课。

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2.在日常生活中发现11~20各数。

3.能积极主动探索,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4~85页的内容,练习十四中相应的习题。

教具、学具准备

方格纸、小红花、小棒、课件。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1.小朋友们,我们都已经认识了1~10。请你们看一看,在这些图中,你看到了哪些物品?上面都有些什么数字?一起找一找(课件演示四件物品)。

生:我看到了有14、18、12、15

2.这些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请你们试着把11~20之间的数写在小红花上,每朵红花只写一个,并按顺序排列起来。

3.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写的数按顺序写在黑板上?

4.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就进一步地来学习11~20各数。

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

新课

1.认数、读数。

a.一起把11~20之间的数读一读。

b.观察这些数,你觉得哪一个数比较特殊?

c.一起来看大屏幕,默默地数一数,共有几根小棒?有几个一?(课件演示10根小棒。)

d.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有几个十?添上一根,有几个几?共有几根?11是由几和几合成的?(课件演示其过程。)

e.同桌合作摆出12根小棒,说一说12是由几和几合成的。

f.继续摆,你们能摆到几,怎样摆的?说说各是由几和几合成的。

g.提问:20根小棒是几个十?为什么在2的后面写上一个0呢?小组讨论一下。

2.试一试。

a.读卡片上的数。

17、19、20、16、12、18

b.填空。

10 13 14 18 19

谁能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

3.认识数位。

a.拿出方格纸,小组合作,在方格上面摆小棒,下面摆数字,先摆14。

b.怎样摆的,说说看。

c.小组合作,接着摆,想摆几就摆几。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摆的。

d.你们有些什么发现?

e.谁能试着给左面、右面的数位起个名字呢?(课件演示个位、十位。)

f.提问:14中的1表示什么?4呢?

(课件演示:个位 十位)

17这个数,7在什么数位上?1呢?

20这个数中,个位上是几?十位呢?

小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板书)。

4.介绍计数器。

a.十位上拨下一颗珠子,这个数是几?表示什么?

b.十位上一颗,个位上拨下5颗,这个数是几?

c.十位上有2颗珠子,这个数是几?为什么?

5.请翻开书第86页看一看。

6.试一试。

做第86页做一做的第2题。

活动

拨乒乓球猜数。

6.精心设计提问。在教学的关键处设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己尝试解决问题也是这节课的一大特点。如:观察11~20这几个数,你觉得哪几个数比较特殊?20根小棒是几个十?为什么在2后面写一个0?填完后,谁能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这些问题,老师都在关键处提了出来,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动力,使课堂成为学生不断进取的空间。

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篇6

教材简析:

11-20各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这些数都是两位数,分别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及2个十合成的数,学生要理解这一点是有难度的。因此,教材先联系小棒直观表示这些数的含义,再利用计数器分析各个数的组成,形成数的概念。通过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地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知道10个1是一个十、2个十是20。

3、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合做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能正确地读出1120各数。

教学难点:

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认识“10个一是1个十”: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数?谁能有顺序地说一说,同桌之间先说,点名说。(电脑演示)。生回答。(同桌之间说一说,小组合作雏形)

2、摆出10根小棒(电脑演示)

3、如果1根小棒是1个一,那么老师带来了几个一,我们一起数一数。

4、变魔术(此处老师语言要有神秘感),10根捆成1捆,电脑演示。师接着问,一捆里面有多少根,一捆里有几个十。

5、请同学们从准备的小棒中数出10根小棒,再把这些小棒捆成1捆。(拿起学生实物投影捆的1捆小棒)提问:这1捆小棒是多少根?(10根)对了,一根一根数,有10根,我们可以称作“10个一”(板书:贴10根小棒,下面写10个一)捆成一捆也就是“1个十”(在刚才的基础上继续板书:贴一捆,1个十,最后在中间加上“是”)。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一般满了10根小棒就捆成1捆,表示1个十。

5、.把“10个一是1个十”齐读两遍。师:这里“一”和“十”都是计数时常用的单位。(把“一”和“十”描成红色)

(此处时间不用长,6分钟左右结束)

二、认识12:

1、谈话:在课桌上摆12根小棒,怎样摆容易清楚地看出是12根?请在卡纸上摆一摆?听清楚老师的口令,说开始摆再摆。(卡纸上贴有双面胶,便与展示)估计会有一根一根摆,还会有摆成1捆2根,展示两个个学生的摆法,做对比。(直观对比,学生直观感受一捆,深刻感受一捆的好处)

2、提问:我们来数一数是不是12根。1捆是10根,再加2根是12根。这种摆法看得清楚吗?

3、小结:摆12根小棒时,先摆1捆小棒,是10根,再加2根就是12根。这样的摆法表示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就是12,看起来比较清楚。请个别同学说一说12的组成。

三、继续认识11-20各数:

现在老师来考考小朋友们你们学会摆小棒了吗?

1、不要动手,脑子里想一想,怎样摆出“11”,先摆什么?再摆什么?请个别学生说一说,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电脑演示1捆和3根,请同学们说一说,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几?

3、你还能说一说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吗?注意要说我们没有说过的数(同桌之间说一说,注意反馈不会说的同学),自然过渡到19。(11是让学生说摆法,13是看小棒认数,变换多种演示练习)

4、提问:19根后面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20根又满一个十了,可以怎样?

学生把散放的10根小棒再捆成1捆后,提问:这里是把几根捆成1捆的?又捆成1捆有什么好处?追问:几个十是二十?(板书:2个十是20)

5、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但认识了11-20各个数,还知道了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

四、巩固练习:

1、请女生从7读到17,男生从10读到20。(同桌之间数一数)

2、想想做做第4题,“火眼金睛”。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草莓,给你3秒钟的时间,你来猜一猜老师带来了多少草莓?(电脑演示,出示图片,3秒退出)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为什么不猜5个,为什么不猜30个,初步感受估算,不是乱猜。谁有好的方法,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来是多少?(数出10个圈一圈)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十几?正确答案是14。在草莓图的基础上估算小伞图,数出10个圈一圈,验证答案。(此处培养学生数感和估计能力)

3、翻书游戏。翻开书本第10页,再翻到第13页,第15页,第20页,第18页,第15页,第11页最后回到第10页。(此处感受数的顺序,数的大小变化)

4、想想做做第5题,感受生活中的数。

板书设计:

10个一是1个十

2个十是20

教后反思:

1、学过本节课后,学生能正确数出11-20各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读数,直观感知11-20各数的大小和顺序。认识了计数单位“十”,初步理解了“10个一是1个十”,培养了学生初步估计意识,发展了数感。

2、通过动手摆一摆、说一说,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又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认识20时,让学生自主摆小棒,并通过交流、讨论、比较来引导学生理解2捆就是2个十。

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篇7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说法和写法。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

同时又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好动,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童话故事。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或其他的数学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一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已经会数数到20,也已经认识11~20的数,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教学目标

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说法和写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说法和写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老师这里有一幅图片,你们看看,认识吗?

演示教师带着学生过马路图

生1:是我们在过马路。

生2:放学了,老师带我们过马路。

师:对,就是你们。队伍排得可真整齐。我们学校的门口就是一条马路,车来车往,小朋友们上学时也要和老师带着时一样,过马路要走人行道,并做到一停,二望,三通过。既遵守了交通规则又安全。

2、观察:图中有什么?有多少?

3、导入新课:生活中常常会碰到物体个数超过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

二、新课展??

1、数数

①、老师这里有一些小棒,请你猜一猜多少根?

②指名来数一数,

③你猜对了吗?

④、探索有什么好主意可以让自己和别人一下子看出小棒有多少根?

⑤、集体交流:出好方法。

⑥、数出10根小棒,十个一是(),捆成一捆,一个十是()。

接着数到20根,同桌互数,指名数。

⑥、怎样才能一眼就看出下面物体有多少。

2、数的组成

摆小棒,说说是十几,这个数里有几个十和几个??

①指名说11

②、添上1根,同桌互说后交流。

③、13-18各数任选一个跟同桌说一说,再交流。

④摆19说一说再添一根有几个十是几根。

3、数的顺序

①看直尺上的数,从0读到10,再从10读到20

②提问:13的后面是多少?16的前面是多少?11比13大还是小?17比14大还是小?你发现了什么?

③指名数数,从七数到十三,从十二数到二十,从十八倒数到九。

④p87练习十四,连一连,看看会有什么惊喜?

三、巩固延伸

1、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东西可以用十几来表示?

2、比一比谁翻得快

找出数学书第8、12、17、20页。介绍好方法,现在往前翻还是往后翻,再翻几张,为什么?数出10张,看看有多厚,再数20张,看看有多厚。

四、: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哪些新朋友?

板书设计

放大的课本上的图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按学生的座位分三组,从每个组找同学提问,回答正确加100分,打错不加分。

教学反思

学习活动,促进独立思考以及在小组中的合作与交流。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平时我发现我班学生在翻书时速度较慢,一页一页地翻,有的甚至不知往前还是往后。学了20以内数的顺序后,让学生翻翻书,根据数的顺序来确定往哪边翻;体验一下10张、20张的厚度增强数感来确定大概还要翻多厚,增快翻书的速度。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一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模板8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精选6篇

一年级数学加与减一教案最新5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推荐5篇

一年级数学加与减一教案模板8篇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案6篇

一年级数学左右教案5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5篇

西师一年级数学教案5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2232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